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3171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测量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方案.docx

《测量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量方案.docx

测量方案

目录

目录1

一、工程概况3

二.测量准备4

1.测量依据4

2.测量准备4

三.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4

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4

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4

四、高程控制网的建立7

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7

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8

3.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8

五.0.00以下施工测量8

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9

2.轴线投测方法9

3.±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10

六、0.00以上施工测量11

1.平面控制测量11

2.支立模板时的测量15

(1)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15

(2)柱子垂直度检测;15

(3)柱顶及平台模板抄平15

3.高程的传递15

七、沉降观测15

1.概述;15

2.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16

3.护坡桩的位移观测16

八、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17

九、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改18

十、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18

1、人员组织18

2、设备配置18

十一、质量保证体系20

1.质量保证体系20

2.质量保证要求21

一、工程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天津开发区政府公屋

2

工程业主

天津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基本建设中心

3

地理位置

天津开发区第二大街以北、东海路以西

4

设计单位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

管理公司

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6

监理单位

河北鸿泰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

7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8

施工范围

土建工程(土方、结构、粗装修),照明系统,动力系统(埋管、穿线),弱电系统(埋管),变配电预埋,给排水系统,空调系统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建筑功能

本工程共分8个单位工程,其中1#~7#楼为高层公寓住宅楼;会所为公共配套建筑。

地下室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

2

建筑特点

住宅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会所、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

结构形式

基础结构形式

公寓:

筏板基础;公建:

桩承台基础

主体结构形式

公寓:

框剪结构;公建:

框架结构

屋盖结构形式

钢筋砼平屋顶

4

建筑层数

地上

1#~3#为18层,4#~7#为23层,会所为2层

地下

1层,局部带有技术夹层

二.测量准备

1.测量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业主委托测绘院给定的场区平面、高程测量成果;

工程施工图纸。

2.测量准备

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检验施工测量人员的上岗证书,并对施工测量人员进行有关的技术交底。

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平面控制网形式及组成。

三.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

1)根据天津市及开发区有关部门的规定,建筑物定位桩必须由相关测绘院测定。

因此,首级控制网由测绘院所定桩位组成。

2)轴线控制网的测设

首级控制网布设完成后,依据结构平面图上有关柱、墙体、洞口详细位置关系确定建筑物须定位的主轴线,然后以首级控制网为基准,采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定位放样的方法定出建筑物主轴线的控制桩,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该建筑的轴线控制网。

(2)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离建筑物在10m以上,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

东侧场地做临设及材料堆放用,所以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北侧地面上,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施工场地不受影响,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

(3)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4)根据甲方要求和测绘院提供的红线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

轴线控制桩的布设如图所示:

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轴线控制网精度技术指标表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一级

±12

1/15000

四、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基点(至少应提供三个),采用0.3mm级精度的ZeissDini-10电子精密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在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在场区与甲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间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埋设3-6个月后,再进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场区内至少应有三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应小于1公里,距离建筑物应大于25米,距离回土边线应不小于15米。

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

等级

高差全中误差(mm/km)

路线

长度

(km)

仪器

型号

水准尺

与已知点联测次数

附合或环线次数

平地闭合差

(mm)

三等

6

50

DS1

DS3

铟瓦

双面

往返各

一次

往返各一次

12

注:

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

2.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等级

仪器型号

视线长度

前后视

较差(m)

前后视累积差(m)

最低地面

高度(m)

基辅或红黑读数差

基辅或红

黑所测较差

三等

DS1

100m

3

6

0.3

1.0mm

1.5mm

DS3

75m

2.0mm

3.0mm

3.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MW=

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

W------闭合差(mm):

L------相应线路长度:

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

(2)、内业计算最后成果的取值:

二等水准精确至0.1mm,三、四、五等精确至1mm。

五.0.00以下施工测量

本工程±0.000相当于大沽标高+4.650m,1#、2#、5#、6#楼及会所为连体基础,基础顶标高为-5.750m,3#、4#、7#楼为独立基础,基础顶标为-3.100m,地下结构施工平面控制采用外控法,进场并办理控制点移交手续后,首先对场区内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核。

经核对无误后,依据施工图及控制点进行施工主要轴线的测设,并将控制轴线向外偏移1m,在其延长线上适当位置设立轴线控制桩(轴线控制桩位置不宜离建筑物太近,以防基坑位移造成控制桩位置偏差),作为土方开挖及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放线的依据。

