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5946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1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试题解析版

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

A.MnO2CuOFeOB.(NH4)2SO4K2SO4NH4ClC.AgNO3KNO3Na2CO3D.Na2CO3NaHCO3K2CO3

2.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

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先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稀盐酸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

先滴加浓NaOH溶液并加热,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3.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盛有1mL0.01mol·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01mol·L-1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01mol·L-1Na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常温下,

Ksp(AgCl)>Ksp(AgI)

B

取少量KClO3晶体溶于适量的蒸馏水,再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检验KClO3中的氯元素

C

向某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消失。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或SO32-

D

将混有Ca(OH)2杂质的Mg(OH)2样品,放入水中搅拌成浆状后,加入足量饱和氯化镁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洗涤。

除去Mg(OH)2样品中的Ca(OH)2

4.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检验Cl-的试剂是硝酸银和硝酸

B.检验SO42-的试剂是氯化钡和盐酸

C.滴加盐酸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则该溶液含有CO32-或HCO3-

D.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证明有SO42-

5.现有如下甲、乙、丙、丁四种化学实验仪器或装置。

下列操作中,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A.用装置甲收集

,采取b端进气a端出气的方式

B.用装置乙收集NO2气体

C.用装置丙吸收NH3

D.用仪器丁准确量取25.00mL酸性KMnO4溶液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B

Al箔插入稀HNO3中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稀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C

向某溶液中滴加浓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存在NH4+

D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SO2

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7.鉴别稀硫酸和浓硫酸最简单的方法是(  )

A.加酚酞试液 B.与铜片反应

C.加BaCl2溶液和硝酸 D.用玻璃棒各蘸一点滴在纸上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验失去标签的乙醇、丙三醇、乙醛、乙酸四瓶无色溶液

B.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时,可先将氯乙烷硝酸进行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来检验,通过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来判断是否存在氯元素

C.摩尔盐制备过程中铁屑要先用碳酸钠溶液浸泡洗涤,使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有利提高去油污的能力,最后分离溶液和固体时不可以用倾析法

D.由于苯酚与溴水发生反应时,副反应多,所以只能利用溴水对含苯酚的废水作定性检验,不能用作定量测定

9.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向苯酚悬浊液中加入少量溴水制取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B.用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烯中混有的少量SO2

C.用水鉴别三种无色液体:

苯、乙醇、四氯化碳

D.用蒸发的方法分离乙醇(沸点78.5℃)和乙醚(沸点34.5℃)

10.下列各组描述正确的是()

A.化工生产要遵守三原则:

充分利用原料、充分利用能量、保护环境。

①燃烧时使用沸腾炉②制硫酸时使用热交换器③制盐酸时将氯气通入燃烧的氢气中,这3种化工生产分别符合以上某原则

B.①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甲烷、乙烯和乙炔②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③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④用互滴法鉴别Na2CO3、盐酸、BaCl2、NaCl四种溶液以上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C.①用硫粉覆盖地下撒有的汞②金属钠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扑灭③用热碱溶液洗去试管内壁的硫④用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是否集满以上操作均合理

D.①过氧化氢:

火箭燃料②碳酸氢钠:

食品发酵剂③钠:

制氢氧化钠④硫酸:

制蓄电池以上物质的用途均合理

二、填空题

11.探究小组用滴定法测定CuSO4·5H2O(Mr=250)含量。

取ag试样配成100mL溶液,每次取20.00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cmol·L-1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bmL。

滴定反应如下:

Cu2++H2Y2-===CuY2-+2H+

(1)写出计算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w=_______________;

(2)下列操作会导致CuSO4·5H2O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

A.未干燥锥形瓶B.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

C.未除净可与EDTA反应的干扰离子

12.实验室制得的Na2S2O3粗晶体中往往含有少量杂质。

为了测定粗产品中Na2S2O3·5H2O的含量,一般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酸性KMnO4标准液滴定的方法(假定粗产品中杂质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

称取1.28g的粗样品溶于水,用0.4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当溶液中S2O32—全部被氧化时,消耗KMnO4溶液体积20.00mL。

①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该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滴定时振荡不充分,刚看到溶液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会使样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④经计算,产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3.硫酸铜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化工原料。

