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4847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9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docx

第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章机械运动测试download第1章机械运动姓名:

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麦浪滚滚B大河奔流C雪花飘飘D灯光闪烁2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课桌的高度为80c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C教室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为8mD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min3用同一根刻度尺按正确方法测量一物体长度,共测了四次,其结果不同,这说明()A该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不定的B这四次测量结果都是不可靠的C测量不可避免地有误差D测量次数多了反而得不到正确结果4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5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h内行驶15km;乙在3min内行驶750m;丙行驶100m需24s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快慢为()A甲最快,丙最慢B甲最慢,丙最快C乙最快,甲最慢D三人一样快6若某人跳伞时看到身旁的直升机正在上升,则直升机相对地面来讲是()A下降B静止C上升D都有可能7(3分)(2014武汉)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B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C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D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8(3分)(2015泰安二模)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9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10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B6.25m/sC6.75m/sD7.5m/s11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a)、(b)所示,经过6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16mBv甲v乙,s=8mCv甲v乙,s=16mDv甲v乙,s=8m二、填空题1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mins某同学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cm13

(1)我们确定物体是否运动,必须先选定;如图1所示,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日晷的盘面是(选填“运动”或“静的)

(2)小明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2甲、乙所示,如果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向运动(选填“左”或“右”);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速度最慢的物体是(选填“小轿车”、“大卡车”或“自行车”)14如图甲所示是st图象,其中物体A做直线运动,物体A的速度物体B的速度;如图乙所示表示该物体;图丙是vt图象,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做变速运动;E物体做(填“减速”或“加速”)直线运动15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km,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如图)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甲,那么该车此时的运动速度为m/s,(保留一位小数)车辆匀速通过整个大桥需h”爸爸问小明:

“为什么我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呢?

”小明说:

“这是因为你选择了为参照物16某校同学在水平直道上进行1000米跑步比赛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作匀速运动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秒通过的路程400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米;接着乙同学以6米/秒的速度追赶,经过50秒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秒到达终点则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米/秒乙同学出发后,前100秒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米/秒;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米/秒三、实验探究题17为了探究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

如何变化?

小明按图完成了如下实验

(1)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数据记录及处理(提醒: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表格中要填数据哟)路段距离(c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cm/s)AB40.02BCAC90.03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填越来越快或者越来越慢)

(2)该实验的原理是(3)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住,其设置的目的是_(4)斜面选择的斜度不能过大,以免,也不能过小,以免18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AC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m/s

(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写出一个影响因素)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3)如图2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填图中的选项字母)19小宇看到雨滴打在窗户玻璃上缓缓流下,突然想:

水滴是匀速运动的吗?

他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了一个水滴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如表所示:

距离/m00.20.40.60.81.0时间/s00.160.350.550.801.27

(1)水滴是匀速运动的吗?

请通过计算或数据回答

(2)求出水滴在整个测量过程中的平均速度(3)请你猜测影响水滴运动快慢的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一条)四、计算题20喜羊羊发现后方100m处的灰太狼正以15m/s的速度向自己猛扑过来,此时喜羊羊与前方的羊村相距200m问:

喜羊羊至少要用多大的速度才能安全跑进羊村?

21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早上7:

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

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2015年单元测试卷(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分)(2015秋宜昌校级月考)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麦浪滚滚B大河奔流C雪花飘飘D灯光闪烁【分析】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解答】解:

A、麦浪滚滚,麦子相对地面不断发生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B、大河奔流,河水相对地面不断发生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C、雪花飘飘,雪花相对地面不断发生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D、灯光闪烁是光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故选D【点评】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关键是要看它的位置是否在发生变化2(3分)(2015秋黄冈期中)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课桌的高度为80c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C教室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为8mD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min【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

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教室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10次的时间大约10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3(3分)(2012潮阳区校级模拟)用同一根刻度尺按正确方法测量一物体长度,共测了四次,其结果不同,这说明()A该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不定的B这四次测量结果都是不可靠的C测量不可避免地有误差D测量次数多了反而得不到正确结果【分析】刻度尺测量之前,需要首先观察分度值;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解答】解:

A、当物体一定时,这个物体的长度是一定的,故A错误;B、四次测量结果不同,说明测量结果存在误差,不一定四次都不正确;故B错误;C、测量不可避免的要存在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是允许存在的;故C正确;D、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刻度尺使用过程中,“估读”这一项内容的掌握情况,测量过程允许存在误差,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4(3分)(2012武汉)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分析】题目中各选项的参照物和被研究物体已给出,所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错;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以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相对于卡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错;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以其中一辆赛车为参照物,另一个赛车相对于所选为参照物的赛车位置发生着改变,所以它们是相对运动的故本选项错;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正确故选D【点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5(3分)(2015秋埇桥区期末)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h内行驶15km;乙在3min内行驶750m;丙行驶100m需24s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快慢为()A甲最快,丙最慢B甲最慢,丙最快C乙最快,甲最慢D三人一样快【分析】生活中常用两种方法比较快慢,一是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短者为快,二是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长者为快而本题是考查第三种方法,即物理学中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方法来比较快慢,把单位先统一,然后算出三者的速度,进行比较【解答】解:

甲的速度:

v甲=4.17m/s;乙的速度:

v乙=4.17m/s;丙的速度:

v丙=4.17m/s通过比较可知三者的速度相等故选D【点评】当路程不等时,时间也不等时,比较快慢不能只比路程,也不能只比时间,要比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而且单位要统一6(3分)(2015秋宜昌校级月考)若某人跳伞时看到身旁的直升机正在上升,则直升机相对地面来讲是()A下降B静止C上升D都有可能【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解答】解:

(1)由于跳伞运动员是向下运动的,如果直升飞机静止或上升,运动员以自己为参照物也可看到直升飞机向上运动;

(2)如果直升飞机向下运动,但向下运动的速度小于跳伞运动员的速度,运动员以自己为参照物,运动员看到的直升飞机也是向上运动的因此直升飞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静止、上升、下降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7(3分)(2014武汉)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B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C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D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要首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

(1)开始以对面列车为参照物,对面列车反方向运动时,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故ABC错误;

(2)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发现自己坐的列车没动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造成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运动状态确定参照物,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判断相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方法即可正确解题8(3分)(2015泰安二模)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解:

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

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

1、向右运动;2、静止;3、向左运动,且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车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故选D【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9(3分)(2009临沂)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分析】已知总路程和总时间,根据公式可求平均速度的大小【解答】解:

两人跑的总路程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公式可知,两人平均速度相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关键是比较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二者相同,平均速度就相同10(3分)(2015春仙游县校级月考)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B6.25m/sC6.75m/sD7.5m/s【分析】由题意可知晓燕百米赛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她的平均速度【解答】解:

晓燕的百米平均速度:

v=6.25m/s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是一道基础题;要求平均速度只要找出路程与所对应的运动时间,代入平均速度公式计算即可,解题时不要受题干所说的两个速度的影响,题中所提的速度为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无关11(3分)(2016君山区校级模拟)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a)、(b)所示,经过6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16mBv甲v乙,s=8mCv甲v乙,s=16mDv甲v乙,s=8m【分析】

(1)根据v=求出两车的速度,然后比较两车速度的大小关系;

(2)从图象上找出当时间为6s时,甲、乙车对应的纵坐标路程是多少,因为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所以两者之差即为P、Q之间的距离【解答】解:

(1)根据图示可知,当t=12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8m;当t=6s时,乙通过的路程为12m;甲的速度:

v甲=0.67m/s;乙的速度:

v乙=2m/s;所以v乙v甲;

(2)由图象读出经过6s时,甲行驶的路程s甲=4m,乙行驶的路程s乙=12m,所以P、Q间的距离为s=s乙s甲=12m4m=8m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读懂图象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2(3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cm,物体的长度是31.0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3min37.5s某同学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1.85cm【分析】

(1)刻度尺的使用要注意其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40.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40.00cm即为木块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3)从第一个圆的圆心到第五个圆的圆心长度为7.4cm,即4个圆的直径和为7.4cm【解答】解:

(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40.0cm的刻线,物体的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71.0cm,所以物体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L=71.0cm40.0cm=31.0cm

(2)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读数为3min37.5s(3)刻度尺每一大格代表1cm,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端从零开始,右端对的刻度是7.40cm,4个硬币直径的长度之和为7.40cm所以硬币的直径D=1.85cm故答案为:

1cm;31.0;3;37.5;1.85【点评】刻度尺和秒表是常用的测量工具,要学会正确使用和读数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停表没有此要求13(3分)(2014德州模拟)

(1)我们确定物体是否运动,必须先选定参照物;如图1所示,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日晷的盘面是运动(选填“运动”或“静的)

(2)小明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2甲、乙所示,如果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向右运动(选填“左”或“右”);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速度最慢的物体是大卡车(选填“小轿车”、“大卡车”或“自行车”)【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首先选择参照物,才可以做出判断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时,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有可能不同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是相同的时间看物体一定的距离,也可以是相同的距离比较物体所用的时间【解答】解: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首先选择参照物影子和日晷的盘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从图上可以看出当选择小轿车为参照物时,大卡车的位置偏右了,所以大卡车以小轿车为参照物时是向右运动的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三者通过的距离,发现大卡车通过的距离最短,所以大卡车的速度最慢故答案:

参照物,运动右,大卡车【点评】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和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需要对物体运动情况进行仔细分析14(3分)如图甲所示是st图象,其中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的速度大于物体B的速度;如图乙所示表示该物体静止;图丙是vt图象,物体D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做变速运动;E物体做减速(填“减速”或“加速”)直线运动【分析】

(1)根据图象甲的特点结合速度的公式可以判断该物体做什么运动;进而判断AB两物体速度的关系;

(2)明确“st图象”表示的是物体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析路程的变化关系,可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3)明确“vt图象”表示的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析速度的变化关系,即可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

(1)由甲图象知,A物体所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A物体通过的路程较多,由v=可知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

(2)乙图是st图象,该物体的时间在延长,但路程没变,处于静止状态;(3)丙图是vt图象,D物体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保持不变,D物体做匀速运动;C物体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越来越大,C物体做加速运动E物体随着时间的增长,速度减小,所以做减速运动故答案为:

匀速;大于;静止;D;增加;减速【点评】本题考查图象的分析,知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的路程和时间的图象以及速度与时间的图象,关键知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15(3分)(2012春临沂期中)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km,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如图)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甲,那么该车此时的运动速度为22.2m/s,(保留一位小数)车辆匀速通过整个大桥需0.45h”爸爸问小明:

“为什么我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呢?

”小明说:

“这是因为你选择了车为参照物【分析】利用表盘上指针的位置可以确定汽车的运动速度,经过单位的换算即可得到答案根据桥长和车速,利用公式:

t=即可求得汽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利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结合参照物的选取,即可确定选取的参照物【解答】解:

由汽车的速度表的表盘的指针位置可知,此时汽车的速度为80千米/时,利用1米/秒=3.6千米/时,可以求得此时汽车的速度为:

22.2米/秒桥长:

s=36km,速度:

v=80km/h所以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t=0.45h爸爸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去,说明所选取的参照物在向前运动,故可以选取乘坐的车为参照物故答案为:

22.2;0.45;车【点评】关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题目中一般涉及三个方面:

研究对象;参照物;运动状态题目中一般是告诉研究对象,再就是参照物和运动状态这两个量中的一个,确定另一个量16(3分)(2013金华)某校同学在水平直道上进行1000米跑步比赛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作匀速运动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秒通过的路程400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米;接着乙同学以6米/秒的速度追赶,经过50秒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秒到达终点则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5米/秒乙同学出发后,前100秒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4米/秒;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7.5米/秒【分析】

(1)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秒通过的路程400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米,由此可知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100m=500m,根据v=求出甲的速度;

(2)根据v=求出乙前10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甲做的是匀速运动,前500m用的时间为100s,所以总时间为t甲=200s,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秒到达终点,所以乙用的总时间为t乙=190s,所以乙同学最后冲刺阶段的时间t冲=190s100s50s=40s,再求出冲刺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