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3426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docx

《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docx

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模板

九江市2008年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5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刹那/古刹禅让/阐明罪愆/敷衍了事

B.夙愿/星宿悄悄/悄然上乘/千乘之国

C.谚语/笑靥裨益/奴婢重播/安土重迁

D.愠怒/蕴涵糜费/靡丽拮据/佶屈聱牙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整饬匮乏大杂烩宁缺毋滥B.邦交竞技化装品优哉游哉

C.旗杆蜇伏扣字眼集腋成裘D.沧桑荫庇捅娄子食不裹腹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秋风过处,落叶。

惟有熟透的果实,从雾霭里羞涩地露出自己殷红的笑脸。

(2)一走进果园,不仅会看到一片青绿,同时还叫你到春天的气息。

(3)我们过去对腐败分子的谴责基本是停留在对人性和世界观的层面上,忌讳说体制上有问题,结果未能系统地从制度层面考虑治本的手段。

A.纷纭感受而B.纷纭感觉但

C.纷纷感受但D.纷纷感觉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于是,吴仁宝创造性地在全村开展了旷日持久的“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的“六爱”教育,把村民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B.这恐怕在春晚二十多年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用不足七天的时间排练一个长达六分钟的节目,央视春晚此举也足以颠覆近年来不少观众对它的诟病。

C.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该校的生源质量与数量。

D.近年来,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谋不到好职业”甚至“谋不到职业”依然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切肤之痛。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著名党史专家应邀为大会作了学术报告,省内党史工作者也进行了学术交流。

报告和主要论文有《从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陈独秀评价的一些问题》以及关于李大钊同志的论文十几篇。

B.如果细看历史,其实人们并不讨厌老鼠,在罗马帝国时期,人们认为白鼠走过你走的路,会给你带来好运。

可见人们有时还是喜欢老鼠的。

C.记者的正当采访权、报道权,在相当程度上是公众知情权的延伸,因此,保护记者的合法采访权和媒体的合法报道权,就是保护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D.连续几个昼夜,在大桥及其两侧,站满了数千名胸前挂着“靶心”标志的人群……用不着再举例,你已经可以知道南斯拉夫人民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是怎样一种精神。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对于近期中国南方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现象,一些国际、国内专家认为这种极端天气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拉尼娜现象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

世界气象组织一位权威人士30日在日内瓦对新华社记者说,此次中国出现的极端天气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世界气象组织在2007年11月公布报告说,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并有可能持续至2008年第一季度。

在本轮拉尼娜现象中,澳大利亚北部和印度尼西亚西部海域的海水温度比通常要低,而在典型的拉尼娜现象中,这一区域的海水温度会比通常情况下高一些。

因此,气象组织预计,一些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可能会出现异常波动。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说,统计分析表明,强拉尼娜现象出现的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中纬度大气环流的经向度可能加强,即冷空气活动频繁,易造成我国北方和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

中国中央气象台的预报员认为,北方的冷空气很活跃,而目前较强的副热带系统又在把南方的暖湿气流向北输送,冷暖气流交汇的位置主要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为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创造了环流条件。

据报道,本轮拉尼娜现象已在世界各地造成了多起异常事件。

日本专家认为去年8月日本国内最高气温破纪录与拉尼娜现象有关;秘鲁海滩去年发现大量死鸟,专家认为是由于海水因拉尼娜现象而变冷,某些鱼类离开了通常所处的位置,导致鸟类失去食物而死亡。

(《北京日报》2008年2月1日)

6.我国今年南方大范围雨雪天气形成的条件,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北方冷空气活跃,并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

B.南方暖湿气流强大并不断向北输送。

C.中纬度大气环流的经向度可能加强。

D.冷暖气流交汇的位置主要集中在我国中东部地区。

7.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近期中国出现大范围低温冰雪极端天气,国际国内专家认为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B.此次中国出现的极端天气与拉尼娜现象有关,而拉尼娜现象此前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C.由于拉尼娜现象,澳大利亚北部和印度尼西亚西部海域的海水温度比通常要低,因此造成大范围雨雪低温天气。

D.去年秘鲁海滩出现大量死鸟,就是由于海水因拉尼娜现象而变冷直接造成的。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而导致全球性气候异常的现象。

B.中国南方出现大范围低温冰雪天气是罕见的自然现象,是不可以提前预测和有效防范的。

C. 近期中国南方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现象,拉尼娜现象并非唯一原因。

D.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联手应对,因此必须加强国际合作。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戴思恭,字原礼,浦江人,以字行。

