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3210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17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docx

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

关于标准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等

一、标准的定义

1、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

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联合发布第2号指南《标准化与相关活动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1996年第七版)》,该指南给出“标准”的定义是:

“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

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性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结果领域内最佳秩序的效益”。

注:

标准应建立在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基础上,并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上述定义明确指出制定标准的目的、基础、对象、本质和作用。

鉴于ISO/IEC本身所具有的国际权威性,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和遵循。

同时,《标准化与相关活动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第七版)》给出了“标准化”的定义是:

“针对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为制定(供有关各方)共同重复使用的规定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在给定范围内达到最佳有序化程度。

2、我国对标准的定义

国家标准GB2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

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对我国标准定义如下: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

标准宜以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

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对标准化的定义是: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二、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

也可以说标准体系是一种由标准组成的系统。

1、标准体系的结构

标准体系的内部标准应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逻辑组合,而不是杂乱无序的堆积。

由于标准化对象的复杂性,体系内不同的标准子系统的逻辑结构可能体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

主要有以下两种:

(1)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是表达标准化对象内部上级与下级、共性与个性等关系的良好的表达形式。

层次结构类似树结构,父节点层次所在的标准相较子节点层次的标准,更能够反映标准化对象的抽象性和共性,反之,子节点层次的标准能更多地反映事物的具体性和个性。

层级深度如何,也体现了对标准化对象的管理精度。

标准层次结构的完备性,标志着标准体系的灵活与弹性,是标准体系适应现实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像档案著录标准子系统、交换格式子系统等都可以用层次结构来进行表达。

(2)线性结构

又叫做程序结构,是指各标准按照过程的内在联系和顺序关系进行结合的形式。

该结构主要体现了标准化对象在活动流程中的时间性,比如档案数据库的设计过程、档案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都有比较严格的流程控制,它们都是由若干阶段前后相继完成的,前一阶段的标准是后续阶段标准得以实施的前提,如档案数据库设计过程中需求标准与逻辑设计规范之间就是线性结构。

2、标准体系的特征

标准体系具有六个特征,即集合性、目标性、可分解性、相关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

(1)集合性

标准体系是由两个以上的可以相互区别的单元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标准体系的集合性日益明显,任何一个孤立标准几乎很难独自发挥效应。

(2)目标性

标准体系实质上是标准的逻辑组合,是为使标准化对象具备一定的功能和特征而进行的组合。

从这个层面上讲,体系内各个标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形成的,而非各子系统功能的简单叠加。

(3)可分解性

为保证标准体系的有效性,这就要求体系的可分解性。

标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某一技术水准、管理水平和经验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但随着各方面情况的发展,标准对象的变化、技术或者管理水平的提升都要求制定或修订相关标准,这就要求对标准进行分解,以对标准进行维护,包括修改、修订、废止等操作。

(4)相关性

标准体系内各单元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依赖,它们之间任何一个发生变化,其他有关单元都要作相应地调整和改变。

(5)整体性

标准体系是构建标准体系的一个主要出发点。

在一个标准体系中,标准的效应除了直接产生于各个标准自身之外,还需要从构成该标准体系的标准集合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得到。

构成标准体系的各标准,并不是独立的要素,标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约束、相互补充,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

(6)环境适应性

标准体系存在于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社会政治环境之中,它必然要受经济体制和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制约,因此,它必须适应其周围的经济体制和社会政治环境。

三、标准体系表

标准体系表指一定范围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特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各个层次的标准都有自己的体系表,如国家标准体系表、军用标准体系表、行业标准体系表、企业标准体系表等。

各层次标准体系表的综合,即构成总标准体系表。

1、主要内容

(1)一定时期内应有的全部标准;

(2)各类标准以至各项标准之间相互连接、相互制约的内在关系;

(3)标准的优先顺序(时间结构);

(4)与其他行业的配合关系以及需要与其他行业配合制定的标准;

(5)继续使用的现有标准以及一定日期应制定、修订和更新的标准。

2、基本特性

(1)目的性;

(2)协调性;

(3)层次性;

(4)成套陆;

(5)发展性。

3、基本原则

(1)系统原则;

(2)层次恰当原则;

(3)相关原则;

(4)目的性原则;

(5)协调性原则;

(6)成套性原则;

(7)动态性原则。

4、编制步骤

在制定标准体系表时,通常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调查分析、确定总体结构图、编制完整的标准体系表、编写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书、审批实施。

