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0695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docx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试题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1

(总分:

5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总题数:

50,分数:

50.00)

1.“32位微型计算机”中的“32”指的是

∙A.微机型号

∙B.字节长度

∙C.内存容量

∙D.存储单位

∙E.硬盘容量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在计算机中,字节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基本存储单元。

计算机处理数据时,CPU通过数据总线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数据长度称为字,一个字通常由一个字节和若干字节组成。

所以字长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字长越长,性能越强。

不同的计算机字长是不相同的,常用的字长有8位、16位、32位、64位等。

2.不属于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是

∙A.光笔

∙B.打印机

∙C.键盘

∙D.鼠标

∙E.手写板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打印机属于计算机输出设备。

3.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

∙A.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

∙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

∙C.法是由原始社会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

∙D.法是由严格的程序规定的,具有程序性

∙E.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有效,具普遍性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法的特征有,①调整行为的规范。

行为是法律调整的对象;法律的规范性。

②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或认可。

法律的国家性;法律的普遍性。

③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来源。

④通过程序强制予以实施。

历史性不是法的特征。

4.进行多个样本构成比比较的X2检验,当结论为拒绝无效假设时,可认为

∙A.各总体构成比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构成比均不相同

∙C.各样本构成比均不相同

∙D.各样本构成不同或不全相同

∙E.各总体构成比之间两两存在差别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在进行假设检验时,无效假设一般为各总体构成比均相等,备择假设便是各总体构成比不等或不全相等。

5.计算机病毒是

∙A.计算机系统自己生成的程序

∙B.一种人为特制的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

∙C.可由计算机向接触者感染的病毒

∙D.计算机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程序和数据

∙E.一种可以使计算机更好地工作的程序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特制的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

6.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A.对照、随机、均衡

∙B.随机、重复、均衡

∙C.对照、随机、齐同

∙D.随机、重复、齐同

∙E.对照、重复、随机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实验设计的3个基本原则是随机、对照和重复。

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程序分为

∙A.1个阶段

∙B.2个阶段

∙C.3个阶段

∙D.4个阶段

∙E.5个阶段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法律制定的程序分4个阶段:

提出,讨论,评议,公布。

8.以有毒有害气体污染为主的企业应当建在

∙A.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当地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C.夏季侧风向的下风侧

∙D.冬季侧风向的下风侧

∙E.秋季侧风向的下风侧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卫生审核的重要任务是审查

∙A.预评价报告是否符合要求

∙B.选址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C.费用是否满足卫生要求

∙D.国外同类项目的卫生技术

∙E.污染处理技术的先进性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10.总体率95%可信区间的意义是

∙A.95%的正常值在此范围

∙B.95%的样本率在此范围

∙C.95%的总体率在此范围

∙D.总体率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为95%

∙E.样本率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为95%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总体率95%可信区间就是总体率会有95%的可能性落在所得到的区间内,即总体率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为95%。

11.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的“双育法”是指

∙A.治疗组服用试验药物,对照组服用安慰剂

∙B.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

∙C.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药物的性质

∙D.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分组情况

∙E.两组研究对象互相不认识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双盲(doubleblind)是指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

12.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

∙A.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

∙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C.区间估计和点估计

∙D.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

∙E.参数估计与统计预测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统计分析分为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推断则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13.地方性砷中毒可引起人体

∙A.皮肤瘙痒

∙B.皮肤角化

∙C.恶心呕吐

∙D.神经衰弱

∙E.骨质硬化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地方性砷中毒(EndemiC—Arsenism)简称地砷病,是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

是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食物摄人过量的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和(或)色素沉着,掌跖角化及癌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慢性中毒。

临床上以皮肤色素脱失、色素沉着和掌跖角化的“三联症”改变为主,并作为特异性诊断标志,同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方面的症状和体症。

14.“中国古代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属于社医学的

∙A.生物医学模式

∙B.机械论医学模式

∙C.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D.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E.古代医学模式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15.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最适用的指标是

∙A.方差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标准正态离差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四分位数间距是描述偏态分布资料分布特征的,方差与标准差是描述对称分布资料特征的,变异系数则是用于观察指标单位不同时或均数相差较大时的相对变异指标。

16.能明确地和定量地表达病因、宿主和环境之间构成的疾病流行规律,从理论上探讨不同防治措施效应的研究方法为

∙A.流行病学数学模型

∙B.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分析性研究

∙E.观察性研究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流行病学数学模型是指用数学公式明确地和定量地表达病因、宿主和环境之间构成的流行规律,同时从理论上探讨不同防治措施效应的方法。

17.Ⅱ型回归中变量X和Y应满足

∙A.X是固定变量,Y是随机变量

∙B.X是随机变量,Y是固定变量

∙C.X是随机变量,Y是非随机变量

∙D.X和Y都是固定变量

∙E.X和Y都是随机变量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Ⅱ型回归要求变量X、Y均服从正态分布,因此X和Y都应该是随机变量。

