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6761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docx

最新大纲分集大纲

 

大纲,分集大纲

20集电视连续剧《最后一枪》

故事大纲

编剧章社友

20集电视连续剧《最后一枪》,是以真实历史事实为表述内容的大型抗战电视剧,展示了日本侵略军从1944年5月占领河南,到发动老河口-西峡口战役,进而在中国战场上发动最后一次进攻性战役,以及中国战场上举行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战地受降仪式的历史事实。

从中反映出日本侵略者由骄狂到失败的历史过程,展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不屈民族精神,谱写出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壮丽诗篇。

该剧把西峡口抗敌战场,放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深刻全面地揭示出共产党、国民党、抗日军民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八年抗战最为辉煌和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对八年抗战的历史性总结。

其人物分别以毛泽东、蒋介石、冈村宁次为代表,同时刻画和再现了诸多抗日名将的历史功绩,如彭雪枫、李先念、李达、王树声、廖运周、皮定均、黄樵松、王仲廉、吴绍周、赖汝雄、郭寄峤、刘汝明、黄国书等,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抗日战争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由于涉及战争场面众多,人物关系复杂,加上日军失败后屡屡换将,该剧人物相对多一些。

《最后一枪》的基本故事梗概是:

1944年夏,日军为打通中国内地南北交通线,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下,发动了河南战役。

国民党守军消极抵抗,节节败退。

仅仅37天,日军即占领了豫北、豫西的大部分国土。

蒋介石大为恼火,严令对蒋鼎文、汤恩伯予以整饬,由陈诚、胡宗南出面收拾残局,将败退的国民党军队撤往河南南阳地区进行改编。

河南沦为敌占区以后,中原人民陷入日军统治的水火之中。

毛泽东、党中央制定敌进我进、绾毂中原的方针。

毛泽东亲自为进入豫西的王树声送行,邓小平亲自安排皮定均部进入河南。

彭雪枫部和李先念部从豫东和豫南进军河南。

八路军、新四军在河南敌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

战斗中彭雪枫不幸牺牲。

1944年11月,冈村宁次升任日军侵华派遣军最高司令官。

此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凯歌频传,希特勒失败在即,太平洋战争日军节节败退。

日军大本营严令中国战场实行“东主西从”的方针,要求冈村宁次把日军兵力从中国西部向东部集中,以巩固其原有战斗区域。

但冈村宁次认为,只有“攻西援东”,占领重庆,降服蒋介石,才能彻底解决中国问题,把英美联军引向中国,解救日本国内本土危机。

因此置大本营命令于不顾,在1945年1月,独断专行确定了在中国进行湘西芷江战役和老河口-西峡口战役的目标,逼使日军大本营同意他的作战计划,定为当年3月在湖南和河南同时发动两场战役。

由于湘西日军指挥官消极避战,湘西芷江战役迟迟不能进行。

驻守河南郑州的日军第十二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积极迎合冈村宁次的作战计划,以强力弹压手段,在3月中下旬,准时发动老河口-西峡口战役,对驻守在豫西南和鄂西北的国民党守军发起攻击,意图占领南阳,攻占老河口机场,占领西峡口,打通由豫入陕的通道,进军陕西,威逼四川,征服蒋介石。

大战在即,蒋介石为削弱李宗仁的权力,换掉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职务,以著名的“逃跑将军”刘峙取而代之。