在调查分析时需要对体系表所反映的相应标准化对象系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系统的目的,熟悉系统内的要素、环节、过程及相互关系,了解体系内已有标准的情况和完善程度。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确定体系表的结构形式,并绘出总体结构图,这是体系表的框架,反映了体系内标准的分类、层次安排和门类划分。

之后依据体系表总体框架图确定的标准分类、层次安排和结构形式,绘制出各分体系表。

同时编写出恰当的编制说明书,最后应广泛征求意见,然后组织专门会议评论、审查、修改、补充,在此基础上整理出报批稿,报主管部门审批、发布。

5、作用

(1)描绘出标准化活动的发展蓝图,明确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

(2)系统了解国际、国外标准,为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供了全面情报。

(3)指导标准制、修订计划的编制。

由于标准体系表反映了全局,与国际、国外的差距和自己体系中的空白,因而可以抓住主攻方向,轻重缓急,避免计划的盲目性和重复劳动,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准的制定速度。

(4)改造和健全现有的标准体系,使体系构成达到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5)有助于生产科研工作。

标准体系表不但列出了现有标准,而且还有今后要发展的标准和相应的国际、国外先进标准,这对生产科研人员利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试制新产品极为有利。

(6)有利于企业标准化的建设。

四、标准的分级、分类

1、标准的分级

我国标准的分级是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按标准的作用范围及审批权限,分为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QY四类。

2、标准的分类

为了不同的目的,人们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如:

(1)按标准的使用范围分类,可以把标准分为:

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公司)标准。

(2)按标准的属性分类,可以把标准分为:

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作业/服务标准。

(3)按标准的采用程度分,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4)按标准的成熟程度分类,可以把标准分为正式标准和试行标准。

(5)按行业的性质分类,目前中国按行业性质归类的标准共67大类:

ZY中医药行业标准YZ邮政行业标准YY医药行业标准YS有色冶金行业标准YD通信行业标准YC烟草行业标准YB黑色冶金行业标准XB稀土行业标准WS卫生行业标准WB物资行业标准ZY中医药行业标准YZ邮政行业标准YY医药行业标准YS有色冶金行业标准YD通信行业标准YC烟草行业标准YB黑色冶金行业标准XB稀土行业标准WS卫生行业标准WB物资行业标准WM外贸行业标准WH文化行业标准TD土地行业标准TB铁道行业标准SY石油行业标准SN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L水利行业标准SJ电子行业标准SH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C水产行业标准SB商业行业标准QX气象行业标准QJ航天行业标准QC汽车行业标准QB轻工业行业标准NY农业行业标准MZ民政行业标准MT煤炭行业标准MH民用航空行业标准GH供销合作行业标准LY林业行业标准LD劳动行业标准LB旅游行业标准JY教育行业标准JR金融行业标准JT交通行业标准JGJ建筑行业工程建设规程JG建筑行业标准JC建材行业标准JB机械行业标准HS海关行业标准HJ环保行业标准HY海洋行业标准HGJ化工行业工程建设规程HG化工行业标准HB航空行业标准GY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A公安行业标准FZ纺织行业标准EJ核工业行业标准DZ地质行业标准DL电力行业标准DB地震行业标准DA档案行业标准CY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JJ城建行业工程建设规程CJ城建行业标准CECS工程建设推荐性标准CH测绘行业标准CB船舶行业标准BB包装行业标准

(6)依据标准的功能分类,通常将标准划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类。

技术标准可进一步分类为:

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工程建设标准、检验和试验方法标准、健康安全环保标准等。

五、标准化

1、主要特征

(1)标准由主要靠摸索和模仿形式产生变为有意识地制定。

(2)标准化活动涉及范围扩大。

(3)标准化活动中的政治和军事因素增加。

(4)标准化还不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

(5)标准化没有理论指导。

(6)标准化发展不平衡。

(7)标准化是总结的结果。

(8)标准因行业不同也不同。

(9)标准可以分为框架性标准和细化标准。

2、基本原理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

(1)统一原理

为了保证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对事物的形成、功能或其他特性,确定适合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的一致规范,并是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

统一原理包含以下要点:

(1)统一是为了确定一组对象的一致规范,其目的是保证事物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

(2)统一的原则是功能等效,从一组对象中选择确定一致规范,应能包含被取代对象所具备的必要功能;

(3)统一是相对的,确定的一致规范,只适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旧的统一就要由新的统一所代替。

