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458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私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际私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际私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际私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际私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国际私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国际私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国际私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国际私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国际私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国际私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国际私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国际私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国际私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国际私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国际私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国际私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国际私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国际私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国际私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私法.docx

《国际私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私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私法.docx

国际私法

第一章国际私法的概念

(1)怎样认识国际私法中间接调整方法和直接调整方法的关系?

(2)怎样认识适用外国法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3)国际私法调整的对象是什么?

其构成有何特点?

(4)国际私法的立法体系大致有那几种?

(5)简述国际私法的国内立法模式。

第二章

(1)简述冲突规范的概念及特点?

(2)你对冲突规范的优劣有何评价?

(3)国际私法中为什么存在不同类型的冲突规范?

(4))简述连接点的不同分类。

国际私法期末测试题---名词解释

国际私法期末测试题---名词解释

法则区别说 

胡伯三原则

法律关系本座说

既得权说

政府利益分析说

住所

法律冲突

冲突规范

连结点

系属公式

属人法

物之所在地法

准据法

识别

反致

先决问题

法律规避

外国法内容的查明

公共秩序保留

禁治产制度

特征性履行方法

合同自体法

不当得利

无因管理

国际私法期末测试题1

1.国际私法期末测试题1

第二章

(1)简述冲突规范的概念及特点?

(2)你对冲突规范的优劣有何评价?

(3)国际私法中为什么存在不同类型的冲突规范?

(4)简述连接点的不同分类。

国际私法测试题-2

第三章

(1)用联系的方法论述识别的含义和意义。

 

(2)试述二级反致与双重反致的区别。

 

(3)论我国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立法和实践。

 

(4)关于法律规避在性质上到底是不是一个独立问题,你的观点如何?

为什么?

 

(5)试述我国法院对外国法的查明的具体规定。

(6)简述先决问题的构成要件极其准据法的确定。

国际私法测试题-3

第四章

(1)试述我国对自然人的国籍、住所、民事权利能力及民事行为能力的具体规定。

 

(2)简述确定法人国籍、住所的不同主张。

(3)简述有关外国法人认可的方式和程序。

(4)论国家作为国际私法主体的特殊性的具体表现。

国际私法测试题-4

第五章

(1)简述法律行为的法律适用。

(2)代理的法律冲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3)海牙《代理法律适用公约》就代理内部关系的法律适用是怎样规定的?

国际私法测试题-5

第六章

(1)论物权法则的适用范围和例外。

 

(2)试比较资本主义国有化与社会主义国有化有什么不同。

 

(3)论我国关于涉外物权法律适用的立法和实践。

(4)简述国有化法令的效力和补偿问题。

国际私法测试题-6

第七章

(1)合同准据法的确定和适用 

(2)简述我国关于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法律实践

(3)论侵权行为的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

第八章

(1)涉外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应适用法律的几种主要学说和其优劣。

 

(2)国际私法中对涉外结婚形式要件的法律适用的几种不同实践。

 

(3)国际私法对涉外夫妻人身关系应适用的法律的几种主要学说。

 

(4)简述收养的法律适用及我国有关涉外收养的规定。

第九章

(1)何谓涉外法定继承的"同一制"和"区别制"?

两者的优劣是什么?

并述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

 

(2)对涉外无人继承财产国家应以何种身份来取得,国际上有哪些主张?

(3)我国关于继承准据法的理论与实践。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1上课课件文字内容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1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与国际经济组织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即调整自然人、法人、国家以及国际组织之间经济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总称。

 

国际经济法的特征:

Ø主体多元性:

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主权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

Ø调整对象特定性:

国际经济关系;

Ø法律规范构成的多重性:

各种法律部门、各种法律形式的综合体;

 

w国际经济法主体:

w是指在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中能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法律人格者,又称国际经济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或当事人。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2

狭义国际经济组织基本特征:

w1.是国家之间的组织,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组织。

 

w2.成员一般是国家,特殊情况包含非主权实体(成员、准成员)

w3.调整成员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w4.调整成员间关系的法律规范:

国际经济组织法。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3

1.统一制

w是指东道国主要采取内外一致的做法,相关立法兼适用于国内和涉外经济关系。

 

2.分流制

w是指东道国采取内外有别的做法,分别制订不同的法律来调整国内经济关系和涉外经济关系。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4

第五节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w一、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w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指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最基本的法律原则。

二、基本原则

(一)经济主权和国家对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原则

1.概念:

指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永久主权,包括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在内,并得自由行使该项权利。

它是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

w2.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对自然资源之永久主权原则的具体内容 :

w1.各国对境内一切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

w2.各国对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享有管理监督权

w3.各国对境内的外国资产有权征用或收归国有(国有化)

(二)公平互利原则

w公平互利原则的基本含义:

w所有国家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有权充分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问题的决策过程并公平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

互利是核心。

公平互利原则强调实质上的平等 。

w发达国家应承担义务,通过采取各种措施,让发展中国家单方面享有非对等的、非互惠的特惠待遇,以实现实质上的平等,达到真正的公平。

w公平互利原则体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上,是要实行非互惠的待遇。

(三)发展权原则

w发展权原则 

w

(1)自主决策权:

根据发展权原则,各国有制定适当的本国发展政策的权利和义务,以达到不断改善全体居民和所有个人的福利的目的。

w

(2)获得援助权:

根据发展权原则,发展中国家对自身的发展负有主要责任,但是限于自身条件,发展中国家有权获得发展援助。

w(3)分享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权:

根据发展权原则,每个国家有权分享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的利益,以加速其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国际合作以谋发展原则

w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互相在经济、社会、文化、科学和技术等领域中进行合作,以促进整个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步和社会进步。

全球合作原则的中心环节是南北合作,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5

n

(一)国际经济组织概念

n国际经济组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民间团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经济目标,通过缔结国际条约或协议建立的具有常设组织机构和经济职能的国家或组织联合。

 

n广义的国际经济组织 

n狭义的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经济组织的特征:

 

n1、具有明确的目标或宗旨。

n2、它是国家之间的组织,而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组织。

 

n3、国际经济组织的成员一般是国家,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非主权实体也取得了一些国际经济组织的正式成员或准成员资格。

 

n4、调整国际经济组织成员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5、调整国际经济组织成员间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国际经济组织法。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6

(二)国际经济组织法 

n 一般地说,国际经济组织法是调整国际经济组织成员国相互之间、国际经济组织与各成员国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n调整的对象:

n主要是同处于一个国际经济组织的国家(在特殊情况下也包括非主权的政治实体)在有关该组织的建立、成员资格、内部机构以及决策等方面的关系。

其渊源主要是国际经济组织的基本文件等成文法,也包括有关的国际习惯法。

n法律性质:

属国际条约,对各当事国具有法律拘束力。

二、国际经济组织的种类 

n根据国际经济组织的宗旨、职能、成员构成等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n

(一)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 

n主要指成员资格向世界各国开放的、调整国际经济重要事务的国际组织。

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世界贸易组织以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等。

 

n

(二)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n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指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政治制度相似的同一区域内的若干国家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主要目的:

以期依靠集体力量实现各国单独难以实现的经济和政治目标,这是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一种新形式。

n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是一种有限的或较小型的国际组织。

其主要特征有:

n

(1)成员国疆域相邻,具有明显的地理性质;

(2)成员国之间往往在民族、历史、语言、文化或精神上具有密切联系,培育了某种共同意识;或者在现实国际生活中具有共同关心的经济、政治等问题,形成了某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三)专业性国际经济组织 

n主要指初级产品出口国组织和国际商品组织。

初级产品出口国组织又可称为原料生产国和输出国组织,是指发展中国家为反对国际垄断资本的掠夺和剥削,维护本国民族经济利益而设立的国际经济组织。

此类组织主要有:

石油输出国组织、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铜矿出口国政府联合委员会、天然橡胶生产国联盟。

n国际商品组织:

n根据国际商品协定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国际商品协定是某种国际商品的出口国与消费国就该商品的购销与稳定价格等问题缔结的政府间多边贸易协定。

