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3586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docx

国内外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模式

一、国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管理模式

当今时代,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领域的国际潮流。

绿色建筑最大特点是将可持续性和全生命周期综合考虑,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和运用“四节一环保”目标和策略,才能实现建筑的绿色内涵,而建筑的运行阶段占整个建筑全生命时限的95%以上。

可见,要实现“四节一环保”的目标,不仅要使这种理念体现在规划、设计和建造阶段,更需要提升和优化运行阶段的管理技术水平和模式,并在建筑的运行阶段得到落实。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国家研究建筑的整体运行管理策略,并对实现此类策略的建筑称之为智能建筑或绿色建筑,目标是在为居住和使用者提供人性化使用空间,和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前提下总体控制和协调建筑的运行,实现节约资源、减少运行能耗及延长建筑寿命的目的。

而仅重视绿色建筑的设计手段和建设技术的运用,而没有合理的关注其运行管理策略,就会使得前期的投入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1、美国可再生能源项目管理模式

美国作为一个耗能大国,吃过能源危机的苦头,因此在开发可再生资源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政府积极引导和鼓励在建筑中使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原地发电已成为评定绿色建筑的重要标准。

美国的BIPV(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政府利用融资杠杆,寻求多方合作,联系社会、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一项长期系统工程。

多年实践证明,BIPV项目的实施,不仅达到了创造舒适的建筑环境、降低建筑物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而且扩展了能源选择、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使美国的太阳能产品在世界上更具竞争力,给美国带来相当可观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纵览各国在建筑中利用太阳能的发展情况,美国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尤其是太阳能的利用纳入到绿色建筑

的评估体系之中,并在评估得分点中占主要地位,大大地促进了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利用及其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

1.1LEED评估体系简介

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建立并推行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LeadershipinEnergy&EnvironmentalDesignBuildingRatingSystem简称LEED),在世界各国的绿色建筑评估及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被认为是比较完善和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

LEED评估认证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一种商业行为,需收取一定的佣金;二是采取第三方认证,既不属于设计方又不属于使用方,在技术和管理上保持高度的独立性;三是企业采取自愿认证的方式,按照得分由高到低将建筑分为白金、金、银和认证四种等级。

这种保持高度权威性和自愿认证的商业行为,在美国取得了很大成功,并不断在发展和更新。

2003年USGBC推出了评估新建建筑和主体翻新建筑的最新版本LEEDversion2.1,该版本是在LEEDversion2.0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保留了version2.0的精华部分,在条款的权重方面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都体现了对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的重视。

建筑消耗了全美65%的电力和36%的能源,可见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扮演着能源使用大户的角色,因此,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要考虑能源短缺这个因素。

基于此种认识,LEEDversion2.1认证标准中充分体现了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

评定标准共分六部分,其中有三部分涉及到能源问题,总分为69分。

在奖励涉及能源问题上所做出的设计和建造策略中,能源和大气一项占17分,大于任何其他五个部分中的任一部分的分值;原材料和资源一项占2分用来奖励使用本地材料和500英里半径以内取材,因为这些做法减少了运输油耗;在可持续的场地一项中,以4分奖励采纳了评估标准提供的四种可供选择的交通方案,也是出于减少运输油耗的考虑。

关于能源的这23分占了总分69的1/3,可见在建筑的建造和运行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种种影响,能源方面的影响是最深远的。

1.2LEED体系中对在建筑中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鼓动

在建筑中利用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的,最常用的就是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供热。

太阳能发电分为利用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光电发电和利用独立安装的太阳能光电系统发电。

太阳能供热主要指利用太阳能提供家庭所需热水和采暖。

这些都可以成为在LEED评估体系中的得分点,在此,主要介绍一下在LEED评估体系中关于在建筑中利用太阳能的条款,以及在美国促进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情况。

