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3570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

厦门市大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

厦门市大同中学201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注意事项:

1、全卷分三个部分,共18小题。

2、答案一律用黑色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答题栏内,否则以0分计算。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满分:

34分)

一、语言积累(13分)

1、古诗文在中国文化当中最为灿烂夺目。

内容之丰富,情感之真切,使之经久不衰。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3分)

(1)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

(2)?

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

(3)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

(4)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5),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6)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7)雾凇沆砀,,。

(张岱《湖心亭看雪》)

(8)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青年正逢唐“开元盛世”,杜甫望东岳泰山,表达了“

,”的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中年适逢

“安史之乱”,杜甫望满目荒凉的长安城,传达出“国破山河在,”的忧国

伤时之情。

(9)人们常引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来形容

一个人无意功名,淡泊名利。

二、语言运用(21分)

2、根据情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4分)

爷爷的生日到了,中学生小明和父母一起去爷爷家给他过生日。

吃饭期间,小明一直低头玩着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旁若无人。

爷爷叫了他几声,他都没怎么搭理。

母亲有些了生气了,责怪道:

A“”。

父亲也感叹道:

“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一句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坐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小明不好意思了思了,跟爷爷道歉:

B“”,爷爷听后,高兴地笑了。

3、根据提示,完成

(1)—(3)小题。

(6分)

以诗歌《致橡树》成名的中国A朦胧(ménlóng)诗派代表人物舒婷,在厦门鼓浪屿长大并一直居住在那里,是名副其实的“岛主”。

前几年她出版了散文集《真水无香》,书的B扉(fēi)页题词上写着“我的生命之源———鼓浪屿”,书中所有的文字全都围绕着故乡小岛鼓浪屿而作,读起来犹如一本自传背景下的“鼓浪屿地方志”。

可能是诗人身份的缘故,舒婷的随笔文字,多极其C简练(niàn)而优美,抒情而又不乏幽默,或叙事或状物或抒情,无不娓娓道来,清新D隽咏(juān),引人入胜。

在舒婷的笔下,鼓浪屿的那一座座老房子,有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

而关于鼓浪屿的人,舒婷除了回忆父母,更为我们细说了生命天使林巧稚、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助手黄萱、民间藏书家曾先生、花腔女高音颜宝玲、一手拿圣经一手拿枪的张圣才老先生等一批颇具传奇色彩的鼓浪屿乡贤。

在鼓浪屿,到处可见石头和三角梅,舒婷笔下的鼓浪屿女人,似乎兼有花与石的性格:

一方面是柔弱多情,惹人怜爱,同时又,。

(1)请将文中的词语“名副其实”,用正楷字工整地抄在“田”字格内。

(2分)

(2)文段中ABCD四处加点的词语,注音与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3)根据语境,在上文横线处补充适当的语句,使句子表达完整。

(2分)

4、综合性学习。

(11分)

围绕“茶文化”这个主题,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来说明“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3分)

[材料一]

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茶诗。

到了唐代,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基本形成。

茶文化与文学艺术联系紧密。

刘禹锡的《尝茶》、苏轼的《咏茶》、文徵明的《陆羽烹茶图》以及唐寅的《烹茶画卷》,都是这二者结合的经典之作。

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城市茶馆兴起于清末,后逐渐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戏剧、诗会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

“客来敬茶”也是中国普通人家秉承的礼仪美德。

[材料二]

古老的中国茶文化在对外交流中逐渐传到各国,同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相结合,对很多国家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五代末至明初,中国茶文化迎来了第二个高峰,点茶茶道开始流行,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

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韩国的茶礼也于这一时期兴起,并逐步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乃至百姓中间。

“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是我们居家过日子必不可少的,厦门人尤其爱泡茶。

请阅读材料三,说说厦门人爱泡茶的原因。

[材料三]

茶在厦门是极为普遍的生活习惯。

许多厦门人晨起第一桩事就是烹水泡茶,早茶不喝,整天都提不起劲儿!

