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5227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docx

《九年级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docx

九年级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

九年级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

点击下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出现、统一的时间,金字塔式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两河流域的古代国家;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早期奴隶制小国,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金字塔,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汉谟拉比法典和印度种姓制度,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研究性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演讲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唯物史观:

四大明古国是世界闻名的发地。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汉谟拉比法典反映奴隶主的利益,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

2、美育渗透:

介绍金字塔建造过程,向学生描绘其精确设计和雄伟壮美,引导学生领略古埃及劳动人民的智慧之美。

教学重点:

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

教学难点: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教学过程

导入新:

世界上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

随着生产的发展,也就产生了人类明。

世界上最古老的明大多产生于亚非的大河、大江流域。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明古国,他们分别是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

谁能说出他们产生于哪条大河流域呢?

(屏幕显示:

亚非欧古代各大明发地)

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亚洲两河流域──古巴比伦

亚洲印度河流域──古印度亚洲黄河流域──古中国

这是世界明的四个摇篮,为人类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了人类明,人类社会随之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而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产生于亚非地区,尼罗河两岸最早,约是公元前300年。

一、金字塔的国度

(屏幕显示: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请同学们猜一猜建筑物是哪个国家的明标志?

学生回答:

古代埃及。

(屏幕显示: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请同学们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学生:

各抒己见。

(屏幕显示:

《古代埃及》图)教师讲解

1.地理位置──非洲尼罗河畔(地利、天时加人和-社会发展-建立国家。

尼罗河流域土地肥沃,水充足,再加上古埃及人民的努力,社会发展,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就出现了奴隶制小国。

2.出现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00年)

这些小国与小国之间不停的争斗、兼并,逐渐在统一。

何时统一的?

首都设在哪里?

3.初步统一(公元前3000年孟斐斯)

(屏幕显示:

金字塔)这就是古代埃及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金字塔,金字塔是做什么的?

学生回答:

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

请大家谈谈你所了解的金字塔。

学生:

各抒己见。

(他的外形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中国人称它为金字塔。

介绍金字塔:

高146米,塔基各边长230米,用230万块巨石砌成。

尼罗河下游散布着八十多座金字塔,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与国王哈佛拉的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一起是古代埃及明的象征。

教师出示资料:

面对高大雄伟、建筑精湛的金字塔,人们在赞叹之余,都会产生很多疑问,金字塔是谁建的?

一说是火星人,理由是现代科学发现火星上可能也有人类一样的高智慧生物,二是说“大西洲人”所建,西方有学者认为远古的时候,在大洋洲中有一个大西洲,那里人曾经创造了很高的明,只可惜后大西洲沉陷了。

(《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同学们,你们对金字塔的建造是怎么看的呢?

学生讨论回答,各抒己见。

气氛热烈。

教师归纳:

金字塔是世界奇观之一,是奴隶主残酷奴役人民的见证,是劳动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在古代尼罗河出现人类明的同时,西亚的新月沃地也出现了人类明。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屏幕显示:

板书和《新月沃地》地图)在亚洲西部,有两条大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向西到地中海这一弧形地带像什么?

(月牙,新月)“新月沃地”因此得名。

1.地理位置(亚洲,两河流域)

请同学阅读,然后回答,新月沃地有哪些居民居住过?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就建立了许多奴隶制小国。

2.出现奴隶制小国(前300年)

这些小国之间战争不断,互相兼并,到何时?

是谁统一了两河流域?

首都在哪里?

3.统一(前18世纪汉谟拉比一巴比伦)

他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制定了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他统治时期,生产发展很快,王国达到强盛时期。

作为国家的国王,作为统治者,汉谟拉比在位时,为维护其统治,他做了什么?

4.汉谟拉比法典

(屏幕显示: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图及汉谟拉比法典的有关内容)请同学们谈谈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

(学生各抒己见)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奴隶违反奴隶主的规定,就……”从这些内容可以知道,法典是保护奴隶主利益的。

这部法典是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法典。

虽然奴隶主用多种方法统治人民,古巴比伦还是未能维持多久。

王国何时衰落的(汉谟拉比死后)?

两河流域重新陷入分裂。

.腓尼基城邦

在地中海巴勒斯坦一带,希伯人建立过统一的国家,后又分裂成以色列和犹太两个王国。

看书上《腓尼基船》想一想,腓尼基国家有何特点(奴隶制城邦)?

腓尼基人以什么著称(航海和经商)?