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采用测量精度2”级、测距精度2mm+3ppm的全站仪,根据首级控制进行校测。

2.轴线投测方法

0.00以下的基础施工一般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投测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

首先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

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并定出控制桩指导开挖。

待垫层、底板打好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T2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

模板支好后,应用两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检查上口的位置。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4mm。

施工放样技术要求如下表:

建筑物结构特征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测站测定高差中误差(mm)

起始与施工测定高程中误差

竖向传递轴线点中误差(mm)

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100-120m

1/20000

5

1

6mm

4

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施工中,每当墙柱浇筑成形拆掉模板后,应在墙柱侧立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楼层放线记录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基础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

L30m允许偏差±5mm

30m

60m

L>90m允许偏差±20mm

3.±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0.00以下标高的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

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塔吊立面位置,根据基坑情况。

设置在较稳定位置,所标部位,应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测设定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施工中使用。

待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

柝模后,抄测结构1米线,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传递标高的工具。

操作示意图如下:

六、0.00以上施工测量

±0.000以上楼层平面控制采用内控法。

1.平面控制测量

对于局部一层的建筑物0.00以上的轴线传递,应仍采用经纬仪方向交会法,而对于高层建筑物0.00以上的轴线传递,不应采用经纬仪方向交会法,而采用激光准直仪内控接力传递法进行轴线投测。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内控点布设

为了以后施工中,既不影响小流水施工作业,又兼顾整体平面测量布局,本工程平面控制内控点布设4个点。

内控点布置如图所示:

预埋件的埋设;

根据平面控制点布置图在首层底板上埋设6块预埋铁件,埋设位置如图所示。

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150mm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

预埋件作法;

预埋铁件由100×100×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12钢筋,且与底板焊接浇筑。

预埋件示意图

控制点的测设;

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由测量负责人将内控点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经校核无误后,在每块埋件上镶嵌一个2mm铜芯,铜芯即为各控制点平面位置。

激光接收靶;

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

接收靶示意图

轴线竖向投测;

每层楼板浇筑后,将TDJ2激光经纬仪安置在首层(或10层)已作好的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后,置竖直度盘为0°00ˊ00",使仪器发射光束,穿过楼板预留洞而直射到激光接收靶上,激光经纬仪操作人员转动仪器,使激光点在接收靶上形成圆圈,上面操作接收靶人员见光后移动接收靶,使靶交点与圆圈中点重合,此时固定靶位,用同样方法将其余各点投测在同一施工层上。

控制点投测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是否与相对应的控制点间距离相等,分析边、角是否相匹配,若相匹配证明投测无误,若不匹配证明投测有误,应重新投测,直至正确。

控制点投测正确后,用J2经纬仪根据控制点施测出各轴线,并弹墨线于楼板面上,以后各层轴线投测方法均相同。

轴线投测时,测量人员互相之间用对讲机进行联络。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高度(m)

允许误差(mm)

每层

3

H30m

5

30m

10

60m

15

90m

20

 

 

轴线竖向投测示意图

 

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

2.支立模板时的测量

(1)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

拆模后,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柱底的基础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高点,供支立柱子模板时定位及定标高使用。

(2)柱子垂直度检测;

柱身模板支好后,先在柱子模板上端标出柱中心点,与柱下端的中心点相连并弹出墨线。

将两台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对柱子的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或用垂球法。

(3)柱顶及平台模板抄平

柱子模板校正好后,选择不同行列的2-3根柱子,从柱子下面已测设好的1米线标高点,用钢尺沿柱身向上量距,引测2-3个相同的标高点于柱子上端模板上。

在平台上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一标高点作为后视,施测各柱顶模板标高,并闭合于另一点作为校核。

3.高程的传递

在第一层的柱子和平台浇筑好后,从柱子下面的已有标高点(通常是1米线)向上用钢尺沿柱身量距。

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

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七、沉降观测

1.概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有关沉降观测的规定,结合当前世界先进测量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作业要求进行。

观测仪器采用德国ZEISSDiNi-10电子精密水准仪,配合铟瓦数码条形尺作业,采用相同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并要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2.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

(1)应设计要求,本建筑物做沉降观测,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至沉降基本稳定止进行观测。