即使不大喝茶的人,家中也必备茶具。

古语“寒夜客来茶当酒”,而在厦门,无论何时,只要客一进门即泡茶。

在厦门的老城区逛,几乎每拐一个弯都能碰到有人在摆茶席,厦门人真正喝茶的时间似乎并不多,多的是泡茶和聊天的时间。

他们不紧不慢地摇着蒲扇,说着软软闽南语,用小巧精致的茶壶将茶倒进杯口比一元硬币略大、同样精致小巧的茶杯,慢慢喝尽,又开始不紧不慢地聊家常。

厦门人爱泡茶的原因:

(3分)

(3)中国茶艺是一种文化。

茶艺当中的茶具艺术就很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中国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兼具实用和鉴赏价值,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喜爱。

仔细观察下面几幅图,请任选一图,从茶具的造型、材质、印花等角度找出融入其中的中国元素,谈谈该茶具体现了怎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5分)

ABC

(说明:

A图为陶土茶具,褐色,其身铭文为:

“朗月印怀,和春在抱”。

B图为白瓷茶具,名为“傲雪红梅”。

C图为漆器茶具,杯身绘有龙纹祥云。

我选图,

第二部分阅读(满分:

56分)

三、名著阅读(8分)

5、

(1)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写的世界文学名著《简爱》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请写出下面A、B两段话分别出自书中哪个人物之口。

(2分)

A、“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么?

你想错了!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B、“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

我把我的手、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的分享权都奉献给你。

A句出自之口,B句出自之口。

(2)读《伊索寓言》,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启示。

阅读下面这则寓言,回答问题:

(2分)

乌龟看见鹰在空中飞翔,便请求鹰教他飞行。

鹰劝告他,说他不能飞行。

可乌龟再三恳求,鹰便抓住他,飞到高空,然后将他松开。

乌龟落在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

请结合这则寓言的寓意,谈谈给你的启示:

(3)漫画版《西游记》的主笔彭超曾说“《西游记》表面看起来是师徒四人取经的一个过程,实际上是人性经过一个漫长‘修炼’的心路历程。

”请选择师徒四人中其中一人的表现,结合你的阅读感受,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四、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6—9题。

(18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

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

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①顷刻之玩也哉!

今余之游金沙堆②,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③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

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

余系船其下,尽却④童隶而登焉。

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⑤;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⑥、瑶台⑦、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

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张孝祥《观月记》)

注释:

①蕲(qí):

求。

②金沙堆:

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

③望:

望日,夏历每月十五,天文学上指月亮圆的那一天。

④却:

退去。

⑤与月相夺:

和月光争辉。

⑥阆(liàng)风:

传说是仙界昆仑山。

⑦瑶台:

传说在昆仑山上的仙境。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1)水尤清冽

(2)往来翕忽

(3)若夫远去人迹(4)虽未尝身至其地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辍耕之垄上”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如鸣佩环,心乐之B、乃记之而去

C、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D、观中秋之月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

9、请通读甲乙两文,完成

(1)—

(2)小题。

(8分)

(1)乙文中作者认为赏月最理想的四个条件是什么?

(用原文或自己的话回答,4分)

(2)甲乙两文都是作者遭遇贬谪之后而作,但所抒之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短文中的相关文句,说说两文作者流露的情感有何不同。

(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

(12分)

(1)高尔基说:

“文学可以帮助人了解他自己;提高人的信心,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在灵魂中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和卑俗作斗争,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

”在现代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下,倘若静下心来,欣赏一篇好散文,就会享受到惬意之美;朗诵一首好诗歌,就会领略到意境之深远;阅读一部好小说,可以体会到情节之感人、知识之丰富、思想之深刻。

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正能量。

(2)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

鲁迅曾说:

“由纯文学上言之,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

”即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可以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丰硕。

文学话语具有蕴藉属性,无论是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本身,还是属于操作层面的文本,都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细致的描述与动人的讲述,让昔日文学的旧面孔顿时变得和蔼可亲,唤醒人们已然枯萎的内心感受,让读者沉迷其中,流连忘返,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舒展。

其实,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并非难事,阅读任何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到动情之处,或怦然心动,或潸然泪下;到“山重水复”之处,遇“柳暗花明”之感。

(3)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

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通过其文学作品中的呐喊和宣言,形象跃然纸上,无不体现了人性坚强的一面……其实,诸多文学作品里的人物,都在用自己的一举一动鼓励着读者去积极适应新环境,增强心灵的力量。