以色列和犹太王国先后被别国所灭,希伯人流散到世界各地,就是今天犹太人的祖先。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大河流域产生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明,除了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以外,还有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历史悠久的明古国吸引着我们,早在唐朝时,早已有人去那里探险。

《西游记》中唐僧历经艰险到西天取经,“西天”是指哪里?

取的什么“经”?

(印度、佛经)。

它就是位于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这里同时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诞生地。

你想知道古代印度明是怎样产生的吗?

古代印度社会又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古代印度,揭开这个明古国的神秘面纱,去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再次共同领略一下古代印度明的兴起和佛教诞生的历程吧!

(屏幕显示:

《古代印度地图》指图讲解)古代印度是人类明的发祥地之一。

古代印度是个地理概念,指的是南亚次大陆,它包括今天哪些国家呢?

(学生:

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

)非常正确!

同学们请看图,它北面是雄伟的喜马拉雅,东面有一条河流是恒河,西部一条河流就是印度河。

(屏幕依次显示《古代印度图》中的喜马拉雅、恒河、印度河),印度的名称就起于印度河。

有谁知道中国古代称它为什么吗?

(学生:

“身毒”或“天竺”。

)完全正确,约公元前2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

1.古代印度早期奴隶制小国(屏幕显示《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图》)同学们请看图,这些城市布局整齐,房屋一般是用砖砌成的,既有简陋的小屋,也有设计精美的宫殿。

这些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

反应了明显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

非常正确!

另外根据考古发掘证实,当时农业已是主要生产部门。

当地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人。

印度河流域当时已经有相当高度发达的化,为后印度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雅利安人入侵(屏幕显示《古代印度图》)后一支自中亚高原的白种人部落,自称雅利安人。

知道它的意思吗?

(学生:

意思是“出身高贵的人”。

)对,他们从西北方向侵入古代印度,征服了当地居民,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屏幕依次显示《古代印度图》中的雅利安人的入侵路线)到公元前3世纪,位于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

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整个印度半岛。

(屏幕显示《古代印度图》中的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期的疆界,颜色闪烁并加深)。

这在印度历史上是第一次统一。

但是,阿育王死后,古代印度不久又陷入分裂。

接下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古代印度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这就是“种姓制度”。

3.印度的种姓制度

(屏幕显示板书《古代印度种姓制度表》请同学们看表思考下列问题:

(1)每个等级的名称,包含的社会阶层、职权和义务是什么?

(2)哪些等级是统治阶级?

哪些等级是被统治阶级?

(3)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略

学生表演活动

学生A:

我是第一等级婆罗门,是祭司贵族,也就是专职掌管祭神活动的人。

掌握神权,地位最高!

怎么?

不服气呀?

告诉你们,我们是造物神梵天用自己的嘴创造出的。

梵天还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

由于上天已经注定高低贵贱之分,因此我们理所当然应该拥有特殊的地位,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

哈!

哈!

哈!

(屏幕显示:

造物神梵天,分别用嘴、手、腿、脚创造出四个等级的动画)

学生B: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我是自第二等级的代表刹帝利,我们可是军事贵族喔!

我们的成员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把持着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他们婆罗门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统治者。

哼,我们才是国家的世俗统治者!

我们前两个高级等级占有大量生产资料,靠剥削为生,是整个社会的统治阶级!

学生:

大家好!

我是吠舍,我们这个阶层啊,有农民、牧民、手工业者。

喔,对了,还有商人。

我们的生活,唉,真是一言难尽啊!

我们必须要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

真是苦不堪言啊!

学生D:

朋友们,可怜可怜我吧!

我就是首陀罗,我们都是些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受尽了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从事着最低贱的职业,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我们和第三等级的人构成了被统治阶级。

这个万恶的世界,各个等级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线森严,贵贱分明,甚至不能共食、共住。

你们知道吗?

久而久之,四个等级之外,又出现了大批的不可接触者,即最受歧视和压迫的“贱民”,他们在社会上受到最大的凌辱和歧视!

我们首陀罗和这些贱民都被压在印度社会最底层,受尽了统治阶级的折磨、压制和剥削!

老天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开眼,救救我们呢!

教师小结:

以上四位同学的表演可真精彩!

通过他们生动的演讲,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为了保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的。

它是为巩固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的社会制度,是古代印度奴隶社会的主要特点,对后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通过这节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古代亚非的灿烂辉煌的明,下面让我们对本的知识作一下总结与回顾。

(屏幕显示板书设计,师生一起重温本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