驻守南阳的国民党守军第五战区和第一战区,面对日军来势汹汹的进攻,奋起反击。

南阳城守军143师师长黄樵松率部血战宛城,孤军作战,苦撑数日,歼敌2000多人,终因外部援军难以接近南阳城,弹药耗尽,弃守南阳城。

黄樵松在抗敌御寇的战场上,看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真正希望。

1948年10月,已担任国民党军长的黄樵松在山西太原起义未遂,同月被蒋介石秘密杀害于南京。

由于日军在老河口-西峡口战役中采用新的作战方式,迅速向老河口、西峡口推进,国民党第一战区来不及进行兵力部署。

国军31集团军总司令、西峡口防线总指挥王仲廉,一面迅速调兵遣将,同时令宛西民团在内乡县城东阻击迟滞日军。

宛西民团士兵英勇作战,将日军阻挡于五龙庙坡一带,为西峡口兵力部署赢得了时间。

日军攻占内乡县城后,第110师团师团长木村经广和战车第三师团师团长山路秀男来到西峡口,联袂攻打内乡西峡口镇(今西峡县城)。

守军师长黄子华在王仲廉和吴绍周的指挥下,挫败了日军3个小时攻下西峡口城的计划,在西峡口坚守了一天时间。

500多名守军为掩护大部队撤离,全部壮烈牺牲。

日军随即疯狂向西峡口以西地区推进,同时在淅川战场先后进行了愁斯岭和清风岭等战斗,妄图打通另一个由豫入陕的通道荆紫关,策应西峡口战场。

淅川县城的国民党守军鲍汝礼师和刘广信师,以少胜多,智设空城,经过愁斯岭、清风岭的激烈战斗,挫败了日军突袭占领荆紫关的企图。

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王仲廉决定在西峡口以西70多里长的豫陕公路上,设置布袋阵,诱敌深入,歼灭日军的有生力量。

胡宗南担心日军长驱直入,进入西安,不允许王仲廉后退。

王仲廉利用日军新任联队长稹林太夫骄傲轻狂的心理,在丁河店(今丁河镇)和西坪镇之间设下布袋阵,令廖运周师长(中共特别党员)的110师在丁河店断敌后路,令43师师长黄国书挡在重阳店以西的马鞍桥。

日军139联队贸然西进,钻进口袋。

山路秀男亲自到马鞍桥督战。

国军士兵一夜打退日军8次冲锋,并用新式武器击毁日军战车10辆,山路秀男也差一点命丧西峡口。

面对国民党守军的顽强阻击,内山英太郎不得不停止对西坪镇的进攻。

国军士兵趁机对日军进行追歼。

日军士兵死伤累累,丑态百出,被迫退回到丁河店以东地区。

4月8日,日军攻下老河口镇,老河口-西峡口战役结束。

冈村宁次为答谢内山英太郎,让其回到日本国内任职,另调老牌侵华分子鹰森孝为第十二军司令官。

鹰森孝感激涕零,刚到南阳,即组织4万兵力,精心策划,准备以三路兵力,齐头并进,向重阳店、西坪镇发起进攻,在4月29日天皇生日那天,发动“向西突进”战役。

与此同时,冈村宁次一直督战的湘西芷江战役,也于4月20日打响。

大战在即,胡宗南却将西峡口战区的部分兵力调往陕西休整。

吴绍周和廖运周倾心交谈,抒发了中国军人的爱国情怀。

王仲廉在全面应对150华里的阵地防御、打退日军三路进攻的同时,再次设下布袋阵,通过坚守鹰爪山、丰子山,把日军上坂胜的163联队6000多人,引进预先设伏的蒲塘、豆腐店。

日军穷途末路,在豆腐店内嚎啕大哭。

后在木村经广的紧急增援下,侥幸脱险。

163联队死伤3000多人,被打死的日军暴尸异国荒野,死去的士兵只能带走一个大拇指,许多伤兵因难以带走,被日军用火焰喷射器活活烧死。

此役在日军军史的记载中,称为“千载憾事”。

日军163联队失败后,鹰森孝向西突进的左突进队已不具有进攻能力。

其在西峡口北面的右突进队也惨遭打击,被迫分散突围。

至5月20日,日军在西峡口战场发动的向西突进战役,以日军损兵折将6500人的代价彻底失败。

日本史学家评论:

日军向西突进战役,“在没有达到目的的情况下而告终”。

与此同时,冈部直三郎在5月3日擅自下令终止芷江战役,日本大本营严令从广西撤军。

冈村宁次不得不于5月8日下达终止芷江战役的命令,并开始从广西撤军。

国民党陆军总部原定秋季在同盟国支持下收复广西的“白培计划”,就此终止。

南阳成为敌占区后,南阳人民奋起开展对日寇的斗争。

4月7日,李先念按照中共中央指示,率新四军五师主力北上河南,进入确山县,同时派大批干部返回南阳,组织抗日武装。

南阳芳林酒精厂(今南阳天冠集团)创始人邰士芳(中共党员)兄弟把多年积蓄用于组建抗日武装,组织起2000多人枪的抗日游击队,并在南阳各地发动群众,组建武装。

南阳人民自发同日寇占领进行斗争。

双枪女英雄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由于豫西的鲁山、南召等地成为敌占区,国民党守军没有任何反攻迹象,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河南人民抗日军准备在南召建立抗日人民政权,开辟根据地。

国民党南召驻军第39集团军总司令高树勋部此时仍驻守在南召北部山区。

高树勋赞成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抗日主张,对八路军进驻南召左右为难,最后在其高级参议王定南(中共党员)的建议下,与陈先瑞司令员进行谈判。

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毛泽东同意,陈先瑞支队撤离南召。

此后不久,高树勋在内战前线起义。

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民众于倒悬,救百姓于水火,深得群众拥护。

河南人民踊跃参加八路军、新四军,在党的七大方针指引下,积极开展战略反攻。

太行军区准备发动安阳战役。

新四军建立了嵖岈山抗日根据地,建立起八路军与新四军的联系通道。

鹰森孝发动向西突进战役失败后,表面上实行战略收缩方针,实际上仍在窥测时机,妄图再次发动向西作战,把南阳建成日军进犯四川的前哨基地。

此时日军已处于强弩之末,但国民党军队依然消极防守。

粉碎鹰森孝向西突进的企图以后,胡宗南再次把西峡口部分国军调回陕西休整。

鹰森孝认为时机来临,命令驻防鄂西北的日军执行向西突进作战计划。

日军115师团师团长杉浦英吉秘令其属下85旅团,于6月20日发起攻击,占领战略重地荆紫关,然后由荆紫关进入陕南。

这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发动的最后一次进攻性战役。

日军第85旅团旅团长三宫满治率领20000日军,意图快速进击,打开国民党守军防线,迅速占领荆紫关。

坚守大华山上的国民党守军,在中共特别党员、110师师长廖运周指挥下,浴血奋战,多次粉碎日军进攻。

至6月26日,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最后一次进攻性战役,以损兵折将3300多人而告失败。

需说明的是,湘西芷江战役中国称雪峰山战役,一说4月20日开始,5月8日结束;或以5月20日日军退回原驻地为结束日期(因何应钦为了向国民党六大献礼,要求在此之前结束战斗,而国民党六大结束于1945年5月21日)。

另说4月11日开始,6月19日结束。

二者在战役开始时间上均早于西峡口向西突进作战(4月29日)和荆紫关突袭作战(6月20日),在结束日期上更早于大华山之战(6月26日)。

廖运周和吴绍周建议开展战略反攻,收回西峡口。

蒋介石和胡宗南用“以备后用”的借口,不允许守军反攻。

面对命令,王仲廉叹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许多将领也甚为不满。

此后参加西峡口战役的国民党守军,除廖运周奉命起义,几乎所有师长均起义投诚。

吴绍周也在淮海战役中坐等被俘,后任湖南省政府参事。

在李宗仁授意下,王仲廉命令部队对天天进行挑衅性进攻的日军以坚决回击,对每天向中国军队阵地打枪打炮的日军进行针对性射击,一直到8月19日日军停止进攻性射击为止。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8月24日,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部联络组代理组长吴凯上尉,代表中国军队前往西峡口,接受日军联队长吉松大佐的投降,吉松表示:

完全服从中方的命令。

这是中国战场上日军投降后,中日军队举行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日军战地投降仪式。

此举象征着日本侵略军最终败倒在中国人民脚下,中国人民进行了8年之久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