在LEED评估体系的第三部分“能源与大气”中,第二个得分点“可再生能源”,是为了提高建筑总能耗中使用当地生产的、非污染的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提高能源自给自足的能力,以减少使用矿物能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随着建筑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总能耗中所占比例的增加,得分也相应提高,即

占5%得1分,10%得2分,20%得3分。

第六个得分点“绿色动力”,鼓励使用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发出的电力,要求业主签订一个至少两年期的供电合同,以保证建筑消耗的至少50%的电力来源是符合资源调配中心(CenterforResourceSolutions)对绿色能源要求的可再生能源。

LEED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定义是来自于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小水电能源。

太阳能发电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中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不仅可以供给建筑自身的需要,多余的电力还可以输送到公共电网中。

为了节省建筑材料和建造时间,同时使建筑外观符合审美要求,具备发电、建筑、装饰三位一体的特点,将光电板代替传统材料应用于屋面、幕墙以至于遮阳板中,这就是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发电(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简称BIPV)。

不论从建筑、技术或经济角度出发,BIPV均有诸多优点:

它能有效利用建筑结构表面,无需占用土地;原地发电,就地使用,节省送电确保建筑自身全部或大部分用电投资;增强供电可靠性,对公共电网起一定的调峰作用。

由于屋顶和墙面的光电板方阵直接吸收太阳能,因而可降低空调负荷、改善室内环境;如果把光电板幕墙作为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则建筑物外观更为独特。

如果采用大尺度的新型彩色光电板构件代替昂贵的外墙装饰材料,可减少建筑物的整体造价。

1.3实例介绍

由于能源在LEED评估体系所占的比重较大,故而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表现较好的建筑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较高的分数:

位于洛杉矶的德布斯公园奥特朋中心(AudubonCenteratDebsPark)是一栋建筑面积467m2的单层建筑,建成于2003年11月,通过了LEEDversion2.0评估,得分53分,为白金级。

在53分中,有21分是因为采取了积极的能源措施而得到的,其中能源与大气一项满分17分实际得了15分。

此建筑在能源方面的主要措施是完全脱离公共输电网而采用放置于屋顶上的太阳能光电板发电以满足建筑用电的需求,因而大大降低了建筑使用能源的成本。

建筑每年的用电量为25000kW·h,包括场所照明和废水处理系统所需要的电力。

事实证明,建筑的光伏系统自身发电在冬季也完全可以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

如上述实例所处地区夏季较为凉爽,无须太多的制冷能耗,光伏发电

系统40%的发电量即可满足使用要求。

这套25kW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200多块光电板,即使在没有直射阳光的情况下也可以为蓄电池提供4~5天的储备容量。

同时太阳能加热系统为建筑提供所需热水。

表1为计算机模拟得出的建筑能耗表。

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供热系统后,建筑耗能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因而可以节省建筑能耗支出。

但是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成本却使建筑初投资有所增加,据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提供商之一的PVPower公司提供的数据,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成本是5!

30美元/W,现在普遍认为当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成本降到3美元/W时才能与常规发电价格相当。

安装成本较高使一些建筑项目望而却步,因此,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扶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例如,在实施光伏并网发电的州对用电量采用净计量的方法,即用电量等于从公共电网中获取的电力减去建筑安装的光伏系统向公共电网输送的多余电力,而且公共电力公司要无条件收购这些绿色

电力。

在纽约,向商业组织和个人征收的绿色建筑税为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发电(BIPV)项目提供的100%增加成本补贴,向非BIPV项目提供25%的增加成本补贴,上限是额定功率每Wp补贴3美元。

利福尼亚州则为安装太阳能系统提供占成本7.5%的贷款。

宾夕法尼亚州的能源成果补贴计划(EnergyHarvestGrantprogram)则为可再生能源的推广拨出500万美元的预算,并且对项目的规模没有限制。

除了这些地方性鼓励措施,国家制定的影响较大的政策计划有“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光伏建筑良机计划”等。

