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3006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9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docx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

文学常识

1.下列诗歌中,哪一首属于乐府诗?

()

A.《湘夫人》B.《孔雀东南飞》C《.声声慢》D.《关

雎》

【答案】B

【解析】【分析】A.《湘夫人》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

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

B.《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C.声声慢,词牌名。

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

亦称《胜胜慢》、

《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

D.《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

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故答案为:

B

【点评】《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

一桩婚姻悲剧。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

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

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

神。

 

2.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使用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楷书

 

草书

 

行书

 

B.行书

 

楷书

 

草书

 

C.行书

 

草书

 

楷书

 

D.草书

 

书楷书

【答案】

 

B

【解析】【分析】

 

A.东晋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序》

 

,王羲之以行书著名;

B.唐朝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多宝塔碑》,颜真卿以楷书见长;

C.唐朝怀素的草书作品《自叙帖》,怀素以草书著名。

三幅作品分别属于行书、楷书、草书,故选B。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书法鉴赏。

答题时应注意,调动平时相关的书法知识的积累,根据书法

 

家的主要风格,擅长的字体,著名作品,分析书法作品的字体特点,准确判断作答。

 

3.关于文学常识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

A.新闻的结构分为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B.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自己记叙。

C.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是一联,共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D.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答案】D

【解析】【分析】A.有误,新闻的结构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B.有误,传记一般由别人记叙;

C.有误,律诗的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雨的四季》一文写的不是某个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而是展现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C.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是后人加的。

乐府诗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D.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形式固定。

一般每首八句,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颈联,五,六句叫颔联,七,八句叫尾联。

颈联、颔联一般要对仗。

【答案】D

【解析】【分析】ABC说法正确。

D:

这句话把颔联和颈联搞反了,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

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东汉刘向根据战国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B.孟子,名轲,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C.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通常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D.苏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人物,并称“苏辛”。

 

【答案】A

【解析】【分析】A.应是“西汉刘向”。

BCD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记”“说”“表”“序”“书”“谏”等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

B.苏轼,字乐天,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省眉山

市)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

C.“临摹”有两个意思,一是“临”,一是“摹”。

其中“临”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临

写,写的字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

D.“蒲柳人家”指普通贫苦农家,《蒲柳人家》描绘出一幅幅20世纪30

年代京东地区北运

河农村的风情画,作者是刘绍棠。

【答案】B

【解析】【分析】ACD表述正确。

B.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

史治水名人。

“乐天”是白居易的号。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

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

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7.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

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韩麦尔、奧楚蔑洛夫、于勒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C.戏剧是通过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的。

按照表现形式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

D.《谈生命》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其作品《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主要歌颂母爱、童真、大自然。

【答案】C

【解析】【分析】C项有误,戏剧按照内容性质,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

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哑剧和广播剧。

故答案为:

C。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

的作家、作品的了解。

它主要考查:

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敬业与乐业》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先生的作品。

B.雨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C.巴特农神庙是古埃及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彰显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

D.毕淑敏是内科医生,也是著名作家。

著有小说《红处方》。

【答案】C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

埃及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而是“古希腊雅典卫城”。

 

C项中的“巴特农神庙”不是“古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掌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做此类题目,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多背多记,文史不分家,历史知识也要精通,才能把语文学好。

 

9.对下面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

会抗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A.这是一首豪放词,“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B.在上片,作者实际上已经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

起句陡兀,用“狂”字笼罩全篇,抒

写胸中雄健豪放之气。

C.这首词下片借历史典故委婉地表达了希望像冯唐一样得到朝廷重用,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为国杀敌。

D.词中运用“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生动形象,姿态横生,气势恢宏。

【答案】C

【解析】【分析】C项错误,下片的典故“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表达的是词人希望朝廷能够像派冯唐赦魏尚一样得到朝廷的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

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10.下列不是东山魁夷的作品的是(

 

A.《一片树叶》B.《听泉》

 

C.《冬天之美》

 

D.《与风景对

话》

【答案】C

【解析】【分析】东山魁夷,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

1908年7月生于横滨。

原名新吉,画号魁夷。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听泉》《和风景的对话》《探求日本的美》等。

著有《东

山魁夷》11卷。

《一片树叶》(节选)被选入苏教版初中教材。

故答案为:

C

【点评】《冬天之美》是法国乔治·桑的一篇散文。

表达了作者厌弃奢侈、挥霍的所谓大都市生活,向往朴实、和谐、自然的乡村生活。

 

1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时下,经典作品销路不佳,有些书店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放在打最低折扣的专

卖区。

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西游记》被“大话”,《三国演义》被“水煮”。

这样的改编实际上是把内涵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速食快餐”,往往使经典不再“经典”。