8月25日,西峡口城楼上的日军军旗化作一团灰烬。

中华民族由此开始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行程。

此电视剧所有事件均有历史记载可证。

除个别因表现需要,在日期或地点上略作调整,其余均为真实的事发地和事发日期。

中国军队师以上军官,建国后任副部级以上的人员,全为真人真事。

其他绝大多数为真人真事,如邰士芳、邰士林、张访朋、吴凯等。

个别是真人真事,但稍有不同,故对名字作了变动,如方秀云原名方秀芝,许仁杰原名徐子和。

个别人物是将几个人的事迹和名字合在一起,同样有历史原型。

如原85军大刀队队长是国军营长赵玉林,为了有一个贯穿于全剧的人物,也为了突出该剧的主题,故改名为国军连长、大刀队队长赵豫林。

日军联队长以上均为真名。

死亡日军军官如阿南石根、麦司阁荣等也用真名。

一些后来多次到西峡口访问谢罪的日军,如藪下熏等,也是真人真事。

该剧音乐全部选用抗战名曲和以往抗战影视作品中的经典音乐,以引起观众共鸣,唤起观众记忆,永远记住抗战岁月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事件。

该剧编写目标:

战争巨制,铁血史诗,英雄交响,真实记述,八年精粹,经典名著,通俗易懂,老少咸宜,可视可听,可思可记,可乐可娱,可悲可喜;不调侃,不戏说,不注水,不凑数,坚持政治性、艺术性、真实性、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2014年7月16日

 

20集电视连续剧《最后一枪》

分集大纲

编剧章社友

第一集谋略中原

1944年夏,日军为打通中国内地南北交通线,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下,发动了河南战役。

国民党守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副司令长官汤恩伯消极抵抗,节节败退。

仅仅37天,日军即占领了豫北、豫西的大部分国土。

蒋介石大为恼火,严令对蒋鼎文、汤恩伯予以整饬,由陈诚、胡宗南出面收拾残局,将从豫中、豫西败退的国民党军队,撤往河南南阳西峡口一带整编。

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积极催促南阳守军及所属各部加强军事防备,准备迎战日军。

河南沦为敌占区以后,南阳成为国民党政府抗击日军的北部最前线,中原人民陷入日军统治的水火当中。

党中央制定敌进我进、绾毂中原的方针,于当年5月,组织军队挺进中原。

按照中共中央命令,新四军彭雪枫部和李先念部从豫东和豫南进军河南。

中共中央多次专门研究河南战局,毛泽东亲自为进入豫西的王树声送行,邓小平和李达亲自安排皮定均部进入河南,并把太行军区多年攒下的银元送给挺进豫西的部队。

八路军、新四军挺进中原,对日伪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八路军皮定均部虎口拔牙,炸毁了日军正在嵩县修建的机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对友军以极大振奋。

对日伪军的战斗中,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不幸牺牲,陈毅等深感悲痛。

第二集困兽犹斗

八路军、新四军给河南民众以极大鼓舞。

此时英美联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连连胜利,日本国土外围防御线几乎被冲破殆尽,同盟国联军步步逼近日本本土,希特勒失败在即。

中国战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实力不断增强。

中国空军夺取了制空权,日军处于强弩之末,许多十四五岁的少年即被派到中国战场。

1944年11月份,冈村宁次升任侵华日军最高司令官。

日军大本营为保住日本本土,集中兵力应对英美联军,严令中国战场实行“东主西从”的方针,要冈村宁次把日军兵力从中国西部向东部集中,以巩固其原有战斗区域。

冈村宁次认为,只有扩大中国战场,“攻西援东”,占领重庆,降服蒋介石,才能够解决中国问题,把英美联军引向中国,解救日本国内的本土危机。

因此独断专行,确定了进行湘西芷江战役和老河口-西峡口战役的目标,并定为3月份在湖南和河南同时发动两场战役。

面对日军的困兽犹斗,国民党和共产党都在准备应对之策。

毛泽东和其他中共领导人决心加强中原地区的抗日力量,将进军河南的5支八路军部队统一组建为河南人民抗日军,由王树声任司令员,加强豫西对日作战。

蒋介石在大敌当前的时候,却担心李宗仁势力扩大,让其担任汉中行营主任,以著名的“逃跑将军”刘峙取代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司令官职务。

