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桩监理细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2091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压桩监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静压桩监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静压桩监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静压桩监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静压桩监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静压桩监理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静压桩监理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静压桩监理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静压桩监理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静压桩监理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静压桩监理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静压桩监理细则.docx

《静压桩监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压桩监理细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静压桩监理细则.docx

静压桩监理细则

作者:

曾唐赤岭下综合市场工程

桩基工程

 

编制:

曾唐

审核:

杜立

 

广东天衡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

2006年7月20日

一、工程概况

(一)、项目特征

惠州市红旗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赤岭下综合市场工程,位于仲恺高新开发区19号小区,工程占地面积3551㎡,总建筑面积约16600㎡,由惠州市建筑设计院设计,惠州市城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广东天衡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对本工程实施监理。

(二)、工程特点:

基础工程:

本工程基础采用高强预应力静压管桩基础,桩径为500㎜,桩砼强度等级为C80,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有效桩长约14—20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900KN,承台地梁砼强度等级为C30。

二、编制依据

(1)、该工程项目的监理规划;

(2)、设计图纸;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1994);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1);

(6)、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

三、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特点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工厂化生产的混凝土成品,它的成型工艺是混凝土置于定型的钢模板壳内。

启动旋转机,开始以慢速度转,混凝土沿模型内壁排开,初成管形,随着速度加快,离心力增大,混凝土在高速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渐密实,混凝土内的水份和部分水泥浆被排除,于是混凝土管桩形成。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作为一项新技术、新产品,近几年在我省得到大量推广使用,尤其在小高层的建筑中,由于其经济效益显著应用更为广泛。

相比沉管灌注桩和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具有施工质量易控制、施工速度及造价相较低的特点。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属于挤土型桩,对周边1.3H(H为桩长)范围内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而施工时应对邻近建筑物进行定期观察和检测,必要时应设置应力释放、孔防挤沟等措施,确保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四、监理工作程序

原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

N·意见

监理审查

 

桩位测量报验

N·问题

监理复核

 

桩机定位

监理复核

 

静压(施打)

 

监理检查焊接质量、垂直度、贯入度、桩顶标高

 

监理原始记录

 

桩机移位

五、建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方法措施

因管桩受力类型的不同,控制参数的侧重点有异,故监理组织人员在桩施工过程前应充分了解设计意图,严格掌握重要的技术参数,并认真作好书面记录。

做到每根桩心中有底、书面有录、条理清楚。

(一)事前控制

1、成品检查

(1)、进入现场拟用的管桩:

必须附齐证明文件。

内容有:

产品出厂合

证、钢材、水泥质保资料(复印件)、砂子氯离子含量检测报告、混凝土试块抗压试验报告等。

(2)外观质量检查:

桩长、桩径、壁厚、桩端板垂直度内外壁有无露筋、有无蜂窝、麻面、表面裂缝、桩套箍凹陷程度及桩身上的合格章是否齐全等等。

若合同中规定管桩的品质等级,还应按等级进行区分验收。

具体参见图集JC888-2001中的第四页“表2”的检查内容和要求。

2、桩位测量放样

由于管桩施工速度较快,可将一天的拟压的桩进行一次报验和复核,复核完毕,监理人员应在报验单上签人。

如有不符应会同设计、建设单位解决问题并附上书面变更资料。

定位用的竹签长度不宜小于40cm,宽度不宜大于1cm,安插牢固,确保桩位准确。

3、桩机定位控制

桩机就位后应控制其平整度和垂直度,垂直度采用2台J2经纬仪90°交控制,平整度可用水平尺检测。

4、压桩顺序

为减轻对邻近已完桩基的破坏和桩入土后相互挤压,应选择正确的压桩顺序。

压桩顺序应根据邻近建筑物的结构情况、地质情况、桩距大小、布桩系数、桩的规格及入土深度等综合考虑,同时又要兼顾施工方便。

该工程周边环境条件比较有利,原则上应从基础的中间位置开始向四周推进,同时要加强位移观测,必要时对压桩速度进行限制或采取设置应力释放孔、应力释放沟等措施。

(二)、事中控制

1、桩身垂直度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测桩身的垂直度,采用2台J2经纬仪90°正交控制,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交角)。

第一节桩入土时应边打边观测垂直度,随时进行调整。

但一般在入土4m以上时,不再进行调整,以保护桩身。

2、接桩质量控制

接桩焊接须二人对称操作,接桩至少分二次焊接完成,第一皮焊缝尤其重要,必须认真加以检查。

第一皮焊接不宜过厚,保证焊剂充分进入坡口,连续饱满,禁止空焊,随时随敲焊渣。

上一皮焊渣清理完毕后进行下一皮焊接。

(根据经验,对于PTC500管桩,合格的焊缝,焊接时间不会少于15min)

接桩时发现接口缝过大,应请监理工程师处理,严禁擅自嵌填钢筋后焊接。

(可根据合适铁板嵌填之后满焊)

焊接后须进行冷却,冷却时间不少于2min。

有条件的应该进行防腐处理。

3.过程控制

设计要求桩端进入规定的持力层(详见工程特点)因而对持力层界面的判定就显得很必要。

判定方法有二种:

(1)、在地勘探孔附近的桩位,可直接查阅地质剖面图,确定持力层界面的深度。

(2)、离地勘探孔较远的桩位,可以地质报告中剖面图的等高线作为参考,结合桩机中反力表的读数而判断。

通过试桩设计单位提出以下控制标准:

1)、施工时以控制桩顶标高为主,压桩力为辅;

2)、桩顶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压桩力大于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的90﹪;