(4)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

俗话说: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做人游刃有余、潇洒自在,属“从心所欲不逾矩”者。

然而,生活的规范像是一条绳索,时刻在束缚着思想的自由,让心灵不能自由呼吸,进而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

”文学作品如一座人生的灯塔,可以照亮人生,拨开心灵的迷雾,引导前行。

(5)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尚与热爱。

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享受自由与快乐,实现自我的超越。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犹如一汪清泉,能净化人的心灵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欣赏,让读者从或恶或善的人物形象身上区分美与丑、好与坏、真与假,从或悲或喜,或成或败的命运中感悟人生要义,进而激发出对生命的敬意。

(6)一位大家曾说过,经典文学作品要“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

唐代的华美诗章、宋代的婉转词作、明清的瑰丽小说,至今仍是社会文化的宝贵财富和社会生活的必然需求。

文学无国界,只要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让人们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作品,都应该学会欣赏。

希望文学作品不断地给读者带来一股心灵的正能量,让他们的心灵始终沐浴着缕缕阳光。

(作者:

高闰清,选自2013年4月《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0、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阅读文学作品的作用的。

(4分)

11、选文第

(1)段开头引用高尔基的话,有什么作用?

(3分)

12、以下标题,哪个更适合作为本文的题目?

请结合文意和写作经验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3分)

A、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B、如何激发心灵的正能量?

13、结合你阅读过的文学作品,简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正能量。

(2分)

六、阅读《我和故乡患了失忆症》,完成14—17题。

(18分)

我和故乡患了失忆症

①因为没有文字、图画和影像等记录,在岁月的冲刷下,故乡就像一张浸了水的老照片,一幅褪了色的旧年画,开始在我的脑海中变得越来越模糊,并最终消失在记忆的深处。

甚至连故乡的那片土地,它自己似乎也忘记了曾经拥有过的富饶和正在经历着的苦难,终日沉睡在煤尘与瓦砾之下,默默地,不发出一丝声响。

②打一出生,大自然老师就陪伴在我身边,山花野草、飞禽走兽,曾经,我的世界比缀满繁星的夜空还要丰富。

③模糊的记忆里有一只庞然大物,相当可怕。

五六岁的我,跟着姐姐和哥哥在葡萄园里吃葡萄,突然,一个大家伙从栅栏里钻进来,一跳就跳到了我的面前。

我惊呆了,姐姐和哥哥也吓得一动不动,连举着摘葡萄的手都忘记了放下来。

那大家伙瞪了我们一眼,又一跳跳进草丛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现在我常和姐姐争论,我说,那是一只豹,很大很大;姐姐说,那是一只大山猫,并不比家猫大多少。

可惜姐姐和哥哥当时都没做任何记录,如今,我们只好听凭这只神秘的野兽在模糊的记忆中越走越远。

④睡梦中我时常梦见山里那种好玩的野草,草叶如手指般狭长,叶子的背面长满毛刺,就像抹了黏胶,往衣服上一贴,便牢牢地粘住了。

每次走在山路上,我都用这种叶子在胸前贴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在小女孩儿爱臭美的年纪,这可是一件由自己设计的花衣裳呢!

可是,我始终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像山里的许多动植物一样,在我真正认识它们之前,它们就已经离我远去了。

因为没有为它做任何的记录,现在我已经记不清它的模样,尽管捧着厚厚的植物图鉴,我却不知该从何处查起。

⑤我也曾做过自然观察和记录,厨房里的一窝金腰燕,几时来、几时去,雏燕几时破了壳、几时出了窝,我都仔仔细细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可是后来随着老房子的拆迁,这个本子也遗失了,遗失在满是瓦砾的废墟之中。

从此我不再知道燕子几时来、几时去,雏燕几时破了壳、几时出了窝,只有它们“咕噜噜——咚——呖”的叫声还在耳边回响,因为那时爸爸总说:

“东——莉,东——莉,燕子在喊你呢!

”可是我知道,燕子不会再喊我了,因为我的家没有了,它们的家也没有了,从此我们不再相见。

⑥用绿色肩头扛着我们的大山,它是有生命的,就像我们有头发、有皮肤、有血脉,还有心脏一样,它是有生命的呀!