18.卫生行政机关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时间是

∙A.自立案之日起7日内做出

∙B.自立案之日起15日内做出

∙C.自立案之日起60日内做出

∙D.自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做出

∙E.自立案之日起2年内做出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19.我国行政复议法规定,对行政复议案件采用的审查方式是

∙A.只做合法性审查

∙B.只做合理性审查

∙C.合法性审查但也有例外

∙D.合法性与合理性审查

∙E.合理性审查但也有例外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卫生行政复议的处理权限比卫生行政诉讼的处理权限广,包括合法性与合理性。

20.在医院工作的小吴已取得某大学护理大专文凭,但她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认为自己如果要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就必须再读一个医学专业的本科文凭,这样将来才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这体现了法的

∙A.教育作用

∙B.评价作用

∙C.指引作用

∙D.强制作用

∙E.预测作用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九条规定“具有高等学科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方有资格参加医师执业考试。

21.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是

∙A.统计设计

∙B.调查表设计

∙C.搜集资料

∙D.整理资料

∙E.分析资料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统计全过程分为4个基本过程:

统计设计(最关键环节)、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22.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A.主板

∙B.CPU

∙C.内存储器

∙D.I/O设备

∙E.机箱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CPU。

23.发现计算机病毒以后,比较彻底的清除方式是

∙A.用查毒软件处理

∙B.删除磁盘文件

∙C.用杀毒软件处理

∙D.格式化磁盘

∙E.升级系统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发现计算机病毒以后,比较彻底的清除方式是格式化磁盘。

24.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分早中晚三期,每期持续的时间是

∙A.1年

∙B.2年

∙C.1~3年

∙D.2~4年

∙E.4年以上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分早、中、晚三期,早期持续的时间是2年,中期持续的时间是2~3年,晚期持续的时间是2年。

25.寿命表中评价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是

∙A.死亡概率

∙B.死亡率

∙C.尚存人数

∙D.死亡人数

∙E.预期寿命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寿命表指标包括死亡概率、生存人数、死亡人数、生存人年数、生存总人年数和平均期望寿命。

其中平均期望寿命是评价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

26.在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具有必然的表达式是

∙A.SS蛆内<MS蛆间

∙B.MS蛆间<MS组

∙C.MS总=MS蛆间+MS蛆内

∙D.SS总=SS蛆间+SS蛆内

∙E.SS总>SS蛆间+SS蛆内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27.油脂在高温下发生高度氧化会产生的有害物质是

∙A.聚合体、羰基、环氧基等化合物

∙B.杂环胺类、聚合体、羰基等化合物

∙C.聚合体、多环芳烃、环氧基等化合物

∙D.亚硝胺类、多环芳烃

∙E.聚合体、羰基、环氧基、杂环胺类等化合物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油脂在高温下发生高度氧化产生的有害物质是聚合体、羰基、环氧基等化合物。

28.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要有

∙A.生理、心理的完美状态和社会交往能力

∙B.身体、心理的完好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C.躯体、智力的正常状态和社会活动能力

∙D.神经、精神的完美状态和社会劳动能力

∙E.肢体、心理的平衡状态和社会工作能力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缺陷,而且要有身体、心理的完好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29.下列设备中,既可作输入设备又可作输出设备的是

∙A.图形扫描仪

∙B.磁盘驱动器

∙C.绘图仪

∙D.显示器

∙E.键盘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磁盘驱动器既可作输入设备又可作输出设备。

30.有关标准产生程序的正确描述是

∙A.经国家下达指令计划,由主管机构批准

∙B.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

∙C.经主管机构制定,由国家立法机构批准

∙D.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国家立法机构批准

∙E.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由主管机构批准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标准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日的,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31.病例对照研究中,最接近全人群的无偏样本的对照来源是

∙A.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例

∙B.社区人口中的非病例或健康人群

∙C.病例的邻居

∙D.社会团体人群中的非该病患者

∙E.病例的配偶、同胞、亲戚或同事等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在病例对照研究的实际工作中的对照来源主要有:

①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小诊断的其他病例;②病例的邻居或所在同一居委会、住宅区内的健康人或非该病病人;③社会团体人群中的非该病病例或健康人;④社区人口中的非病例或健康人群;⑤病例的配偶、同胞、亲戚、同学或同事等。

其中以第④种最接近全人群的无偏样本,而以第①种使用最多。

32.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回顾性队列研究的区别在于

∙A.研究观察的方向

∙B.作为观察终点的事件在研究开始时是否已发生

∙C.确定暴露因素的时间

∙D.是否设立对照组

∙E.是否随机选择研究对象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是根据研究开始时(现时)研究对象的暴露状况而定的。

此时,研究的结局还没有出现,还需要前瞻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得到。

而历史性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是根据研究开始时研究者已掌握的有关研究对象在过去某个时点的暴露状况的历史材料作出的;研究开始时研究的结局已经出现,其资料可从历史资料中获得,不需要前瞻性观察。

