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4210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3.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docx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

 

浙江自然地理植被野外实习报告

 

院系:

地理科学学院

姓名:

学号:

年级:

2012级

班级:

GIS

报告完成时间:

2014年9月29日

 

1前言

地理学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的课程,地理野外实习让我们观察到不同地理要素综合作用下的地理景观,通过对地理景观分布、形成、发展规律的观察和分析,能让我们综合地认识地理现象,理解自然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培养多学科综合分析的能力。

野外植被实习,既能在实践中检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深入理解各种植被类型,又能学到植被野外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我们自主获得知识,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野外实习,能提高同学们的系统思考,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

实习时间:

2014年9月4日——2014年9月6日

实习地区:

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

实习地点分布图:

图1.1实习地点分布图

2西天目山自然地理概况

2.1浙江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浙江省简称浙,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浙江省东临东海,北接长江三角洲与江苏上海相邻,西边是安徽省和江西省,南边是福建省。

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

省会为杭州市。

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浙江区内地貌类型众多,地史记录完整,集合了山地、丘陵、平原、盆地、河流、湖泊、海洋、洞穴、岛屿等各种自然要素,地貌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是亚热带地区地貌野外实习的理想场所。

图2.1浙江省遥感图

2.2西天目山自然地理概况

西天目山位于浙江省西北,浙皖两省交界处,北纬30°21’,东经119°26’,面积约10.6平方千米,高峰仙人顶海拔1507m,相对高差为1200m,与庐山、黄山同为我国中亚具有代表性山地。

由于历史和交通原因,相较东天目山,西天目山受人为活动干扰少,植被保护较好,南坡也已建立一个自然保护区,较旅游业发达的庐山、黄山更利于土壤研究。

2.2.1地质状况

西天目山位于天目山火山构造盆地的西部,历史上区域内火山活动频繁,火成岩发育,岩石种类多,有流纹岩、流纹、斑岩、凝灰岩或容凝灰岩等。

这一整套中生代上侏罗纪发育的中酸性火山岩构成了天目山的主体,山麓低山丘陵地带有一定面积的古生代寒武红石灰岩和奥陶纪页岩分布。

2.2.2气候条件

西天目山地域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季节变化显著,年均温较低,年均温为8.8°C,冬季三个月的平均气温都低于零度;雨量充沛,年降水量为1054mm,受山地地形影响,冬季三个月也有50mm降水量;相对湿度大,年均相对湿度79%,一年中山顶雾日达250天;霜雪期较长。

此外西天目山气候的垂直变化明显,随海拔升高,气温渐降,雨量逐增,环境愈趋湿润,具有山地气候特色。

2.2.3地貌特征

西天目山主体为侏罗纪火成岩,岩层大部分层厚质坚,节理发达。

从岩层倾向判断,西天目山火成岩为复背斜的轴部,其火山喷发也是沿背斜裂隙喷出。

火山岩垂直节理发达,风化沿节理进行,形成奇峰坚石悬崖陡壁等景观,也导致了大规模崩坍现象形成各种崩坍乱石。

总之由于火山岩硬度大和节理的发育,在西天目山海拔约350m以上,形成了坡度很大的高峻中山地形。

2.2.4植被条件

西天目山植被种类多,覆盖度大。

西天目山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下降,植被类型的垂直变化明显。

从山麓到山顶依次为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落叶矮林等地带性植被类型,此外还有竹林、针叶林等人工林。

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海拔230~850m的低山丘陵段,400米以下,常绿阔叶林占绝对优势;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集中分布于850~1100m地带,是西天目山主要植被;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1100~1350m;落叶矮林,分布在海拔1350m以上。

此外还有竹林(分布在400~900m地带)、针叶林(350~1100m地带)等人工林。

3天目山植物地理学实习内容

3.1植物识别

3.1.1盐肤木

漆树科盐肤木属落叶小乔木,奇数偶状复叶,大叶柄上有片状物,为延伸叶片,花为圆锥花。

3.1.2麻栎

壳斗科、栎属植物,落叶乔木,被子植物;树上有果实,似板栗,外壳有刺包起,称为壳斗,叶子有齿。

生于海拔60-2200米的山地阳坡,成小片纯林或混交林,阳性喜光,喜湿润气候。

耐寒,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湿,不耐盐碱,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沙壤土上生长最好,排水不良或积水地不宜种植。