⑦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大山死了,黑色的煤尘覆盖了山上的每一寸肌肤;大树死了,在煤尘的覆盖下,几乎每一片叶子都停止了呼吸;动物们走了,除了山路上运煤的货车发出“哐啷啷”的巨响之外,山里的夜死一般沉寂。

后来,我的家也没了,被人类掏空的大山再也不能把我高高举在肩头,一声巨响过后,我的家轰然倒下,永远消失在瓦砾与灰尘之中。

曾经以家乡煤炭资源丰富为傲的人们,带着恨与泪,离开了,过去不曾为保卫家园而抗争的人们,现在和将来也未必会为它奔走呼告,伤痛和远去的记忆一样,会越变越淡,越变越模糊。

⑧连我也不记得院子里的石榴树是什么时候死去的,印象中只有它枯萎的模样;连我也想不起山崖上消失的小鸟长着什么样的羽毛,记忆中它们在人们的猎杀中四散纷飞;连我也记不清家乡山脚下的金沙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点点变得乌黑而混浊……没有记录,没有任何的图文、影像资料,它们的生死变迁,像是一个个虚无缥缈的梦。

藏在人们心中的痛越变越轻,轻得仿佛一阵微风便能将它们吹散。

忘记了美好与伤痛的人,便失去了抗争的力量,甚至就连迁往一个新的家园,也不一定懂得珍惜脚下的土地。

⑨我和我的故乡都患了失忆症啊,直到现在,我才开始醒悟:

即使没有摄影器材,曾经,我也可以用自然笔记来记录它的变迁;即使不是生物学家,曾经,我也可以用图画和文字来记录身边美丽的生灵。

⑩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多少地方患有这样的失忆症,但我相信,一切也许还不算太晚。

从现在起,开始记录我们现有的家园,让自己和脚下的这片土地不再失去记忆。

记录的目的不是将历史存入档案,而是警醒人们善待自然,善待人类共有的家园。

(作者:

芮东莉,选自2014年05期《杂文选刊》,有删改。

14、通读全文,说说“我”和“故乡”分别患了怎样的失忆症。

(2分)

15、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有人认为第三段画线句中的“庞然大物”使用不当,你的看法如何?

请联系本段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分)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的画线语句。

(3分)

16、文章语言优美,但读来却让人倍感沉重,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下面这则阅读材料,说说本文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并联系实际,谈谈本文的现实意义。

(6分)

﹝阅读材料﹞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私人订制》,为人们圆各种‘奇葩’梦,笑料不断,可影片结尾却表达了对于现实的忧虑、对于未来的惧怕:

面对大城市的雾霾、乱挖煤带来的环境污染、草原消失、河流遭工厂污染变色,四位主角诚挚地向山川河流‘道歉’,也为影片加上了一个沉重的结尾。

17、本文结尾,作者呼吁“从现在起,开始记录我们现有的家园,让自己和脚下的这片土地不再失去记忆”,相信在你的脑海中肯定也有一片土地,给你带来了快乐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请用你细腻感性的文字将它“记录”下来吧。

(5分)

 

第三部分写作(满分:

60分)

七、作文(60分)

18、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青叶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

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定然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做着这样那样的梦,诸如团圆梦、大学梦、作家梦、航天梦、强国梦……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人类因梦想而伟大。

 请以“我的梦”为题作文(加上适当的词语或短语,补足题目)。

(2)台湾作家龙应台说:

“一件事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生命的成长犹如行走,一路蜿蜒回环,你须走过途中那一个个拐角。

拐角,也许是我们生命行进中的一道道坎,也许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个个结点。

走过一个个拐角,犹如经历一次次修炼。

修炼中我们获得生活的智慧,获得生命的升华。

请以“拐角”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以上两题,任选一题,扣题作文;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500字;

③题目或正文中不得出现本市真实的人名、校名。

④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13分)

1、

(1)学而不思则罔

(2)问君何能尔?