战前这类协定只有小麦和糖两种。

战后,各有关国家先后签订了小麦、糖、锡、咖啡、橄榄油、纺织品、可可和天然胶等协定 

国际私法案例分析

 

1963年美国纽约州法院审理了巴蓓科诉杰克逊案(Babcockv.Jackson)。

请评论该案的法律适用。

2.“LawGoverninginAbsenceofEffectiveChoicebytheParties

(1)Therightsanddutiesofthepartieswithrespecttoanissueincontractaredeterminedbythelocallawofthestatewhich,withrespecttothatissue,hasthemostsignificantrelationshiptothetransactionandthepartiesundertheprinciplesstatedinarticle6.

(2)Intheabsenceofaneffectivechoiceoflawbytheparties,thecontactstobetakenintoaccountinapplyingtheprinciplesof$6todeterminethelawapplicabletoanissueinclude:

(a)theplaceofcontracting,

(b)theplaceofnegotiationofthecontract,

(c)theplaceofperformance,

(d)thelocationofthesubjectmatterofthecontract,and

(e)thedomicile,residence,nationality,placeofincorporationandplaceofbusinessoftheparties.

Thesecontactsaretobeevaluatedaccordingtotheirrelativeimportancewithrespecttotheparticularissue.”

TheaboveisextractedfromRestatementoftheLaw,Second,ConflictofLaws,Chapter8,Contracts.

请根据以上材料,阐述并评论“ProperLawoftheContract”。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8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8

n2、集团表决制

n基本特征:

n将表决权平均分配给各个按一定利益关系结成的集团,决议的通过要求分别获得各集团成员的多数赞成票即所谓的“并行多数”。

n表决实际上分解为集团内部的表决,以此来维持关系各方的利益均衡。

n3、加权表决制 

根据特定国际组织成员国责任、贡献、利害关系等标准赋予成员国不同表决权。

制度侧重于从成员国际经济法测试题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

 

n稳定国际汇率,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n促进国际贸易、提高就业和实际收入;

n协助建立成员国间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消除外汇限制;

n通过提供短期贷款,平衡成员国际收支

w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享有的豁免和特权:

 

w

(1)财产和资产享有司法豁免,除非为起诉或因履行契约而自动声明放弃此项权利;

w

(2)财产和资产免受搜查、征用、没收以及其他行政或立法行为的任何形式的扣押;

w(3)财产和资产免受各种限制、管制、统制以及任何性质的延期付款;

w(4)档案不受侵犯。

此外,基金协定还规定了基金组织的通讯特权。

基金组织官员和雇员的豁免事项与特权以及捐税豁免等。

国的利害大小与经济实力着眼,给予占优势的国家以较大的决定权。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10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10

一、世界贸易组织概述

1.《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WTO协议)于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部长会议上获得通过,并与其他各附件协议和部长宣言及决定共同构成了乌拉圭多边贸易谈判的一揽子成果,并采取“单一整体”义务和无保留义务接受的形式,被104个参加方政府代表所签署。

一、WTO协议内容框架

n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

n附件1:

分为A、B、C三类,包括:

n附件1A:

货物贸易的多边协定

n附件1B: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

n附件1C: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

n附件2:

n关于解决争端的规则与程序的谅解

n附件3:

n贸易政策审议机制

n附件4:

n复边贸易协定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11

五、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一)非歧视原则(Non-discrimination)

在无歧视的基础上进行贸易,通过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等条款体现出来。

n

(二)互惠原则(Reciprocity)(对等原则),国际贸易中相互给予对方贸易上的优惠待遇。

n (三)最惠国待遇原则(Most-Favored-NationTreatment),在进出口货物及其有关的关税、规费、征收办法、规章手续、销售和运输以及对进出口货物征收内地税和费用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方面.是WTO的基石

(六)市场准入原则(MarketAccess)

n市场准入,是指一成员方允许另一成员方的货物、劳务与资本参与本国市场的程度.

n是国家通过实施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对本国市场向外开放程度的一种宏观掌握和控制.

