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0758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0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docx

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必修2

阶段滚动检测必修1 必修2第1、2、3、4章

(90分钟·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滚动单独考查)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一种生物的核酸只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则该生物一定不是细胞生物

B.糖类、脂肪、磷脂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mRNA、tRNA、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D.组成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2.(滚动交汇考查)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度快

B.ATP合成酶只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中

C.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D.无氧条件下,叶绿体的光合作用是细胞中ATP的唯一来源

3.(滚动交汇考查)(2015·信阳模拟)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细胞内外的液体环境和磷脂分子的性质决定磷脂在细胞膜上排成两层分子

B.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具有多样性

C.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无机盐含量,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来源于蛋白质

D.自由水在衰老、癌变细胞中含量较少,而在分裂能力旺盛的细胞中含量较多

4.(滚动单独考查)对于多细胞动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坏死时膜通透性逐渐降低

B.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衰老的生物体内的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D.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5.(滚动单独考查)如图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或向反应混合物中再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分别是(  )

A.4,2   B.3,2   C.2,4   D.3,4

6.(2015·长沙模拟)用基因型未知的灰鼠和白鼠进行杂交育种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亲本

后代

杂交

母本

父本

灰色

白色

灰色

白色

82

78

灰色

灰色

118

39

白色

白色

0

50

灰色

白色

74

0

如果来自杂交组合Ⅳ的灰色雌鼠与来自杂交组合Ⅱ的灰色雄鼠交配,那么下列情况最可能的是(  )

A.所有后代都是灰色的

B.所有后代都是白色的

C.后代中的一半是灰色的

D.后代中的1/4是灰色,或者后代中的1/4是白色

7.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个体,Aabb∶AAbb=2∶1,且该种群的每种基因型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

A.5/8B.5/9C.13/16D.13/18

8.(滚动交汇考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

D.走向两极的均为A、a、B、b

9.(2015·郴州模拟)如图表示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过程,则该过程(  )

A.不受温度影响

B.不存在特异性结合

C.必须由线粒体供能

D.不是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

10.(2015·延边模拟)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抗病无芒植株与感病有芒植株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无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

A.1/8B.3/8C.1/16D.3/16

11.(滚动交汇考查)BrdU能替代T与A配对,而掺入新合成的DNA链中。

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不含BrdU的链为深蓝色,含BrdU的链为浅蓝色。

现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

下图a~c依次表示加入BrdU后连续3次细胞分裂中期来自1条染色体的各染色单体的显色情况(阴影表示深蓝色,非阴影为浅蓝色)。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2条染色体上

B.b图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且其中的1条脱氧核苷酸链含BrdU

C.1条染色体形成2条染色单体的同时,DNA也完成了复制

D.c图中有2条染色单体的所有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BrdU

12.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

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

④G的数量为(m-n)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③④D.①②③

13.如图为RNA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B.a是非模板链,b是模板链

C.图中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

D.转录完成后解开的双螺旋不再重新形成

14.(滚动交汇考查)(2015·淄博模拟)如图表示胰蛋白酶合成的部分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中共有RNA、蛋白质(多肽)和多糖三种大分子物质

B.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②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C.核糖体在该过程中的移动方向是②→③

D.该过程中发生了碱基配对,如A与U配对,G与C配对

15.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过程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

B.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是通过将其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培养而获得的

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DNA和蛋白质分离

D.该实验说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16.(2015·南阳模拟)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

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

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

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A.雌∶雄=1∶1B.雌∶雄=1∶2

C.雌∶雄=3∶1D.雌∶雄=4∶1

17.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控制人类某高胆固醇血症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D和d表示。

Dd为中度患者,dd为高度患者。

如图是对该高胆固醇血症和白化病(A、a表示相关基因)患者家庭的调查情况,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Ⅰ1的基因型为AaDd,Ⅰ2的基因型为AaDD