冈村宁次闻此极为高兴,强行通过了“攻西援东”计划。

第三集同仇敌忾

南阳城守军143师师长黄樵松是著名的抗日名将,决心带领143师坚守南阳城。

国军第31集团军总司令、西峡口防线总指挥王仲廉,及时部署西峡口的战略防御。

国民党军为对付日军的战车,秘密组建了战车防御枪大队。

王仲廉亲自到战防枪大队视察。

按照胡宗南的要求,国军向部分士兵发放大刀,并秘密组建大刀队。

内乡抗日自卫团排长梁长河,带领民团士兵苦练本领,迎战日军进攻。

村民方秀云是梁长河的妻子,要求丈夫教她打枪,说哪一天也能够打日本鬼子。

南阳芳林酒精厂(今南阳天冠集团),是共产党员邰士芳和其兄邰士芳一起开办的酒精厂,是地下党的联络点,同时给党的活动提供资金。

面对日军即将侵略南阳的现实,邰士林和邰士芳加紧生产,以支援抗日将士。

李宗仁指示第2集团军总司令刘汝明亲赴南召,找第39集团军高树勋共同商议战区防务问题。

高树勋答应一定尽力,共保南阳。

蒋介石严令不愿和刘峙共事的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郭寄峤立即到老河口上任,并检查南阳的城防情况。

大战在即,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纵论时局,共话南阳。

第四集黑云翻滚

驻守河南郑州的日军第十二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积极迎合冈村宁次的作战计划,以强力弹压手段,在3月中下旬,准时发动老河口-西峡口战役,对驻守在豫西南和鄂西北的国民党守军发起攻击,意图占领南阳,占领老河口机场,攻占西峡口,打通由豫入陕的通道,然后相机进军陕西,威逼四川,征服蒋介石。

3月18日,日军佯攻潼关,蒋介石、胡宗南慌忙向潼关方向调集军队。

日军却在3月20日夜,出动110师团、战车第三师团、115师团等7万多人,兵分数路,向南阳和老河口发起攻击。

由于驻防南召的新八军疏于防范,日军轻而易举突破了李宗仁苦心经营的鸭路山沟防线,从雁门关方向进入南召,以死亡8人的代价,战略了南召县城。

高树勋痛斥由蒋介石派来的新八军军长胡伯翰。

蒋介石发现日军的战略企图,立即命令加强对南阳的布防。

日军第四骑兵旅团在南阳城东三十里屯被中美空军袭击,损失严重,旅团长藤田茂单兵独进,向湖北老河口进发。

日军战车第三师团因行动缓慢,受到内山英太郎训斥。

与此同时,湘西的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和20军司令官消极避战,湘西芷江战役迟迟不能进行。

日军吉武支队在方城接到要其攻打南阳城的命令,吉武秀人极其兴奋。

日军突袭老河口,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惊慌失措,下令炸毁老河口机场。

3月27日,藤田茂的骑兵第四旅团占领老河口机场。

冈村宁次甚为满意。

第五集宛城血战

日军从南召向南阳城进发,准备攻打南阳城。

从方城来的日军也扑向南阳。

内山英太郎为急于占领西峡口,命令木村经广的110师团放弃原定攻打南阳城的计划,和战车第四师团立即向内乡西峡口急进,攻城计划交给吉武支队执行。

为了迟滞日军进攻,挫敌锐气,掩护五战区司令部转移,刘峙命令必须守住南阳城。

黄樵松接受守城任务后,知道日寇大军压境,孤军守城,已无生还希望,遂向同僚发出“来生再见”的约定,又制作棺材一副,亲书“黄樵松之灵柩”。

143师全体官兵决心死守南阳城,把南阳城变成中国的斯大林格勒。

3月23日起,日军以优势兵力,对南阳城展开攻击,6月26日,对南阳城发起总攻。

黄樵松和全体官兵英勇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由于城外援军迟迟突不破日军的打援防线,城内的弹药不足,守军越来越艰难。