2、日本麻布地区半露天式庭院

为加速智能建筑业的发展,日本政府制定了从智能设备、智能家庭到智能建筑、智能城市的发展计划,建设省还成立了“国家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和“日本智能建筑研究会”(JIBI)。

日本建设省在推进智能建筑概念时,抓住用于住宅的总线技术为契机,提出了家庭总线系统概念,在1988年9月制定了HBS标准。

1988年初提出对住宅区内所有住宅的信息管理采用超级家庭总线技术。

1990年左右,日本在幕张建立了一个高水平示范性的智能住宅区,1996年日本推出多媒体住宅样板计划,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智能住宅。

日本科技人员在东京的麻布地区修建的一座设计新颖的现代化房屋可说具有代表性。

该建筑是为了解决大自然如何协调的问题。

建筑物内有一个半露天式庭院,室内的感应装置能够随时测量出天气的温度、湿度和风力等,并将各种数据及时输送到地下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以此为依据控制着门窗和空调器的开关,使房间保持住户感到最舒适的状态。

最精彩的是,在计算机指挥下,房屋内的各种仪器配合默契、工作协调。

如遇刮风下雨门窗会自动关闭,控制室内温度的空调器随之开始运转。

如果住户看电视时有电话来,电子控制系统会自动把电视音量调小。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使建筑具有生命似乎已不再是什么梦想。

目前日本新建的建筑中80%以上是智能化,其中许多大城市建设了“智能化街区”、“智能化群楼”或“智能化城市”,横滨将建成“21世纪国际化信息城”。

日本的智能建筑系统包括四个部分:

适应接收和发送信息,达到高效管理;确保在大厦工作的人感到舒适和方便;物业管理以期实现最小花费的最佳管理;在不同的生意模式中都能得到最快的经济回报。

日本的智能建筑是开发、设计、施工规模化与集团化;以人为本,注重功能,兼顾未来发展与环境保护;大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控制与人工智能技术,住宅技术现代化。

由于智能建筑发展迅速和具有自己的特色,日本被认为是在智能建筑领域进行全面的综合研究并提出有关理论和进行实践的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

3、芬兰VIIKKI生态住宅小区

现在建造的芬兰赫尔辛基市VIIKKI生态区是按欧盟Thermie协会的生态区实验型项目大纲建造的。

芬兰的这一项目具体负责指导工作的是赫尔辛基工业大学。

示范区位于赫尔辛基市新的大学区和科技园,共有人口13000人,除大学科研中心外还有市图书馆、商业和公共服务机构。

市政府对住宅小区的设计组织了方案竞赛,提出具体的社会、环保及节能方面的要求:

要体现独特的城市建筑风格;能保证市民有很高的居住环境质量和室内空气品质;各种建筑除满足其功能要求外,要表现出生命活动朝气蓬勃的姿态;禁止使用污染环境的工艺过程和能源,减少天然燃料的使用量,增大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废热回收和水资源保护和循环使用等等。

这样的要求就不再仅仅是体现节能与环保的理念,而且要体现人居环境和构成现代城市基础的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互相作用的理念。

VIIKKI生态示范区的城市结构布局紧凑、建筑物少层、多防风围墙的特点。

住房朝向选择时考虑到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辐射热和天然采光,主立面和大面积玻璃窗朝南。

根据当地气象特点,把门廊布置在南面,改善了防风性能,并充分研究了房屋形状和相对位置对气流的影响,使住宅小区具有舒适的微气候条件,又减少了供热供电负荷。

小区既有来自于赫尔辛基城市电网的供电和集中供热,又有自身太阳能供热和一些多层楼房上放置的光电装置的供电。

住房的采暖通风和热水供应系统设计时应用了各种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a、集中供热系统低温回水用于地板供暖;b、回收房屋集中机械通风排风中的热量(换热器装在屋顶间);c、各住户有独立式带废热回收的机械通风;d、用特殊构造的窗或玻璃阳台加热进入的室外空气,造成房间的自然通风。