(3)往来无白丁(4)风正一帆悬

(5)所谓伊人(6)似曾相识燕归来

(7)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百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城春草木深

(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二、语言运用(21分)

2、(4分)A、(2分)小明,你不要老是一坐下来就玩手机,我们今天是来给爷爷过生日的,爷爷叫你你怎么都不理呢。

(母亲的话符合生气的语境以及责怪的语气即可。

B、(2分)爷爷,对不起。

我不是故意不理您的,我只顾着自己玩手机,都没听到您叫我,实在太不应该了,我现在陪您说说话吧。

(要有称呼,表达歉意,并适当说明原因。

3、(6分)

(1)(2分)略

(2)(2分)B

(3)(2分)刚强坚韧,令人敬佩。

(应符合“石头”的形象,句式最好与上一句“柔弱多情,惹人怜爱”差不多。

4、(11分)

(1)(3分)a、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b、中国茶文化与文学艺术练习紧密;c、中国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d、中国茶文化对很多国家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写出三点,其中一点——即参考答案中的第四点,是从材料二提炼出来的,可得满分。

(2)(3分)a、喝茶能提神;b、与客人泡茶,显示主人热情礼貌,表示对客人友好与尊重;d、以茶会友,增进友情,还能清心、怡情。

(3)(5分)学生只要一个图能指出两种中国元素,能进行简要、适当的阐释,语言流畅即可满分。

示例A图:

中国元素有:

材质为陶土;印花为中国书法;铭文当中使用了“月”和“春”两个意象;造型以圆线条为主。

中国陶土茶具历来已久(是新时期时代的重要发明),陶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它不仅仅在于原料本身,还在于大师们在它身上留下创作的痕迹。

A图的陶壶,以圆线条为主,造型饱满,工艺精湛,上小下大,又显得古朴稳重,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情趣。

另外,壶身的精妙书法,更为该壶增添了艺术欣赏的雅趣。

铭文“朗月印怀,和春在抱”中,“月”和“春”都是中国古诗当中意蕴丰富的意象,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示例B图:

中国元素有:

材质为白瓷;印花为梅花;造型以圆线条为主。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而B图中的白瓷壶温润如玉,线条流畅,造型精巧,红色的梅花装饰与白慈底相映成趣,另作为“岁寒三友”之一的梅花有高洁、坚强、谦虚等丰富的意蕴,素来为中国人所喜爱,更让该壶有了典雅之趣。

示例C图:

中国元素有:

材质为漆器;印花为龙纹祥云;造型上壶身和壶嘴是圆线条,壶柄是直线条,整只壶方圆结合。

我国的漆器起源久远(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就有可用来作为饮器的木胎漆碗),到了清代开始大规模生产,漆器技艺对日本茶道产生重要影响,英文“Japan”还有漆器的意思。

漆器茶具轻巧美观,色泽鲜丽夺目,逗人喜爱,C图的茶具就有这样的特点,而且它身上的龙纹祥云是中国的传统吉祥图案,显得典雅高贵,非常有中国文化特色。

造型上的方圆结合,不仅带来了一种视觉冲击,更体现了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方圆文化”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天圆地方”为脉络,发挥了道家辩证统一的思想精髓,其内涵具有无穷的丰富性、相对性和多样性。

四、名著阅读(8分)

5、(8分)

(1)(2分)A句简﹒爱B句罗切斯特

(2)(2分)那些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人必将失败,生活当中我们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做人做事。

(3)(4分)理解得当两分,结合四人中的一人来谈两分。

示例: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八十一难就是感受、体会、升华自己的一个过程,剔除糟粕,慢慢成佛。

师徒四人取经不仅是在物理的距离上走到了西天,实际上是内心达到了成佛的境界。

比如唐僧,他最大的弱点是胆小怕事,懦弱无能。

取经路上一遇险山恶水,他就面容失色,惊恐万分;遇到妖魔鬼怪,更是跪倒在地,连声叫大王饶命。

碰到任何困难他都一筹莫展。

连猪八戒也说,师父老大不济事。

唐僧的第二个弱点是不明事理,爱听馋言,黑白不分。

他经常人妖颠倒,相信妖怪的骗术;又偏听猪八戒搬弄是非,错怪孙悟空;处理事端时他又往往不通情理,多次遭遇妖怪的紧要关头,他都妨碍孙悟空除妖,结果害了自己。

尽管唐僧有种种缺点,有时甚至令读者讨厌,但是他具有取经的坚定信念,无论路程有多远,路上有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