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1849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队列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队列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队列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队列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队列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队列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队列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队列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队列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队列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队列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队列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队列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队列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队列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队列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队列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队列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队列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队列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队列教学设计.docx

《队列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队列教学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队列教学设计.docx

队列教学设计

队列教学设计

批准人:

年月日

班的队列动作训练教案

作业提要

课目:

班的队列动动作教学法

目的:

通过训练使班长学会班队列动作的指挥,全班学会协调一致的

动作,培养整齐划

一、令行禁止的作风。

内容:

一、班的队形;

二、集合、离散;

四、出列、入列;

五、先进、停止;

六、队形变化;

七、方向变化;

时间:

××课时

方法:

讲解示范,分班练习;

要求:

1、严格遵守队列纪律,做到令行禁止;

2、精神饱满,姿态端正,认真练习;

3、集中精力,听清口令,密切配合;

4、班长要认真指挥,耐心细致的纠正动作,加强作风管理;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

××小时

1、整理着装,清点人数,向在场首长报告;

2、宣布作业提要;

提示:

班长指挥班队列动作的方法及要求;

班长是实施班队列动作的指挥员,必须用口令指挥班的动作,其指挥位置应便于指挥和通视全体。

变化指挥位置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

班长指挥班的动作时应先于班变换位置,进到预定的位置后,成立正姿势下达口令。

班长在实施队列指挥时,必须做到:

1、姿态端正,精神饱满,动作准确;

2、口令准确、清楚,声音宏亮、有力;

3、指挥位置要准确,变换位置和实施指挥要果断;

4、严格要求,认真维护队列纪律。

作业实施?

××小时

一、班的队形

班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和纵队。

横队时,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两肘之间)约10厘米;纵队时,队列人员之间的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

注:

横队时与指挥员的距离为5--7步,纵队时为3--5步。

左右称“间隔”前后称“距离”

第二、集合、离散

提示:

—集合是使全班人员按规范的队形聚集起来的一种队列动作。

有四个小内容:

1.班横队解散成班纵队集合;2.班纵队解散成班二路纵队集合;3.班两路纵队解散成班二列横队集合;4.班两列横队解散成班横队集合;

集合时,应先发出“全班注意”的信号,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

下达“成××队”——集合”的口令。

士兵听到信号,原地面向班长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班长集合(在班长后侧的人员,应从班长右侧绕过),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讲解——1.班横队解散成班纵队集合

口令:

“成班纵队——集合、“

动作要领:

班长先下达“解散”的口令,队列人员听到口令,迅速跑步离开成(扇形)后,面向班长自行稍息。

然后班长下达“全班注意”的信号,向左转面向预定队形下达“成班纵队——集合的”口令。

队列人员听到信号自行立正,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置,基准兵正对班长前方适当位置(3—5步)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后排列,自行看齐,保持规定的距离。

2.班纵队解散成班二路纵队集合

口令:

“成班二路纵队——集合”

动作要领:

班长先下达“解散”的口令,队列人员听到口令,单数士兵向左、双数向右转各跑7步转身面向班长自行稍息;然后班长下达“全班注意”的信号,向左转、面向预定队形下达“成班二路纵队——集合”的口令;队列人员听到信号自行立正,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置,基准兵在班长右前方适当位置(3—5步)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自行看齐,保持规定的间隔、距离,成班二路纵队队形。

3.班二路纵队解散成班二列横队集合

口令:

“成班二列横队——集合”

动作要领:

班长先下达“解散”的口令,队列人员听到口令,单数士兵向左、双数向右转各跑7步转身面向班长自行稍息;然后班长下达“全班注意”的信号,向左转、面向预定队形下达“成班二列横队——集合”的口令;队列人员听到信号自行立正,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置,基准兵在班长左前方适当位置(5—7步)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自行看齐,保持规定的间隔、距离,成班二列横队队形。

4.班二列横队解散成班横队集合

口令:

“成班横队——集合”

动作要领:

班长先下达“解散”的口令,队列人员听到口令,队列人员按照第一个内容散开的要领跑开成(扇形)后,转身面向班长自行稍息;然后班长下达“全班注意”的信号,向左转、面向预定队形下达“成班横队——集合”的口令;队列人员听到信号自行立正,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置,基准兵在班长左前方适当位置(5—7步)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看齐,保持规定的间隔,成篇3:

队列训练教案

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

1清点人数(即报数)2整理着装(顺序不要变,指挥员不稍息)

下达科目

科目:

单个军人队列动作(一个字也不要错)

内容:

立正,稍息、停止间转法、跨立,立正?