B.Ⅱ9的基因型为aaDD

C.Ⅱ7与Ⅱ8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6

D.Ⅱ7与Ⅱ8生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1/18

18.下面是关于果蝇细胞分裂的三个图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e~f段

B.乙图染色单体为0,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

C.丙图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没有同源染色体

D.甲图中,c~e段细胞易发生基因突变

19.(2015·湖州模拟)测定某mRNA分子中尿嘧啶占26%,腺嘌呤占18%,以这个mRNA为模板经逆转录合成的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比例分别是(  )

A.18%、26%B.28%、22%

C.26%、18%D.44%、8%

20.图1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图2表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有关叙述最合理的是(  )

A.若图1中b2为合成图2中X1的模板链,则X1的碱基序列与b1完全相同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图2中①过程发生差错

C.图2中①和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核糖体

D.图2表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活动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21.(2015·成都模拟)下图是化学合成的两种mRNA分子。

以它们为模板合成的两种多肽中存在的氨基酸种类最多为(  )

mRNA

多肽M的模板 AGAGAGAGAGAGAGAGAGAGAGAG

多肽N的模板 AUCGAUCGAUCGAUCGAUCGAUCG

A

B

C

D

多肽M

1

8

2

2

多肽N

4

8

4

3

22.(2015·淮北模拟)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⑩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

B.若图一的③中A占23%,U占25%,则相应的双链DNA片段中A占24%

C.图二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⑬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D.正常情况下图三中在动植物细胞中可能发生的是⑨⑩⑪过程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6分)

23.(16分)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用A或a表示)控制的遗传病,致病基因导致细胞膜上正常钙离子通道蛋白结构异常,从而使正常钙离子通道的数量不足,造成细胞功能异常。

该致病基因纯合会导致胚胎死亡。

患者发病的分子机理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图中的过程①是    ,与过程②有关的RNA的种类有哪些?

          。

如果细胞的核仁被破坏,会直接影响图中    

(结构)的形成。

(2)虽然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转录出的mRNA长度是一样的,但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异常多肽链较正常多肽链短,请根据图示推测其原因是        

                                 。

(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

(4)一个患周期性共济失调的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了一个既患该病,又患色盲的孩子,请回答(色盲基因用b表示):

①这对夫妇中,妻子的基因型是    。

②该孩子的性别是    。

③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

24.(16分)(滚动单独考查)下图是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

Ⅰ~Ⅶ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消耗CO2的场所是                 ,在强光下ATP的移动方向是                   。

(2)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有             

      。

若将该植物由1%的CO2浓度突然置于0.3%CO2浓度下(光照强度不变),甲图中的C3的含量将     ,C5的含量将    。

(3)乙图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特有的步骤是     (填数字),这些过程的发生部位是                 。

(4)若用18O标记甲图中的H2O,则在细胞呼吸产物中首先测到含18O的是      。

甲、乙两图中不同数字代表同一物质的标号是       

      。

(5)右图表示温室内光照强度(E)与作物光合速率(v)的关系。

在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当EC时,可采取

      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如遇连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        光最有效。

25.(12分)(2015·济南模拟)用表中四种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卷曲翅(C)对正常翅(c)为显性。

卷曲翅♂

卷曲翅♀

正常翅♂

正常翅♀

(1)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C、c在常染色体,还是在X染色体上,设计实验如下:

杂交组

合序号

子代可能的性状表现

结论

    

卷曲翅与正常翅无性别之分

基因在            

染色体上

         

          

基因在            

染色体上

(2)若已确定C、c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胚胎致死),可设计杂交实验如下:

选取序号为      的亲本杂交,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否则不存在。

(3)若已确定C、c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选用都为卷曲翅的白眼(XbXb)与红眼(XBY)果蝇杂交,子代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

(4)某基因型为XBXb的果蝇受精卵,第一次卵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正常,另一个丢失了一条X染色体,导致该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左侧正常而右侧为雄性(XO型为雄性)的嵌合体,则该嵌合体果蝇的眼色为:

左眼    ,右眼    。

26.(12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科学家对生物遗传物质的探究过程中的一个实验。

(1)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

A.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菌种见图中文字所示);

C.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发现在第4组培养装置中有S型细菌。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

