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作文之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1913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人作文之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名人作文之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名人作文之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名人作文之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名人作文之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名人作文之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名人作文之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名人作文之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名人作文之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名人作文之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名人作文之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人作文之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docx

《名人作文之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人作文之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人作文之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docx

名人作文之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

名人作文之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

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

【篇一:

作文万能经典素材】

作文万能经典素材――名人名事

【思考】请看看下列素材是否适合用于哪几个作文题目?

如何运用?

1、一道风景线。

2、翅膀。

3、想飞就能飞起来

4、心态5、生活因而精彩

6、向前,向前,向前!

〔如果你的思考结果是:

都可以。

那么,你就是(或者是潜在的)写作高手了!

1、谁都有可能走弯路

刘翔少年时,上海市普陀区少体校的跳高高级教练顾宝刚发现他的身体素质非常出众,便将他招入旗下练习跳高。

刘翔从小就十分好强,练习非常刻苦,成绩提高很快。

但横杆在快速提高一段时间后,再提高却变得困难起来。

刘翔很着急,以为是自己用心不够,就加大了训练量,一段时间之后,收效甚微。

顾宝刚找到刘翔,无奈地表示:

“你的腿如果再长5厘米就好了。

以你现在的身高最多也就是个亚洲冠军。

你好好考虑一下是否放弃跳高?

?

”刘翔因自身的不足而非常痛苦,但他又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在顾宝刚的建议下,他开始改练跨栏。

日复一日,春秋流转。

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栏赛场,刘翔羚羊般跨越一个个横栏,风驰电掣般第一个冲过终点,世界震惊。

电视机前的顾宝刚感慨道:

“他幸亏矮了5厘米。

2、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

马克吐温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在文学领域和演说领域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世界范围内受人尊敬的文学家和演说大师。

但是,他在选择文学和演说之前,曾经试图成为一名商人。

他先是投资开发打印机,花费了整整3年的时间,最后把千辛万苦借来的5万美元全部赔光了。

他又发现出版商因为发行他的著作赚了大钱,他很不服气,心想:

我自己写了文章自己出版发行,所有的利润不都是自己的吗?

为何不自己开一个出版公司呢?

他于是又投资开了一家出版公司。

但是,他不知道,写作与经商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他很快就因为债务陷入了困境,出版公司破产了,他也陷入了更大的债务危机之中。

经过两次经商失败的打击,马克?

吐温终于认识到自己经商的无能,他彻底断绝了经商的念头,开始到全国巡回演讲,在演讲的间隙里埋头写作。

很快,风趣幽默的马克?

吐温名声大噪,成为全国知名的演说家,他脍炙人口的作品也迅速走红。

[温馨提示]

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说:

“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是废物。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你也许兴趣广泛,掌握了多种技能,但是,在所有的长处中,总是有你的强项。

成功者的原则是:

去选择最能够使自己全力以赴的、最能够使自己的品格和长处得以充分发挥的职业。

因为唯有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才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增值;相反,你总是选择自己的短处,你的人生就只能贬值。

此则素材可用来应

对“完美”、“长与短”、“成功”、“追求”、“奔跑”和“发现自己”等话题作文。

贝多芬――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贝多芬是众所周知的世界著名作曲家。

1796年,贝多芬才26岁,就创作了最初3首奏鸣曲。

可是痛苦向他扣门了,由于治疗不善,他的耳咽管炎转为慢性中耳炎,听觉越来越衰退。

1820年,他的两耳完全失聪,这对听觉要求比别人更完善的作曲家来说,是个多么大的打击啊!

贝多芬没有屈服。

他说: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为了克服失聪的困难,他就坐在乐队近旁,看乐器演奏和演员歌唱。

到了晚年,这个办法也不顶用了。

他就用一支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里,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在作曲时用来“听”音。

他一生给人类留下了9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16部弦乐四重奏等等,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感悟:

人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仿佛注定了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将遭遇各种困难和折磨。

如果比一味追求顺境,就会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生长在温室里的花朵是无法抵挡外面的风风雨雨的。

还是巴尔这扎克说得好: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没有屈服。

他说: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为了克服失聪的困难,他就坐在乐队近旁,看乐器演奏和演员歌唱。

到了晚年,这个办法也不顶用了。

他就用一支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里,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在作曲时用来“听”音。

他一生给人类留下了9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16部弦乐四重奏等等,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感悟:

生长在温室里的花朵是无法抵挡外面的风风雨雨的。

还是巴尔这扎克说得好: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3、李大钊善待“糟糠之妻”