以下是某工厂用含铁废铜为原料生产胆矾(CuSO4•5H2 O)和副产物石膏(CaSO4•2H2O)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胆矾和石膏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见下表:

温度(℃)

20

40

60

80

100

石膏

0.32

0.26

0.15

0.11

0.07

胆矾

32

44.6

61.8

83.8

11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棕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2)写出浸出过程中生成硫酸铜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I包括加热升温、控制温度在_______℃、蒸发结晶、__________等操作。

(4)从溶液中分离出硫酸铜晶体的操作Ⅱ应为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5)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而不用蒸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取样检验是为了确认Fe3+是否除净。

有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在实验室分别对所取样品进行以下操作:

方案一:

取样于试管→滴加KSCN溶液;方案二:

纸上层析后→喷KSCN溶液;

①你认为上述两种方案设计更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

②指出你认为不合理的方案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溶液仅含Fe2+、Na+、Al3+、Ba2+、SO42-、NO3-、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体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分析,该溶液所含的4种离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定另外3种离子不能存在的主要依据有三个:

①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体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②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则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将所得的沉淀过滤再灼烧,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15.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Cl、KCl、Na2SO4、BaCl2和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将此白色固体取样,溶解于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2)过滤出沉淀,并将沉淀移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体生成;

(3)向上述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分析:

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一定不含的物质是,不能确定的是。

三、实验题

16.一般测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实验应重复2~3次。

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

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甲同学的方案如图所示:

(1)如何检验A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重复进行了三次实验,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你认为可能引起测量结果偏低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

B.装置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

C.反应完成后,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D.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反应不充分

(3)为了让甲的实验测量结果更准确,在其他实验步骤都正确的条件下,你认为图中的实验装置应该如何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乙同学的方案是:

从图中所提供的装置中选择实验装置,代替甲同学实验装置中的B、C,通过测定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考虑二氧化碳溶于水)来计算。

选择最简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

Ⅲ.丙同学的方案是:

称取样品mg,并溶解,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固体ng。

(1)配制100mL0.10mol/LBaCl2溶液的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外还有______(填仪器名称)。

(2)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m、n表示)________。

(3)Ca2+、Ba2+都可以使CO32—沉淀完全,能否使用氯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

________(填“能”或“否”),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黄铁矿是工业上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FeS2,含少量杂质(杂质不含S元素,且高温下不反应)。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测定黄铁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称取2.0g研细的黄铁矿样品,将样品放入石英管中,缓慢鼓入空气,再加热石英管至800~850℃;锥形瓶中盛装100mL0.2mol/L酸性KMnO4溶液用于吸收SO2(忽略SO2、H2SO3与氧气反应);反应结束后,每次从锥形瓶中取出25.00mL溶液,用0.23mol/L标准H2C2O4溶液滴定,重复三次。

已知:

4FeS2+11O2

2Fe2O3+8SO2;

2KMnO4+5SO2+2H2O

K2SO4+2MnSO4+2H2SO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2)通入空气的作用是。

(3)若实验过程中鼓入空气的速率过快,则测得的硫元素的质量分数(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滴定时,应选择图中的(填字母序号)盛装标准H2C2O4溶液,根据现象来判断滴定已经达到终点。

(5)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6)如果黄铁矿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且被酸性KMnO4溶液完全吸收,滴定操作中,平均耗用0.23mol/L标准H2C2O4溶液21.73mL,则黄铁矿样品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四、推断题

18.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两倍;B能形成双原子阴离子;C与B能形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B、E同主族,C、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生成盐和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双原子阴离子电子式为:

用化学式表示一种由B、C、E组成的物质。

(2)B的氢化物比E的氢化物的沸点(填“高”或“低”),理由是。

(3)B、C、D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过量AB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已知X是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其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气体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i.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ii.若红色固体乙是一种单质,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稈式。

(5)若某气体含有AB2和EB2中的一种或两种,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气体的成分。

19.(14分)X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磨、耐腐蚀、抗冷热冲击性。

有关生产过程如下:

为了确定C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以下的探究过程。

已知F、G都是难溶于水和稀硝酸的白色沉淀,I可做光导纤维。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空间构型为;X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⑦的离子方程式。