与其它树种混交能形成良好的干形,深根性,萌芽力强,但不耐移植。

抗污染、抗尘土、抗风能力都较强。

寿命长,可达500~600年

3.1.3柘树

桑科柘属,灌木至小乔木,常有刺,株高可达6米,卵形或倒卵形革质叶子,叶子有浆,夏季开花,花雌雄异株,头状花序腋生,近球形复花果红色,直径约25毫米,有毒,果上有毛。

3.1.4粗榧

灌木,高2-5米,间或长成高达15米的小乔木,裸子植物。

叶条形,排列成两列,通常直,稀微弯,长2-5厘米,宽约3毫米,基部近圆形,几无柄,上部通常与中下部等宽或微窄,先端通常渐尖或微凸尖,稀凸尖,上面深绿色,中脉明显,下面有2条白色气孔带,较绿色边带宽2-4倍。

3.1.5水杉

落叶乔木,柏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

落叶大乔木,高可达35米,直径可达2.5米。

叶线形,交互对生,假二列成羽状复叶状,长1-1.7厘米,下面两侧有4-8条气孔线。

3,1,6枫香

金缕梅科枫香树属,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最大可达1米,树皮灰褐色。

喜温暖湿润气候,性喜光,幼树稍耐阴,耐干旱瘠薄土壤,不耐水涝。

在湿润肥沃而深厚的红黄壤土上生长良好。

深根性,主根粗长,抗风力强,不耐移植及修剪。

三角形叶,落叶阔叶树种。

其繁殖方式为有性繁殖,枫香喜阳,为阳性树,它的种子埋在土壤中,一旦阳光透过,照射到种子,就会促使其发芽,不久便能很快成长起来。

3.1.7白栎

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高达20米。

树高可达20米。

小枝密生粗毛;倒卵形叶互生,每边具有6-10个波状钝缺齿,下面有灰色粗毛,细脉明显,长卵形坚果,生于杯状壳斗中,壳斗外被细小鳞片。

3.1.8芒草

各种芒属植物的统称,含有约15到20个物种,属禾本科。

一部分高大的芒属植物,如中国芒与巨芒,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能源作物,被应用来作能源作物,以生产生物燃料,主要为酒精。

也有一些芒草培养用来作为观赏植物。

更多则以杂草的形式,都在野外或人工设施周围生存。

3.1.9毛竹

禾本科刚竹属,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

高可达20米以上,粗达18厘米。

毛竹干高,叶翠,四季常青,是典型的速生树种,生长快,成材早,易成林。

毛竹适应强,在中国北纬40°以南,年均温12—22°C,年降水量500—2000mm,年相对湿度65—85%的广大地域均有分布。

它的垂直分布幅度也很大,在海拔1350m以下中山、低山、丘陵及沿海地带都有分布。

毛竹能耐零下20℃的极端最低气温,在壤土、沙壤上,粘壤土、重粘土和石砾土上均能适应。

3.1.10苍耳

菊科苍耳属,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

苍耳高约20~90厘米,阔叶、互生,叶长5~20厘米,宽4~16厘米,边沿有不规则粗齿,叶柄长3~10厘米。

夏秋开花,果实呈纺锤形或卵圆形,遍身密生坚硬的钩刺,极易附着在人的衣服或动物的皮毛上。

全株都有其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较大。

3.1.11瓜木

八角枫科八角枫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7m。

小枝绿色,有短柔毛。

叶互生,近圆形,全缘或3~5浅裂,基部广楔形或近心形,幼时两面有毛。

3.1.12柳杉

杉科柳杉属裸子植物。

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2米多。

树皮红棕色,纤维状,裂成长条片脱落;大枝近轮生,平展或斜展;小枝细长,常下垂,绿色,枝条中部的叶较长,常向两端逐渐变短。

柳杉幼龄能稍耐荫,在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土壤酸性、肥厚而排水良好的山地,生长较快;在寒凉较干、土层瘠薄的地方生长不良。

