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6279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

H-1C-12O-16Fe-56Zn-65

1、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25分;第1-5题各2分,第6-10题各3分。

1.下列食品显碱性的是(  )

 A.醋(pH=2.1)B.酒(pH=7.0)C.酱油(pH=4.4)D.皮蛋(pH=10.

1)

2.为防止面粉加工厂发生爆炸,应张贴的标志是(  )

3.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KNO3B.NH4HCO3C.Ca(H2PO4)2D.KCl

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D.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5.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气味B.塞紧橡皮塞C.稀释浓硫酸D.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6.“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铁锅应用了铁的导热性B.金属银可与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C.金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D.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低

 

7.浑浊的海水经如图净水器处理后,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消灭了水中的细菌B.所得的水一定是软水

 C.有减少海水的异味D.能得到纯净水

8.已知氨气是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试管收集氨气,可选用的装置是(  )

 

9.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Ⅰ反应类型化合反应B.过程Ⅱ发生了化学变化

 C.示意图中所有物质均为氧化物D.参加反应的CO

与O2分子个数比为1:

1

10.

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

 C.t2℃时,60g物质a与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60g

 D.将t1℃b,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b溶液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5小题,共44分)

11.(11分)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氟、锌、硒、碘等.它们在人体内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

(1)图1是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最外层电子数是  ;

(2)从图2可知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3)加碘盐所含KIO3中的I的化合价是  ;

(4)写出化学符号:

①氟离子 ;②三个铁原子  ;③碘单质(双原子分子) ;

(5)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6)硫酸亚铁是一种补铁剂,写出一个由铁单质获得硫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

  .

12.(11分)化学在交通“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1)液化天然气(LNG)是我市正在推广的公交车燃料,它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汽车尾气中NO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反应生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可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我市倡导自行车“低碳出行”.采用碳纤维材料的自行车轻便、机械强

度大,这应用了碳纤维的 (填“物理”或“化学

”)性质;自行车采用铝合金材料,金属铝具有较强抗腐蚀性的原因:

 

13.(7分)如图所示装置的U形管左侧管内固定一小试管.

(1)若右侧管内挂的是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向小试管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滤纸条的颜色变化是  ;若先在小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固体,再进行上述实验操作,则可在更短的时间内观察到滤纸条有相同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

(2)若右侧管内挂的是石蕊试液浸泡过的滤纸条,其中一条是湿润的,一条是晾干的.向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写出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证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的现象:

  ;要让气球明显变瘪,可用针筒向U形管内注入足量的  溶液.

14.(9分)追求化学家的足迹.

(1)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化学家之一,他获得氧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类:

a.加热分解硝酸钾、氧化汞、硝酸银等

b.用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加热:

2MnO2+2H2SO4(浓)

2MnSO4+2X+O2↑

①a中反应物均可制得氧气,因为它们组成的共同点:

  ;

②b中物质X化学式为 ;

③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舍勒由于受“燃素说”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逸散到空中去了),导致“氧气”从他的鼻尖下溜走.化学家拉瓦锡结合大量实验事实,否定了“燃素说”认为的“物质燃烧后质量应当减轻”的观点,真正发现了氧气.

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以铁燃烧的事实,指出上述“燃素说”的谬误:

 .

15.(6分)氯化钾固体样品中混有少量碳酸钾和硫酸钾两种杂质,为了获得纯净的氯化钾,将样品溶解,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

.已知试剂1为氯化钾溶液,B、C为固体难溶物,每步骤加稍过量的试剂.

(1)固体难溶物B含有碳酸钡和  ;

(2)检验步骤①已除去杂质的方法(操作、现象、结论)是 

 ;

(3)试剂Ⅱ中溶质的化学式:

 ,试剂Ⅲ的名称是  ;

(4)由E获得氯化钾晶体的分离操作名称是  .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16.(10分)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一:

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

(1)所需的氢氧化钠质量:

 

 g;

(2)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于天平  (填“左”或“右”)盘的烧杯内;量取的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应选择的量筒的规格是  mL(选填“10”、“100”或“250”).