请利用DNA酶作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材料用具:

R型细菌、S型细菌、DNA酶、蒸馏水、制备培养基所需的原料。

①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

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

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将其均分为三组,标为A、B、C,请将处理方法填写在表格中:

组合编号

A

B

C

处理方法

不加任何提取物

    

       

第三步:

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第四步:

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②预测实验结果:

                           

             。

③得出结论:

                            。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以细菌为实验材料主要是由于细菌具有    、

    等优点。

(写出两点)

答案解析

1.B 如果一种生物的核酸只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则该生物是病毒,一定不是细胞生物;糖类、脂肪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磷脂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的;mRNA、tRNA、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其中mRNA是翻译的直接模板,tRNA识别和转运氨基酸,rRNA组成了核糖体,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组成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2.A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需要的ATP数量较多,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度快;ATP合成酶除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中外,还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叶绿体产生ATP时必须要有光照;无氧条件下,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合成ATP。

3.A 磷脂分子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细胞内外的水环境决定了磷脂分子排成两层,头部朝外。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排列顺序有关,同样核酸的多样性与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有关,而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它的单体相同,多样性与单体排列顺序无关。

血浆渗透压取决于溶质微粒数目,无机盐数目多于蛋白质。

自由水在衰老的细胞中含量少,癌变细胞和分裂能力旺盛的细胞代谢旺盛,含量较多。

4.D 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主动过程,而细胞坏死是受外界因素影响致使细胞死亡的被动过程。

细胞坏死会导致膜通透性增大。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单个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个体,而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细胞只体现了专能干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的组织和器官的能力。

衰老的生物体内有新生细胞,新生个体内也有衰老细胞。

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5.A 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酶促反应的速率,当温度略微升高时,酶活性降低,反应速率下降,达到一定程度趋于平衡,此时对应曲线为4;当加入少量同样的酶时,随酶量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此时对应曲线为2。

6.A 根据杂交组合Ⅱ判断灰色是显性性状,且亲本灰色全是杂合子。

根据杂交组合Ⅳ判断,亲本中的灰色是纯合子。

灰色杂合子与灰色纯合子杂交,后代全是灰色的。

7.B 据题意无论雌性还是雄性,都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Aa∶AA=2∶1,亲本Aa占2/3,它所产生的配子A占1/3,a占1/3;AA占1/3,它所产生的配子全为A,占1/3。

亲本产生的配子中A占2/3,a占1/3。

无论雌、雄均有这两种,均为这样的比例,因此后代AA的概率为2/3×2/3=4/9,aa的概率为1/3×1/3=1/9,Aa的概率2/3×2/3=4/9,因此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4/9+1/9=5/9。

8.D 基因型为AaBb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基因型变为AAaaBBbb;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在纺锤体牵引下均匀地移向细胞两极,即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均为A、a、B、b。

9.D 由图可知,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需要酶的催化,而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存在一一对应关系;题图过程还可由无氧呼吸供能,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tRNA识别并与氨基酸结合的过程不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还可在叶绿体或线粒体中进行。

10.B 设抗病基因为A,感病基因为a,无芒基因为B,有芒基因为b。

依题意,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基因型为AaBb,F2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拔掉所有无芒植株后,剩下的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Aabb,1/4AAbb,1/4aabb,剩下的植株套袋,即让其自交,则理论上F3中感病植株为1/2×1/4(Aabb自交得1/4aabb)+1/4(aabb)=3/8。

11.C 由题干知,图示细胞处于分裂中期,1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DNA分子,因此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在第三次分裂中期位于4条染色体上,在第三次分裂后期则位于8条染色体上;b图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别含有1个DNA分子)均含有BrdU,其中一个DNA只有1条脱氧核苷酸链含BrdU,另一个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有BrdU;由于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所以C图中的染色单体都含有BrdU。

12.D ①的等量关系容易判断;对于②,需知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故氢键数为:

2n+3×

=

;③因A+T的总量为2n,故一条链中的A+T的数量应为n;④中计算G的数量有误,应为

=

-n。

13.D A项中,RNA的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c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B项中,由图可知,DNA的b链作为模板链,a链是非模板链。

C项中,根据DNA双螺旋重新形成情况可知,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

D项中,转录完成后解开的DNA双链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

14.A 图中①是信使RNA,②是核糖体,③是肽链,图中无多糖,故A错。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核糖体在mRNA上是从特定的一端开始移动,从肽链长短判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肽链较长的翻译在前,所以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②→③。

图中所示的过程为翻译,碱基配对时,A与U配对,G与C配对。

15.A 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是通过将其接种在含有35S的大肠杆菌中培养而获得的;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噬菌体外壳和大肠杆菌分离;该实验只能说明噬菌体外壳没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16.D 雌火鸡(ZW)的卵细胞和3个极体有2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

Z(卵细胞)、Z(极体)、W(极体)、W(极体),按题中所述方式形成的二倍体后代性别及比例是:

ZZ(雄)∶ZW(雌)=1∶2;第二种情况是:

W(卵细胞)、W(极体)、Z(极体)、Z(极体),按题中所述方式形成的二倍体后代类型及比例是:

WW(不能存活)∶ZW(雌性)=0∶2。

两种情况概率相等,得雌∶雄=(2+2)∶(1+0)=4∶1。

17.C 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Ⅰ1的基因型为A_Dd,Ⅰ2的基因型为A_DD,而Ⅱ6为白化病患者,因此Ⅰ1的基因型为AaDd,Ⅰ2的基因型为AaDD。

Ⅱ9患白化病而无高胆固醇血症,基因型应为aaDD。

Ⅱ7无白化病而患中度高胆固醇血症,基因型为A_Dd,Ⅱ7是AADd的概率为1/3,是AaDd的概率为2/3。

Ⅰ3的基因型为A_DD,Ⅰ4的基因型为A_Dd,Ⅱ9基因型为aaDD,因此Ⅱ8基因型应为A_DD,其中AADD占1/3,AaDD占2/3。

Ⅱ7(A_Dd)和Ⅱ8(A_DD)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为2/3×2/3×1/4=1/9,患高胆固醇血症的概率为1/2,所以两病都患的概率为1/9×1/2=1/18。

18.C 甲图为减数分裂,其中b~c段为DNA的复制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c~e阶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时期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乙图只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16条(果蝇体细胞为8条染色体)。

19.B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mRNA分子中尿嘧啶与DNA单链中的腺嘌呤配对,mRNA分子中鸟嘌呤与DNA单链中的胸腺嘧啶配对,则DNA单链中腺嘌呤=26%,胸腺嘧啶=18%;DNA单链中腺嘌呤与另外一条链中的胸腺嘧啶配对,则另外一条子链中胸腺嘧啶=26%,而T=(T1+T2)/2=(18%+26%)/2=22%。

在双链DNA分子中,T+G=C+A=50%,则鸟嘌呤=50%-22%=28%。

20.C X1为mRNA,b1为DNA单链,前者含有尿嘧啶,而后者含有胸腺嘧啶;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常发生于DNA复制时期,图2中①过程表示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②过程表示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

图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1.C 氨基酸由密码子决定,mRNA分子上相邻的3个碱基为一个密码子。

多肽M的模板上最多2种密码子(AGA、GAG),最多决定2种氨基酸。

多肽N的模板上最多4种密码子(AUC、UCG、CGA、GAU),最多决定4种氨基酸。

22.D 由图分析知,图一是转录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⑩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若图一的③中A占23%,U占25%,则其对应的模板链中的A+T=48%,相应的双链DNA片段中A占24%;图二是翻译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⑬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正常情况下图三中在动植物细胞中可能发生的是⑨⑩⑬过程,当病毒感染时,可能发生⑪⑫过程。

23.【解析】

(1)过程①形成mRNA,是转录过程,过程②是翻译,需要tRNA转运氨基酸,mRNA作为翻译模板,核糖体的成分rRNA也发挥作用。

(2)碱基发生替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