受学于义乌朱震亨。

震亨师金华许谦,得朱子之传,又学医于宋内侍钱塘罗知悌。

知悌得之荆山浮屠,浮屠则河间刘守真[1]门人也。

震亨医学大行,时称为丹溪先生。

爱思恭才敏,尽以医术授之。

洪武中,征为御医,所疗治立效,太祖爱重之。

燕王患瘕,太祖遣思恭往治,见他医所用药良是,念何以不效,乃问王何嗜。

曰:

“嗜生芹。

”思恭曰:

“得之矣。

”投一剂,夜暴下,皆细蝗也。

晋王疾,思恭疗之愈。

已,复发,即卒。

太祖怒,逮治王府诸医。

思恭从容进曰:

“臣前奉命视王疾,启王曰:

‘今即愈,但毒在膏肓,恐复作不可疗也。

’今果然矣。

”诸医由是免死。

思恭时已老,风雨辄免朝。

太祖不豫,少间,出御右顺门,治诸医侍疾无状者,独慰思恭曰:

“汝仁义人也,毋恐。

”已而太祖崩,太孙嗣位,罪诸医,独擢思恭太医院使。

永乐初,以年老乞归。

三年夏,复征入,免其拜,特召乃进见。

其年冬,复乞骸骨,遣官护送,赍金币,逾月而卒,处八十有二,遣行人致祭。

所著有《证治要诀》、《证治类元》、《类证用药》诸书,皆檃括[2]丹溪之旨。

又订正丹溪《金匮钩玄》三卷,附以己意。

人谓无愧其师云。

(《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

注释:

[1]刘守真(1110-1200):

名完素,金代杰出医学家。

[2]檃(yǐn)括:

就原有文章的内容、情节,加以剪裁或修改。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戴思恭,字原礼,浦江人,以字行行:

通行

B.见他医所用药良是是:

正确

C.太祖不豫不豫:

患病

D.治诸医侍疾无状者,独慰思恭曰无状:

行为不检,没有礼貌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浮屠则河间刘守真门人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乃问王何嗜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汝仁义人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D永乐初,以年老乞归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11.下列句子,直接表现戴思恭医术高超的一组是

①受学于义乌朱震亨     ②投一剂,夜暴下,皆细蝗也

③独擢思恭太医院使 ④晋王疾,思恭疗之愈

⑤风雨辄免朝      ⑥毒在膏肓,恐复作不可疗也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②④⑥

12.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戴思恭学有渊源,业有师授。

其师朱丹溪先从许谦研习理学,后又师从罗知悌,罗知悌则学医于荆山浮屠,而荆山浮屠是金代名医刘完素的学生。

B.洪武年间,戴思恭被朝廷征为御医,医术高明,颇得太祖朱元璋器重,后升为太医院使。

C.在为晋王治病这件事上,显示了戴思恭,不畏皇威,勇于代人受过的优良品质。

D.戴思恭勤奋好学,医术高明,不仅继承了先师们的医学成就,而且有所补充和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考生注意:

第Ⅱ卷4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四、(24分)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臣前奉命视王疾,启王曰:

“今即愈,但毒在膏肓,恐复作不可疗也。

”(5分)

译文:

(2)罪诸医,独擢思恭太医院使。

(3分)

译文:

(3)其年冬,复乞骸骨(2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⑴填空回答:

首句写的是□□(用两个字概括其内容),这正构成次句老百姓□□(用两个字概括老百姓的活动)的原因。

(2分)

⑵这首诗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试作简析。

(4分)

答:

15.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

(第1题必做,2-5题任选3题)(8分)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作者是宋代著名诗人;使托尔斯泰登上批判现实主义高峰的三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

(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诗经·氓》)

(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以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

(4)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

(5)乱石穿空,,。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年是一种召唤

马国福

 

酒水长,田野黄,老树望,糕点香,年关里飘着浓浓的暖意。

  年就像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发如雪,须如弦,眼如泉,依偎在村口的老树下,久久守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天推着年,在寒风中缓缓前行,由远而近的是熟稔的乡音。

道道桃符红光满面,杯杯热酒倾诉衷肠,远走他乡的人,背着行囊,默念着远方亲人的召唤,辗转南北,回到他们久违的家园。

没有了羁旅他乡的牵绊,没有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落寞,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

像一幅幅灵动的红剪纸,安静的故乡有了年的红晕。

喜鹊以佛的慈悲心欢喜心,在家门口的白杨树上欢叫,报喜,迎接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游子。

脱了毛的老狗摇着尾巴,深情的眼眸盛满泪水,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久违的家人的裤脚。