?

?

(根据所训练内

容而定)

目的:

通过xx的训练,使同志们掌握xx的动作要领及其组织训练方法,打牢队列动作基础。

(指挥员敬礼,下达请稍息)

时间:

大约x小时

地点:

队列训练场

方法:

理论提示,讲解示范,分组练习,评比竞赛,小结讲评,考核

验收

要求:

(全体人员自行立正)1认真听,仔细看,勤思考,刻苦练2精神饱满,姿态端正,严格遵守队列纪律3提倡能者为师,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

(指挥员下达各班带开组织训练)

作业实施

注意:

1在进行所有内容的训练第一步讲解示范时,首先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内容完整准确的背诵一遍。

随后用自己的语言对所规定内容进行解释,边解释边做动作。

最后指挥员不讲解,将规定动作做两到三遍示范。

2在进行讲评的时候所需注意的细节:

讲评前所有人均为稍息指挥员下达稍息,当指挥员发出讲评的口令,全体人员自行立正,然后指挥员敬礼下达请稍息,当指挥员讲评时讲到存在的问题时,所有人自行立正,当指挥员把存在的问题讲完之后,指挥员敬礼并下达请稍息,最后指挥员说讲评完毕时,所有人自行立正。

3所有动作要领均按照新颁布的条令条例作为标准。

第一个训练内容:

立正,稍息

综述:

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态,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军人在宣誓,

接受命令,进见首长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话,升降

国旗和军旗,奏国歌和军歌等严肃庄重的时机和场合,均

应当自行立正。

稍息是站法的三种动作之一通常与立正互换,是立正动作

的一种调节。

一动作要领:

1立正:

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

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

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

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关节,中指贴于

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

向前平视。

2稍息:

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掌的三分之二,两脚自

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

右脚。

二动作要领归纳:

立正要做到“三挺”“三收”“一睁”“一闭”

即:

挺膝,挺胸,挺颈,收腹,收臀,收下颚,

眼要睁,口要闭。

稍息要做到:

“两快”“两不变”,即:

上体保持军姿不变,出脚收脚路线不变,出脚快,收脚

快。

三组织练习

四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

1立正时上体方向不正,两肩不平

纠正方法:

立正时,身体向左或者向右摆动,

两肩均匀。

2稍息时身体下塌

纠正方法:

稍息时上体始终保持军姿姿势。

五作业讲评:

这次的训练,同志们比较认真,但也有不足之处:

1好的方面:

积极性比较高,动作领悟比较快,纠正动

作时能够认真体会,队列纪律遵守较好。

2不足之处:

精神面貌不佳,军容不严整,希望同志们

在以后的训练中能够克服。

第二个训练内容:

停止间转法

一动作要领:

(以向右转为例)以右脚跟为轴,右脚跟和左脚掌

前半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的向右转90度,

身体重心落于右脚,左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脚,成

立正姿势。

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

正姿势。

向左转按照向右转的动作要领向左转动90度,向后转按照向右转的动作要领向后转动180度,

半面向右转按照向右转的动作要领向右转动45度,

半面向左转按照向左转的动作要领向左转动45度。

二动作归纳:

达到的标准和要求:

转体时要保持好良好的军姿,动作迅速,节奏分明,做到“快,稳,准,狠”

快:

转体要快、靠脚要快

稳:

做动作时上体要稳、节奏要稳

准:

转体位置准确、靠脚位置准确

狠:

靠脚时要有力

三组织练习:

四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

1,弯腿上体晃动

纠正方法:

做动作时强调两腿挺直,掌握好用力部位,

(两腿内侧)

2,耸肩或发动身体

纠正方法:

不要过于紧张,肌肉放松,找准用力点,

全身协力转向新方向。

3,跺脚,外扫

纠正方法:

靠脚时两腿挺直,取捷径靠脚。

4,靠脚无节奏

纠正方法:

多进行分解训练。

五作业讲评:

根据训练情况而定

第三个训练内容:

跨立,立正

一动作要领:

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脚挺直,上体保持立正

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两手后背,左手握右

手腕,拇指跟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

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听到“立正”的口令后,左脚迅速收回,与右脚靠拢并齐,同时两手

放下,恢复立正姿势。

二要领归纳:

“一快”“两不变”“一同时”

即:

左脚跨出要快,上体保持军姿不变,注意力不变,

脚左跨与手后背同时。

篇4:

队列队形教案

体育教学教案123篇5:

队列队形教学课教学设计

队列队形教学课教学设计

一、课的指导思想

本次课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对于水平五的学生来说,更要关注其运动的快乐感,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基本技能之外,还要讲明所学内容对发展身体素质和增强体质的作用,让“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队列队形,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体育教学由于在室外上课,往往存在操场面积大,人员多,环境吵杂等特点,而且学生在集合时,往往自由散漫,并且由于刚从各个地方的学校来到新的高中进行学习,因此教师第一节课教授队列队形课,有利于同一今后上课的口令,在规范上课纪律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身体素质上选择立定跳远,有利于发展学生上下肢的协调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授课的对象是水平5,女生30人,男生30人。

学生各方面素质一般,但也存在着个别差异,男生基础较好,女生素质普遍较差,且不喜欢表现自己,所以在练习中需要多鼓励,特别是分组练习时,鼓励他们尽可能的多练习喊口令,锻炼自己。

四、教学目标1.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2通过身体素质练习发展学生下肢肌肉力量。

3.培养学生艰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重、难点

1、重点:

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

2、难点:

向右看齐,向前看时的整齐度,及报数时的速度。

六、教学策略

目标是教学策略的核心要素,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

首先通过在准备部分中以标准完整的示范动作,简洁有力的口令把学生带入本节课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兴学习趣,提高学生的气氛;接着采用讲解示范法、分层练习法、集体纠错、巡回指导等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能更快、更有效的学习和体会队列队形的常用口令和技术动作。

通过组织学生展示,对学生做出客观、鼓励性的评价,增强学生今后集合整队时的速度和效率。

七、场地器材田径场一块

八、安全防范措施

充分热身,控制好每组练习的人数。

队形队列向左、右转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队列队形:

向左,向右转走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活动中常用行进间队列练习。

初步掌握向左,向右转走的动作要领。

2、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和判断力。

发展动作的准确性和节奏感。

三、教学重点:

姿势正确、动作整齐教学难点:

左、右转走的动作要领

四、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教学:

(1)、体育委员整队

(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与要求(4)、安排见习生

2、准备活动:

(1)、慢跑400米

(2)、准备活动

要求:

认真积极,全心投入

组织:

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一、队列练习:

向左、右转走

1、全班呈四路纵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原地左,右转、向左转走,向右转走,分组练习,集体练习,集体演练。

由教师动作示范结合语言讲解,再进行分解动作练习与连贯动作练习

2、指导学生分组练习

3、认真跟随老师,听从老师口令

4、仔细观察老师动作

5、认真按要求练习,分组练习,

6、集体练习

7、集体汇演

要求:

动作到位,积极练习。

(三)、做找朋友的游戏

1、集中精力,认真听老师口令。

2、围成圈先走后跑,顺时针再逆时针。

3、犯规的同学做十个蹲起。

(四)结束部分

1、集体放松

2、教师讲评小结

3、下课

队列表演

(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4—35页内容。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1.已有基础。

2.可能存在的困难。

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教学重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点子图理解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引入新课1.计算:

14×2同学们已经学习过两位数乘一位数,请用竖式计算14×2。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队列表演

(二)”,共同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二、尝试探究

展示交流你能用竖式计算14×12吗?

1.用竖式计算。

师:

你能用竖式计算14×12吗?

先算什么?

(14×2)结合点子图,28在图中表示什么?

在点子图上圈一圈。

再算什么?

(用1乘14)1表示什么呢?

(1个十)在点子图上圈一圈。

10个14是140,在竖式中怎么写呢?

(老师引导完成竖式)

2.介绍简便写法:

将0和+圈起来,提示可以省略不写。

其实这个竖式还可以这样写,(课件出示)这里的14表示什么?

(140或10乘14)其实它末尾还是藏着0的影子。

3.你能像老师这样在学习单上写一写吗?

