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1精品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6353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1精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1精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1精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1精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1精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1精品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1精品教案.docx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1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1精品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1精品教案.docx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1精品教案

《位置》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1~24页例题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会辨认上、下方向,体会学习上、下方向的必要性,会这些方向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体会上、下方向的相对性。

2、会辨认前、后方向,会这些方向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体会前、后方向的相对性。

3、会辨认左、右方向,会这些方向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体会左、右方向的相对性。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会辨认上下、前后和左右方向,会这些方向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过程

一、教学单元主题图

教师:

请小朋友们来看这样一幅图。

出示第21页单元主题图。

教师:

熟悉这样的情景吗?

对了,这是一条热闹的大街,小朋友从图上看到些什么呢?

学生说自己看到的一些情景,教师抓住学生的一些回答进行追问,有意地引进这节课的一些学习内容。

比如学生说看到了街上有汽车,教师马上追问:

“你知道哪辆汽车在哪辆汽车的前面?

哪辆汽车在哪辆汽车的后面吗?

”学生说看到了图上的牌子后,教师追问:

“牌子上写了些什么字?

你认识吗?

你知道东大街在哪个方向,北门港又在哪个方向吗?

”这样一些追问,让学生关注图中的一些方位。

教师:

刚才老师问同学们这些问题,都是有关方向与位置的问题。

其实,图中有关方向和位置的内容还很多,大家看最前面的两个小朋友,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还有右边两个工人叔叔在做什么呢?

当然这些仪器和一些高深的知识小朋友们还不懂,这节课我们就从小朋友最熟悉的方向开始学习,这节课我们认识上下、前后和左右。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图。

教师:

对了,像楼房、书柜这些竖立的物体,都要上、下这些词来介绍物体的位置。

你家住的是楼房吗?

你能不能“上、下”这样的方向词来介绍你的邻居?

指导学生“我家的楼上住着×××,楼下住着×××”来介绍自己邻居家的位置。

教师:

同学们都会上和下来介绍你家楼上和楼下住的邻居,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手中这幅竖立的图,这幅图像你们家的那座楼房吗?

教师:

那么你会上和下来介绍这幅图中大熊猫的邻居吗?

指导学生说出“大熊猫的上面是羊”,“大熊猫的下面是大象”,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在图板上贴上往上和往下的箭头(如上图所示),箭头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上和下。

教师:

现在小朋友清楚什么叫上、什么叫下了吗?

手指一指你的上面,再手指一指你的下面,你们指的方向和图板上箭头的方向是一样的吗?

教师:

小朋友都知道什么叫上,什么叫下以后,请你上、下来说一说其他动物的位置。

学生自由地说。

如“梅花鹿的上面是小兔,下面是老虎”、“大熊猫在大象的上面”、“猴子的下面有斑马和狮子”等。

教师:

刚才我听到这样一句话,“大熊猫在大象的上面”,刚才我们不是说“大熊猫的下面是大象”吗?

怎么又变成了上面了呢?

让学生理解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有了“大熊猫的下面是大象”的现象,就可以反过来说“大熊猫在大象的上面”。

教师:

请同学们像这样两句不同的话来说一说两只动物的上下位置。

指导学生“梅花鹿的上面是小兔”、“小兔的下面是梅花鹿”来描述两只动物的位置。

2、教学例2

教师:

小朋友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有关前后的知识,有些小朋友已经会前后来给同学们介绍小朋友的位置了。

下面请你介绍一下,谁坐在你的前面,谁坐在你的后面。

抽几个学生介绍。

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进行一些追问,通过追问加深学生对前后的理解。

例如学生介绍到“小青坐我的前面,小林坐我的后面”时,教师作这样的追问:

教师:

你是怎样判断小青在你的前面,小林在你的后面的呢?

让学生理解自己眼睛看到的方向是前面,自己后脑勺对着的方向是后面。

教师:

这就对了。

在判断前后时,是以自己坐的方向来判断的,自己目光能看到的方向就是前方,后脑勺对着的方向是后面。

现在你往前面看一看,就只能看着小青一个人吗?

让学生意识到他的前面不是一个人,小青、小洋、小李、小吴等都在这个小朋友看到的方向,所以这些小朋友都是在这个小朋友的前面。

教师: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前面是正前面,侧着看到的小朋友就不是正前方了,这个方向是什么方向呢?

