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3081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24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docx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二稿》评审稿说明书20

 

项目名称

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

委托单位

临海市风景旅游管理局

项目组长

徐云松浙江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项目顾问

方龙龙浙大风景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副教授

项目成员

郎富平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游规划系副主任

章笕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规划师、硕士

康保苓浙江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规划师、教授

汪亮浙江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景观设计师

吴波浙江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规划师、硕士

方慧仙TC智苑旅游策划工作室规划助理

孙紫馨TC智苑旅游策划工作室规划助理

编制时间

2013.05-2014.02

规划资质

旅规乙48-2012

 

 

第一章总则1

一、规划性质与任务1

二、规划范围、依据和期限1

三、指导思想2

四、发展战略2

五、目标体系3

第二章背景及条件分析4

一、《上一轮规划》的实施评价4

二、产业发展新背景5

三、旅游资源新变化6

第三章空间布局规划8

一、功能分区8

二、项目层级规划9

三、旅游项目库构建17

第四章客源市场培育与推广19

一、客源市场现状分析19

二、客源市场定位20

三、旅游形象体系规划21

四、市场营销22

第五章产品体系及游线组织规划25

一、旅游产品体系开发思路25

二、旅游产品体系结构规划25

三、旅游线路组织规划27

第六章支撑体系规划28

一、旅游道路交通体系规划28

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规划29

三、旅游娱乐设施规划30

四、旅游购物设施规划31

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32

六、旅游咨询服务体系规划33

第七章资源保护规划34

一、保护现状与问题34

二、保护对象与范围35

三、保护原则36

四、保护对策37

第八章保障措施规划39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39

二、推进机制体制改革,构建大旅游管理体制39

三、优化惠旅政策,加大扶持力度39

附件:

临海市旅游业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40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性质与任务

(一)规划性质

本规划系《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中规定的区域性(县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针对2009年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编制的《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二)规划任务

结合当前旅游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背景,重新评估与分析临海市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开发条件分析,确定新的发展战略与目标;

根据资源的新变化、市场的新需求,修正临海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及构建旅游项目库;

重新梳理临海市旅游业支撑要素发展规划,并提出临海市旅游发展的保障措施。

二、规划范围、依据和期限

(一)规划范围

本项规划范围为临海市整个行政区域,包括5个街道,14个镇。

陆地总面积2203平方公里,此外还包括海域面积1819平方公里,其中海岸线227公里。

(二)规划依据

1.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修正

2.相关规范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年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2008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和评价(GB/T18972-2003)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3.相关规划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台州市海洋旅游发展规划(2012-2020)

台州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临海市域总体规划(2007-2020)

临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临海市城镇一体化规划

临海市域城镇主要体系规划

浙江省临海生态市建设规划

临海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临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20)

临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临海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临政发〔2011〕60号)

临海市绿道网规划(2013-2015)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2009-2020)

临海市农家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

临海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临海市“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临政发〔2013〕2号)

临海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三)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2014年~2025年,分近、中、远三期:

近期:

2014年~2016年

中期:

2017年~2020年

远期:

2021年~2025年

三、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台州市“山海秀丽,富裕和谐”的战略目标,按照“发展大旅游、建设大项目、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发展理念,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原则,重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运动休闲旅游、海洋海岛旅游、乡村生态旅游,构建“全境景区、全域旅游”的旅游发展格局,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助推全市三大示范区建设。

四、发展战略

(一)城旅一体战略

秉承“全境景区、全域旅游”的发展新理念,加快、协同推进临海城市发展与旅游发展的步伐,逐步营造市民惬意、游客欢欣、企业盈利的大旅游发展氛围。

重点推进主客共享的道路交通、特色美食、休闲娱乐、文化节庆、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设施与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重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环境整治工作。

(二)区域协作战略

按照“长三角一体化”、“浙东南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等新理念,与临海周边城市共创大旅游、共拓大市场、共塑大品牌、共谋大发展、共享新成就,实现旅游市场份额、收益和品牌效益最大化。