是渐进的过程。

nWTO允许采取数量限制措施的情况 :

n1、保护粮食、农渔产品市场。

n2、保护本国国际收支平衡

n3、促进不发达国家成员经济发展 

n4、实施保障措施协议规定

n困境不存在时,立即消除限制。

(八)透明度原则

n指成员方所实施的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法令、条例、国际判例、行政决定,都必须公布,以使各国政府及贸易商熟悉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12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12

(二)跨国公司定义:

n 指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企业,

n业务通过一个或多个决策中心,根据一定的决策体制经营,有一贯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

n各实体由所有权或其他因素相联系,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实体能对其他实体的活动施加重要影响,尤其可相互分享知识、资源、分担责任。

 

n2、确定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责任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n1)在子公司具有足够或必要的自主权,能独立作出决定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时,应适用有限责任的原则,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不负责任。

n2) 当子公司在某些具体事项上由于母公司的干涉和支配而被剥夺,并对子公司或其债权人造成损害时,母公司应对由此造成的特定的损害承担责任。

n3) 当子公司由于母公司的控制而基本甚至完全丧失其自主权时,可以“单一企业说”、有限责任原则的例外或国内法的有关规定追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责任。

n4) 与子公司进行重大交易的第三人,在必要的情况下,可要求前者的母公司提供担保。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13

w2、浮动汇率制

w指汇率不受限制,而由外汇供求关系自行决定涨落。

以政府是否干预,浮动汇率分为:

w

(1)自由浮动汇率,是指一国对汇率上下浮动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听凭外汇市场供求变化自由涨落,自行调整;

w

(2)管理浮动汇率,是指一国为促使汇率向对本国有利的方向浮动,直接或间接地干预外汇市场。

(三)外汇管理制度

w外汇管理亦称外汇管制或控制,是指国家基于一定目的对外汇的收支、存兑、交易、出入境等实施的限制性和保护性措施。

w一、巴塞尔协议

w指国际清算银行主要成员国为控制国际银行业风险,保障国际银行业系统健全稳定与平等竞争,在巴塞尔达成的有关金融监管的若干重要协议的总称。

w协议就国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本构成、风险权重、银行资本对加权风险资产的目标标准比率、持续性银行监管原则、监管部门的权利以及监管当局的最低监管标准、建立银行综合性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等问题做了详尽规定。

w协议对国际银行业的有效监管产生了深远影响。

尽管《巴塞尔协议》只对成员国有法律约束力,但大多数国家接受了该协议标准和巴塞尔委员会的监管。

w跨国银行的概念

是同时在一些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经营银行业务(经营存放款、投资及其他业务)的超级商业银行。

由设在母国的总行和设在东道国的诸多分支机构组成。

二、国际融资法律文件的共同条款

w主要有五个条款:

w

(一)陈述和保证

w陈述和保证是指在融资协议签订时或之前,借款人向贷款人说明与融资协议有关的事实,并保证所作说明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w

(二)先决条件

w先决条件可分为涉及融资协议项下全部义务的先决条件和涉及提供每一笔款项的先决条件。

w(三)约定事项

w约定事项是应贷款人要求,借款人允诺在融资期间承担的一系列作为和不作为的义务。

 

w(四)违约事件

w违约事件包括实际违约事件与预期违约事件两种。

w(五)法律适用条款

w主要掌握以明示方式选择法律和在无明示法律选择条款时准据法的确定、国际借贷协议的实际做法、准据法的适用范围和法院的管辖权。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14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14

•国际证券

•是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并流通的,以某种国际货币为面值的,能够代表、证明或设立对财产的所有权的书面凭证。

如国际股票和国际债券 。

二、国际贷款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1)借款人与贷款人分属不同国家或地区,其贷款协议、履行行为和争议解决受到国际惯例、意思自治原则或相关国家法律的支配

(2)期限性特征

•(3)属于合同性融资。

借贷的成立与债权人的变更均受到合同法规则的限制

•(4)融资迅速、便利、灵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贷款的主要法律规定:

1.只对成员国的政府或政府机构发放贷款;

