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5970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docx

滨州一模滨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2014年高考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2014.3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l6页,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l50分钟。

答题前,学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纸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第I卷(必做共107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0小题,共l07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Nl4O16C135.5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l3小题,每小题5分。

共6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下列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衣藻⑤金鱼藻⑥烟草花叶病毒

A.③④⑤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B.①②③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C.①③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D.①②⑥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

2.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紫外线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自交无性状分离

B.紫外线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单倍体植株的细胞最多含有40条染色体

3.2012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弥夺得,他们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目前,山中伸弥和其研究小组已把多种组织(包括肝、胃和大脑)的细胞,转变成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并让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成了皮肤、肌肉、软骨、神经细胞以及可以同步搏动的心脏细胞。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成熟细胞被重新编程的过程中细胞的分化程度逐渐降低

B.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能分化成神经细胞,体现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全能性

C.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与成熟细胞相比,细胞核内DNA的含量不变

D.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的过程不仅与基因有关,也与细胞的生活环境有关

4.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基因的频率相等时杂合体所占概率最大

B.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C.该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导致生物进化

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5.下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将盆栽植物横放时植物的生长状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图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mmol/L为最适浓度

B.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相似

C.乙图中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

6.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②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标志重捕法。

③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

④用培养基培养H7N9禽流感病毒,以便获得大量实验材料用于科学研究。

⑤显微镜下观察有丝分裂所用的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⑥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发病率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⑦摩尔根利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别真丝织物和纯羊毛织物

B.新制Cu(OH)2悬浊液在医院中常用于尿糖的检测

C.用纯碱溶液可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8.Se、Br两种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Br>Se>P

B.还原性:

S2->Se2->Br-

C.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酸性:

H2SeO4>HBrO4

9.下图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装置①量取15.00mL的NaOH溶液

B.用装置②分离苯和水的混合物,苯应从下口流出

C.用装置③陶瓷坩埚高温煅烧CaCO3固体

D.关闭活塞a,从b处加水,以检查装置④的气密性

10.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

下列关于普伐他汀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

B.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C.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

D.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lmolNaOH反应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中H+的浓度越来越小

B.图b中,Mg电极做电池的负极

C.图c中,发生的反应为Co+Cd2+==Cd+Co2+

D.图d中,K分别与M、N连接,Fe电极均受到保护

12.向盛有足量A的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B,发生反应:

A(s)+2B(g)

4C(g)+D(g)△H<0。

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与加人的B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则图中

>45o

B.平衡后再加入B,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50%

D.平衡后再加入A,体系内气体密度增大

13.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6种盐溶液pH如下:

溶质

Na2CO3

NaHCO3

Na2SiO3

Na2SO3

NaHSO3

NaClO

pH

11.6

9.7

12.3

10.0

4.0

10.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2与Na2CO3按物质的量之比1: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12+Na2CO3+H2O===HClO+NaHCO3+NaCl

B.相同条件下电离程度比较:

HCO3->HSO3->HClO

C.6种溶液中,Na2SiO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

D.NaHS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H+)>c(HSO3-)>c(SO32-)>c(OH-)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的直角劈B放在水平面上,在劈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2的物体A,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A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上滑,在A上滑的过程中直角劈B始终保持静止。

用f和N分别表示地面对劈的摩擦力及支持力,则

A.

B.

C.

D.

15.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经多次变轨后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下列关于第l6颗北斗导航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D.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16.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

其中,乙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质点的加速度为2m/s2

B.乙质点的加速度为4m/s2

C.两质点相遇时乙质点的速度大小为2m/s

D.两质点相遇时乙质点的速度大小为4m/s

17.如图所示,分别在M、N两点固定放置两个点电荷+Q和-2Q,以MN连线的中点O为圆心的圆周上有A、B、C、D四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场强小于B点场强

B.C点场强与D点场强相同

C.A点电势小于B点电势

D.将某正电荷从C点移到O点,电场力不做功

18.如图所示,M是一小型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

1,接线柱a、b接在电压

(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警报警系统原理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当温度升高时其阻值变小。

电流表A2为值班室的显示器,显示通过R1的电流,电压表V2显示加在报警器上的电压(报警器未画出),R3为一定值电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副线圈输出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B.电压表V1的示数为22

V

C.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V1的示数增大,V2的示数增大

D.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A1的示数增大,A2的示数增大

19.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

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最低点A运动到B点,OB与竖直方向成60o角。

在此过程中

A.小球所受合外力一直增大

B.外力F一直增大

C.小球重力势能增大

mgL

D.拉力F做功为

mgL

20.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MN、PQ是相互平行的粗糙的长直导轨,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其间距为L,导轨一端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ab是跨接在导轨上质量为m的导体棒,其阻值也为R。

从零时刻开始,对ab棒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使其从静止开始沿导轨做直线运动,此过程中棒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始终为了

F。

导轨电阻不计。

A.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由N到Q

B.ab棒的最大速度为

C.电阻R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D.ab棒速度为

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2014年高考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2014.3

第Ⅱ卷(必做l57分+选做36分共l93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8道题。

其中21—30题为必做部分,31—38题为选做部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中学联盟。

3.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1道物理题、l道化学题和1道生物题在答题纸规定位置写清题号后作答。

不按规定选做者,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前面的1道物理题、1道化学题和1道生物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

【必做部分】

21.