然而,阅读这种改编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成了一种时尚,他们说:

“那种很正经的

文学名著,书太厚,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

 

(摘自《新京报》)

【材料二】我们的中文经历了几千年的成长,仍然有着青春的活力,是活的语言。

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那些文学作品,比如《三国演义》《西游记》之类的,我想一个中学生大概不需要用字典,就可以看懂。

从古到今,那些古籍除了非常高远的、深奥的之外,很多经典之作都是今日一般读书人可以享受、欣赏,并终生使用的。

(摘自余光中先生在母校南京大学的演讲)

(1)你认为这个专题活动的目的是:

________。

(2)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相关故事名称。

(示例中所给人物不可再用)

示例:

书名:

《三国演义》人物:

诸葛亮故事:

草船借箭

书名:

________;人物:

________;故事:

________

(3)为了搞好这个专题活动,小晴想到了撰写名著阅读心语来进行宣传。

她撰写了《骆驼祥子》的阅读心语:

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

风雨中的哆嗦,烈日下的喘息,让我读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你从《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中选择一部,也撰写一段阅读心语。

【答案】

(1)激发阅读名著兴趣,倡导阅读经典名著

 

(2)《西游记》;孙悟空

;三打白骨精

 

(3)《西游记》这本书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了真经,告诉了我们:

只要有决心,有坚定的信念,就不怕攻克不了难关。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

(1)本题考查概括材料主要信息的能力。

找出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即可为活动的目

的。

从两则材料内容来看,都与“经典”有关,第一则以反面事例表现阅读“经典”的重要性,第二则以名人的语句突出阅读经典的重要,二者相合可以确定,本次活动旨在说明经

典文学名著的价值,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

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

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3)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题,符合所选名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或人物形象特点,语言表达清楚即可。

如:

《水浒》的阅读心语:

好汉们对于国家,朋友永不熄灭的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不背叛不欺骗。

故答案为:

(1)激发阅读名著兴趣,倡导阅读经典名著;

(2)《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3)《西游记》这本书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

难,最终取得了真经,告诉了我们:

只要有决心,有坚定的信念,就不怕攻克不了难关。

【点评】材料阅读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以及活用材料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面庞杂,平时要多积累,多记忆,并多训练。

 

12.下列对文学常识和名著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年间的史事。

课文《孙权劝学》选自其中。

B.《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是语言

大师,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头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给通俗朴素

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C.简·爱的人生追求由两个基本“旋律”构成:

她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主义文

学传统的精神女儿;她又像17世纪英国作家班扬笔下的“基督徒”一样,追求超越个人幸福

的至高境界,“梦幻”和“求索”是贯穿小说的比喻。

D.《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

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答案】C

【解析】【分析】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C项《简爱》贯穿小说的比喻是“旅行”和“求索”。

故答案为:

C

 

【点】本的度大,十分考学生于文学常的,需要学生在名著名篇的程中了解文学常。

 

1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是()

A.契夫是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装在套子里的人》、本《万尼舅舅》

等。

B.的,上居右,下居左,上末尾字用仄声,下末尾字用平声。

 

C.本是舞台演出的基,是主要成部分,直接决定着的思想性和

性。

D.信和普通文章的区,主要在体例格式上而不在内容上。

【答案】A

 

【解析】【分析】本考学生文学常的把握,文学常正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生活代、作品名、体裁、中人物、主要情、作品主及格、流派等。

回所

文章的相关情,根据作答即可。

A表述不正确,契夫是俄国作家,不是作家。

故答案:

A。

【点】本考学生作家作品的与辨析能力。

解答文学文化常,关在

平的与累。

文学常正的判断点是:

的判断点是:

作者的名(字、号)、称、生活代;作品的名称、体裁、人物、内容(情)、主、格、流派等。

抓住

各表述的要点,根据知累判断正即可。

 

14.文化累―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的表述正确的一是()

A.《朝花夕拾?

阿与<山海>》中,“我”阿的絮叨和繁矩,但她“我”

述“毛”的故事“我”也她生空前的敬意。

B.《?

》中,?

正沉浸在

筹自己婚礼的喜悦中,梅森突然出了,他揭露了一个人震惊的秘密―丹特上校的妻

子活着!