(4)E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常见工业制备E的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现在设想用电化学的方法制备E,并向外界提供电能,则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将该电池与另一如图所示的蓄电池充电,该电池总反应式为:

Pb+PbO2+4H++2SO42-

2PbSO4+2H2O,当制得2molE时,阳极质量__________(填“增重”或“减轻”)__________g。

五、计算题

20.一包氯化镁和硫酸钠组成的混合物中,为测定其中氯化镁的的质量分数,小亮同学称取该混合物样品20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次数

1

2

3

4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25

25

25

25

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X

8.7

8.7

(1)上表中X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_;

(2)试求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21.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0.2000mol/L的NaOH标准液滴定20.0ml未知浓度的HCl溶液。

当溶液有无色变为红色时,共滴入NaOH10.00ml,求待测盐酸的浓度。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A、用稀硫酸:

MnO2→不反应,CuO、FeO→分别生成蓝色、绿色溶液,A错误;B、用氢氧化钡,(NH4)2SO4→沉淀和气体,K2SO4→沉淀,NH4Cl→气体,B错误;C、用稀盐酸:

AgNO3→沉淀,KNO3→不反应,Na2CO3→气体,C错误;D、用稀盐酸:

三个都有气体,且无色无味,但NaHCO3一旦遇到盐酸就有气体,Na2CO3、K2CO3则要用多的稀盐酸,鉴别Na2CO3、K2CO3可用焰色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考点:

物质的鉴别

2.D

【解析】

试题分析:

A、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物质可能是碳酸根离子也可能是碳酸氢根离子,A错误;B、溶液中若有银离子也会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解,B错误;C、不能确定溶液中含有的是铁离子还是亚铁离子,C错误;D、加入浓氢氧化钠并加热,产生能是红色石蕊变红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D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离子的检验

【名师点睛】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检验方法是解答的关键。

进行离子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包括试剂的选择,反应现象及结论判断。

物质检验应遵守“三个原则”,即一看(颜色、状态)、二嗅(气味)、三实验(加试剂)。

根据实验时生成物所表现的现象不同,进行检验,另外离子检验需要注意其他离子的干扰,例如检验硫酸根离子时要注意排除碳酸根等离子的干扰。

3.D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中,当加入NaI后溶液中的c(Ag+)c(I-)>Ksp(AgI),就会有黄色沉淀出现,不能确定Ksp(AgCl)>Ksp(AgI)是否成立;B项中,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用来检验Cl-,而不是ClO3-离子,不正确;C项中,若原溶液中是SO32-,加Ba(NO3)2溶液后产生BaSO3沉淀,再加入盐酸,H+和NO3-会将SO32-氧化为SO42-,变为BaSO4而沉淀不消失,不正确;

考点:

实验操作的评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氯化银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因此检验Cl-的试剂可以是硝酸银和硝酸,A正确;B.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但需要排除碳酸根、银离子等干扰,所以检验SO42-的试剂是氯化钡和盐酸,B正确;C.滴加盐酸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因此则该溶液含有CO32-或HCO3-,C正确;D.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或碳酸钡或氯化银等,因此不能证明有SO42-,D错误,答案选D。

考点:

考查离子检验

5.C

【解析】

试题分析:

A、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应采用a端进气b端出气的方式,错误;B、NO2能溶于水,所以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错误;C、NH3极易溶于水,所以导管口连接倒挂的漏斗,防止倒吸,正确;D、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橡胶管,所以不能用碱式滴定管盛放,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实验基本仪器和基本操作。

6.C

【解析】

试题分析:

A、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稀HNO3先将Fe氧化为Fe3+,过量的铁与Fe3+反应生成Fe2+,错误;B、稀硝酸不能使Al箔钝化,错误;C、向某溶液中滴加浓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该溶液中存在NH4+,正确;D、二氧化硫不能使酸碱指示剂褪色,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SO2,溶液变红色,证明二氧化硫溶于水呈酸性,错误。

考点:

考查物质的检验和性质、实验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7.D

【解析】

试题分析:

A.酚酞试液遇稀硫酸和浓硫酸都无色,不能鉴别,错误;B.浓硫酸与铜片在加热时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稀硫酸与Cu不能反应,但是该方法会产生有毒的气体,不环保,错误;C.加BaCl2溶液和硝酸都能产生白色沉淀,不能鉴别,错误;D.用玻璃棒各蘸一点滴在纸上,浓硫酸使纸张变为黑色,稀硫酸无明显变化,方法简单安全、环保;可以鉴别它们,正确。

考点:

考查稀硫酸和浓硫酸鉴别的知识。

8.A

【解析】

试题分析:

A.将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分别加入到失去标签的乙醇、丙三醇、乙醛、乙酸四瓶无色溶液,有降蓝色现象出现的是丙三醇,沉淀溶解,变为蓝色溶液的是乙酸;然后给未鉴别出来的两个混合物加热煮沸,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的是乙醛,无现象的是乙醇。

因此可以用以鉴别这四种溶液。

正确。

B.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时,可先向氯乙烷中加入NaOH水溶液,然后加热一段时间,再用硝酸进行酸化,最后加硝酸银溶液来检验,通过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来判断是否存在氯元素。

错误。

C.摩尔盐制备过程中铁屑要先用碳酸钠溶液浸泡洗涤,使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有利提高去油污的能力,最后分离溶液和固体时可以用倾析法分离。

错误。

D.由于苯酚与溴水发生反应非常灵敏,所以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错误。

考点:

考查物质或微粒的制取、检验、鉴别的知识。

9.C

【解析】

试题分析:

A、如果苯酚过量,产生的三溴苯酚溶解在苯酚中,因此溴水应该是过量的,A不正确;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把乙烯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从而又引入新的杂质,应该用溴水,B不正确;C、苯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乙醇与水互溶,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可以用水鉴别,C正确;D、乙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应该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D不正确,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10.A

【解析】分析:

A利用化工生产三原则即可分析;物质的鉴别与分离有化学方法,也有物理方法,结合物质的性质和实验现象可分析B选项;了解实验室基本操作和处理措施,即能解答C选项;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应用,了解相关物质的性质即可分析D选项。

详解:

A、①燃烧时使用沸腾炉,是将固体物质粉碎并吹进大量的空气,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使物质得以充分燃烧,符合充分利用原料的原则;②制硫酸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而反应又需要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所以使用热交换器,将反应放出的热量用于反应物的预热,达到充分利用能量的原则;③制盐酸时将氯气通入燃着的氢气中,可防止氯气过量而扩散,符合保护环境的原则,所以A正确。

B、①由于甲烷、乙烯和乙炔的含碳量不同,在相同条件下燃烧的火焰不同,甲烷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带黑烟,而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带浓烟,所以可以用燃烧的方法鉴别这三种物质;②由于酒精与水互溶,所以不能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③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是吸热的,而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是放热的,所以可以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④将Na2CO3滴入盐酸中产生气泡,滴入BaCl2中有白色沉淀,滴入NaCl中无明显现象,所以可以用互滴的方法鉴别Na2CO3、盐酸、BaCl2、NaCl四种溶液,可见不能全部达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

C、①硫粉与汞在常温下即可反应,所以可用硫粉覆盖地下撒有的汞,除去汞产生的污染;②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钠着火生成的Na2O2能与水和CO2反应,且生成的O2能助燃,所以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扑灭,应用干沙覆盖灭火;③硫与热的碱溶液反应,所以可用热碱溶液洗去试管内壁的硫;④氨气与水反应生成NH3·H2O,其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所以可用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是否集满,所以这几种操作不是全部合理,故C错误。

D、①过氧化氢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助燃剂,不是火箭的燃料;②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的气体使面粉蓬松,起到发酵的作用;③钠与水反应即可生成氢氧化钠;④硫酸是一种强电解质,用于制蓄电池,所以这几种物质的用途不是全部合理,故D错误。

本题答案为A。

点睛:

本题涉及的物质多,知识点多,知识面广,从工业生产到实验室操作,从物质分离、鉴别到应用,从物理方法到化学方法,从能源到环保,尽管没有太大的难度,但一定要有全面而牢固基础知识,方能准确答题,其中热交换器是容易忽视的,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