想一想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4.交流展示:

结合点子图互相说说每一步的意思。

二、正确计算

理解算法算一算:

课本34页“算一算”。

1.独立尝试计算。

(提醒计算完的同学用估算或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进行验算)

2.汇报交流。

(第1道中两个

2、第3道中3个3表示的不同意义)说一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深化理解1.练一练第4题。

2.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计算过程)

四、小结收获

课外延伸图片展示,了解中国台湾省、古印度曾用过的竖式计算方法。

体会虽然算法不同,但算理想通:

都经历了先分再合的思考过程。

队列队形教学设计

普底中心小学:

丁学梅

一、教学内容:

1、复习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

2、队列队形:

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

3、韵律操:

兔子舞

二、教学目标:

1、学会队列队形变换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去做;

2、通过队列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站立、行走姿势和习惯;

3、通过韵律操学习,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对体育课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正确、整齐、快速的进行队列队形变换。

四、场地、器材─校操场

五、教学流程:

(一)开始部分(3min)

1、体育委员在教学楼下整队,将学生带入操场。

2、体育委员整队。

3、老师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学生报数,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4、教师提出本节课要求:

①积极参与课堂中的各项活动。

②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指挥。

(二)准备部分(8min)

1、绕操场跑一圈。

2、徒手操:

①头部运动

②上肢运动

③体侧运动

④体转运动⑤正压腿

⑥侧压腿

⑦膝关节运动

⑧踝腕关节运动

(三)基本部分(25min)

1、复习队列队形基本动作:

稍息、立正、向左(右)转、散开成早操队形、向中集合、原地踏步走。

2、问题导课:

同学们,平时我们做早操时,两列横队散成做操队形时,大家觉得这个队行有什么缺点呢?

(学生回答太长了,有点散)所以,结合实际,这节课我们来练习将一路纵队变成二路纵队。

3、队列队形变化:

由一路纵队变成二路纵队

①每队学生按1——2报数,并记住自己的数字。

②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并示范。

口令:

“成二路纵队——走!

动作:

听到“成二路纵队——走!

”的口令后,双数学生右脚向右前方跨一步,左脚向右脚靠拢站在前排单数学生右侧。

还原:

听到“成一路纵队——走!

”的口令后,双数学生左脚向左后方跨一步,右脚向左脚靠拢。

4、韵律操:

兔子舞

①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并示范。

②学生模仿练习。

③跟音乐练习。

(四)结束部分(5min)

1、教师整队,集体放松。

(调整呼吸、伸展肢体、互相帮助放松。

2、教师小结:

3、师生互道再见,宣布下课。

一、教学内容:

1、复习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

2、队列队形:

一列横队变二

(三)列横队、一列横队变二路纵队。

3、游戏:

我说你做(做反动作)。

二、教学目标:

1、学会队列队形变换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去做;

2、通过队列和体操队形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站立、行走姿势和习惯;

3、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对体育课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正确、整齐、快速的进行队列队形变换。

难点:

能根据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自己总结方法进行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

四、场地、器材

校操场

五、教学流程:

(一)开始部分(5分钟)

1、体育委员在教学楼下整队,将学生带入操场。

2、体育委员整队。

、老师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学生报数,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4、教师提出本节课要求:

(1)积极参与课堂中的各项活动。

(2)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指挥。

(二)准备部分操场慢跑一圈关节活动4X8拍

小游戏——我说你做(做反动作)游戏目的:

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集中注意力,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游戏规则:

老师说动作,学生要做和老师所说的相反的动作,不符合要求的同学做五个原地直臂下蹲起之后接着进行游戏。

(三)基本部分(24分钟)

1、复习队列队形基本动作:

稍息、立正、向左(右)转、散开成早操队形、向中集合。

2、这节课我们来练习将一列横队变成二

(三)列横队。

一列横队变成二路纵队。

3、队列队形一:

由一列横队变成二

(三)列横队。

(1)每队学生按1——2(3)报数,并记住自己的数字。

2)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并示范。

口令:

“成二列横队——走!

动作:

听到“成二列横队——走!

”的口令后,单数学生不动,双数学生左脚后退一步,右脚后撤不停顿并向右跨一步,左脚向右脚并拢,站在单数学生后面。

还原:

听到“成一列横队——走!