(2)本建筑物施工时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观测精度如下表1:

等级

标高中误差(mm)

相邻高差

中误差(mm)

观测方法

往返较差附和

或环线闭合差(mm)

二等

±0.5

±0.3

二等水准测量

0.6n1/2(n为测站数)

(3)沉降观测点设置:

在主楼平面四角及每边中点各一个,平面中心设一个,地下室平面四角各设一个;用于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必须设在便于保护的地方。

(4)当浇筑基础垫层混凝土时,在垫层闰面位置埋设临时观测点,待稳固后及时进行观测。

(5)待基础结构施工完工后将原临地观测点移至该底板上埋设,并及时进行观测。

(6)直到±0.000时按平面布置埋设永久性观测点,每施工一层,附测一次,直至竣工。

(7)工程竣工后,第一年测四次,第二年测二次,第三年后每年测一次,直至下沉稳定为止,一般为五年。

(8)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并与土建专业技术人员一同分析成果。

具体详见《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3.护坡桩的位移观测

(1)在基坑开挖后,在护坡桩顶帽梁上布设变形点(变形点间隔10m左右)并在所坡桩基坑一侧500mm左右设置平行控制点线(即一点为置仪点,一点为后视点),用经纬仪视准线法,以各变形点的角度变化为依据进行观测,判别其变形位移量。

(2)基坑外观测用点必须设于永久性固定位置,且应深埋于冻土层下0.5m。

(3)变形点观浊频率为每月三次,雨雪后加测一次,直至地下工程完工为止。

(4)做好变形观测数据资料的整理,及时分析和处理成果。

八、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1、为保证误差在允许限差以内,各种控制测量必须按《城市测量规范》执行,操作按规范进行,各项限差必须达到下列要求

1)控制轴线,轴线间互差

>20m1/7000(相对误差);

≤20m±3对于轴线小于±3mm

2)各种结构控制线相对于轴线≤±3mm。

3)标高小于±5mm。

4)垂直度层高≤8mm,全高1/1000且不大于3mm。

2、放样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

1)仪器各项限差符合同级仪器限差要求。

2)钢尺量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垂曲及倾斜改正。

3)标高抄测时,采取独立施测两次去,其限差为±3mm,所有抄测应以水准点为后视。

4)垂直度观测:

若采取吊垂球时应在无风的情况下,如有风而不昨不采取吊垂球时,可将垂球置于水桶内。

3、细部放样应遵循下列原则

1)用于细部测量的控制点或线必须经过检验。

2)细部测旦坚持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3)有方格网的必须校正对角线。

4)方向控制尽量使用距离较长的点。

5)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

九、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改

1、控制材料的复核措施按二、三的叙述中进行。

2、细部放样采用不同人员、不同仪器或钢尺进行,条件不允许的可独立施测两次。

3、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同人员将原始记录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对于特殊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

4、有高差作业或重大项目的要报请相关部门或上级单位复核并认可。

5、对各层放样轴线间距离等采用红外测距仪校核,达到准确无误。

6、所有测量资料统一编号,分类装订成册。

十、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1、人员组织

根据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测放部长(1名)负责工作安排,设备管理,现场安全管理。

测量责任师(1名)负责工作质量,工作进度,技术方案编制与实施。

测量放线工(2名)负责具体现场操作。

2、设备配置

编号

设备名称

精度指标

数量

用途

1

GTS-330N全站仪

2mm+2ppm

1台

工程控制定位

2

J2经纬仪

2

1台

施工放样

3

S3水准仪

2mm

1台

标高控制

4

50m钢尺

1mm

1把

施工放样

5

对讲机

------

2部

通讯联络

6

激光经纬仪

1/20000

1台

内控点竖向传递

十一、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保证体系

测量方案的编制

各级主管审批

该工程技术交底

测放部施工测量放样、标高控制

施测人员自检、互检、交叉检验

不合格合格

测量工程师检验

不合格合格

技术部检验

不合格合格

项目经理部检验

不合格合格

监理公司检验

不合格合格

进入下一道工序

2.质量保证要求

(1)所有质量活动均应按照公司《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以及实施细则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

(2)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

(3)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

(4)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5)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6)轴线放完后要求进行闭合检查。

(7)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8)每一项测量工作都要进行自检——互检——交叉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