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4862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11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7页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7页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7页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7页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7页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7页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7页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7页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7页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7页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7页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7页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7页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7页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docx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

 

发展心理学

 

课后习题及答案

 

作者:

张贵

 

一、名词解释

1、发展心理学:

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

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发展范

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

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想象等,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

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人格的年龄特征是其中

最主要的一环。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

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

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2、社会化:

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3、年龄特征:

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的联系,

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形成年龄特征。

二|、简答与论述。

1、请举例说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

答:

第一、人类心理和行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第二,人类对待环境的关系是主动的

还是被动的;第三,人类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第四,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发

展变化能持续下去)还是有最终目标的。

2、请简述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答:

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后半期。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

心理学的创始人。

诞生的标志是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学》。

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

成、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从1882年至第一次

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

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新时期。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演变过程。

(一)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

扩大到青春期;

(二)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三)发展心理

学的问世及其研究。

一般认为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为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

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3、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以下五种智力新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成功智力理论、真智力

理论、生物生态学理论、情绪智力理论。

答:

(1)多元智力理论:

由霍华德.加德纳提出。

共计八种智力,分别为逻辑—数学、

语言、自然主义、音乐、空间、身体运动、人际间(社交)、内心的(自知)。

(2)成功智力理论:

由斯皮尔博格提出。

包括1、分析性智力—用以发现好的问题解

决办法。

分析智力解决那些界定清晰、答案与方法唯一的问题;2、创造性智力—用来找对

问题。

创造智力解决条件模糊不全、方法与答案多样的问题;3、实践性智力—用以解决实

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实践智力解决条件模糊不全、方法与答案多样、且与日常经验密切

相联的问题。

(3)真智力理论:

由大卫.帕金斯提出。

三个主要成分:

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及反省智

力.

(4)生物生态学理论:

美国心理学教授塞西在对传统智力心理测量学理论批评的基础

上于1990年提出了信息加工取向的智力的生物生态学模型。

这一模型主要有四个基本假设,即智力是一个多种资源系统;生物潜能与环境力量的相互作用;适宜的“最近过程”是智力发

 

展的“引擎”;把“动机”整合到智力发展中。

(5)情绪智力理论:

由SALOVEY和MAYER提出。

情绪智力包含准确地觉察、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并/或产生感情以促进思维的能力;理解情绪及情绪知识的能力;以及调节情绪以助情绪和智力的发展的能力。

4、请简述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说。

答:

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

前生殖期又叫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岁或13岁开始)。

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

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他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

是从出生到2岁,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

的实现;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从2岁到4岁。

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

体验着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从4岁到7岁。

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

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第四阶段是学龄期,从7岁到12岁。

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

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第五阶段是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主要任务是建

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

第六阶段是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

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从25岁

到50岁,主要任务是获得系列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第八阶段为老年期(成

年晚期,从50岁到死亡,主要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5、什么是观察学习?

它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

所谓观察学习,实际上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6、请说明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和意义。

答:

最近发展区为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与在他人指导下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表

现个体的发展潜力。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

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

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它的实践意义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

学习与发展是一种社会和合作活动,

它们

是永远不能被“教”给某个人的。

它适于学生在他们自己的头脑中构筑自己的理解。

而正是在

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指导、激励、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7、请简述新皮亚杰主义的发展

答:

新皮亚杰主义是在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上的修订与扩展。

皮亚杰新进展的原因:

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进行修订;②信息加工理论与皮亚杰理论相结合;

③日内瓦

学派本身的变革。

日内瓦学派特点:

1恢复了日内瓦大学重视教育研究的传统。

2不仅仅追

求心理学理论研究的科学价值,而更重要的是重视应用的研究。

3不赞成只研究认知的发展,

而是要求把儿童心理发展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

4试图创设几个变量相互作用的情境,给儿

童提高分析、抽取、鉴别客体属性的机会,从而强调被试在实验中的作用。

 

8、请简述你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的认识。

答: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它是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如何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也就是说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发展是随年龄变化而变化的各种因素的函数;

其次其特殊性还表现在它的形容对象的年龄跨度很大,从新生儿到老年,都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由于年龄的差距,在研究方法学上和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不同方法的

年龄适应性。

9、发展心理学研究常用的几种研究设计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何应用?