李大钊幼年时父母双亡,靠祖父抚养。

他十一岁时,祖父就按当地的习惯,给他娶了媳妇。

比他大八岁的媳妇赵韧兰是个厚道老实的乡下女子,她勤劳朴实,全力操持家务,处处体贴李大钊,想方设法资助李大钊读书。

李大钊十八岁时到天津投考北洋政法专门学校,当时,家境已很贫穷,全靠赵韧兰一人操持,典当挪借,才为他筹足了盘缠。

后来,李大钊东渡日本,留学深造。

于1916年学成回国,在北京大学当了教授。

其时,李大钊刚三十出头,才华正茂,赵韧兰已年近四十了。

可是,李大钊并未嫌弃她土气、老气,对她的爱恋和体贴比过去有增无减。

在北京居住期间,常有很多知名人士到李大钊家拜访。

每当客人光临,李大钊总要把缠着小脚、目不识丁的赵韧兰请出来和客人见面,有时还要帮着妻子换衣服,扣扣子,细心地拉平衣襟。

许多客人见到李大钊这样对待自己的“糟糠之妻”,都钦佩不已。

平常,李大钊回到家里,总要帮助妻子料理家务,一点也不拿名教授的架子。

李大钊在爱情问题上的忠贞不贰,不仅为友人称道,连他的政敌也为之折服,承认李大钊确实“有气节有操守”,当之无愧地属于“慷慨悲歌之士”。

(摘自《文化报?

人物周刊》第59期

4、谭嗣同的壮举

稍微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人,都记得谭嗣同那句惊天地泣鬼神的名言: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稍微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人,也都知道1898年9月21日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的拒绝逃亡和从容待捕;知道他于23日被捕,28日“六君子”就义于菜市口;知道谭嗣同临刑前的慷慨赋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也都知道谭嗣同受刑的壮烈场景。

谭延闿写道:

“临刑神采扬扬,刃颈不殊,就地上劙(割、劈之意)之三数,头始落,其不恐怖,真也!

5、罗丹―――贫苦中的选择与奋斗

罗丹生于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务信使,母亲是穷苦的平民妇女。

罗丹从小喜爱美术,其它功课却很糟糕。

在姐姐玛丽的支持下,失望的父亲不得不同意把他送进巴黎美术工艺学校。

姐姐玛丽靠自己挣得的工钱来供给他食宿费,因此罗丹从小就深深地敬爱他的姐姐。

在渡过三年艰苦而勤奋的学习时间后,罗丹踌躇满志,准备投考巴黎美术学院。

然而,学习美术需要很多的钱,这是贫苦的家庭所无法承受的,罗丹在痛苦的思考之后,他决定选择学习花费很少的雕刻艺术,因为雕刻的材料主要是不要钱的泥巴。

这一选择后来造就了一位世界级的雕刻大师。

但当时,勒考克把罗丹介绍给当时著名的雕塑家曼德隆(hippolytemaindron1801-1884),让他做为推荐人在罗丹的入学申请书上签字,但这也没用,罗丹落选了。

第二年依然落选。

第三年,一个老迈的主持人在罗丹的名字旁边干脆写上:

“此生毫无才能,继续报考,纯系浪费。

”就这样,未来的欧洲雕刻巨匠,竟被巴黎美术学院永远拒之门外。

这对渴望成为雕塑家的年轻的罗丹,是一个沉重打击。

更大的打击接踵而来,罗丹心爱的姐姐玛丽因失恋而入修道院了,两年之后,因病去世。

罗丹的精神在这双重打击下彻底崩溃了,他毅然走上姐姐的路,当了一名修道士。

后来,罗丹重新回到勒考克身边,在他的帮助和支持下,开始了边工作边自学的奋斗生涯。

他最终成为一代大师。

6、把阳光加入想象

美国青年罗尔斯大学毕业后,开始为工作四处奔波,但奔波很长一段时间后,罗尔斯并没有找到需要自己的职位。

一天,他到夏威夷去旅行,发现很多在海滩上休闲的人喜欢用手机聊天,并为手机突然断电而苦恼,这引起了罗尔斯的思考——如果有一种能在海滩上充电的充电器,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此时夏威夷的阳光让他忽有所悟。

为何不利用这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呢?