部分房间新鲜空气由位于散热器后的进风口进入,被散热器加热,不会有吹冷风感;e、使用特殊构造的风帽保证自然通风效果,能有效避免冷风倒灌;f、集中供热使用热量表分户计量、收费,各房间使用温控阀;g、利用太阳能热水器供热水,并与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相连,可节省能耗62%。

VIIKKI住宅小区的供热、供电,除与城市供热网、供电网相连外,还有芬兰最大的太阳能利用装置。

设计方案采用了太阳能利用的最新技术,并做到太阳能利用设备与建筑构造的一体化。

4、德国能效项目管理模式

4.1管理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责

Ø联邦经济与技术部:

负责传统能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的事务及节能工作管理

Ø联邦环境、自然保护与核安全部:

负责新型能源(如原子能、可再生能源)的事务及节能工作管理

Ø联邦交通、建筑与城市发展部:

负责交通、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费和节能工作管理

4.2项目实施方案

Ø项目实施方式采用完全市场化运作模式

Ø项目实施主体包括能源供应商、建筑监控技术生产商、德国能源署以及其他第三方等,通过市场化竞争取得项目、开展实施项目

Ø各级政府部门、相关监管机构及企业行业协会进行监管

4.3太阳能技术在德国建筑中的应用

德国是比较重视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的国家之一,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比较成熟的经验。

德国环保部在“太阳能2000”宣传计划中特别强调了进一步加强在德国使用太阳能的重要性。

目前,德国太阳能光电板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50MW的水平,可以满足世界上1/3的市场需求。

据德国专家预测,到2050年,德国能源供应的50%将来自于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

德国建筑界对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目前在德国城市的许多建筑中,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中考虑的重要内容。

4.3.1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中的运用类型

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中的运用一般可以分为3种类型:

第一种是被动式接受技术,它通常通过透明的建筑围护结构和相应的构造设计,直接利用阳光中的热能来调节建筑室内的空气温度;第二种是太阳能集热技术,它通常通过集热器把阳光中的热能储存到水或者其他介质中,在需要的时候,这些储存的能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建筑物的能耗需求;第三种是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它通过太阳能电池把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可以直接为建筑物提供照明等能源需求。

第一种方式常常可以用常规的技术手段实现,后两种方式则更多地体现出高技术的运用。

德国由于其在经济实力和科研技术方面的优势,所以在相当一部分建筑中采用了太阳能集热技术和太阳能光电技术。

4.3.2应用实例

1)弗莱堡沃邦居住区

沃邦居住区位于弗莱堡的南部城市边缘的舍恩伯格(Schonbergs)山和洛雷托伯格(Lorettobergs)山两山脚下的狭长地带,离城市中心约25km。

这个居住区是在1930年代的旧兵营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

居住区的规模很大,在它东部区域的住宅建设中,大量使用了太阳能光电技术。

在德国的很多城市里,住宅朝向的要求并不像北京这么高,在沃邦居住区里的大量住宅就都是东西朝向的,而在它东部区域的住宅,为了能够充分地利用太阳能,则全部采用了南北朝向,与居住区中的其他住宅在布局上具有明显的不同。

这些太阳能住宅在屋顶上大量安装了太阳能光电板,几乎所有朝南的坡屋顶上都完全被光电板所覆盖。

这么大规模的光电板装置应用即使是在德国也是比较少见的。

光电板的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形式的明显特征。

这些住宅全部采用木结构的形式,都是3层或者四层的联排住宅,在建筑平面设计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构思,甚至略显平淡。

在这里,太阳能技术所能为建筑提供的能源才是欧洲著名的太阳能建筑设计师罗尔夫·迪施(RolfDisch)主要关注的问题。

罗尔夫·迪施与其他10位合作者在设计和建造中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尽可能地利用了弗莱堡充足的日照条件。