2.主要解决成员国的国际收支的暂时困难;

3.一般为短期或中期贷款5-10年

4.贷款额度必须根据成员国向基金组织交纳的份额来决定,贷款额度与份额成正比;

5.基金组织的贷款按提款权来计值、计息。

•世界银行对贷款的规定:

(1)贷款对象:

成员国政府及其机构、受担保的公私企业

(2)必须经世界银行专家确认有偿还能力

(3)借款国已无法按合理条件从其它渠道获得资金

(4)项目贷款必须用于规定的项目,并要接受基金组织专家的监督。

•(5)贷款的审批程序严格

•(6)贷款的资金占项目所需资金比例:

50-70%

•(7)期限一般较长(平均10年)

(8)贷款均以美元计值,偿还贷款的货币必须和原借入货币一致,同时借款国还要承担汇率风险;

(9)贷款利率参照资本市场的利率,一般低于市场利率。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15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15

二、政府贷款

•是指一国政府利用其财政资金,向另一国政府及其机构或公私企业提供的优惠贷款。

•1.主要特点

(1)以双边关系为前提,贷款规模相对较小

(2)一般以政府名义进行,有国际经济援助的性质。

利息低甚至不计利息;

(3)通常有附加条件;

(4)贷款的期限比较长,多为中长期贷款。

•二、国际税法的概念:

•是调整国际税收关系,即国家间税收分配关系以及国家与跨国纳税人间征纳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总称。

收入来源地税管辖权

是指征税国对跨国纳税人在本国境内的所得行使征税的权力

(一) 国际重复征税概念

•国际重复(双重)征税:

•指两个国家各自依据税收管辖权,按同一税种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在同一征税期限内的同时征税。

 

•国际重复征税的基本特点

•1.征税主体的双重性,即对同一所得两个国家同时行使征税权;

•  2.纳税主体与课税客体的同一性,即两个国家对同一纳税人同一时期的同一纳税对象征税;

•  3.课征税种的同类性,即两个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征税,往往课征相同的税种或类似的税种;

•  4.纳税人承担税负的国际性,即跨国纳税人同一时期内的同一收入,同时在两个国家负有纳税义务。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16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16

二、国际重复征税解决方法

(一)居住国单方面采取的方法

•1.免税法

•亦称豁免法,是指居住国政府对本国居民纳税人来源于来源国的、已向来源地区纳税的跨国所得,在一定条件下放弃居民税收管辖权,允许不计入该居民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内免予征税的方法。

•2.抵免法。

•指居住国按本国的居民纳税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所得汇总计算其应纳税款,但允许其将境外所得而已向来源国缴纳的税款在本国税法规定的限度内从本国应纳税额中予以扣除。

即以纳税人在来源国已缴纳的税额来抵免其应汇总计算缴纳居住国相应税额的一部分,从而达到避免对居民纳税人的境外所得的重复征税。

•3.扣除法。

•扣除法是指居住国对本国居民纳税人已向来源国缴纳的税款作为一项特殊费用,允许其从应税所得额或应税财产价款额中予以扣除,就其余额适用相应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4.国际税收饶让制度。

•税收饶让(taxsparing),又称为税收饶让抵免,是指采用抵免法来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国家,对本国居民纳税人在来源国享受税收优惠而减免的那部分所得税,视其已经缴纳,不再补征税款。

4.国际税收饶让制度

•税收饶让:

•指采用抵免法来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国家,对本国居民纳税人在来源国享受税收优惠而减免的那部分所得税,视其已经缴纳,不再补征税款。

 

•国际税收饶让的特点:

•第一,税收饶让的目的不是避免国际重复征税,而是为了来源国对外资的税收减免优惠收到实际效果;

•第二,税收饶让是一项国家间的措施,必须通过双边安排才能实现;

•第三,税收饶让是正在行使和发展中的特殊抵免制度,还没有取得所有资本输出国的承认;即使在承认税收饶让的国家之间,其范围和程度也是一致的。

(二)国际重复征税防范措施

•最有效、最方便的避免国际重复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