答:

常用研究设计方法有:

(1)横断研究设计:

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初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通过选取生理成熟度不同的群体或不同年龄阶段的群

体,来研究某一个特定发展领域在不同年龄的发展情况。

其优点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同一

年龄或不同年龄群体的发展相似性和差异性,确定发展的年龄特征,而且由于能够同时对几个年龄群体进行调查测量,获得的信息量大,经济且费时短。

缺点是,首先,横断研究设计

所关注的年龄效应可能会与代群效应相混淆,分不清遗传与环境的作用;其次,由于在横断

研究设计中每个人只在某个时间点上接受调查,因而无法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据资料。

(2)纵向研究设计:

是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故也叫做追踪研究设计。

优点是能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从量变

到质变的规律,重视揭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因果关系,重视对心理发展机制的探讨。

缺点有三,一是样本的流失;二是反复测量可能影响初试的情绪,从而影响到某些数据的可靠性;

三是花费大而且耗时,长期追踪要经历时代、社会、环境的变化,这通常会造成变量的增多。

(3)聚合交叉设计是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它通过选择不同

年龄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短时期内重复观察这些对象。

优点:

第一,它克服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各自的不足之处,吸取了它们各自的长处;第二该设计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的研究时间。

(四)微观发生学设计通过在短时间内重复给初

试呈现一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提供学习的机会,观测个体发生变化的过程。

优点:

第一,它

关注研究对象一系列行为发生的细节,

观测一段时间内的快速变化,使得研究者能够直接观

测发展变化的过程,

能够描述变化如何发生,以及变化的数量和性质。

第二,由于进行密集

的观测,微观发生学设计使得研究者能够在一宿的年龄范围内追踪特定行为的个体发展轨

迹,这有助于确定从一种行为模式到另一行为模式的转折点。

第三,微观发生学设计使得研

究者能够观察到个体的内部差异,

即能够找到不同时间和不同条件下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不

稳定性。

这种设计还能观测到发展变化的速率和时间。

第四,微观发生学设计能够确定变化

最有可能发生的条件。

缺点:

第一,该方法需要对初试进行逐个观察、

逐点记录,耗时费力,

因此初试的数量有限;

第二,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动机强的被试,

因为整个研究的成败取决于

被试能否全程认真参加多个实验,

并且在每个实验中都能积极进行尝试。

第三,尽管观察密

度高,数据很丰富,但在有些情况下,仍旧难以分清被试已具备的能力和变化后的能力。

 

10、发展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点?

如何应用?

答:

常用研究方法有:

(1)观察法:

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观察者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并由此分析被观察者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又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反映是指在不加任何控制的条件下观

察自然情境中被试的行为表现。

实验观察法指通过实验控制设置某种情境,观察被试在特定

情境中的行为表现。

突出优点是可以在行为发生的当时及现场进行观察、记录,能够收集到行为发生、发展过程的资料,具有很强的生态效度。

缺点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观察者本人的能力水平、心理因素的影响,另外观察法的运用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

物力和较多的时间。

进行观察研究首先必须进行观察设计。

观察设计通常包括三个步骤。

首先是确定观察内容和对象。

其实是选择观察策略。

最后是制订观察记录表。

运用观察法研究

心理发展,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对所观察的问题要有基本的了解,观察目的要明确。

 

②尽量使被观察者放松,处于正常活动状态中,不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已成为观察者的研究

 

对象。

③要立于不败之地记录和观察与目标行为有关的事实,以便事后进行整理分析,并提

 

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④观察者除了观察目标行为之外,还应分析被观察者其他一切有关材

 

料,如作文、日记、各种作业、绘画、手工制作等。

(2)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访谈对象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其心理特征和行为的

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访谈法的最大特点在于,整个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访谈对象相互

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具有特定的研究目的和一整套设计、编制和实

施的原则。

访谈者在进行访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除了要充分熟悉访谈的内容,

还要尽可能了解访谈对象的背景情况,根据研究对象的年龄特征和语言发展水平,选择语言

表达方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不同年龄的个体与陌生人交往时各有特点。

访谈

者在正式,应该先与个体进行接触,消除其他,建立起合作、友好的交谈气氛。

第三,访谈记录的方式也应该适合不同年龄被试的心理特点。

(3)问卷法和测验法。

问卷法是研究者使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被试心理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而测验法是用测验量表来研究被试心理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即采用标准化的题目,按照规定程序,通过测量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资料。

问卷法的主要

特点是结构化程度较高,避免了研究的盲目性和主观性,另一特点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