通过太阳能光电板所提供的电功率,在一天之中阳光最强烈的时候,每户太阳能光电板所提供的功率峰值可达5kW。

太阳能装置每年可以为每户提供大约5700度电,所提供的能量可以满足住宅中50%的热水需求。

2)弗莱堡“旋转别墅”

罗尔夫·迪施在弗莱堡另一个很著名的作品就是1995年设计的“旋转别墅”。

它位于距离弗莱堡沃邦居住区不远的一个高级别墅区里,这个别墅区里的绝大多数别墅都采用传统的建筑样式,“旋转别

墅”以其独特的造型在其中非常显眼。

“旋转别墅”最大的特点在于建筑自身可以根据太阳的方向旋转。

建筑物的基底面积仅有9m2,重

达100t的建筑就完全靠这9m2的柱支撑,并且以这个巨大的柱子为轴旋转。

这样就突破了传统建筑设计中的朝向问题,整个建筑的所有房间都可以接收到阳光的照射,提高了居住质量。

建筑的围护结构为高效的透明墙体,既可以在采暖季节让阳光充分地照射到房间里,加热室内的空气,又能够有效地防止热量的散失。

部分墙体外安装了一种管状透明材料,使墙面的K值可以达到0.6W/m2。

如果在管状材料中充入氪气和氙气等惰性气体,那么墙面的K值可以降低到0.4W/m2。

“旋转别墅”的屋顶上安装了太阳能光电板,光电板可以根据一天中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调整自己的角度和方向,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

因此,屋顶上安装的约54m2的太阳能光电板在一天中所提供的功率峰值可达到6.6kW,并且能够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保持较高的功率。

这种高效利用的太阳能光电板一年可以为“旋转别墅”提供大约9000度的电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建筑能耗的需要。

3)汉堡伯拉姆菲尔德(Bramefeld)生态村

汉堡伯拉姆菲尔德生态村是德国教育科研部支持开发的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4500m2,是德国城市中比较早利用太阳能技术的居住区,由斯图加特大学热工研究所提供技术设计。

在伯拉姆菲尔德生态村中,主要采用了太阳能集热技术,从太阳能中获取热能,以此替代传统的天然气作为采暖的能源。

在每户住宅的屋顶都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集热器,通过集热器采集的太阳能来加热集热器中的水,然后把这些经过加热的水通过设计的管网输送汇集到居住区中供暖中心的一个储水罐里,在需要的时候,这些储藏的热水再通过管道返回到每户住宅中,可以为居住区中的住宅提供采暖和生活热水。

与弗莱堡居住区建筑所不同的是,在这里与建筑屋顶形式相结合的是太阳能的集热器,在整个生态村中,所装置的太阳能集热器总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占所有建筑屋顶面积的49%。

这些太阳

能集热器可以提供相当于大约700kW的功率。

由于存在不同季节对能源需求的差别,所以在整个太阳能利用系统中,一个有效的能量储存设备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整个系统是否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关键所在。

在汉堡生态村的设计中,采用了一个容量为4500m3的大储水罐作为储存一年四季中所采集的太阳能的储存设备。

这个储水罐由钢筋混凝土建成,深埋于居住区能源管理站的地下,并采用了高效的保温材料和措施,保证在漫长的储存期间水温不会有太多的变化。

通过这套完整的集热、储热和供热系统,可以满足生态村中130户住户的生活热水和冬季采暖中相当大一部分需求,每年可以节省以前由石油、天然气等常规性能源所提供的约0.8兆度的能量,占生态村中所有能耗的49%。

同时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每年可以少排放约158t的CO2。

5、法国能效项目管理模式

5.1管理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责

Ø环境与能源控制署:

全面管理、实施全国节能和对环境污染的控制;负责相应节能项目的资金支持、项目委托工作;对社会进行宣传教育

Ø各级地方政府配套相应机构:

配合环能署的相关工作

5.2项目实施方案

Ø项目通过合同委托其他单位实施

Ø环能署定期组织审计官员对项目进行定期审计

Ø环能署在项目完成之后组织验收小组对项目进行验收

6、英国能效项目管理模式

6.1环境、食品和农村事业部

主要职责:

制定相关节能政策和法规;管理政府对能效投资的资金,但不对项目进行直接管理。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选定大型的能源咨询类公司具体实施;资金由环境、食品和农村事业部下设立的基金会独立管理运作,如项目资金投入较大,由政府部门、碳基金和企业组成专家组进行讨论

6.2贸工部

主要职责:

负责可再生能源方面的项目管理工作。

项目实施方案:

贸工部直接面向公众和私人团体,采取招投标的形式,通过项目的招投标、监管和评估等事宜直接对项目进行管理。

6.3英国利用热泵创造房屋节能的“保温套”

当大多数人还在为燃料账单上的天文数字忧愁时,杰夫和凯特滕斯托尔已经在享受绿色节能房屋所带来的实惠。

建筑设计师将英国的建筑技术与德国能源技术相结合,为英国家庭设计出了1种很特别的绿色节能房屋,1个家庭的燃料费只需70英镑/a。

这种舒适的节能房屋已于2011年建在西约克斯的哈德斯菲尔德。

无需复杂的设计和昂贵的机器,比如,风力涡轮机和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机器,绿色节能房屋创造出1种“保温套”式的效果。

它依赖于简单的设计,精心施工,像“向日葵”似的一直向阳,其绝热性能远超过英国政府建筑法规要求的标准。

确保了完整的空气和风力密封性。

潮湿空气不会进入建筑物内,里面的热气也不会跑出屋外,但屋内的空气永远是新鲜的,其依赖于机械热回收通风系统,将新鲜空气从外面带进来,里面99%的热量都由外面的热空气带来。

这种绿色节能建筑有着独特的设计和建设管理风格,其使用德国计算机软件包监测房屋的气密性和能源效率。

它与德国的扁平封装节能屋的材料是完全不同的,不使用实心墙,在房子外面贴聚苯乙烯用于保温。

人们起初不习惯这样的节能房屋,因为它们是英国建筑商们使用方块砖墙、空心墙和石头包围的方式建造的。

建造节能屋最重要的是质量控制和现场细节监控。

一切都要监测,从开始到结束,以确保没有任何漏洞。

建筑商们在美丽的维多利亚花园建三居室房屋的费用为14×104英镑。

建成后,房屋主人将享受地板采暖设备,很少自己生火,燃料费减少90%。

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产生取暖和烹饪所需的一切能量。

退休的艺术设计教师杰夫去德国旅行时看到这种节能住宅,感到非常惊讶。

他表示,节能建筑看起来就像普通的现代房屋,毫无闪光之处,实际上非常不同,外面的温度是-2℃时房屋里面却温暖如春,人住在里面非常健康,非常舒适,非常节能。

据专家解释,绿色住宅是指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在住宅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高新技术成果,使建筑物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为人类营造舒适、优美、洁净的居住空间。

绿色住宅具体内容包括6个方面:

a)规划设计合理,建筑物与环境协调。

房间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厨房、卫生间异味气体能在瞬间散发;b)房屋围护结构御寒隔热,门窗密封性能及隔音效果符合规范标准;c)供热、制冷及炊烧等,尽量利用清洁能源、自然能源或再生能源;d)饮用水符合国家标准。

排水深度净化,达到可循环利用标准;e)室内装修简洁适用,化学污染低于环保规定指标;f)有足够的户外空间,小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无裸露地面。

尽管建造节能型绿色房屋要比普通房屋的费用多15%,但节能屋为居民和我们的地球节省的能源是巨大的,它可能会成为未来英国建房的蓝图。

二、国内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管理模式

1、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1)DBB模式:

即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