听到门的响声,卧在炕角的老花猫,跳起来,冲出门外,跟一别经年的亲人撒娇呢喃。

就连那些木讷地反刍甘草的牛羊也不甘落后,停止咀嚼,深情地凝望回家的亲人是否瘦了。

这些生灵,都是我们家族重要的一员。

它们站在大地上最先感知到亲人到来的信息。

  年,在岁月深处,汹涌成一股潮水,负载着背井离乡的人,穿过远方的河流、人流、山川、田野、站台,顺着故园的呼唤,将酝酿了很久的故园之恋,像酒精一样一次性燃烧。

端起酒杯喝干,放下筷子唱歌,吼一声故乡,泪流满面;叫一声母亲,衷肠百结。

所有的愁绪,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欢喜,都盛在“年”这个被时间打造的情感酒杯中,没有顾忌,没有痛楚,端起来尽情分享。

  故乡如佛,年关如庙堂,让每一个游走他乡的游子皈依家园,平静、安详、幸福,醉倒在家的胸襟里。

只要回到故乡,他乡的秩序、规则、面具统统远去,只有熟悉的脸庞,熟稔的风景,熟透的方言,熟知的故人,一切没有了距离,只有浓如酒、醇如蜜的真情。

我一直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

每当过年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体内有一股火在燃烧,我知道,那是潜伏在我心灵深处的情感雷达,在时空深处感应着故乡的召唤,我在尘世间喧嚣孤单的心,才能归于安详。

  年,只是一种文化符号,情感标记,是岁月长河浣洗后让我们回归传统的生命节点。

是年,激活了我们压抑在他乡被各种道具、面具覆盖、遮挡的心灵。

你可以在异乡将泪水咽下,但顺着年的召唤,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即便你泪水汹涌成河,你也会觉得,这是很幸福的事;即便你孤寂如地下沉默的煤,只要回到你的灵魂和这方水土血脉相连的家园,你的孤寂如煤燃烧,不觉寒冷。

  年,是穴居在我们生命深处的一个圣物,它是一种情感的召唤,文化的召唤,传统的召唤。

顺着这声悠长的召唤,你会发现人世间最美丽恒久的爱恋,最温暖宽容的情怀花蕾一样,被年举在手中,在岁月的长河中,让你生命的原野芬芳遍地,美好丛生。

  一声召唤,一腔爱恋。

“年”是幸福的始发车站,携着眷恋上车,背着欣喜落座,这幸福的回归列车让你挥别尘世烟云,不觉悲凉,温暖久长。

(选自2008年2月4日《人民日报》)

16、文章第2段“年就像……久久守望”,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什么意思?

(5分)

答:

                                                                    

17、“年关里飘着浓浓的暖意”,第3段对此有具体的描写。

请问:

故乡年关的暖意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

答:

18、年是一种召唤。

纵观全文,这种召唤对于游子来说,产生了哪些方面的作用?

试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6分)

答: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千百年的文化积淀,赋予了年以丰厚的内涵。

作者以饱含深情之笔,逐层深入地揭示了年的文化内涵。

B、文章以故乡为切入点,尽情渲染年对游子的巨大感召力,其中暗含着对长期蛰居在家的人过年意识淡薄的批判。

C、文章认为,羁旅他乡的人为了生存往往被迫带上各种道具、面具,纯真的心灵被遮挡,以致有太多的泪水和孤寂,是年节把这一切加以排解。

D、“像酒精一样一次性燃烧”这个比喻的含义既包含故园之恋酝酿了很久,又包含故园之恋的释放是短暂的。

E、文章情调热烈,思想深邃,结构严谨,语言朴实,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灵动之气。

六、(9分)

20.说话用词,应尽量避免使用在语音上歧义而使人产生误解的词语。

例如:

“家里安上了钢窗和铁门”,而不说“铁窗”、“钢门”,因为前者通常作为监狱的代称,后者听上去不雅。

以下这些话,哪些词语应当修改?

请任选两句作答,要求简述修改的理由和方法。

(5分)

(1)一位年轻的女子说:

“我从初中就开始早练。

(2)会议接待组的一位女士在电话中说:

“会务组安排我们今晚去接客。

(3)有一个电视广告:

“戴××牌领带,使您的仪容更潇洒!