黄樵松请求输送弹药,刘峙却奖励100万大洋,蒋介石同样只发嘉奖令。

黄樵松啼笑皆非。

城内守军英勇作战。

坚守卧龙岗的一排守军面对500之敌,在刻有岳飞“还我河山”的石碑面前,全部壮烈牺牲。

马武冢40多名守军最后冲向敌群,引爆身上的手榴弹,壮烈殉国。

黄樵松亲自在前线指挥作战,决心以身殉国。

后在强制命令下,悲愤交加,枪林弹雨当中,在棺材上题诗明志,不得已撤离南阳城。

黄樵松在抗敌御寇战场上,看到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真正希望。

1948年10月,已担任国民党中将军长的黄樵松在山西太原起义未遂,同月被蒋介石秘密杀害于南京。

第六集五龙御寇

由于日军采用超越追击战术,越过南阳城,直向西峡口方向奔去,西峡口战场的国民党守军来不及进行兵力部署,情况十分危急。

为赢得守军部署的时间,王仲廉命令内乡宛西民团和河南省保安队在内乡县城东边阻击日军。

国民政府河南省主席刘茂恩嘱咐宛西民团司令刘顾三,无论如何要打好这一仗。

刘顾三领命后,用两万多民团兵力,在内乡县城东边的五龙庙坡一带设置防线,阻击日军。

内乡抗日自卫团士兵士气高涨,积极修筑工事,做好御敌准备。

日军110师团师团长木村经广急于西进,不等战车第三师团赶到,在3月27日发起进攻。

自卫团战士英勇阻敌,给日军以重大杀伤。

梁长河的妻子方秀云到阵地上看望自卫团士兵。

为掩护方秀云,梁长河被日军炮弹炸死。

方秀云满腔仇恨,拿起梁长河的武器,痛击日军,又拿起另一个牺牲的自卫团士兵的武器,勇敢打击敌人。

木村经广对攻不下五龙庙坡防线甚为恼火。

内乡民团士兵在完成阻击任务后,于28日凌晨悄悄撤退。

日军于第二天早上在浪费大量炮弹以后,攻入自卫团阵地。

日军进入内乡县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方秀云和十几个自卫团士兵决心组成游击队,对日军的占领进行斗争。

第七集西峡恶斗

日军占领内乡县城以后,木村经广和山路秀男按照内山英太郎的命令,重点向西峡口和淅川发动进攻。

木村经广和山路秀男一起赶到西峡口,联袂攻打西峡口镇(今西峡县城),准备在3月30日凌晨,用3个小时攻下西峡口城,然后趁国军守军没有部署到位,立即向西峡口城以西推进,占领西坪镇,威逼西安。

日军从内乡县城向西峡口进发,引起民众极大恐慌,纷纷逃离避难。

当地民众对日军的劣行以英勇的抗击。

王仲廉和吴绍周亲自安排西峡口守城和御敌事宜。

国军85军23师师长黄子华为了给国军部署赢得时间,迷惑日军,按照王仲廉和85军军长吴绍周的命令,率领部下坚守西峡口城,在国军飞机的助阵下,给日军以极大杀伤,并首次使用战车防御枪,击毁日军战车5辆,挫败了日军3个小时攻下西峡口城的计划,在西峡口坚守了一天时间。