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学习。

你的前面不止一个小朋友,你的后面也不止一个小朋友,你能说一说你后面有哪些小朋友吗?

教师:

小朋友能在教室里认识前后了,下面我们还是到大街上去,看看在大街上怎样辨认前和后。

出示例2的情景图。

教师:

孩子们仔细看图,你怎样确定这队小朋友的前后方向的呢?

学生认真观察过后会发现小红手的指向,小朋友走路的朝向,还有红星小学标有箭头的路标。

可能有的学生根据前面的经验说出图中小朋友看的方向是前方,相反的方向是后面。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在图上箭头标示前后方,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看来,这跟刚才做操队形辨别前后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面对的方向是前方,背对的方向是后方。

教师:

现在小朋友们就相互介绍一下这些排队上学的小朋友谁在谁的前面?

谁在谁的后面吧?

同桌之间交流之后,再抽几个学生说说自己找到的前后关系,例如:

小红在小军的前面。

教师追问:

你是怎么判断的呢?

要求学生说出因为小军面向小红,所以小红在小军的前面。

要求学生根据前面的经验继续说出以小军作为基准点来判断。

教师抓住学生的回答指导学生可以把基准点——小军笔圈起来。

类似的问题教师可以多追问几个。

教师:

孩子们请这样的方式来完成第22页的填空题(填完后集体订正)。

教师:

小东在小军的哪面?

学生很容易答出是后面,教师追问:

“你是怎么知道小东在小军的后面的呢?

要求学生说出以小军为基准点,小军是背对小东,所以小东在小军的后面。

教师继续追问:

“小军又在谁的后面呢?

学生会回答在小红的后面。

教师:

同样是小军,为什么一会儿在后面?

一会儿又在前面呢?

让学生意识到这是因为所找的基准点不一样,辨认出的方向也就不同。

针对小东来说,小军在小东的前面,针对小红来说,小军在小红的后面。

教师:

看来,找准基准点很重要,我们在介绍位置时一定要注意是以谁为标准来辨认方向的。

那小红的后面有什么人呢?

小方的前面有什么人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填空回答,教师追问:

“为什么小红的后面,小方的前面都不止一人呢?

”教师的追问让学生认识到不管几个人只要在背对的方向都是后面,只要在面对的方向都是前面。

教师追问:

“这些话还可以怎样说?

学生会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这样的话来回答,这样再次巩固加深了对前后方向的应及理解。

教师:

孩子们你们学得真好,下面我们就所学的知识来说一说教室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些什么?

学生自由地说,强调要找出基准点,学生说后教师抽几个学生说,集体订正。

3、教学例3

教师:

和图上这个小男孩举一个方向的手的小朋友站起来我看一看,把你们的手举起来,看看和小男孩举的是一个方向的手吗?

教师:

图上的小男孩告诉我们,你们举的这只手是左手。

和小女孩举一个方向的手的小朋友站起来我看一看。

学生站起来后。

教师:

把你们刚才举的手举起来,看看和小女孩举的是一个方向的手吗?

你们举的这个方向的手叫什么手呢?

对了,图中的小女孩已经告诉你们了,这只手是右手。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认识左右。

教师板书课题。

教师:

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

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举举你的左手,再举举你的右手(老师背对学生举起)。

大家能说说我们在生活中常左手和右手做哪些事情?

学生举例略。

教师:

左手所在的这个方向是小朋友的左边,右手所在的方向是小朋友的右边。

下面请小朋友左手指一指你的左边,说一说你左边有哪些小朋友,再右手指一指你的右边,说一说你右边有哪些小朋友。

学生指、说略。

教师:

还有哪些器官分布在我们身体左边和右边呢?

你的左手和右手分别摸一摸,说一说。

指导学生边摸边说,比如左手摸着左耳说:

“这是左耳。

”再右手摸着右耳说:

“这是右耳。

学生独立活动后再抽学生回答。

教师:

对了,现在小朋友们分辨左右时是自己的左右手来分辨的,自己左手的方向就是左边,右手的方向就是右边。

小朋友可要弄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呀,再把左手举给老师看一看。

三、巩固练习

课堂活动第2题和第3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学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