进一步推广和完善新天仙配、江南仙境游、浙东南五彩之旅、海山仙国游等四个联合体,有效培育8条全域旅游精品线路,整合推出10大主题特色产品。

(三)特色彰显战略

完善中部临海古城和牛头山旅游度假区、东部东矶列岛与桃渚风景名胜区、南部江南大峡谷、西部括苍山、北部羊岩山等精品景区景点,近期重点形成以临海古城为中心、桃渚和括苍山为两翼的重点旅游开发区块,带动城市、乡村和产业旅游全面协调发展。

努力融入休闲、创意、国际、文化、个性、高端、时尚等元素,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通过增加体验项目提升“千年古城”和“江南长城”品牌,打响“历史文化旅游”、“运动休闲旅游”、“海洋海岛旅游”和“美丽乡村旅游”四个主品牌,突出“深度体验”和“休闲运动”两大特色,根据市场发展趋势丰富临海旅游主题。

(四)产业融合战略

这一战略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产业间的合作,二是旅游企业间的合作。

旅游业是关联带动性很强的产业。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深度挖掘、依托、吸纳、整合、联动相关产业资源,将旅游与其他产业、城市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无缝对接,实现与交通网络、与农林渔产业、与工商贸发展、与房地产发展及城镇建设的五个结合。

在各产业中融入旅游要素,与临海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衔接,从纵向与横向培育大旅游的产业链。

旅游企业间的合作强调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旅游企业的配套合作,更重要的是旅行社、景区、酒店以及行业管理部门间的合作,共同做大做强临海旅游。

(五)项目驱动战略

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需要有产业要素项目的支撑。

临海市旅游产业乃至相关产业的发展,必须有大型综合性旅游项目的投资驱动,才能有效促进或提升区域协作、特色彰显、产业融合等战略的落实。

因此,建议以牛头山旅游度假区等旅游经济“特区”为有效载体,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旅游招商引资渠道,逐步培育并形成临海古城-牛头山旅游度假区、桃渚、括苍山等三个区域性旅游项目集群。

(六)重点突破战略

临海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但在项目打造上缺乏核心项目的支撑,因此需以临海古城文化旅游景区、桃渚风景名胜区、括苍山高山养生旅游区、牛头山旅游度假区等重点,引入大资金,建设大项目,形成大产业,全面带动临海旅游的提升与发展。

五、目标体系

(一)总体目标

以深度体验为主导方向,以生态观光游憩为基础功能,以历史文化旅游、运动休闲旅游、海洋海岛旅游、乡村生态旅游为四大核心产品,以浙东南旅游客源市场为基础、以长三角旅游客源市场为核心,至规划期末,将临海市打造成为浙东南旅游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地区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华东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山海城休闲旅游度假中心。

(二)阶段目标

1.近期目标(2014-2016年)

成为浙东南旅游中心城市之一;基本形成“全境景区,全域旅游”的旅游发展格局。

2016年旅游经济总收入达到150亿元,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600万人次,旅游业发展水平处于浙东南领先地位,基本建成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市。

2.中期目标(2017—2020年)

基本形成历史文化、运动休闲、海洋海岛、乡村生态为四大核心旅游产品,六大旅游要素配套完善并形成合理的级配水平,旅游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2020年旅游接待人次突破2000万,旅游总收入达到260亿元,实现“长三角地区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目标。

3.远期目标(2021-2025年)

旅游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品质进一步提高,类型进一步丰富;旅游产业切实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长三角地区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目标(市场定位)深入人心,成为华东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山海城休闲旅游度假中心。

 

第二章背景及条件分析

一、《上一轮规划》的实施评价

(一)建设成果

2009年初,临海市旅游局委托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编制《临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上一轮规划》)。