实验二:

水的电解实验

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已知氢氧化钠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只起到增强水的导电性作用.

(3)开始反应前a,b两管内都充满溶液.关闭活塞,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两管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则a管下方导线应接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用  验证b管中的气体,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4)说明水是一种化合物的实验事实:

 .

(5)电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填“<”、“=”或“>”).

17.(10分))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

发生的主要反应:

C+2CuO

2Cu+CO2↑.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产物(假设反应物已完全反应)作如下探究:

探究一:

检验产物的成份

【提出问题】实验产物是暗红色固体,很难观察到紫红色固体.暗红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Cu2O+H2SO4═CuSO4+Cu+H2O.

【猜想与假设】暗红色固体除铜外还可能含有Cu2O.

【设计实验】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现象:

  ,说明暗红色固体含有Cu2O.

 

探究二:

测定产物中Cu2O的含量

原理:

Cu2O+H2

2Cu+H2O,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1)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  ;

(2)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高,原因是

(3)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正确的顺序是 

 

①打开K2,关闭K1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连接仪器

④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

(4)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 (填“a”、“b”或“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四、计算与应用题(共1小题,11分)

18.(11分)已知有些晶体按比例含有一定量特殊的水(

称为结晶水),在一定的温度下可脱去结晶水,为了研究草酸亚铁晶体的组成,称取54.0g草酸亚铁晶体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

温度t1℃时,草酸亚铁晶体完全脱去结晶水,并生成草酸亚铁(FeC2O4)固体;温度t2℃时,草酸亚铁完全分解,发生反应:

3FeC2O4

Fe3O4+4CO↑+2CO2↑.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草酸亚铁晶体完全脱去结晶水生成FeC2O4的质量.

(2)求该草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

(3)求该草酸亚铁晶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

2014年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详细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25分;第1-5题各2分,第6-10题各3分。

1.下列食品显碱性的是(  )

 A.醋(pH=2.1)B.酒(pH=7.0)C.酱油(pH=4.4)D.皮蛋(pH=10.

1)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2.为防止面粉加工厂发生爆炸,应张贴的标志是(  )

考点:

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3.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KNO3B.NH4HCO3C.Ca(H2PO4)2D.KCl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D.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菁优

5.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气味B.塞紧橡皮塞C.稀释浓硫酸D.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考点:

仪器的装配或连接;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6.“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铁锅应用了铁的导热性B.金属银可与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C.金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D.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低

【答案】B

【解析】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金与合

金的性质

7.浑浊的海水经如图净水器处理后,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消灭了水中的细菌B.所得的水一定是软水

 C.有减少海水的异味D.能得到纯净水

考点:

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8.已知氨气是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试管收集氨气,可选用的装置是(  )

 

考点: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9.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Ⅰ反应类型化合反应B.过程Ⅱ发生了化学变化

 C.示意图中所有物质均为氧化物D.参加反应的CO

与O2分子个数比为1:

1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10.

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

 C.t2℃时,60g物质a与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60g

 D.将t1℃b,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b溶液

【答案】D

【解析】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5小题,共44分)

11.(11分)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氟、锌、硒、碘等.它们在人体内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

(1)图1是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最外层电子数是  ;

(2)从图2可知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3)加碘盐所含KIO3中的I的化合价是  ;

(4)写出化学符号:

①氟离子 ;②三个铁原子  ;③碘单质(双原子分子) ;

(5)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6)硫酸亚铁是一种补铁剂,写出一个由铁单质获得硫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

  .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2.(11分)化学在交通“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1)液化天然气(LNG)是我市正在推广的公交车燃料,它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汽车尾气中NO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反应生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可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我市倡导自行车“低碳出行”.采用碳纤维材料的自行车轻便、机械强

度大,这应用了碳纤维的 (填“物理”或“化学

”)性质;自行车采用铝合金材料,金属铝具有较强抗腐蚀性的原因:

 

考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3.(7分)如图所示装置的U形管左侧管内固定一小试管.