”的口令后,双数学生左脚向左前方跨一步,右脚向左脚靠拢。

(3)教师口令,进行集体练习,然后学生分队练习。

(4)教师评价:

对变队整齐、认真、动作正确、行动迅速的小队提出表扬鼓励。

4、队列队形变化二:

由一列横队变成三列横队(方法略同队列队形变化一)

口令:

“成三列横队——走!

动作:

听到“成三列横队——走!

”的口令后2数同学不动1数同学向左前方上一步立于2数同学的正前方,3数的同学向右后方跨一步立于2数同学的正后方。

还原:

听到“成一列横队——走!

”的口令后,动作想同方向相反

(1)学生根据上边所学思考“一列横队变成二路纵队”的方法,先叫同学说一说。

(2)学生分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部分学生汇报演示。

(4)评价鼓励。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整队,集中。

2、教师小结:

3、师生互道再见,宣布下课。

队列队形教学设计

(水平一)

张家湾镇中心小学

赵妮

队列队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取北京版水平一队列和体操队形内容中的三面转法为教学内容,通过练习,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提高空间体位感觉。

2、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方向感不强,对于三面转法的学习有些枯燥,兴趣不高,本课采用“我说你做”的小游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巩固动作技能,利用小道具增添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保持学生学习的持久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80%左右的学生初步掌握三面转法的动作要领,并能熟练完成。

2、通过队列和体操队形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提高空间体位感觉。

3、培养学生听从指挥、服从集体;动作迅速、整齐,遵守纪律的良好作风。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转法的动作要领,转体的速度和协调一致。

2、难点:

转动中腰挺直,上体和腿保持一致。

四、教学过程:

1、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课的开始部分,教师用语言引导学生,通过争当小军人的情景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引用游戏让学生先熟悉一下身体的部位,比如脚尖和脚后跟;接着做“我说你做”的游戏,使学生对方向感有一些了解,教师说:

“你的左肩在哪里”,学生拍手回答:

“我的左肩在这里”,教师继续用特定的节奏问:

“你的左脚在哪里”,学生拍手并指出“我的左脚在这里”„„„„.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熟悉左、右、后。

2、尝试模仿,掌握技能

教师先完整示范,并且讲解动作要领,分解示范带领学生练习,这个过程中教师用口令“

一、二”带领学生练习,对于方向教师可以先进行提示或者按从左向右的方向进行依次练习。

经过几次练习过后,教师分组,每组做的好的同学做为组长,负责帮助其他同学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利用道具,巩固提高

针对一些学生转动过程中身体乱晃、两臂夹不紧的现象,就地取材,利用跳绳放于腋下,要求在转动过程中跳绳不能掉,以此来规范学生两臂的位置,采用比赛法,看看谁的跳绳没落下,激励学生在三面转法游戏过程中注意上体和腿保持一致。

《队列队形》教学设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教学内容:

1、复习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

2、队列队形:

一列横队变二列横队、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

3、游戏:

我说你做(做反动作)。

二、教学目标:

1、学会队列队形变换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去做;

2、通过队列和体操队形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站立、行走姿势和习惯;

3、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对体育课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正确、整齐、快速的进行队列队形变换。

难点:

能根据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自己总结方法进行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

四、场地、器材

校运动场

五、教学流程:

(一)开始部分(5分钟)

1、体育委员在教学楼下整队,将学生带入操场。

1

2、体育委员整队。

1

3、老师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学生报数,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

4、教师提出本节课要求:

1

(1)积极参与课堂中的各项活动。

(2)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指挥。

(二)准备部分(4分钟)

小游戏——我说你做(做反动作)游戏目的:

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集中注意力,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游戏规则:

老师说动作,学生要做和老师所说的相反的动作,不符合要求的同学做五个原地直臂下蹲起之后接着进行游戏。

(三)基本部分(24分钟)

1、复习队列队形基本动作:

2稍息、立正、向左(右)转、散开成早操队形、向中集合、原地踏步走。

2、问题导课:

12同学们,平时我们做早操时,两列横队散成做操队形时,大家觉得这个队行有什么缺点呢?

(学生回答太长了,有点散)所以,结合实际,这节课我们来练习将一列横队(一路纵队)变成二列横队(二路纵队)。

3、队列队形一:

由一列横队变成二列横队。

11

(1)每队学生按1——2报数,并记住自己的数字。

(2)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并示范。

口令:

“成二列横队——走!

动作:

听到“成二列横队——走!

”的口令后,单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