《上一轮规划》将临海旅游发展定位为“浙东南重要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长三角旅游区中‘海防文化’体验基地和运动休闲重要基地,浙东南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市”,通过近四年的实施,临海旅游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成果包括:

1.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2012年,临海市共接待国内游客833.55万人次,接待海外旅游者50509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7.04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75.85亿元,入境旅游收入1844.56万美元,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上一轮规划》的目标值(见2-1),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表2-1临海旅游经济指标实现情况

年份

2012年(实际值)

2012年(预计值)

实现率(%)

旅游总收入(亿元)

77.04

60.17-65.46

128.0-117.7

总游客量(万人次)

838.60

724.46-814.07

115.8-103.0

国内

旅游

收入(亿元)

75.85

59.51-64.80

127.5-117.1

游客(万人次)

833.55

740.78-812.25

112.5-102.6

入境

旅游

收入(万美元)

1844.56

924.49-989.72

199.5-186.4

游客(人次)

50509

16103.55-17446.54

313.7-289.5

2.旅游景区建设稳步提升

《上一轮规划》实施四年多来,临海旅游景区建设稳步提升,最显著的成果是投资建设了羊岩山茶文化园、小芝碧水湾、龙湾海滨等景区景点,其中羊岩山文化园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小芝碧水湾成功创建2A级景区。

同时提升了江南古长城、江南大峡谷、临海大火山、桃江十三渚、桃渚军事古城、九台沟等传统景区,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

3.传统旅游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在旅游住宿方面,2009年后临海市创建了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酒店各一家,尤其是华侨大酒店成功创建五星级酒店,结束了临海无五星级酒店的历史。

截至2012年,临海市拥有星级宾馆11家,其中四星级以上宾馆4家,分别为华侨大酒店(五星)、远洲国际大酒店(四星)、台州国贸大饭店(四星)、君泰大酒店(四星)。

各种主题特色酒店、商务酒店、度假山庄、乡村民宿、家庭旅馆等住宿形态逐步涌现,总床位数达张,能基本满足过夜游客的需求。

在传统旅行社行业方面,截止2012年末,临海市共有13家旅行社,其中四星级旅行社1家,三星级旅行社3家,基本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业务娴熟的管理人员队伍,以及一支训练有素、服务热情、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导游人员队伍。

4.旅游餐饮及娱乐产品进一步丰富

旅游餐饮结构日趋完善,各类中高档的饭店、上规模的特色餐饮、美食街、大排档一应俱全。

城区商业餐饮服务主要集中于紫阳街、台州府路;乡村特色餐饮主要集中在尤溪、邵家渡、括苍、桃渚、涌泉等旅游乡镇,餐饮的级配水平明显提升。

娱乐产品也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城区形成了以崇和门为中心,包括鹿城路、江滨路的休闲娱乐街区,各种咖啡吧、茶馆、足浴、会所、KTV等休闲娱乐场所丰富了居民及游客的夜生活。

5.旅游购物不断推陈出新

以羊岩勾青、涌泉蜜桔、东魁杨梅、大石葡萄等为代表的绿色生态食品发展势头良好,同时涌现了一批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以生态观光、美食体验、旅游购物为主要功能的旅游项目,旅游购物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旅游购物商店,购物形式多种多样。

6.乡村旅游发展迅猛

《上一轮规划》实施后,临海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涌现了下涨村农家乐、涌泉山庄、大雷山庄等一批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产品。

同时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形成了括苍桃花节、涌泉橘花节、白水洋杨梅节、小芝桂花节、茶辽红枫节、涌泉蜜橘节、桃渚龙湾观潮节等一批乡村旅游节庆活动。

依托节庆活动的举办,黄沙狮子、临海词调、上畔花鼓、大石车灯、大田板龙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以展示,并传承发展。

(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横向比较略显不足

从横向比较情况来看,临海市在台州主要旅游县市中旅游经济发展处于中上水平,近三年其旅游接待人次及旅游总收入分别处于台州市(主要比较了临海、仙居、温岭、玉环、天台五个县市)前三的水平,地位日益巩固。