(1)(8分)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通过电磁铁控制的小球从A点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经过光电门B时,通过与之相连的毫秒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记录下挡光时间t,测出A、B之间的距离h。

实验前应调整光电门位置使小球下落过程中球心通过光电门中的激光束。

①若用该套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

A.A点与地面间的距离H

B.小球的质量m

C.小球从A到B的下落时间tAB

D.小球的直径d

②若用该套装置进行“探究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大家提出以下几种猜想:

W

v;W

v2;W

……

(i)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直径如图所示,则小球直径为cm,某次小球通过光电门毫秒计数器的读数为3m/s,则该次小球通过光电门B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m/s。

(ii)调节光电门B的位置,计算出小球每次通过光电门B的速度v1、v2、v3、v4…,并测出小球在A、B间的下落高度h1、h2、h3、h4…,然后绘制了如图所示的

图象。

根据绘制出的

图象,若为了更直观地看出h和v的变化关系,他们下一步应该绘制。

A.

图象

B.

图象

C.

图象

D.

图象

(2)(9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欧姆表的内阻和电源电动势(把欧姆表看成一个电源,且已选定倍率并进行了欧姆调零)。

实验器材的规格如下:

电流表A1(量程200

A,内阻R1=300

电流表A2(量程30mA,内阻R2=5

定值电阻R0=970

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50

①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读出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为I1和I2。

多次改变滑动触头的位置,得到的数据见下表。

I1(

A)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I2(mA)

20.0

16.7

13.2

10.0

6.7

3.3

依据表中数据,作出

图线如图乙所示;据图可得,欧姆表内电源的电动势为E=V,欧姆表内阻为r=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若某次电流表A1的示数是ll4

A,则此时欧姆表示数约为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2.(17分)如图甲所示,一长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t=0时刻,一小物块以一定速度从左端滑上长木板,以后长木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小物块与长木板的质量均为m=lkg,小物块与长木板间及长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经1s后小物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g=10m/s2),求:

(1)小物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值;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系统所产生的热量。

23.(22分)如图所示,在xOy坐标系所在的平面内,第一象限中存在如图所示方向的匀强电场,虚线一侧存在如图所示方向的匀强磁场,虚线与y轴正方向成45o。

一带电量+q,质量m的粒子从P点由静止释放,到达M点的速度为v,P到M的距离为L,带电粒子从图中的M点出发在第二象限进入磁场并经磁场偏转后从N点回到电场区域,并由M点射出,NO距离也为L。

(粒子重力不计)试求

(1)电场强度大小;

(2)O到M的距离;

(3)磁感应强度大小;

(4)带电粒子从第一次经过M点开始到再次回到M点经历的时间。

24.(14分)下面图1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甲、乙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其中数字代表过程,A、B、C代表物质);图2表示当光照和CO2浓度足够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其中实线表示光照时CO2的消耗量,虚线表示黑暗时CO2的产生量。

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甲过程发生的场所为,该生理过程的能量变化为。

乙过程中A消耗于该过程的第阶段,其发生的场所为。

乙过程产生的水,其氢的来源是(不考虑中间产物)。

(2)图1中,若甲过程其他条件不变,光照由强变弱,则短时间内中间产物C3的含量将(增加、减少、不变)。

(3)由图2可知,与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相关酶的作用机理是。

(4)若昼夜不停地光照,图2植物在温度为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

若在此温度条件下,每天交替进行l2h光照、12h黑暗处理,则该植物在24h内积累的葡萄糖为m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5.(14分)I.人类中存在一种染色体变异,如图甲I2的一条异常染色体是由一条l3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的(如图乙,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未变化,因此表现型正常),其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染色体分离时,第三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

(1)若不考虑其他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图甲I2理论上产生的精子类型有种,该夫妇生出正常染色体组成的孩子的概率为,表现型正常的孩子的概率为。

(2)参照Ⅱ4个体的染色体组成情况,在图中画出Ⅱ3号个体的染色体组成。

Ⅱ.果蝇翅的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某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如图,则该果蝇的性别是,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1)。

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是在黑腹果蝇(2n=8)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可以存活,且能够繁殖后代,从变异类型看,单体属于。

某黑腹果蝇群体中存在短翅个体,正常翅对短翅为显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

请设计简便实验探究短翅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

实验步骤:

①;

②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a.若,则说明短翅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b.若,则说明短翅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26.(10分)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下图1是突触2抑制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

图2表示由三种机体免疫异常引起的糖尿病。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A处膜电位变化示意图中a段表示电位,b点时膜外是电位。

(2)研究人员发现

-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在抑制疼痛方面有重要作用。

GABA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阴/阳)离子内流,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导致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从而抑制疼痛。

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ABA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图中结构甲表示。

由此说明细胞膜具有和功能。

(3)图2中由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过程②所示的患病机理是,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控制胰岛素的分泌过程中,相当于突触后神经元的是细胞。

(4)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图2中三种糖尿病都属于病。

其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27.(10分)黄河三角洲是现存中国乃至世界最典型的暖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下图1表示该生态系统几类主要生物的食物关系,图2表示兔进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该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能力,它的基础是。

调查该湿地中猫头鹰的种群密度常用法。

(2)图2中,若在a点时调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并全部标记后释放回环境中。

第二次捕获了80只,其中有20只带有标记,则兔种群的K值约为只。

若在第二次捕获过程中,发现地面有脱落的标记(某些带标记的兔被天敌捕食,标记不影响兔被捕食)。

这种情况下,估算的K值(偏高、偏低、不变)。

(3)如图l所示的食物网中,猫头鹰的食物有1/5来自于兔,1/5来自于鼠,3/5来自于蛇,由于某种原因,猫头鹰的食物来源变成有3/5来自于兔,1/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则在植物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猫头鹰的数量是原来的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控制洪水,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其中的珍稀动物,是在层次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8.(18分)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都遭遇“十面霾伏”。

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

综合治理其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

(1)SO2催化氧化生成SO3:

2SO2(g)+O2(g)

2SO3(g)△H=-l96.0kJ·mol-1。

S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压强:

PlP2(填“>”、“=”或“<”)。

②平衡常数:

A点B点(填“>”、“=”或“<”)。

③200℃下,将一定量的SO2和O2充人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经10min后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

气体

SO2

O2

SO3

物质的量(mol)

1.6

1.8

0.4

10min内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O2)=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SO2和O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b.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SO2和SO3物质的量之和保持不变

当反应放出98.0kJ热量时,测得该反应达平衡状态,该温度下K=

(2)用NH3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①写出氨气消除NO污染的化学方程式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多0.5mol,则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②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右图所示。

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其电极反应式为。

29.(18分)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N-和Cr2O72-等离子,需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污水处理厂拟用下列流程进行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CN-被ClO-氧化为CNO-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含Cr3+废水可以加入熟石灰进一步处理,目的是。

(3)在25℃下,将amol·L-1的NaCN溶液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测得溶液pH=7,则a0.01(填“>”、“<”或“=”);溶液中c(Na+)-c(CN-)=mol·L-1。

(4)步骤③中所用Na2S2O3溶液常用做标准溶液测定I2在溶液中的含量,滴定操作中常选用做指示剂。

(5)电解法也能将一定浓度的酸性废水中的Cr2O72-转化为Cr3+,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A为极,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②已知25℃时,Ksp[Cr(OH)3]=5.0×10-31,则Cr3+的水解平衡常数Kh=。

30.(17分)I:

二氧化氯(C1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

通常情况下,C1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

工业上用稍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H2C2O4==K2CO3+CO2↑+2C1O2↑+H2O。

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并收集ClO2。

(1)A装置必须严格控制温度,除酒精灯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B装置也必须控制温度,应选用(“冰水浴”或“热水浴’’)装置。

(2)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剩余的气体但该装置存在缺陷,改进方法为。

(3)实验窒常用氯酸钠(NaClO3)和亚硫酸钠(Na2SO3)固体加入浓硫酸加热制备二氧化氯,化学方程式为:

2NaClO3+Na2SO3+H2SO4(浓)

2ClO2↑+2Na2SO4+H2O从下列所给仪器装置中选择制备并收集ClO2的装置(填序号)。

Ⅱ:

亚氯酸钠(NaClO2)也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

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

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

2C1O2+H2O2+2NaOH===2NaClO2+O2↑+2H2O。

(1)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2)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过高,其目的是。

(3)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最简单实验方法是。

(4)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

除H2O2外,还可选用的还原剂是(填序号)。

a.Na2O2b.Na2Sc.FeCl2

(5)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过滤。

【选做部分】

31.(12分)【化学—化学与技术】

煤是重要的能源,也是生产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

试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煤的转化技术包括煤的气化技术和液化技术。

煤的液化技术又分为和

(2)在煤燃烧前需对煤进行脱硫处理。

煤的某种脱硫技术的原理如下所示:

这种脱硫技术称为微生物脱硫技术。

该技术的第一步反应的离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