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认识时间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1692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0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认识时间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认识时间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认识时间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认识时间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认识时间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认识时间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认识时间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认识时间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认识时间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认识时间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认识时间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认识时间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认识时间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认识时间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认识时间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认识时间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认识时间教案

二年级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

认识时间

(一)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

备课人

班级

二年级

课标要求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钟表,了解计时法,体验时间的长短,能够正确地读出和写出钟面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和几时半(以5分为单位)。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的第一课时,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地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

它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的计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具体内容分为3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主要是认识时间单位“分”,学会从钟面上读出“多少分”,并认识时和分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重在掌握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的方法;第三个层次是让学生借助推理解决关于时间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练习形式多样,并广泛选取学生生活作息时间等素材作为练习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在巩固相应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本节课的关键就是学生根据情境,运用直观画面和利用钟表模型等学具,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小组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

学情分析

《认识时间》一共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认识几时几分。

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

第一层次是用认识几时几分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同时用直观的图画来呈现知识。

在引出“1时=60分”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图中1小时里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范围进行比较,就能对时与分的关系一目了然。

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学习目标

1.看钟表会读出、写出几时几分。

2.知道钟面上刻度的含义,知道1时=60分。

学习重点

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

学习难点

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教具准备

教具:

多媒体

评价方案

1.通过游戏、观察、演示等活动,学会读、写几时几分。

达到目标1的评价。

2.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知道钟面上刻度的含义,知道1时=60分。

达到目标2的评价。

学习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游戏,感知关系

教师:

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报数”游戏。

报数的规则是先请12名同学1个1个地报数,报到12后,再请这12名同学5个5地数数,看看会数到几?

学生报数活动。

教师:

12名同学5个5个地数,最后会数到几呢?

教师:

在这个游戏中,我们发现这12名同学5个5个地数数,最后数到的是60。

(二)情境再现,导人新课

教师:

就像刚才的报数游戏一样,我们今天的课堂上也有这样的一组数字朋友,他们也是12个,也和60这个数有关系。

教师:

同学们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认读整时,你能读出下面这个钟面上的时间吗?

(课件显示例1上课的时间。

学生尝试认读,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读出这样的时间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

(板书课题:

认识时间。

(三)活动探究,自主学习

1.钟面结构的回顾

教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互相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

学生:

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2个数。

教师:

谁能告诉大家钟面上分针走一小格(教师用手在教具上比画1小格)是什么意思?

2.认识1分、几分

师:

对。

分针是用来记分的。

分针在钟面上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边说边用课件演示1分,如下图。

数一数,填一填。

教师:

分针在钟面上走2个小格的时间是几分?

3小格、4小格呢?

教师:

好,现在分针从刻度12走到了刻度1,经过了几分?

为什么?

(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教师(继续拨动钟面,分针1格1格走向刻度2):

现在分针指向刻度2,经过了几分?

为什么?

教师: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算一算,看看分针在钟面上从刻度12走过钟面上的每一个刻度数,各经过了几分。

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

教师课件演示分针由刻度12依次指向1、2、3、4等刻度,最后提问:

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钟?

(60分。

)你能很快记住每个刻度数字表示几分吗?

(学生尝试用不同方法记住。

教师课件演示分针走到5、8,提问:

各是几分?

同桌之间进行你拨我说游戏,一人拨动分针到不同刻度数,同桌回答各是几分。

教师:

刚才我们了解了分针指向不同刻度表示的时间,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将时针对准刻度1)。

时针指向刻度1,表示什么?

为什么?

教师(将分针对准刻度1):

分针指向刻度1呢?

教师:

对!

时针是用来记时的,它指向刻度1,表示1时;分针是用来记分的,它指向刻度1,表示5分。

3.初步尝试读时间

教师:

现在你知道上课的时间是几时几分了吗?

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

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是8时5分的?

学生:

时针走过数字8,分针指着“1”是5分,所以是8时5分。

教师:

虽然大家有的先看分针,有的先看时针,但都是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这个时间的。

【此环节达到目标1:

通过游戏、观察、演示等活动,学会读、写出钟面上的几时几分。

4.认识“1时=60分”

教师:

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拿钟面“拨一拨”。

教师:

我们首先拨到12:

00,观察一下这时时针、分针分别在什么位置。

然后继续顺时针方向拨动分针走一大格(让学生边拨边读:

12点零1分、零2分……)。

再加速拨到数字“6”(边拨边数)。

学生拨出12:

30后,教师讲解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并让学生学习读出时间。

最后让学生继续加速拨回到12,让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师:

请大家仔细观察现在的时针与分针的位置,谁能说说它们是什么样的?

与12:

00时的时针、分针的位置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师:

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

(60分。

)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

(1时。

教师:

这说明1时和60分是什么关系?

(相等)

引导学生总结:

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个大格。

教师板书“1时=60分”。

【此环节达到目标2:

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知道钟面上刻度的含义,知道1时=60分。

5.自主学习例2

教师出示3个钟面图(教科书第91页例2图),要注意学生学习的难点是第三幅4:

45的认识。

让学生先独立读出时间,再尝试写出来。

(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图片,也可以继续在钟面上边拨边数,认识时间。

认读4:

05时,强调几时零几分的写法,认识4:

45时要引导学生观察:

时针在4和5之间,看起来指向5,但还不到5时,是差15分5时,也就是4时45分。

全班集体汇报结果,尝试归纳后课件出示小精灵的话(如下),一定要让学生理解“时针走过数字4”而不是“指着数字4”。

6.完成“做一做”(如下图,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第一排图)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全班交流认读的方法。

注意结合第3个钟面的认读,介绍“及时差几分”的读写;引导学生归纳7时几分的认识方法;注意引导学生观察7:

40时的时针的位置。

教师:

下面的这些时间又怎样认识呢?