(2)简化原理

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需要,对标准化对象的结构、型式、规格或其他性能进行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炼并确定出满足面需要所必要的高效能的环节,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

简化原理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1)简化的目的是为了经济,使之更有效的满足需要;

(2)简化的原则是从全面满足需要出发,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

所谓功能效率系指功能满足全面需要的能力;

(3)简化的基本方法是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对象进行科学的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练出高效能的能满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环节;

(4)简化的实质不是简单化而是精练化,其结果不是以少替多,而是以少胜多。

(3)协调原理

为了使标准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适应或平衡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协调原理包含以下要点:

(1)协调的目的在于使标准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

(2)协调对象是系统内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系统与外部相关因素的关系;

(3)相关因素之间需要建立相互一致关系(连接尺寸),相互适应关系(供需交换条件),相互平衡关系(技术经济招标平衡,有关各方利益矛盾的平衡),为此必须确立条件;

(4)协调的有效方式有:

有关各方面的协商一致,多因素的综合效果最优化,多因素矛盾的综合平衡等。

(4)最优化原理

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标准化原理称为最优化原理。

最优化的一般程序:

(1)确定目标;

(2)收集资料;(3)建立数学模型;(4)计算;(5)评价和决策。

最优化的办法:

(1)对于较为复杂的标准化课题,要应用包括计算机在内的最优化技术。

(2)对于较为简单的方案的优选,可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求解。

3、主要作用

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

●是合理发展产品品种、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

●是公司实现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

●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卫生的技术保证;

●是国家资源合理利用、节约能源和节约原材料的有效途径;

●是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科研成果的桥梁;是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通行证。

具体表现在以下11个方面:

(1)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所谓科学管理,就是依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对企业进行管理,而各种科学管理制度的形式,都以标准化为基础;

(2)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标准化应用于科学研究,可以避免在研究上的重复劳动;应用于产品设计,可以缩短设计周期;应用于生产,可使生产在科学的和有秩序的基础上进行;应用于管理,可促进统一、协调、高效率等;

(3)标准化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

一项科研成果,一旦纳入相应标准,就能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

因此,标准化可使新技术和新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从而促进技术进步;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要求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这就必须通过制定和使用标准,来保证各生产部门的活动,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以使生产正常进行;所以,我们说标准化为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了前提条件;

(5)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社会当前和长远的利益;

(6)合理发展产品品种,提高企业应变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7)保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

(8)在社会生产组成部分之间进行协调,确立共同遵循的准则,建立稳定的秩序;

(9)在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10)保障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大量的环保标准、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制定发布后,用法律形式强制执行,对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作用。

(11)标准化标志着一个行业新的标准的产生。

4、企业标准化

(1)概念

所谓企业标准化,是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搞好生产、管理、技术和营销等各项工作为主要内容,制定、贯彻实施和管理维护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企业标准化是一切标准化的支柱和基础,搞好企业标准化对于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施标准化管理,能够把企业生产全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组织起来,使各项工作活动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建立起生产、经营的最佳秩序。

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2)基本任务

(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

(2)贯彻实施有关的技术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上级标准。

(3)正确地制定、修订和贯彻实施企业标准。

在制定修订企业标准时,注意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4)积极承担上级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任务。

(5)建立和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并使之正常,有效运行。

(6)对各种标准的贯彻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3)要点

(1)企业的标准化活动可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保持高度统一行动和高效率的运行,从而实现获得最佳秩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2)企业标准化的对象是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3)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完善和实施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组织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并对标准体系的实施进行监督、合格评价和评定并分析改进。

这些活动应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为基础。

(4)企业标准化是在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管理者领导和组织下,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标准化职责和权限,为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资源,规定标准化活动过程和程序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系统活动。

六、国际标准化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SO),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标准化专门机构,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

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

ISO的宗旨: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宗旨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及有关活动的发展,推进国际标准的制定,以利于国际物资交流、互助和服务,并发展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中等方面的合作。

ISO的任务: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发布和推广国际标准,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组织各成员国和技术委员会进行信息交流,与其他国际性组织合作研究有关的标准化问题。

1、美国石油学会

美国石油学会(AmericanPetroleumInstitute,API),始建于1919年,是一个代表美国石油行业勘探、开发、运输、炼油和销售的非营利机构,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行业协会组织,是美国第一家国家级的商业协会和贸易促进组织,也是全世界范围内最早、最成功的制定标准的组织之一,而且还是一家能够在每周提供美国石油消耗及库存水平数据的美国石油业机构。