答:

21.仔细阅读下图《互相羡慕》,请揣摩图中人物各自的身份(左辍学者、右学生)和此时的心情,写一段符合漫画题意的对白。

(不超过25个字)(4分)

互相羡慕

答:

甲(右):

乙(左):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雪,飘落在人们灵魂的深处。

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你感受过浪漫;在冰天雪地的日子里,你感受过寒冷;而在去年岁末的全国上下并肩抗击雪灾的气氛中,你更感受了温暖。

对雪,我们有许多话要说。

请以“雪花的温度”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

(1)不得另拟题目。

(2)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

(3)立意自定。

(4)文体自选。

(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或套作。

 

2008年九江市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语文

一、(1-5,每小题3分,共15分)

1.B(A“刹那”和“古刹”的“刹”读音相同;C“裨益”的“裨”和“奴婢”的“婢”读音相同;D“愠怒”的“愠”和“蕴涵”的“蕴”读音相同)

2.A(B化妆品;C蛰伏,抠字眼;D食不果腹)

3.D[

(1)“纷纭”和“纷纷”都是形容词,表示许许多多的事物出现和存在,多而杂乱。

“纷纭”强调又多又乱,含有“事物众多分子或单位互不一致”的意味,多用于言论、谈论、事情、头绪,常同“众说”、“杂沓”搭配。

“纷纷”强调在事物许多分子(或单位)各自的运动中形成杂乱,含有“散乱,动荡,不断有新分子出现”的意味,多用于言论、落下的东西。

(2)“感受”和“感觉”都是动词。

“感受”的意思是受到影响、接受,“感觉”的意思是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感受”着重指接触外界事物使精神、情绪得到的影响,“感觉”着重指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

(3)“但”表示转折,引出同上文相对立的意思;“而”也可以表示转折,但“而”的前后两部分还可以对比说明一件事,或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4.B(A“旷日持久”指时日拖得很久,含贬义;C“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上文所述的普通学校师资质量问题,由于骨干教师的跳槽不但没能根本解决,相反形势更严峻了。

文中要改为“雪上加霜”;D“切肤之痛”多指亲身受到的痛苦。

从文意中看,“谋不到好职业”甚至“谋不到职业”是大学生的一种担忧,未必都经受过;对家长来说,更不能说“切肤之痛”)

5.C(A杂糅。

应分两句说:

“报告和主要论文有……《陈独秀评价的一些问题》,此外,还有关于李大钊同志的论文十几篇。

”B前后矛盾,应在“并不”后加上“一直”二字,与后面的“有时”照应。

D“人群”是集合概念,前面不能用数量词修饰。

说“南斯拉夫人民是怎样一种人”也不对。

二、(6-8,每小题3分,共9分)

6.C(这是统计分析中造成我国北方和东部地区气温偏低的原因)

7.A(B拉尼娜现象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C根据原文,在典型的拉尼娜现象中,这一区域的海水温度会比通常情况下高一些;D秘鲁海滩出现大量死鸟并非拉尼娜现象“直接”造成。

8.B(从“拉尼娜现象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可以推出;B从“世界气象组织在2007年11月公布报告说,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并有可能持续至2008年第一季度”可知,这种自然灾害可以提前预测和防范,中国气象部门还可以做得更好,当然防范的程度有差别;C大气环流异常和拉尼娜事件是造成南方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不能说“唯一原因”,从文中“这种极端天气与拉尼娜现象有关”也可看出;D从文中2、3、5段可以推出。

三、(9-12,每小题3分,共12分)

9.D(没有功绩,治疗不力)

10.B(A相当于“乃”、“是”、“就是”,表判断;B前“乃”相当于“于是”、“就”,表顺接,后“乃”相当于“竟”、“竟然”,表转折;C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或肯定;D介词,相当于“因为”)

11.D(①指的是戴思恭求学过程;③不在直接表现之列;⑤是皇上念他年老)

12.C(是解释晋王的病因而为他人开脱,不是代他们受过)

四、(13-15,共24分)

13.(共10分)

(1)我以前奉命给晋王诊病(治病,看病),曾告诉晋王:

“病虽然现在好了,但毒邪内伏(毒气侵入到)膏肓深处,恐怕复发后不能再治好了。

”(5分)(“启”“即”“作”[发作,发]各1分,大意1分)

(2)将那些御医治罪,唯独擢升(提拔)戴思恭为太医院使。

(3分)(“罪”1分,“擢”1分,大意1分)

(3)这年冬天,戴氏再次请求返乡(辞官退休)(2分)(“其”1分,“乞骸骨”1分)

14.(共6分)

(1)(2分)春旱(旱情、旱灾、大旱)(1分)祈雨(求雨)(1分)

(2)对比。

(1分)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豪富人家)看歌舞的情景,(1分)前者忧,后者乐,一方惟恐不雨,一方“犹恐春阴”,对比鲜明,反差强烈,(1分)反映了世道的不平(或反映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

(1分)

15.(共8分)(第1小题必做;2-5小题中任选3小题,如果考生全做,只看2-4小题。

每空填对得1分,有任何错误该句不给分)