到大量资料,第三个特点是由于问题和答案都预先进行了操作化和标准化设计,

因此,所得

资料也便于进行定量分析。

应用问卷法是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问题是问卷的核

心。

在设计问卷时,设计者除了考虑问题的类别外,还要注意研究对象的年龄特征。

第二,

问卷中试题的内容应是研究对象熟悉的,

以使其愿意积极认真回答。

第三,对于书写能力有

限的初试,问卷法的形式应以封闭式为主,

开放式为辅。

第四,研究者应注意社会称评效应,

即注意研究对象可能因为某些思想上的顾虑,在填写问卷时不是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

而是根据社会的赞许性来填写。

测验法中测验量表的编制十分严谨,

结果处理方便,量表有

现成的常模,可以直接进行对比研究;量表的各类较多,可以适应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

(4)心理生理学方法。

包括电生理测量方法、脑功能成像方法、经颅磁刺激和生化指标测量技术。

11、在对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时,如何处理好定性分析

 

和定量分析方法的关系?

答:

定性分析是对发展研究结果的质的分析,是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

 

和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对研究所获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提

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为研究结果的解释和理论的构建提供依据。

定量分析是通过统计方

法实现的,一般而言,根据数据分析的目标不同,人们将统计方法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两类。

描述统计主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简化,以提示研究对象的某些性质和特点。

断统计通常是根据研究问题提出需要检验的假设,然后根据通过抽样而收集到的数据,运用

统计检验的方法对假设的合理性作出判断。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区别在于定性分析旨在供述所研究问题或现象的性质,而定量分

析则通过量化的数据来说明所研究现象在特定属性上的程度或大小。

对原始数据采用定性分

析还是定量分析主要取决于数据的收集方法。

通常,对访谈法和开放式问卷收集的数据首先

采用定性分析的手段,而对观察法、结构化的问卷法、测量法所收集的数据则常采用定量分

 

析的方法。

发展心理学研究既可以从质的角度进行定性分析,又可以从量的角度进行定量分析,其分析结果互相补充,不可版面强调一方面而偏废另一方面。

12、胎儿的心理活动主要物质基础有哪些类型?

这些主要物质

 

基础的作用是什么?

答: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心理现象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器官。

神经系

统主要有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两种细胞。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如感知、意识、记忆、思维等,

都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的。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能产生、传导和接受神经冲

动的细胞,其基本功能是兴奋和传导。

胶质细胞为神经细胞提供结构支持和营养,运送代谢

物并使之与其他细胞分隔开。

神经元间的联系主要通过突触来实现。

13、胎儿心理机能形成有哪些表现?

答:

具体表现有

(1)感觉的形成。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

属性的反映。

它是一切高级和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维持正常的心理活动、保证机体与环

境平衡的重要条件。

主要包括视觉、听觉、触压觉、嗅觉和味觉。

(2)思维和记忆的形成。

 

14、影响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这些因素及其

 

影响提示人们要注意什么样的根本问题?

答:

影响胎儿生理-心理发展异常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母体因

素。

(一)遗传因素。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特征可以通过生死过程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这种现

象称为遗传。

遗传通过染色体和基因的传递实现。

遗传病和先天代谢缺陷可以导致胎儿生长

受限、唐氏综合症和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二)环境因素。

主要有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噪

声、超声波、高温、电磁场,化学因素如汞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吸烟、嗜酒、饮用

咖啡、吸毒、大气污染、妊娠期药物。

生物因素如病原微生物,地理因素如氧含量。

(三)

母体因素。

包括情绪、应激、营养、患病等。

15、胎教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答:

胎教作为胎儿期心理卫生的基本形式,其作用机理是:

正常孕妇在保证充足的营

养和适当休息的条件下,从胎龄满6个月后开始对胎儿实施每天定时的声、光、触摸的刺激,使胎儿的听觉神经通路、视觉神经通路、触觉神经通路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在大脑细胞间传递,

这些通路途径上的细胞得以伸展出更多的树突,以促进它们和周围的锥体细胞建立传递信息的突触联系。

突触是大脑神经网络丰富的物质基础,使与感觉、运动、思维、记忆等密切

 

相关的大脑神经更丰富,有篮球胎儿出生后的智力开发。

从胎教的内容来看,胎教的实质是在产前对胎儿大脑生长发育的一种来自于环境的干预,目的是最终促进胎儿大脑网络的丰富化。

胎教不是教育,而是促进胎儿大脑发育的心理卫生的过程。

16、动作发展在婴儿心理发展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

从心理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动作对于个体早期心理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个体心理的起源如思维和智力的发生,