美国石油学会(API)制定的标准在国际石油行业一直扮演着领导地位。

多年实践证明,API标准被全球用户广泛认可并积极采用,使得API标准已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标准。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贸易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趋势,最终将所有的商业竞争定位在全球范围内标准的竞争上。

为适应并推动自身的发展,API出台了自身标准发展的目标和原则。

API的标准发展目标就是更加立足于全球范围,在原有标准成果的基础上,依靠最新技术和实践做法,以继续制定全球范围内适用的标准为发展方向,承担起其在国际石油行业标准上的历史性领导地位;在纷繁多变、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站在制定国际标准的制高点并保持全球标准化的前沿地位。

API的标准制定原则就是通过制定适合全球范围的标准以满足国际石油行业的长期利益;同时,国际标准的制定还必须是适时的并有利于环境的发展,还能够对全球石油行业要求的安全、质量和性能做出快速反应;通过获得必要的资源和加强石油公司、承包商、供应商及他们在全球范围内之间的交流,并依靠会员公司的支持,API将一直以制定全球范围内的石油行业标准为使命。

API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负责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所用设备的标准化工作,以确保该行业内所用设备的安全、可靠和互换性。

制定并维护标准是API最早和最成功的项目之一,自1924年发布第1个标准开始,API现在已发布了500多项标准。

API标准主要是涉及石油、天然气行业使用设备的性能,同时也包括设计和工艺规范,标准制定领域覆盖石油生产、炼油、计量、运输、销售、安全和防火、环境规程等,其信息技术标准包括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用EDI、通信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

七、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采用是指国家标准对国际标准(包含国外先进标准)而言,以相应的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并发布国家标准规范性文件或认可某国际标准具有与国家标准规范性文件相同的地位,同时标明与相应国际标准之间的差异。

确切地说,采用国际标准就是指将其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或修改转化为我国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并按我国标准审批发布程序审批发布。

1、采标的作用

(1)采用国际标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对外贸易的需要。

(2)采用国际标准是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必须。

(3)采用国际标准是提高我国产品质量的紧迫要求。

(4)采用国际标准是促进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基石。

2、采标的原则

(1)采用国际标准,应当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国际惯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2)制定(包括修订,下同)我国标准应当以相应国际标准(包括即将制定完成的国际标准)为基础。

对于国际标准中通用的基础性标准、试验方法标准应当优先采用。

采用国际标准中的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保标准制定我国标准,应当以保障国家安全、防止欺骗、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为目标;除非这些国际标准由于基本气候、地理因素或者基本的技术问题等原因而对我国无效或者不适用。

(3)采用国际标准时,应当尽可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由于基本气候、地理因素或者基本的技术问题等原因对国际标准进行修改时,应当将与国际标准的差异控制在合理的、必要的并且是最小的范围之内。

(4)我国的一个标准应当尽可能采用一个国际标准。

当我国一个标准必须采用几个国际标准时,应当说明该标准与所采用的国际标准的对应关系。

(5)采用国际标准制定我国标准,应当尽可能与相应国际标准的制定同步,并可以采用标准制定的快速程序。

(6)采用国际标准,应当同我国的技术引进、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改进相结合。

(7)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的制定、审批、编号、发布、出版、组织实施和监督,同我国其他标准一样,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执行。

(8)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贸易需要的产品标准,如果没有相应的国际标准或者国际标准不适用时,可以采用国外先进标准。

(9)采用国际标准要遵循“反之亦然原则”:

国际标准可以接受的内容在国家标准中也可以接受,反之,国家标准可以接受的内容在国际标准中也可以接受。

因此,符合国家标准就意味着符合国际标准。

3、采标的一致性程度和标识方法

根据其差异的大小,采用的一致性程度可划分为三类,即“等同”、“修改”和“非等效”。

采用了标识方法有:

等同(identical)IDT、修改(modified)MOD、非等效(notequivalent)NEQ。

目前,国内出版有《国际标准化教程(第二版)》,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际合作部出版,该书从8个方面介绍国际标准化方面的相关知识,国际标准化的产生与发展、国际标准化机构、国际标准与国际贸易规则、ISO/IEC技术工作、ISO/IEC国际标准的结构及编写规则、标准与知识产权、国际认证/认可制度、中国标准化工作概况等。

附录:

标准化相关法律和办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本法。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1988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自1989年4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