3)、桩端进入第V层土,同时压桩力≥2000KN;

4)、桩顶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压桩力小于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的90﹪;压桩力达到管桩的极限承载力,而桩顶标高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发生这两种情况,应及时通知设计和其他相关部门,并作好明确记录。

(3)、为合理、科学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要求每根桩最后一节入土时即开始打印记录压桩力,并将记录数据整理后附于桩基验收资料中永久保存。

(4)、桩机压力突减时,应注意分析地质勘察报告及打桩记录,是否打穿持力层,是否有夹层土,桩身是否已破坏,并在记录中予以反映,以备后期检测。

注:

对于摩擦为主的受力类型的桩,主要以控制有效桩长为主。

其实反力表读数与压桩速度关系很大,单从反力表的读数无法判定该种类型的桩的承载力值。

4、标高控制

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引测现场水准点,并加以保护。

要求总包单位落实整理场地的标高控制网络,打桩单位则落实各单位工程的水准控制点。

(1)、表高原则上应逐根复测;

(2)、标高测量应从水准点返测,尽量减少隆土影响;

(3)、必要时要求超送货5㎝,以利后期施工。

5、桩成品保护

拖桩距离不宜过长,吊桩时应有施工人员用缆绳拖拉,避免发生桩机碰撞。

桩机后应铺设道木缓冲,禁止直接在桩堆上拖拉,应配置汽车吊用于短驳。

(三)事后控制

(1)成桩完毕后应将记录的数据填入“监理记录表”(见附表),值班监理员应签名,对各项技术的真实性负责。

并与前日施工单位的原始记录对比,有否错或结论不一致情况,便于及时查明原因。

(2)验收资料:

1)成桩原始记录表(日期、桩号、规格、节数、总长度、异常情况等);

2)成桩竣工图、工程变更联系单;

3)桩位测量、复合记录;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内容:

规格、节数、总长度、焊接质量);

5)焊条合格证;

6)桩基质量评表;

7)试桩记录;

8)检测报告(静压、动测报告);

9)桩基质量评估报告。

(3)桩的检测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结合当地习惯做法,该工程桩检测采用堆载静载荷试验和反射波法(小应变)。

通过静载荷试验检验设计假设同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具体检测数量根据设计或规范而定。

静载试验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利用平台堆载承受反力,堆载重心必须和桩的加载中心相一致,其堆载重量必须是试验反力的1.1倍以上。

堆载平台的支承作用力必须在试验桩对土的作用影响的范围以外(堆载平台的支承架与试桩之净距不应小于1.5m,且大于3d)。

2)测力表的精度应高于1%,变形测量仪表其自读值为0.01mm,且均经有关单位率定,并在计量有效期内。

3)沉桩至进行静载荷试验应有时间之隔,一般在黏性土中不应少于14d,在砂性土中不应少于7d。

其他如加载、卸载方式、测读时间、终止条件等皆按浙江省标准《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0-1-90。

(四)质量检验标准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主控项目

1

桩体质量检验

按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按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2

桩位偏差

见GB50202表5.1.3

用钢尺量

3

承载力

按桩基技术规范

按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1

成品桩质量

外观

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无孔隙

直观

桩径

管壁厚度

桩尖中心线

桩顶平整度

桩体弯曲

±5

±5

﹤2

10

﹤1/1000L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水平尺量

用钢尺量,L为桩长

2

接桩:

焊缝质量

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

上下节平面偏差

节点弯曲矢高

见附注

见附注

秒表测定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L为两节桩长

Min

﹥⒈0

﹤10

﹤1/1000L

3

停锤标准

设计要求

现场实测或查沉桩记录

4

桩顶标高

±5

水准仪

附注:

焊缝质量要求:

1、上下节镀端部错口≤3㎜(外径≤700㎜),≤2㎜(外径≤700㎜);

2、焊缝咬边深度≤0.5㎜;

3、焊缝外观检查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

4、如设计有要求的需作焊缝探伤检验。

(五)桩基验收计划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有关规定及台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站的要求,该工程桩基础验收划分为:

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

检验批的划分:

按单位工程,每台桩机每天的压桩数作为一个检验批。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中的“主控项目”待土方开挖后进行不行验收,“一般项目”中的成品桩质量、接桩项在压桩前进行抽样检查。

“一般项目”检查时的桩与土方开挖后检查“主控项目”的桩需相对应。

但由于验收时间跨度较长,因而“监理单位验收结论”栏中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分二次进行,第二次的验收时间为桩基土方开挖后的验收时间。

(六)施工中常见事故原因及处理措施

1、断桩

原因:

进入持力层过深,压力值超过桩的极限承载力;送桩过早,停歇时间过长;接头质量不符合要求。

预防措施:

当反力表读数接近极限承载力,且压入困难时,应终止施压,汇同设计查明原因,采取其它措施。

送桩不宜过早,桩端距地面不宜超过1m,接桩动作要快尽量缩短停歇时间。

接头焊接质量、二节桩的中心线偏差、端板的平整度严格控制认真检查,确保接头符合规程要求。

2、偏位

原因:

测量误差或错误;土相互挤压而发生位移。

预防措施:

桩位测量应有三级复核制,竹签标位牢固准确,现场长时间离人后应重新复核,防止人为移动标位。

正确安排打桩流程,避免采用一边到的方向流程。

送桩不易过深。

必要时应减少每天的压桩数量。

另外土方开挖要控制程序和掌握好挖土时间。

3、持力层判断错误

打桩时应经常对比地质勘察报告对各层土的描述,对反力表读数增加过快,但桩长离持力层有较大距离的情况应慎重分析。

 

广东天衡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

2006年7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