(呈现“做一做”第二排图)

学生自主练习,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教师:

这位同学的方法是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谁还想说一说你的方法?

教师(小结):

从刚才同学们的介绍中,老师也学会了认读时间的方法,这就是:

要读出一个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

可以先看时针也可以先看分针。

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也可以去看大格,分针走了一大格就是5分……

(四)巩固练习

教师:

同学们现在都能正确地认读时间了,下面我们做几个练习,看谁学得最棒。

1.拨表练习

教师: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一些作息时间呢?

请你根据老师说出的时间。

在你的学具钟上拨出这个时间。

课件呈现教师的作息时间:

上午8时35分上第一节课,11:

50下班。

下午2:

05上班,4时55分下班。

同桌合作,两人轮流,一人说一个时间,另一个人拨出来。

拨完一个就集体订正,或同桌互相检查。

学生参与很高,较好的学会认识时间。

自制钟表特色作业。

2.书面练习(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酌情考虑练习量)

(1)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题。

(2)完成练习二十三第2题。

(五)回顾总结

教师:

今天你最高兴的是学到了什么?

教师:

下课时间到了,请同学们看现在的时间是多少?

(让学生观察实物投影仪上的手表。

教师:

回家后,把你上午和下午放学到家的时间记下来好吗?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多、容量大,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有一定的难度。

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创设学生喜爱的情景,让学生感到,时间与我们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并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哪些情况下要用到时间,例如,什么时间到校,什么时间放学,什么时间起床等,要鼓励学生开阔思路,说出不同答案。

 

二年级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

认识时间

(二)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

备课人

班级

二年级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时间,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2.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意识。

课标要求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钟表,了解计时法,体验时间的长短,能够正确地读出和写出钟面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和几时半(以5分为单位)。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关键就是学生根据情境,运用直观画面和利用钟表模型等学具,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小组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会认识整时和写整时,我班共有34名学生,课前检测时有7名同学不会写时间,针对这种情况,本节课复习时间稍微长一些。

学习重点

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

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学习难点

1.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

2.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教具准备

教具:

多媒体

评价方案

1.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时间,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达到目标1的评价。

2.通过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意识。

达到目标2的评价。

学习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通过师生谈话,引出今天的活动主题是“我的一天”。

二、活动展开。

1、让学生独立制作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采用“几时几分”的计时方法或电子表的表示方法,在活动纸上写出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

教师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用在钟面上画上时针分针的方法表示。

2、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一天作息时间安排。

3、班内展示、评议。

(1)“我说我拨”形式。

即自己边汇报同学在钟表模型上拨出时间。

(2)“我拨你说”形式。

即汇报同学在钟表模型上拨出时间,其他同学读写是几时几分。

(3)“我说你拨”形式。

即汇报同学说出时间,其他同学在钟面上拨出时间。

教师拨时间,学生回答,并说出怎样看。

11时25分2时38分7时17分

学生拨时间,师答。

说一说你每天的作息时间并填上。

起床上学午饭下午放学晚饭睡觉

()()()()()()

填上

1时60分58分2时24分24时

60分1时1时100分12分12时

4、提高性练习。

教师拨钟面让学生说出几时几分。

再过几分是几时几分。

5、调整完善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此环节达到目标2:

通过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意识。

三、活动延伸。

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时间方面的数学素材(如火车票、汽车票、飞机票,工厂商店作息时间表等等)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启发学生在实际应用方面举出更多的时间的例子。

【此环节达到目标1:

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时间,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与学生的日常活动结合,结合生活经验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二年级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

解决问题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

备课人

班级

二年级

课标要求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钟表,了解计时法,体验时间的长短,能够正确地读出和写出钟面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和几时半(以5分为单位)。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关键就是学生根据情境,运用直观画面和利用钟表模型等学具,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小组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会认识整时和写整时,我班共有34名学生,课前检测时有7名同学不会写时间,针对这种情况,本节课复习时间稍微长一些。

学习目标

1.学会找出合适的时间的方法。

2.掌握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排除法。

学习重点

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

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学习难点

1.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

2.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评价方案

1.通过思考,学会找出合适的时间的方法。

达到目标1的评价。

2.在学习活动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排除法。

达到目标2的评价。

学习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星期天,明明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但是还要完成作业,他该怎么安排时间呢?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

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什么?

明明做完作业要去踢球

明明10:

30还要去看木偶剧。

要把明明去踢球的时间找出来。

【此环节达到目标1:

通过思考,学会找出合适的时间的方法。

2、解决问题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这三个时间中找一找,想一想哪些不可能,哪些有可能

说一说,你是怎样?

方法:

“我来写一写”先按时间的先后的顺序理顺相关联的3个事件,看备选答案中哪个时间合适,为检查做好铺垫。

3、检查一下,解答正确吗?

4、小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根据做事的时间来思考,可以先把不可能的时间去掉,剩下的就是有可能的。

【此环节达到目标2:

在学习活动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排除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三第4题

想一想,应该怎样找出小红去摘西红柿的时间?

2、完成练习二十三第4题

帮亮亮找出正在做某项事情的时间。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