与动作密切相关。

其次,

从个体心理的发展历

程上看,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由外逐步内化的,

而动作在心理的内化过程中则起着关键性的作

用。

最后,从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以及心理各个具体方面的早期发展来看,

动作作为主

体能动性的基本表现形式,

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

它使个体能够积极

地构建和参与自身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作对于大脑的发育具有促进作

用。

(2)动作使个体对外部世界各种刺激及其变化更加警觉,并使感知觉精确化。

(3)动作

使得婴儿的认知结构不断改组和重建。

(4)动作改变着个体与物理环境、

社会环境的互动模

式,使个体从被动接受环境变为主动获取各种经验,

这既促进了个体自主性、

独立性的发展,

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社会交往特点,

进而对个体的情绪、社会知觉、自我意识等产生

重要影响。

17、试评述几种主要的言语获得理论,谈谈你对婴儿言语发生发

 

展内存机制的理解。

答:

关于婴儿言语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出现了五种颇具代表性

的理论假说。

在这些理论之间存在着非常激烈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有:

语言是先天还是后天

习得的,是被动学习还是主动创造的,以及认知(尤其是思维)与言语发展的关系等。

(1)强化说。

巴甫洛夫、斯金纳等提出。

言语的获得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

而强化在这一过程中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转换生成说。

乔姆斯基提出①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

化得来的。

②语法是生成的。

婴儿先天具有一种普遍语法,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

语法转化的过程。

这一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

LAD)实现的。

③每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

层结构。

句子的深层结构(语义)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层结构(语音等)

,从而被感知和表达。

价:

过于强调天赋和先天性,低估了环境和后天教育的作用,忽略语言的社会性,有唯心主义倾

向。

(3)

模仿说。

奥尔波特、哈里斯、哈塞默等提出。

在婴儿言语获得过程中相继有四种类型

的言语模仿行为:

①即时的、完全的临摹;②即时的、不完全的临摹;③延迟模仿(有变形或创

造性因素);④选择性模仿(可以按照语言范型的结构、功能在新情境中表达新的内容)

模仿说

并不能解释清楚言语获得过程中的全部事实。

(4)

认知学说。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对言语发生发展

的重要影响。

(5)

相互作用论。

强调内部经验和环境输入之间的相互作用。

我认为,应该动态地、发展地考察婴儿言语发生的过程。

而不能静止地、一般地概括什么是

决定因素,这样会流于形而上学和机械唯物主义。

言语发生的过程,实质上应该看作一个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的活动过程。

在系统发生的初期,即时性模仿和强化依随可能相对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在系统发生的中、晚期,选择性模仿和婴儿自发的言语实践活动则可能起主导作用。

而人类所独有的符号表征能力、适宜的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则是言语系统发生

 

发展的前提条件。

18、什么是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这对婴儿心理发展有什么意

 

义?

答:

当婴儿处于、不能肯定的,他们往往从成人的面孔上搜寻表情作息,然后决定自己的行动的现象称做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是婴儿情绪社会你给的一种重要

现象和过程,充分显示了信号作用和人际通信交往功能,它包含了婴儿对他人情绪的分辨和如何利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对婴儿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0.5-1.5岁的婴儿,其语言能力尚未发展,情绪的社会性参照能帮助婴儿

超越仅仅回应他人信息的阶段,

能通过这些信息来确定他人的内在心理状态和偏好,

并以此

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婴儿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

儿与成人的主动的情绪交流,

参照成人的情绪信息,能使婴儿避免、摆脱许多险境和危险物

体,并有利于婴儿行为的调整和改变。

同时,

婴儿经常与成人分享情绪体验,共享同样的情

感,有助于丰富婴儿的情感世界,密切母子、

父子亲情。

积极的社会性参照更能成为婴儿认

知发展的媒介,促进婴儿探索新异情境和事物,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

发展智慧能力。

值得

注意的是,要注意避免消极的社会性参照,

因为不适宜的参照信息与条件同样会对风行卢作

用,导致婴儿不良的情绪、行为体验,形成消极、懦弱的性格,限制婴儿的探索和操作,障

碍其智力发展。

19、婴儿依恋主要存在哪些类型?

如何理解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