(1)林逋复活

(2)夙兴夜寐,靡有朝矣(3)蝉蜕于浊秽不获世之滋垢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5)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五、(16-19,共21分)

16.(5分)比喻(1分,答排比也给分)。

意思是过年时家人团聚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2分)老家的亲人盼望着游子回归情真意切。

(2分)(如答“形象地说明年的特点:

处在岁末,天寒地冻,农人赋闲在家,守望亲人团聚。

”可给2分。

17.既表现在熟稔的乡音、亲人的召唤、灵动的红剪纸等方面,也表现在喜鹊的欢叫、老狗的舔舐、花猫的撒娇(呢喃)以及牛羊的凝望中。

(共两大方面,每方面3分,答对一小点给1分。

共6分)

18.①让游子皈依家园,飘荡的心变得平静、安详、幸福。

(2分)②让游子在他乡受压抑的心灵被激活,变得纯真。

(2分)(或:

让游子消除愁绪、委屈、顾忌、痛楚)(如答让“他乡的秩序、规则、面具统统远去”给1分)③年让游子飘荡难静的心变得安详。

④让游子感受人世间最美丽恒久的爱恋和最温暖宽容的情怀。

(2分。

如答“让你生命的原野芬芳遍地,美好丛生”给1分。

19.(4分)[A][C](B、“对长期蛰居在家的人过年意识淡薄的批判”不对,在文中没有批判的意思。

D正确的说法是故园之恋的热烈充沛。

E“语言朴实”不对,本文的语言华美。

六、(共9分)

20.(5分)

(1)“早练”容易与“早恋”混淆,改为“晨练”。

(2)“接客”容易使人联想起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改为“接站”。

(3)“仪容”可能听成“遗容”,可改为“仪表风度”才得体。

(评分标准:

指出应修改的词语各1分,理由和修改各1分,两句均对给满分;三句都答,只给前两句评分)

21.(4分)【参考答案】你真好,不用读书;你真好,有书可读。

(评分标准:

寓意对2分,语言表达规范2分。

七、22.(60分)(按2007年高考评分标准评分)

 

【附一】文言文参考译文

戴思恭,字原礼,浦江人,字原礼更为通用。

曾跟从义乌朱震亨(丹溪)学医。

朱震亨的老师金华人许谦,得朱熹理学的传承(许为朱学第四代传人,精通理学),又向南宋内侍钱塘名医罗知悌学医。

罗知悌则学医于荆山浮屠(人名),而荆山浮屠是金代河间名医刘守真的学生。

朱震亨医名大振,当时人们都称他为“丹溪先生”。

朱丹溪爱戴氏才思敏捷,把自己所有的学术经验全部传授给他。

明洪武年间,戴氏被朝廷征召御医,所治病症,马上见效。

太祖朱元璋对他很器重。

燕王患瘕(jiǎ)病,太祖派思恭前往诊治,发现其他医生所开药方都不错,考虑为什么没效的原因,于是询问燕王有什么嗜好,燕王说:

“爱吃生芹。

”思恭说:

“病因找到了。

”于是开药一剂,病人服后夜间暴泻,(排泄物)尽是细小的蝗虫。

晋王生病,思恭治后痊愈。

后来复发而死。

太祖大怒,将晋王府的侍医都逮捕治罪。

戴思恭从容不迫地向太祖申辩说:

“我以前奉命给晋王诊病,曾告诉晋王:

‘病虽然现在好了,但毒邪内伏膏肓深处,恐怕复发后不能再治好了。

’现在果然如此。

”晋王府的侍医因此被免去死罪。

这时,思恭年岁已老,朝廷批准他凡遇风雨天可以免于上朝。

太祖患病,不多时出御右顺门,把那些治疗不力的御医交狱司治罪,独抚慰思恭说:

“你是仁义之人,不要害怕。

”后来,太祖病亡,太孙惠帝继位,将那些御医治罪,唯独擢升(提拔)戴思恭为太医院使。

永乐初年,戴氏因年老辞官归乡。

永乐三年夏,朝廷又召他入京,免他跪拜,平时住旅舍中,有特召始进见皇帝。

这年冬天,戴氏再次请求返乡(辞官退休),朝廷允准,赠给金币,并派官员护送回乡。

一个多月后,戴思恭去世,终年八十二岁。

皇帝派行人前往祭奠。

戴氏著有《证治要诀》、《证治类元》、《类证用药》等书,都是根据朱丹溪学说整理改写而成的。

还校订朱丹溪《金匮钩玄》三卷,附上(加上)自己的见解。

人们都说他无愧于老师朱丹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