同时巧用智谋,使日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

吴绍周兴奋地称西峡口守城战斗为八年抗战中第一次出现的“精彩壮举”。

木村经广和山路秀男十分惊慌,为了战役进展的需要,日军打破常规,在当天下午两点钟,突然对守军发起猛烈进攻。

王仲廉命令守军向西转移。

500多名守军为掩护大部队撤离,和日军拼死苦战,血洒西峡口城和马头山,全部壮烈牺牲。

黄子华悲痛万分。

第八集空城制敌

在全力进攻西峡口的同时,日军第115师团吉松一部和战车第三师团、110师团163联队,也在向淅川进攻。

山路秀男连夜从西峡口赶赴淅川,指挥日军作战,妄图打通另一个由豫入陕的通道荆紫关,策应西峡口战场。

淅川县城守军90军62师鲍汝礼师和国军68军119师师长刘广信,针对县城守军只有2000人、寡不敌众的现实,决定以少胜多,智设空城,将守城主力秘密布置在愁斯岭一带,准备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日军163联队从内乡出发,意图通过愁斯岭,奔袭荆紫关。

鲍汝礼的62师和刘广信的119师和淅川地方民团,联手在愁斯岭阻击日军。

上坂联队在愁斯岭进攻受挫,经请示山路秀男,不得已改变作战计划,佯攻毛堂,实际抢占清风岭,占据奔袭荆紫关的战略要地。

上坂胜留在愁斯岭的日军200多人,被全部消灭,上坂闻讯大惊。

4月1日夜,淅川县城10000多人悄悄撤离县城,此举是中国八年抗战当中,中国军队主动设置的唯一一个空城计。

山路秀男接受攻打五龙庙坡和西峡口城的教训,要攻城的联队长吉松大佐将8000多兵力全部用上,争取一举攻城成功。

吉松煞费苦心,结果却得到一座空城。

山路秀男气得咬牙切齿,大骂豫西南人狡猾。

第九集清风苦战

日军163联队佯攻毛堂、奔袭荆紫关的企图被识破,王仲廉紧急调兵遣将,设防清风岭,同时命令鲍汝礼部务必抢占清风岭,阻断日军突袭荆紫关的通道。

鲍汝礼和刘广信立即展开对日军的追击。

日军于4月3日凌晨,抢先占据清风岭,并由日军中队长、号称“帝国壮士”的阿南石根坚守清风岭。

山路秀男命令其长期占据清风岭。

日军到山下惨无人道地抢粮抢物,抓丁抓夫,在山顶修筑工事,意欲持久顽抗。

鲍汝礼的62师赶到清风岭5里处的磨峪湾,得知日军已经占据清风岭。

王仲廉命令鲍汝礼必须夺回清风岭。

鲍汝礼在战前动员会上真情流露,潸然泪下,所有官兵无不被师长真情所感动。

鲍汝礼亲自组织对山顶日军发起进攻。

日军顽强抵抗,但也感到国军士气高昂,请求上坂增兵。

上坂从大石桥紧急向清风岭增兵,遭到刘广信部在姚家湾的迎头痛击。

大石桥对岸的国军36师大炮隔丹江猛轰163联队司令部。

上坂胜遭到打击,缺粮缺弹药,连连向山路秀男和木村经广求救。

日军不得不放弃突袭荆紫关的计划,向淅川县城退去。

刘广信部立即对上坂胜进行追击。

鲍汝礼的62师第3团在移交荆紫关防务后,急速赶赴清风岭,鲍汝礼立即对山顶日军发起总攻,全歼了山顶日军。

第十集诱敌深入

日军占领西峡口城以后,按照既定战略计划,立即向西峡口以西推进。

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王仲廉决定利用西峡口的有利地形,在西峡口以西70多里长的豫陕公路上,设置布袋阵,诱敌深入,歼灭日军的有生力量。

为给部队调动争取时间,吴绍周命令国军23师黄子华等部在西峡口城西老灌河一带阻击日军。

日军接连两天攻不破国军防线,木村经广大怒,不顾兵家大忌,撤了山本三四郎139联队长的职务,以稹林太夫取而代之。

稹林太夫求胜心切,骄傲轻狂,急于向西峡口城以西推进。

王仲廉命令吴绍周的85军110师,务必在4月4日之前从栾川县赶赴西峡口丁河店(今丁河镇),参加阻击日军的战斗。

110师师长廖运周(中共特别党员)身先士卒,带领部队急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