他突然有设计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充电器的冲动。

接下来,罗尔斯在网上购买了一款太阳能充电器并把它缝到了背包上。

当他把这种背包拿到一个旅行网站上出售时,竟吸引了许多购买者。

2005年罗尔斯创立了设计公司,生产销售“瑞特”牌太阳能背包。

两年后,他竟成为一个拥有自己公司的老板。

罗尔斯在接受一个电视节目采访时说:

从开始到现在,我都没有做什么,我只不过是把触手可及的阳光加入了想象。

7、盐碱地里的羊

如果给你两块牧场放牧,一块是牧草稀少的盐碱地、一块是水草丰美的绿洲,你会选择哪一块?

有经验的西北牧民的选择是:

盐碱地。

原来,盐碱地中几乎没多少植物,由于生存条件艰苦,这里的羊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只能一天到晚不停走动去寻找青草和水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羊,由于得到了足够的运动是肉质特别细嫩,因此特别受人们的欢迎。

而生活在水草丰美处的羊群,由于食物充足,生长自然要快得多。

然而,这种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长大的羊,肉质却一般,而且膻味很重。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养羊的牧民,宁愿选择将羊赶到盐碱地中去放养。

这真是一个值得人深思的现象,生活中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美好的东西常常是产生于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而舒适的环境,虽然有利于事物的成长,却未必有利于其品质的提升。

8、李政道的生活方式

李政道说他的生活中没多少娱乐,但“我没觉得什么苦啊,因为这就是我的

生活方式。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但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

有一天,曾国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不知道重复诵读了多少遍,还在继续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

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儿好处。

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

贼人大怒,跳出来说:

“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

”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

“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那贼的记忆力虽好,听过几遍的文章就能背下来,而且也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一遍书,再扬长而去。

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见经传。

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温馨提示]

故事中,曾国藩并不聪明,但他留名千古;贼记忆力虽好,但却做着鸡鸣狗盗的勾当。

看来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

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可以围绕“勤奋”、“做人”等话题来构思作文。

谦虚是一种自省

央视10套《大家》栏目不久前做了一期特别节目,对一年来采访过的杰出老人作了一个回顾,特别摘取了主持人采访丁肇中、彭桓武、陈省身等大科学家时的情景。

主持人问试验物理大师丁肇中:

“有人说您是一个少见的天才,您自己怎么看?

”丁肇中回答:

“不是。

”主持人又说:

“您很有天分,对不对?

”丁肇中说:

“不,我只是刻苦而已。

”主持人采访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彭桓武:

“您觉得自己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

起过怎样的作用?

”这位曾获过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老人说:

“我只是其中的一员。

中国的两弹一星就像一栋房子,我是大门前那两个石头狮子。

”节目最后,主持人采访数学大师陈省身。

主持人问:

“您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您的老师——几何学大师嘉当?

”陈省身回答:

“我并没有超越他。

他的数学能力绝对比我高。

[温馨提示]

“不,我只是刻苦而已”、“我只是其中的一员”、“我并没有超越他”,三位大科学家的回答多么谦虚!

他们是多么令人尊敬啊!

这些事例适用于“人生”、“品质”和“修养”等作文话题。

【篇二:

名人事例作文素材】

名人事例作文素材

1.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王勾践实现霸业后果断放弃荣华富贵,下海经商,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而他的亲密战友文种,舍不得放弃,最终导致杀身之祸。

2.不耽于枕席

我国古代文学家司马光,以一个圆木头做枕头,用来惊醒自己,起来继续写作,还给它取名为“警枕”。

俄国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使自己不睡得太久,常用块大劈柴作枕头。

发明家爱迪生工作起来常常几天几夜不睡觉,实在困乏了,就把桌上的书籍垒起来当枕头。

凿壁偷光与映月读书

西汉学者匡衡贫而好学。

夜晚无灯,为了能借邻家的烛光读书,他在墙壁上凿了个洞。

南齐时的江泌家境贫寒,白天做鞋,晚上才能抽空学习。

点不起灯,他就拿书登上屋顶,借着月光读书。

3.不能轻视背诵

背诵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中国历来有“博闻强识”的治学之说。

梁启超为学生讲解七千余字的《治安策》,且讲且背,并不看书。

鲁迅先生为了背诵一篇文章,不仅朗读,而且动手抄写一遍,以此加深印象。

4.一生才三天

美国夏威夷岛上学生们上课时,总要先背诵一段祈祷词:

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

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

今天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会过去。

明天就要到来,也会消逝。

抓紧时间,一生只有三天。

5.《明日歌》与《今日歌》

明代钱福写了一则《明日歌》,内容为: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代文嘉又写了一则《今日歌》,内容为: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成就是用时间换来的

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8年;左思写《三都赋》花了10年: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30年;哥白尼写《论天体的运动》花了30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2年:

弥尔顿写《失乐园》花了21年:

伟大的马克思写《资本论》整整花了40年的功夫。

6.滴水穿石

一滴从岩石滴下来的水看来是微不足道的,然而长年累月地滴,却能造成奇迹。

桂林的山洞中有不少长如石柱、蔚为奇观的石钟乳,就是岩石滴水的含有物历数万年的积累而形成的。

7.会走路的“黑板”

物理学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然他脑子里考虑到一个题目,就向前面一块“黑板”走去,随手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头,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可是,“黑板”一下子挪动了地方,而安培的演算题还没有做完,他不知不觉地追随在“黑板”的后面计算。

“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追不上了,这时候他看见街上的人都朝他哈哈大笑,他才发现那块会走动的“黑板”原来是一辆黑色的马车车厢的背面。

8.牛顿忘记吃饭

英国大物理学家牛顿有一次请朋友来家里吃饭,饭菜做好了,可朋友还没到,他就进实验室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去了。

朋友来后找不着牛顿,因急于上班,就独个儿把饭菜吃了,并把吃剩的鸡骨头放在盒子里,然后走了。

傍晚时,牛顿做完实验,准备吃饭。

但当他看见盒子里的鸡骨头时,显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哈哈大笑地说:

“我以为自己还没吃饭呢,原来早就吃过了。

9.文章不厌百回改

古今中外,精于修改自己文章的人是很多的。

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曾反复修改七次。

马克思宁肯把自己的手稿烧掉,也不愿把未经加工的著作遗留于身后。

福楼拜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一天,莫泊桑带着一篇新作去请教福楼拜,看见福楼拜桌上每页文稿都只写一行,其余九行都是空白,很是不解。

福楼拜笑了笑说:

“这是我的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只写一行,其余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

10.程门立雪

北宋杨时仰慕程颐的学问,到洛阳拜程颐为师。

当他到程颐家中求教时,程颐正静坐睡觉。

杨时求学心切,又不敢惊动老师,便肃立门外等候。

当时大雪纷飞,寒气逼人。

待程颐一觉醒来,雪已下了一尺深了。

后来,人们就用“程门立雪”来比喻学子毕恭毕敬就学师门。

11.邯郸学步

燕国有个人听说赵国人走路姿势很好看,就来到赵国首都邯郸学走路。

结果,他赵人走路的姿势没学会,连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这个故事比喻盲目模仿,结果把自己固有的本领、特色也丢了。

12.王羲之苦练书法

我国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刻苦练习书法。

相传他在绍兴兰亭“临池学书”,苦练了20年。

由于他经常在池里洗笔刷砚,竟把池里的水染黑了。

有一次,他的儿子王献之问他写字的秘诀,他指着家里的十八口水缸说:

“你把这十八口缸里的水写完,就知道写字的秘诀了。

”王献之真的把十八口缸水写完了,果真也成为了大书法家。

13.梁启超的读书法

其一,读书要分专精和博览两类。

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

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间不够用,不能博取资料。

其二,有些书要熟读成诵,如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

其三,要做读书笔记。

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14.要重视讨论

15.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考

有一天,牛顿散步时,一个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正好打在他头上。

这件很平常的事引起了牛顿深深的思考。

他想:

苹果为什么一定要向地下掉呢?

为什么不飞向天空和别的地方呢?

他推想地心有一种吸引力,又推想这种吸引力对任何物质都存在。

他通过研究,提出了计算引力大小的公式,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16.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春秋时,吴国和越国世代为仇。

有次越军大败,越王勾践向吴国求和,并答应了吴王的苛刻要求:

越王去吴国侍候吴i。

践来到吴国,小心谨慎地侍候吴王,三年后才被释放回国。

为雪此大恨,他刻苦自励,锻炼斗志,睡的是柴草,饭前睡前都要尝一尝苦胆,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复国计划。

不出十年,越国终于强大起来,一举灭掉了吴国。

17.杨震“四知”羞王密

范晔《后汉书》记载:

杨震由荆州刺史迁东莱太守,上任时道经昌邑。

昌邑县令是杨震举荐的荆州茂才王密。

为报推举之恩,王密晚上前往驿馆拜见杨震,并奉献黄金十金。

杨震连连摆手拒绝。

王密以为他怕人看见,有损名声,便说:

“暮夜无知者。

”杨震愤然道: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

”把黄金扔给王密,王密羞愧而退。

【篇三:

作文素材——古今中外名人事例】

1

2

3

4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