(1)若右侧管内挂的是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向小试管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滤纸条的颜色变化是  ;若先在小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固体,再进行上述实验操作,则可在更短的时间内观察到滤纸条有相同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

(2)若右侧管内挂的是石蕊试液浸泡过的滤纸条,其中一条是湿润的,一条是晾干的.向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写出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证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的现象:

  ;要让气球明显变瘪,可用针筒向U形管内注入足量的  溶液.

考点:

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4.(9分)追求化学家的足迹.

(1)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化学家之一,他获得氧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类:

a.加热分解硝酸钾、氧化汞、硝酸银等

b.用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加热:

2MnO2+2H2SO4(浓)

2MnSO4+2X+O2↑

①a中反应物均可制得氧气,因为它们组成的共同点:

  ;

②b中物质X化学式为 ;

③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舍勒由于受“燃素说”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逸散到空中去了),导致“氧气”从他的鼻尖下溜走.化学家拉瓦锡结合大量实验事实,否定了“燃素说”认为的“物质燃烧后质量应当减轻”的观点,真正发现了氧气.

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以铁燃烧的事实,指出上述“燃素说”的谬误:

 .

【答案】

(1)①都含氧元素;②H2O;③2H2O2

2H2O+O2↑;

(2)①3Fe+2O2

Fe3O4;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

【解析】

考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化学性质;质量守

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5.(6分)氯化钾固体样品中混有少量碳酸钾和硫酸钾两种杂质,为了获得纯净的氯化钾,将样品溶解,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

.已知试剂1为氯化钾溶液,B、C为固体难溶物,每步骤加稍过量的试剂.

(1)固体难溶物B含有碳酸钡和  ;

(2)检验步骤①已除去杂质的方法(操作、现象、结论)是 

 ;

(3)试剂Ⅱ中溶质的化学式:

 ,试剂Ⅲ的名称是  ;

(4)由E获得氯化钾晶体的分离操作名称是  .

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所以试剂Ⅱ为碳酸钾;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试剂Ⅲ的名称是盐酸;(4)氯化钾溶于水,所以由E获得氯化钾晶体的分离操作名称是蒸发结晶.

考点: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蒸发与蒸馏操作;盐的化学性质.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16.(10分)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一:

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

(1)所需的氢氧化钠质量:

 

 g;

(2)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于天平  (填“左”或“右”)盘的烧杯内;量取的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应选择的量筒的规格是  mL(选填“10”、“100”或“250”).

实验二:

水的电解实验

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已知氢氧化钠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只起到增强水的导电性作用.

(3)开始反应前a,b两管内都充满溶液.关闭活塞,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两管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则a管下方导线应接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用  验证b管中的气体,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4)说明水是一种化合物的实验事实:

 .

(5)电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填“<”、“=”或“>”).

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电解水实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7.(10分))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

发生的主要反应:

C+2CuO

2Cu+CO2↑.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产物(假设反应物已完全反应)作如下探究:

探究一:

检验产物的成份

【提出问题】实验产物是暗红色固体,很难观察到紫红色固体.暗红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Cu2O+H2SO4═CuSO4+Cu+H2O.

【猜想与假设】暗红色固体除铜外还可能含有Cu2O.

【设计实验】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现象:

  ,说明暗红色固体含有Cu2O.

探究二:

测定产物中Cu2O的含量

原理:

Cu2O+H2

2Cu+H2O,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1)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  ;

(2)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高,原因是

(3)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正确的顺序是 

 

①打开K2,关闭K1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连接仪器

④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

(4)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 (填“a”、“b”或“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四、计算与应用题(共1小题,11分)

18.(11分)已知有些晶体按比例含有一定量特殊的水(

称为结晶水),在一定的温度下可脱去结晶水,为了研究草酸亚铁晶体的组成,称取54.0g草酸亚铁晶体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

温度t1℃时,草酸亚铁晶体完全脱去结晶水,并生成草酸亚铁(FeC2O4)固体;温度t2℃时,草酸亚铁完全分解,发生反应:

3FeC2O4

Fe3O4+4CO↑+2CO2↑.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草酸亚铁晶体完全脱去结晶水生成FeC2O4的质量.

(2)求该草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

(3)求该草酸亚铁晶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