33.从广义上看,制定标准的领域包括

∙A.所有经济和生活领域

∙B.所有经济和技术领域

∙C.所有人类生产和技术领域

∙D.所有人类生活和技术领域

∙E.所有人类生产和生活领域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34.进行疾病三间分布综合描述的典型是

∙A.传染病流行病

∙B.血清流行病学

∙C.移民流行病学

∙D.分子流行病学

∙E.遗传流行病学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昕谓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传染病流行病学旨在研究人群中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探索传染病的临床识别标志,评价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提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和策略,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

对疾病的三间分布可作出具体的描述。

35.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由浅人深依次推进的三个工作范畴是

∙A.找出原因、揭示现象、提供并确证措施

∙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C.提供措施、确证措施有效性、用于人群

∙D.揭示分布、找出规律、总结分析

∙E.找出规律、总结分析、验证原因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流行病学任务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揭示现象”,即揭示流行(主要是传染病)或分布(其他疾病、伤害与健康)的现象。

第二阶段为“找出原因”,即从分析现象入手找出流行与分布的规律与原因。

第三阶段为“提供措施”,即合理利用前两阶段的结果,导出预防或处置的策略与措施。

3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卫生审查工作重点是审查

∙A.防护设施设计

∙B.卫生隐患处理

∙C.卫生设施费用

∙D.设计平面图

∙E.安全教育规划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37.超铀元素大部分是

∙A.β+辐射体

∙B.α辐射体

∙C.γ辐射体

∙D.β-辐射体

∙E.βγ辐射体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超铀元素是指原子序数在铀(原子序数为92)以后的所有元素,又称铀后元素。

超铀元素衰变时放出。

粒子、丁射线和中子,且超铀元素大部分是。

辐射体。

38.可说明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的情况是

∙A.变异系数较小

∙B.标准差较小

∙C.标准误较小

∙D.极差较小

∙E.四分位数间距较小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标准误反映样本均数间的离散程度,也反映样本均数与相应总体均数间的差异。

因此标准误较小,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39.计算机软件中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A.财务管理系统

∙B.DOS操作系统

∙C.Windows98操作系统

∙D.Windows2000操作系统

∙E.UNIX操作系统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一般是由计算机厂家提供的、为了管理和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方便用户使用和维护、发挥和扩展计算机功能、提高使用效率的通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用户在各个领域中,为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开发的软件,比如财务管理软件等。

40.标准化工作的任务不包括

∙A.制定标准

∙B.发布标准

∙C.推荐标准

∙D.修订标准

∙E.实施标准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41.关于相对危险度(RR)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相对危险度的本质是率比

∙B.相对危险度是流行病学病因调查的测量指标

∙C.相对危险度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意义

∙D.病例对照研究中,常用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

∙E.相对危险度与归因危险度密切相关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相对危险度(RR)也叫危险比(riskratio)或率比(rateratio),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最有用的指标。

归因危险度(AR)又叫特异危险度、率差(ratedifference,RD)和超额危险度(excessrisk),是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它表示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RR与AR都是表示关联强度的重要指标,彼此密切相关,但其公共卫生意义却不同。

RR说明暴露者与非暴露者比较增加相应疾病危险的倍数;AR则一般是对人群而言,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如果暴露因素消除,就可减少这个数量的疾病发生。

前者具有病因学的意义,后者更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

42.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三同时”是指安全、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论证、同时评审、同时设计

∙B.同时论证、同时规划、同时设计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生产

∙D.同时设计、同时验收、同时使用

∙E.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投资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3.构成计算机物理实体的部件被称为

∙A.计算机系统

∙B.计算机硬件

∙C.计算机软件

∙D.计算机程序

∙E.计算机网络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构成计算机的物理装置称为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它是实现计算机功能的实体部分,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

44.不享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组织是

∙A.卫生行政主管机关

∙B.药品监督管理机关

∙C.计划生育管理机关

∙D.国境卫生检疫机关

∙E.卫生局执法大队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卫生行政执法主体:

①行政机关包括:

卫生行政机关、药品监督管理机关、计划生育管理机关、国家卫生检疫机关、爱国卫生管理机关。

②受委托组织。

③法律授权机关。

45.国家强制性标准可以理解为

∙A.国家技术经济领域的技术指南

∙B.国家立法领域的法规指南

∙C.国家技术经济领域的技术法规

∙D.国家社会活动领域的技术法规

∙E.国家社会活动领域的法规指南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

如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农药和劳动卫生标准以,及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产品标准等属强制性标准。

46.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是将卫生资源的

∙A.投入和产出按效果的形式进行分析

∙B.投入按货币形式、产出按效果进行分析

∙C.投入和产出都按货币的形式进行分析

∙D.投入按效果形式、产出按货币的形式进行分析

∙E.投入和产出都按专家的打分形式进行分析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是将卫生资源的投入和产出都按货币的形式进行分析。

47.青春期男女素质指标差别迅速扩大是在

∙A.7~15岁

∙B.15~20岁

∙C.13~18岁

∙D.7~12岁

∙E.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