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5579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

《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docx

东城高三化学期末试题

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化学2020.1

本试卷共9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Mg24S32Cl35.5Fe56Cu64

Ag108

第一部分(共42分)

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

下列垃圾的归类不合理的是

A

B

C

D

2.下列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原理中,正确的是

A.用水除去NO气体中的NO2:

3NO2+H2O

2H++2NO3-+NO

B.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制取CO2:

CO32-+2H+

H2O+CO2↑

C.用稀硝酸溶解银:

Ag+

+2H+

Ag++NO2↑+H2O

D.用明矾作净水剂:

Al3++3H2O

Al(OH)3↓+3H+

3.锗(32Ge)与钾(19K)同周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锗位于第4周期第ⅤA族B.7032Ge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38

C.锗是一种半导体材料D.碱性:

Ge(OH)4>KOH

4.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B.Na2O与Na2O2均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

C.钠切开后,光亮的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生成了Na2O2

D.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Na2CO3粉末中含有的少量NaHCO3

5.有机物X是医药合成的中间体,其结构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分子存在顺反异构体B.X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

C.X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酯基D.1molX最多能与2molNaOH发生反应

6.对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氨水与氢氧化钠两种稀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均升高20℃,两溶液的pH均不变

B.加入适量氯化铵固体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C.加水稀释100倍后,氨水中c(OH-)比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小

D.与足量的氯化铁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铁沉淀一样多

7.铁片镀铜实验中(装置如下图所示),为提高电镀效果,电镀前铁片需依次用NaOH溶液、稀盐酸和水洗涤。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盐酸的主要作用是除去铁锈

B.a接电源正极,b接电源负极

C.电镀过程中c(Cu2+)基本保持不变

D.阴极发生反应:

Cu2++2e–=Cu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苯和溴乙烷

取少量苯和溴乙烷,分别加入水

B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将气体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C

比较氯和硅的非金属性强弱

将盐酸滴入Na2SiO3溶液中

D

验证在酸作用下,蔗糖水解能否生成葡萄糖

取水解后的液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

9.用NaOH溶液清洗试管壁上的硫,发生反应S+NaOH—Na2SO3+Na2S+H2O(未配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方程式中含钠元素的化合物均含离子键和共价键

B.生成的Na2SO3和Na2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C.方程式中S和H2O的化学计量数相同

D.清洗之后的废液呈碱性

10.某同学制作的燃料电池示意图如下,先闭合K1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再断开K1、闭合K2时,电流表指针偏转。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闭合K1时,Na2SO4开始电离

B.闭合K1时,石墨a附近溶液逐渐变红

C.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a附近溶液酸性逐渐减弱

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b极上发生反应:

H2˗2e-=2H+

11.乳酸亚铁[(CH3CHOHCOO)2Fe]是一种食品铁强化剂。

某同学为检验其中的铁元素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A.向乳酸亚铁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B.向乳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灰绿色沉淀

C.向乳酸亚铁溶液中滴加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振荡后紫色褪去

D.向乳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无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变红

12.用下图装置探究1-溴丁烷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的反应,观察到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推断烧瓶中可能生成了1-丁醇或1-丁烯

B.用红外光谱可检验在该条件下反应生成有机物中的官能团

C.将试管中溶液改为溴水,若溴水褪色,则烧瓶中一定有消去反应发生

D.通过检验反应后烧瓶内溶液中的溴离子,可确定烧瓶内发生的反应类型。

13.已知:

,所以氨气可看作一元碱。

下列关于联氨(N2H4)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结构式为

B.可看作二元碱

C.与过量硫酸反应最终生成N2H6SO4

D.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与O2反应生成N2

14.根据下列图示所得推论正确的是

A.甲是新制氯水光照过程中氯离子浓度的变化曲线,推断次氯酸分解生成了HCl和O2

B.乙是C4H10(g)

C4H8(g)+H2(g)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曲线,推断该反应的∆H>0、x>0.1

C.丙是0.5mol/LCH3COONa溶液及水的pH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说明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中c(OH-)减小