柳杉根系较浅,抗风力差,但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较好的抗性。

3.1.13黄檀

豆科黄檀属双子叶被子植物。

乔木,高10-20米,树皮暗灰色,羽状复叶近革质,圆锥花序、花冠淡紫色或白色,荚果长圆形或阔舌状,花果期5-10月。

对生长环境要求不严,是园林应用优质树种;木材质结构细密。

3.1.14山核桃

胡桃科胡桃属双子叶被子植物,是一种落叶乔木,高达10-20米,胸径30-60厘米;树皮平滑,灰白色,光滑;小枝细瘦,适生于山麓疏林中或腐殖质丰富的山谷。

果实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风味。

3.1.15香樟

樟科常绿大乔木,高可达50米,胸径5米。

苗木皮灰黄褐色,不规则纵裂,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味。

单叶互生,薄革质,有光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全缘微呈波状,两面无毛,离基三出脉,脉腋有明显的腺窝。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较耐水湿,不耐干旱和盐碱土。

3.1.16栝楼

葫芦科栝楼属,双子叶被子植物,属多年生攀缘草本,长可达10米。

根状茎肥厚,圆柱状,外皮黄色。

茎多分枝,无毛;叶互生,近圆形或心形;雌雄异株,雄花数朵总状花序,少有单生,花冠裂片倒卵形,雌花单生,子房卵形,果实近球形。

3.1.17龙葵

双子叶被子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

全草高30-12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卵形或心型叶子互生,近全缘。

夏季开白色小花,4-10朵成聚伞花序;球形浆果,成熟后为黑紫色。

浆果和叶子均可食用,但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须经煮熟后方可解毒。

3.1.18美洲商陆

双子叶被子植物,原产北美洲,是一种入侵植物。

高1~2m。

根肥大,倒圆锥形。

茎直立或披散,圆柱形,有时带紫红色。

叶大,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质柔嫩,长15—30厘米,宽3—10厘米。

果实扁球形,多汁液,熟时紫黑色,果实一串串地下垂,夏秋季开花。

全株有毒,根及果实毒性最强。

3.1.19醉鱼草

玄参科醉鱼草属,双子叶被子植物。

生长于海拔200米至2,700米的地区,见于山地路旁、河边灌木丛中或林缘。

灌木,高1-3米。

茎皮褐色,小枝具四棱,棱上略有窄翅;幼枝、叶片下面、叶柄、花序、苞片及小苞片均密被星状短绒毛和腺毛。

叶对生,萌芽枝条上的叶为互生或近轮生,叶片膜质,卵形、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

3.1.20井栏边草

凤尾蕨科凤尾蕨属蕨类植物。

植株高30-45厘米。

根状茎短而直立,粗1-1.5厘米,先端被黑褐色鳞片。

叶多数,密而簇生。

3.1.21华东楠

俗称南方香木,叶硬纸质,倒卵状披针形,长12—22厘米,背面有白粉及细小平伏的毛,基部楔形,微弧曲,果实球形。

生长于阴坡山谷灌木林或竹林内。

3.1.22北美香柏

柏科崖柏属乔木,在原产地高达20,米。

树皮红褐色或桔红色,稀呈灰褐色,纵裂成条状块片脱落;枝条开展,树冠塔形;当年生小枝扁,2-3年后逐渐变成圆柱形。

叶鳞形,先端尖。

喜光,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能生长于温润的碱性土中。

耐修剪,抗烟尘和有毒气体的能力强。

生长较慢,寿命长。

3.1.23中华卷柏

卷柏科卷柏属蕨类植物,中国特有的一种卷柏科卷柏属植物。

它是土生或早生,匍匐,15-45厘米或更长。

