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1924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docx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我们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

二者共同点是(  )

A.有口无肛门B.身体呈辐射对称

C.背腹扁平D.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2.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可以爬行,而在玻璃板上几乎不能爬行,其原因是(  )

A.蚯蚓的运动要借助刚毛的活动

B.玻璃板太光滑,刚毛不能发生作用,摩擦力小

C.蚯蚓不能在土壤以外爬行

D.玻璃板不能粘住蚯蚓的身体

3.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它蜕掉的是()

A.贝壳B.外骨骼C.鳞片D.皮肤

4.下列不属于我国著名“四大家鱼”的中(  )

A.青鱼B.草鱼C.鲫鱼D.鲢鱼

5.爬行动物的特征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③在陆地上产卵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家鸽最发达的肌肉是(  )

A.两翼上的肌肉B.胸肌C.后肢的肌肉D.颈部的肌肉

7.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为人类提供肉、奶等食品

B.人类的部分衣着原料来自哺乳动物

C.所有贵重药材都来自哺乳动物

D.有些哺乳动物可供观赏

8.蝗虫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跳跃、飞行等方式。

 (  )

A.正确B.错误

9.下列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

蚂蚁群取食B.

小鸟育雏

C.

黑猩猩钓白蚁D.

母鸡孵蛋

11.下列不属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用于观赏D.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12.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  )

A.

        细菌B.

      草履虫

C.

       酵母菌D.

       蘑菇

13.生物分类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A.纲B.目C.科D.种

14.动物多样性的基础是

A.细胞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动物数量多样性

15.下列哪种动物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

A.扬子鳄。

B.白鳍豚。

C.鸭嘴兽。

D.大熊猫。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

16.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在肺部感染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杆菌由排菌的肺结核病人通过大声说话、咳嗽等飞沫传染给健康人群。

有效预防该病的措施有:

①接种卡介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②不随地吐痰。

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

某家庭中父亲是肺结核患者,大儿子在父亲患病后即接种了卡介苗,二儿子和小儿子未接种卡介苗,结果,二儿子也患上了肺结核病,请回答:

(1)二儿子患病前,家庭中的传染源是_________。

(2)肺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病原体是_______,肺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和______性。

(3)资料中的①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的________ ,接种卡介苗属于 ______ 免疫;②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

17.“健康是金,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健康,那么他所拥有的和正在创造并即将拥有的统统为零!

”平时,我们要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真正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指导生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这是“警示”人们要多吃富含___________的食物。

(2)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要迅速把人移到通风处,根据_________ 的原理进行人工呼吸,对被救者施救。

当看到被救者的胸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抢救有效。

(3)某人在户外运动时下肢受伤,血液鲜红、喷射而出。

救援人员应在伤口的_______(填“近”或“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若失血过多需大量输血,经检验伤员血型是AB型血,应给他输入_____ 型血。

为了促进伤口的修复,伤员要多吃富含_________的食物,因为它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

(4)体重是衡量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保持适当的体重,一般人夏天应比冬天少吃一点。

其主要原因是夏天气温高,人体用较少的热量来_________________。

18.

分类是学习科学的常用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认识水稻、西瓜、松树、海带、地钱,按有无种子可将水稻、西瓜、松树先分为一类,再按______将水稻、西瓜分为一类。

(2)某同学在野外观察到五种动物P、Q、R、S和T,并设计如表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动物P可能是鲫鱼,动物R 可能是青蛙

B.动物P与Q的亲缘关系比P与R近

C.动物S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动物体

D.动物T体内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A

解析:

解:

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二者都有口无肛门;故A正确;

B、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涡虫的身体左右对称,故B错误;

C、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水螅的身体呈圆筒形,故C错误;

D、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涡虫的体壁具有三胚层(三层细胞),故D错误。

故选:

A。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有口无肛门。

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

2.答案:

B

解析:

解:

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

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人士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

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粗糙的纸上刚毛能固定支撑身体,而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

因此,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可以爬行,而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几乎不能爬行。

可见B正确。

故选:

B。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的运动结构特点。

3.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昆虫在发育中的蜕皮现象。

可以从外骨骼的特点来考虑。

陆生动物一般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如鳞片、外骨骼等,以便适应陆地环境,据此答题。

解:

  蝗虫生活在陆地上,为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蝗虫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

每蜕一次皮,蝗虫就增加一龄,一生中共蜕5次皮,变成成虫。

故选:

B。

4.答案:

C

解析:

解:

四大家鱼指人工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鲢鱼又叫白鲢。

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鳙鱼的头部较大,俗称“胖头鱼”,又叫花鲢。

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物;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吃螺蛳、蚬和蚌等软体动物;这4种鱼混合饲养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

故选:

C。

四大家鱼指人工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中国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

关键点:

四大家鱼指人工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5.答案:

D

解析:

解: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外面有坚硬的卵壳保护着。

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可见D正确。

故选:

D。

爬行动物用肺呼吸,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属基础性的题目。

6.答案:

B

解析:

解:

家鸽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

B。

此题考查的是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据此作答。

关键点:

鸟类的胸肌发达。

其它适于飞行的特点也要注意掌握。

7.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哺乳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

可供人类食用、某些哺乳动物的皮毛可以作为人类的部分衣着原料,某些哺乳动物可做药用、观赏用等,但并不可以说所有贵重的药材都来自动物,因为有的来自其他生物。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动物蝗虫的运动方式。

掌握蝗虫的形态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动物的运动方式都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蝗虫是典型的节肢动物,有发达的后足适于跳跃;同时蝗虫可以通过振翅飞行运动;依靠肌肉的收缩或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的运动方式,蝗虫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也可以借助爬行进行运动,故题干叙述正确。

故选A。

9.答案:

B

解析:

解:

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综上所述,选项B正确。

选项A只有一组肌肉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不能准确的完成一个动作。

选项C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骨上,不能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活动。

选项D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两个关节分别固定在第三块不同的骨上,当骨骼肌收缩时,也不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完成一个准确的动作。

故选:

B。

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10.答案:

A

解析:

解:

由分析可知,蚂蚁群取食,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

而小鸟育雏、黑猩猩取食白蚁、母鸡孵蛋不具有社会行为的特点,不属于社会行为。

故选:

A。

社会行为是指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

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社会行为的特点。

11.答案:

C

解析:

解:

A、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选项正确。

B、在生态系统中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

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

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叙述正确。

C、用于观赏,不属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错误。

D、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

该选项正确。

故选:

C。

此题考查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2.答案:

A

解析:

解:

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基本结构都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真菌的细胞还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细胞核。

蘑菇、酵母菌都属于真菌;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因此,细菌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草履虫、蘑菇、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是它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选:

A。

此题考查细菌和真菌的细胞结构以及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比较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细菌和真菌在细胞基本结构上的区别:

细菌体内没有成形细胞核;真菌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13.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及分析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D正确。

 

故选D。

14.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加上其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就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因此生物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5.答案:

C

解析:

解:

A、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

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

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

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

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A正确。

B、白鳍豚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野生动物之一,为中国长江所独有。

监测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长江中的白鳍豚数量已由之前10多年的400头降到150头以下,B正确。

C、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它是未完全进化的哺乳动物,种类极少,同属之中只有鸭嘴兽一种动物,也是最低等的哺乳动物之一,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C错误。

D、大熊猫(学名:

Ailuropodamelanoleuca),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D正确。

故选:

C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银杉(植物中的“活化石”“大熊猫”)、珙桐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

16.答案:

(1)父亲

(2)结核杆菌;流行

(3)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切断传染途径

解析:

本题考查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及预防措施,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及预防措施,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 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通过分析,二儿子患病前,家庭中的传染源是父亲。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

因此,肺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病原体是结核杆菌,肺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资料中的①接种卡介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的保护易感人群,接种卡介苗属于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具有专一性;②不随地吐痰,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染途径。

​​​​​​​故答案为:

(1)父亲

(2)结核杆菌;流行

(3)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切断传染途径

17.答案:

(1)维生素C

(2)呼吸运动;随吹气而略有隆起

(3)近;AB;蛋白质

(4)维持体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维生素C、蛋白质的作用、人工呼吸的原理、止血的方法和呼吸的意义、输血的原则。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维生素C、蛋白质的作用、人工呼吸的原理、止血的方法和呼吸的意义,明确输血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1)缺乏维生素C容易得坏血病,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表明体内缺乏维生素C,因此这是“警示”人们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

(2)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从而使患者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证明人工呼吸有效的标志是:

吹气过程中,被救者的胸廓能够随着每次吹气而略有隆起,并且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

(3)某人在户外运动时下肢受伤,血液鲜红、喷射而出,表明是动脉出血。

动脉是从心脏流向全是各器官的血管,因此救援人员应在伤口的近心端用止血带止血。

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因此若失血过多需大量输血,经检验伤员血型是AB型血,应给他输入AB型血。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组织细胞生长和修复的主要原料,因此为了促进伤口的修复,伤员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因为它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

(4)体重是衡量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保持适当的体重,一般人夏天应比冬天少吃一点,其主要原因是夏天气温高,人体用较少的热量来维持体温。

故答案为:

(1)维生素C 

(2)呼吸运动;随吹气而略有隆起

(3)近;AB;蛋白质

(4)维持体温

18.答案:

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B

解析:

解:

(1)绿色植物根据种子的有无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海带、地钱属于孢子植物,水稻、西瓜、松树属于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水稻、西瓜分为一类属于被子植物;

(2)A、P是水生无脊椎动物,P不可能是鲫鱼,A错误;

B、P是水生无脊椎动物,Q是陆生无脊椎动物,R是皮肤裸露的有脊椎动物,故PQ的亲缘关系比P与R近,B正确;

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C错误;

D、构成动物体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保护组织属于植物组织,D错误。

故答案为:

(1)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2)B。

(1)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2)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3)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4)构成动物体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

明确了动物的分类及检索表的查阅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可正确解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