D.丁是0.03g镁条分别与2mL2mol/L盐酸和醋酸反应过程中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推断①代表盐酸与镁条的反应

 

第二部分(共58分)

本部分共5小题,共58分。

15.(10分)随着能源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将目光聚焦于锂的开发与研究。

(1)锂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

写出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

①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在碱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LiOH的碱性最(填“强”或“弱”)。

(3)已知:

M(g)→M+(g)+e-∆H(M代表碱金属元素)

元素

Li

Na

K

Rb

Cs

∆H(kJ/mol)

+520

+496

+419

+403

+376

①根据以上数据,元素的金属性与∆H的关系是。

②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①中结论:

(4)海水中有丰富的锂资源,我国科学家研发出利用太阳能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锂的技术,提取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金属锂在电极(填“A”或“B”)上生成。

②阳极产生两种气体单质,电极反应式是。

 

16.(12分)甲醇(CH3OH)的合成与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Ⅰ.合成甲醇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气预热装置→合成反应器甲醇

(1)甲烷与水蒸气反应制备合成甲醇的原料气CO、CO2和H2。

CH4(g)+H2O(g)=CO(g)+3H2(g)∆H=+206.2kJ·mol-1

CO(g)+H2O(g)=CO2(g)+H2(g)∆H=˗41.0kJ·mol-1

甲烷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2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200~300℃时,合成反应器内发生反应:

ⅰ.CO(g)+2H2(g)

CH3OH(g)∆H<0

ⅱ.CO2(g)+3H2(g)

CH3OH(g)+H2O(g)∆H<0

①一段时间内,记录合成反应器出、入口样品的温度,数据如右图所示。

曲线是合成反应器出口样品的温度。

②如果你是工程师,请对合成反应器中压强的控制

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合成反应器中有少量的副反应,会生成二甲醚(CH3OCH3)、甲酸甲酯等。

已知沸点:

甲醇64.7℃;二甲醚-24.9℃;甲酸甲酯32.0℃。

③CO和H2生成二甲醚的化学方程式是。

④从合成反应器出来的产品经分离提纯可以得到甲醇,请简述该方法。

Ⅱ.右图为甲醇燃料电池的示意图。

(3)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合成是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

我国科研

人员研发的一种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结构片段如下,它由三

种单体缩聚而成。

已知:

ROH+R’Cl→R—O—R’+HCl

单体的结构简式是:

、、。

 

17.(12分)工业用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含少量锌、铅的硫化物)冶炼铜的一种方法如下:

(1)Ⅰ中发生下列反应。

ⅰ.CuFeS2+3Cu2++4Cl-=4CuCl+Fe2++2S

ⅱ.CuCl+Cl-

CuCl2-

I中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

(2)Ⅱ中通入空气,将Fe2+转化FeOOH沉淀。

①Fe2+转化为FeOOH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溶液A中含金属元素的离子有:

Zn2+、Pb2+和________。

(3)Ⅲ中需控制NaOH溶液的用量,其原因是________。

(4)Ⅳ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5)V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6)从物质循环利用的角度分析,如何处理NaCl溶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该冶炼铜的工艺,并说明理由:

________。

 

18.(11分)阳极泥处理后的沉渣中含AgCl,工业上可用Na2SO3溶液作浸取剂浸出回收。

某小组在实验室模拟该过程。

已知:

i.25oC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

AgCl1.9×10–4g;Ag2SO34.6×10–4g;Ag2SO4 0.84g。

ii.25oC时,亚硫酸钠溶液酸化过中含

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如右图所示。

Ⅰ.浸出氯化银

取AgCl固体,加入1mol/LNa2SO3溶液作浸取剂,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浸出液(pH=8),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AgCl+

[Ag(SO3)2]3–+Cl–。

(1)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AgCl溶解的原因是   。

Ⅱ.酸化沉银

(2)经检测,沉淀m为AgCl,则溶液m中含

微粒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3)探究沉淀n的成分。

①甲同学认为沉淀n一定不含Ag2SO4,其依据是。

②乙同学认为沉淀n可能含Ag2SO3,进行实验验证。

i.本实验设计的依据是:

Ag2SO3具有性。

ii.乙同学观察到,得出结论“沉淀n不含Ag2SO3”。

③丙同学从溶液n的成分角度再次设计实验证明沉淀n不含Ag2SO3。

i.本实验设计的依据是:

若沉淀n含Ag2SO3,则溶液n中含

微粒的总物质的量   (填“>”、“=”或“<”)Cl–物质的量。

ii.结合实验现象简述丙同学的推理过程:

    。

Ⅲ.浸取剂再生

(4)溶液m经处理后可再用于浸出AgCl,请简述该处理方法    。

19.(13分)抗凝药吲哚布芬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反应①所用的试剂是。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4)J的结构简式是。

(5)反应物Na2S2O4的作用是。

(6)已知M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峰。

K→N的化学方程式是。

(7)为减少吲哚布芬的不良反应,可用包衣材料附着在药品表面制成缓释微丸,使其有效成分缓慢释放。

制作包衣材料的原料之一为聚维酮。

①右图为用添加不等量聚维酮的包衣材料制成的缓释微丸,在体内24小时的释放率。

选用聚维酮用量的添加值(w)为10%,不选择5%和20%的理由是。

②聚维酮的合成路线:

依次写出中间体1、Y和中间体2的结构简式:

 

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0.1

注:

学生答案与本答案不符时,合理答案给分

第一部分(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A

C

C

D

B

B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A

C

C

D

C

D

第二部分(共58分)

15.(10分)

(1)

(2)①2Li+2H2O=2LiOH+H2↑②弱

(3)①同一主族,金属活动性越强(或弱),∆H越小(或大)

②从Li→Cs,随着质子数递增,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强,∆H减小

(4)①A

②2Cl--2e-=Cl2↑4OH--4e-=O2+2H2O

16.(12分)

(1)CH4(g)+2H2O(g)=CO2(g)+4H2(g)∆H=+165.2kJ·mol-1

(2)①a

催化剂

200-300℃

②适当加压。

加压能使该反应速率增大、原料转化率升高,也会增加设备和动力成本

③2CO+4H2

CH3OCH3+H2O

④降温冷凝得到液态甲醇粗品再蒸馏提纯

(3)①CH3OH-6e-+H2O=CO2+6H+

 

17.(12分)

(1)补充Cl-,促进I中反应,提高铜元素浸出率

(2)①4Fe2++O2+6H2O=4FeOOH↓+8H+

②Cu2+CuCl2-

(3)防止Zn2+、Pb2+沉淀,同时避免CuCl2-变成Cu2O沉淀

(4)除去Zn2+和Pb2+

(5)2CuCl2-+2OH-=Cu2O↓+4Cl-+H2O

(6)电解氯化钠溶液产生H2、Cl2和NaOH;NaOH可用于Ⅲ、Ⅴ中作沉淀剂,H2可用于Ⅵ作还原剂,Cl2可用于Ⅷ作氧化剂。

18.(11分)

(1)AgCl(s)

Ag+(aq)+Cl-(aq),Ag+与SO32-结合生成[Ag(SO3)2]3–,促进AgCl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2)HSO3-

(3)①Ag2SO4的溶解度远大于AgCl或Ag2SO3,溶液中Ag+的浓度很小

②i.还原

ii.b中清液的颜色与c相同,均为浅紫色溶液。

③i.<

ii.e中无沉淀生成,说明清液中没有Cl-,则溶液n中加入稀硝酸使[Ag(SO3)2]3–全部转化为Ag+,Ag+将Cl–全部沉淀,由此可知溶液n中含Ag元素的微粒总物质的量不小于n(Cl–)。

(4)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10

 

19.(13分)

(1)HBr

(2)取代反应

(3)

(4)

(5)将硝基还原为氨基

(6)

(7)①5%的用量体内释放不完全,20%的用量释放速率过快,10%时释放曲线较为平缓,且24小时释放完全。

中间体1

Y

中间体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