从发展速度来看,临海市旅游总收入的发展处于五县市之首,说明临海旅游的消费水平增长较快,游客质量在不断提高。

表2-2台州主要旅游县市旅游经济指标对比一览表

县市

临海

仙居

温岭

玉环

天台

接待人次

总收入

接待人次

总收入

接待人次

总收入

接待人次

总收入

接待人次

总收入

2010

595.8

43.90

247.3

20.52

639.44

53.19

289.77

23.96

643.96

27.70

排名

3

2

5

5

2

1

4

4

1

3

2011

717.23

59.48

304.0

25.23

767.97

63.84

351.01

28.94

770.66

35.22

排名

3

2

5

5

2

1

4

4

1

3

2012

838.60

77.04

357.2

32.80

851.6

78.82

403.51

36.79

998.00

46.00

排名

3

2

5

5

2

1

4

4

1

3

2013

1007.95

95.87

429.65

40.86

1008.32

95.86

464.40

44.17

615.92

59.39

排名

2

1

5

5

1

2

4

4

3

3

增速

20.19%

24.44%

20.28%

24.57%

18.40%

21.62%

15.09%

20.06%

-38.28%

29.11%

排名

2

3

1

2

3

4

4

5

5

1

2.景区建设初有成效,但缺乏核心支撑

在上一轮规划实施三年多来,虽然建设完成了羊岩山茶文化园、小芝碧水湾、龙湾海滨等景区景点,但依然缺乏核心项目的支撑。

临海旅游的品牌项目——古城文化旅游依然紧紧停留在初级的揽胜观光阶段,各种旅游业态尚未充分引入及开发;滨海旅游项目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温泉、岸滩、岛屿、渔业等旅游资源尚未充分利用;旅游项目建设水平不高,全市缺乏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旅游大项目引领;牛头山旅游度假区受到水库保护、土地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建设推进缓慢,面临摘牌的风险。

3.传统旅游企业发展良好,但缺乏龙头企业

旅游宾馆、饭店、旅行社等传统旅游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旅游企业的主体培育略显不足。

全市缺少涉及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游览等旅游各环节的龙头旅游企业,企业的旅游“产业链”尚未形成,今后应积极鼓励旅游企业通过兼并、扩展,不断发展壮大,形成大型的旅游集团企业。

4.旅游支撑配套建设初显成效,但品质及级配水平不高

在上一轮规划实施三年多来,住宿、餐饮、交通、咨询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基本满足了游客的各项配套需求。

但是各项旅游支撑配套建设的水平不高,特色不明显,如缺乏有临海地方特色,反映临海文化底蕴的主题酒店、主题民宿或特色餐馆;缺少成体系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或咨询点;旅游交通设施缺少人性化的建设,道路指示系统、景区的解说系统等有待加强;餐饮、住宿的级配水平有待提高,以便满足各层次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5.旅游服务不断提升,但智能化应用需进一步加强

“智慧旅游”是今后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基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云数据库、智能手机等现代技术及平台的旅游智能化将在旅游管理、旅游营销、旅游服务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临海目前虽然已经开发了旅游微博、旅游微信等旅游信息的发布平台,但是二维码的运用、电子旅游导览、统一的旅游信息发布平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各种旅游卡证等尚未充分建立及运用,智慧旅游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二、产业发展新背景

(一)全球层面:

旅游业是经济危机后复苏最快的产业之一

根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的测算,旅游业已经超过汽车、石油等传统产业,成为世界经济中产出规模和就业容量均位居前列的产业。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旅游业出现自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国际过夜游客人数8.8亿人次,下降4.2%,比上年减少0.39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8520亿美元,下降5.7%,比上年减少900亿美元。