生于灌丛中岩石上或土坡上,海拔100-1000(-2800)米。

3.1.24地钱

苔纲,地钱科地钱属的孢子植物。

植物体呈叶状,扁平,匍匐生长,背面绿色,有六角形气室,室中央具一气孔,气孔烟囱形,气室内具多数直立的营养丝。

腹面有紫色鳞片和假根。

雌雄异株,雄托圆盘状,波状浅裂,上面生许多小孔,孔腔内生精子器,托柄较短;雌托指状或片状深裂,下面生颈卵器,托柄较长;卵细胞受精后发育成孢子体。

3.1.25马尾松

松科,松属裸子植物属于针叶树。

高可达40米,在西天目山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

树干较直;外皮深红褐色微灰,纵裂,长方形剥落;内皮枣红色微黄。

年轮极明显,极宽。

叶子细柔,2针一束;圆锥状卵形球果;种子有翅、轻,自由落地生根。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碑旁马尾松林示意图

3.2天目山植被的垂直分带规律

3.2.1海拔900m以下沟谷地段常绿阔叶林

可进一步分为:

三里亭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乔木层有青冈栎、细叶青冈、紫楠、薄叶润楠、榧树、枫香等,灌木层有紫楠幼树、阔叶箬竹、伞形绣球等,草本层有庐山楼梯草等。

三里亭至七里亭间常绿阔叶林,乔木层有细叶青冈、缺萼枫香、蓝果树等,下木层有野鸦椿、接骨木、尖连蕊茶等。

七里亭周围的常绿阔叶林,乔木层有细叶青冈、小叶青冈、交让木等,下木层有隔药柃、八角枫等。

3.2.2海拔800~1100m地段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这一段植被较有特色的是以天目木姜子、交让木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乔木层有天目木姜子、交让木、蓝果树、青钱柳、石栎、香果树等,灌木层种类有金缕梅、接骨木、马银花等。

此处还可见到以短柄袍、小叶青冈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3.2.3分布于1100~1380m的落叶阔叶林

此地段植被为高海拔植被类型。

林木主干粗短,多分叉,树高一般在10~15m。

雷公鹅耳枥与大柄冬青组成较稳定的落叶阔叶林,乔木层以雷公鹅耳枥与大柄冬青这两种树种占优势,此外还有阔叶槭、檞栎、南京椴、苦柄木等落叶树以及少量能耐山地凉爽气候的常绿种类,如交让木、云锦杜鹃、小叶青冈等;灌木层以成片生长的华箬竹为主要特色,其他灌木有伞形绣球、白檀、荚蒾、山橿等。

以青钱柳、天目木姜子为主的落叶林,林相古老,树体高大,颇具原始森林特色。

乔木层还有阔叶械、华东野胡桃、、稠李、毛叶山桐子、缺萼枫香等;灌木层主要有大果山胡椒、刚竹属种类、鸡桑等;草本层有紫萼、荞麦叶贝母等,多为一些也大、花艳、较耐阴湿的草本;层外植物有钻地风、猕猴桃、紫藤;树干和岩石上布有苔藓和地衣。

以短柄袍为主的落叶林,短柄袍在乔木层中占绝对优势,其他落叶树种有茅栗、雷公鹅耳枥、刺楸、苦杨木、灯台树等;灌木层有成片的华箬竹、三花莓、野鸭椿、宜昌荚蒾、伞形绣球盾叶莓等;草本层有三脉叶马兰、淡叶竹、三叶委陵菜等;层外植物有菠、扶芳藤等。

3.2.4分布于海拔1380m以上落叶矮林

此处植被为山顶植被。

因海拔高、气温低、风力大、雾霜多等因素,原来的乔木树种树干弯曲,低矮丛生,偏冠,呈灌木状。

这一地段主要有天目琼花、湖北海棠、三桠乌药、和四照花占优势的高山落叶矮林群落。

4参考文献

1郑祥民.浙江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教程.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2

2晏艺真.浙江植被野外实习报告

3刘祎姮.浙江地区植被野外实习报告

4中国植物物种名录(CPNI).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