C.《水》中,林冲不王的做法,在宋江等人智激与力下,一死了王。

一精彩的情,突出了王的小肚和宋江的老深算。

D.“子百家”是先秦至

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儒家的“仁”,道家的“无而治”,兵家的“兼”“非攻”,法

家的“法治”⋯⋯后世生了深的影响。

【答案】A

【解析】【分析】A表述正确。

B梅森揭露的是切斯特家里关着患有病妻子的事。

C把句子中的“宋江”都改成“晁盖”即可。

D“兼”“非攻”是墨家的点。

故答案:

A。

【点】本考学生作家作品的与辨析能力。

解答文学文化常,关在

平的与累。

文学常正的判断点是:

的判断点是:

作者的名(字、号)、

称、生活代;作品的名称、体裁、人物、内容(情)、主、格、流派等。

抓住

各表述的要点,根据知累判断正即可。

 

1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六义”中,赋、比、兴指的是诗的内容,风、雅、颂指的是诗的表现手

法。

B.在我国古代,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做阳。

比如“河阳”,指的就是黄河的北

岸。

C.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荷叶·母亲》就是现代作家冰心所写的一首母爱的颂

歌。

D.《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篇讽刺小说,它既带给了我们笑声也令我们

深思。

【答案】A

【解析】【分析】A项,《诗经》的“六义”中,“赋、比、兴”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风、

雅、颂”指的是诗的内容。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先回忆相关文学现象或作家作品内容,再结合考点

具体辨析,本题的“比”是手法、文学现象,而“颂”是内容标识。

 

16.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

社会现实。

课文《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B.《诗经》是我国最早

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篇。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

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C.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

他的《格列佛游记》(海底两方里》《神

秘岛》这三部曲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原因不仅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

它们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D.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

演、绘面、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戏剧按照表现形

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

【答案】C

【解析】【分析】C项内容的表述有误。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乔纳森

·斯威夫

特。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

·凡尔纳。

凡尔纳的三部曲是《格兰特船

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与辨析能力。

解答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关键在

平时的识记与积累。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这类题的判断点是:

作者的名(字、号

)、

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

抓住

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即可。

 

17.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范进中举”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

B.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变成了

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其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贪婪、阴险的吝啬鬼形象一一葛朗台。

D.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逐渐成长为坚强勇敢、充满爱心的人。

(2)读名著要读懂内容、读出感悟。

请仿照下面演示文稿中的示例,完成相关任务。

(每

组二选一,各60字左右)

 

【答案】

(1)C

(2)读懂内容:

 

示例1:

我选

(2),巴尔沃(博)亚违抗了王室命令,为得到宽恕,踏上寻找“黄金国”的探险之

旅。

结果他首先发现了太平洋。

或:

为躲避债务,巴尔沃亚把出逃也当成一次探险,结果他首先发现了太平洋。

而这探险

被后世证明为“不朽的事业”。

示例2:

我选(3),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冒着风险乘封闭的列车潜回俄国,之后发动了十月革

命。

摧毁了一个帝国,改变了整个世界。

读出感悟:

示例1:

我选(5),有时一瞬间能决定历史走向。

格鲁希一瞬间的误判(固守成命),导致拿破

仑兵败滑铁卢,改变了他自己、拿破仑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

或:

贻误紧要关头的那一刹那(错过机缘),就无法成为命运的主人。

我为格鲁希一分钟的

错误决定扼腕叹息。

/在重要事情上不能犯错,这以后,无论用怎样的言辞和行动都无法弥

补。

格鲁希未及时回援,导致拿破仑兵败,其后虽工作出色,总让人觉得遗憾。

/命运始终

 

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格鲁希固守成命,失去机会没能成就辉煌,而布吕歇尔却及时醒悟,增援惠灵顿,夺得战争胜利。

示例2:

我选(6),人应该正确理智对待自己的生命与精力,使它们更有意义。

苏特尔(祖特尔)

后半生时间均花费在打官司上,有点可惜。

或:

苏特尔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触犯太多人的财产利益,即使得到法律支持,也不会

有好结果。

/苏特尔是个悲剧英雄。

虽然他没能要回属于他的工厂等财产,但我觉得他的坚持不懈与执著令人敬佩。

【解析】【分析】⑴C

 

的说法有误,应该是: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

在其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贪婪、阴险的吝啬鬼形象一一夏洛克。

⑵示例

1提示是概括事件主要内容。

示例2是对人物的评价。

根据示例,从⑵⑶或⑸⑹选择一个

完成相关任务。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相关知识,要熟悉。

 

18.国学小常识

 

(1)【成语探源】江郎是南朝文学家江淹,他年轻时诗歌和文章都写得很好,非常有名。

但有一天,梦见一个男子对他说:

“我有一支笔寄存在你这里多年了,现在还给我吧。

”江淹伸手摸怀,果然有一支五色笔,他把这支笔还给了这个男子。

从此,他写的文章一天不

如一天。

于是就有了一个成语叫“________”。

(2)下列文学常识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