但自2010年以来,国际旅游业开始出现明显复苏势头,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12年全球出境游人数首次突破10亿人次,达13.5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其中亚太地区的增长速度最快,提高了7%,中国和俄罗斯游客境外旅游开支分别增加了42%和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国内出游人数29.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1%;国内旅游收入22706亿元,增长17.6%。

入境旅游人数13241万人次,下降2.2%。

世界旅游组织和一些主要旅游国家的旅游部长们都认为,中国旅游业对世界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抵御国际金融危机方面,中国政府采取了非常正确和有力的措施。

在全球旅游业普遍显现颓势的情况下,中国旅游业出现了持续增长的势头,这对于全球旅游业发展起到了稳定的支撑性作用。

(二)国家层面:

中国旅游业正在进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明确要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国办发〔2013〕10号),明确提出“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休闲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民旅游休闲质量显著提高,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基本建成”。

《刚要》的颁布实施,对保障国民休闲旅游时间、刺激国民休闲旅游消费的方式,释放旅游消费市场的潜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013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通过颁布实施,该项法案的实施将及大地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规范发展,将对我国旅游业保持稳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政策方面的暖风频吹,说明了国家看到了旅游业发展对促进产业升级,拉动内需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旅游业正在进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

(三)区域层面:

长三角地区的旅游经济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以纽约、芝加哥、东京、伦敦、巴黎等城市为中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均是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亦是国内城市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且旅游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

2010年6月,《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正式批复实施,明确要建立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随着长三角地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目标的确立,全面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推进区域旅游竞争合作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经过近30年的培育与发展,长三角地区旅游合作在基础交通设施、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信息平台建设、人才培训培养等相关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011年5月,苏、浙、皖、沪三省一市齐聚上海,签订《苏浙皖沪旅游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创新沪苏浙皖旅游合作,打造一体化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群。

从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出游率情况看,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出游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以上海为例,2010年上海人均出游次数为1.3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0.4次(2010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出游率约为0.9次)。

据专家预测,人口稠密的长三角区域今后几年的居民出游量将持续超过1亿人次。

这一地区将永远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

从区域地理位置角度看,临海位于长三角经济区的南翼,随着动车组、高铁的陆续开通,临海与上海、南京的时间距离被进一步缩短,同时临海良好的滨海、山水、生态、古城古村等旅游资源与上海、南京等地的繁华都市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对长三角地区的都市居民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三、旅游资源新变化

(一)泛旅游概念下对旅游资源的新认识

临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古迹和风景名胜众多,从传统的旅游资源角度出发,临海重要的旅游资源包括:

江南古城、巾山塔群、东湖公园、桃渚戚继光抗倭古城、括苍山、羊岩山、江南大峡谷、牛头山水库、千佛塔、溪口古窑址群、翼龙化石产地保护区等。

这些传统的旅游资源固然仍然是旅游开发的重点以及人们旅游活动的主要对象,但是随着旅游内涵的不断延伸与拓展,原先并不作为旅游资源的一些乡村及自然生态景观,如今却吸引了一大批旅游者的到访,这些资源主要包括:

①乡村农业景观,如羊岩山的茶叶生产基地、涌泉的蜜桔生产基地、东魁杨梅基地、大石葡萄种植基地等;②特色的风情小镇,如涌泉、河头、尤溪、桃渚、括苍等特色风情小镇;③自然的生态景观,如三江湿地、桃江十三渚、滨海龙湾、兰田山、黄南古道、桐坑“红杉”湿地等。

这些地方虽然大部分可能旅游产品尚未开发成熟,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临海本地及周边游客,自驾、徒步、野餐、“无景点”旅游等新型旅游表现形态在这里充分得以体现。

表2-2泛旅游概念下的旅游活动及临海代表旅游资源

吸引人群

代表资源

活动内容

长三角地区

江南长城、紫阳古街、桃渚风景名胜区、羊岩山景区

观光游览、购物、美食体验等传统旅游活动。

周边县市

桃渚古城、龙湾海滨景区、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