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6840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docx

《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docx

儿童常见病预防教学案心理健康知识

儿童常见病预防知识

健康所涵盖的意义:

不仅要有一个健康的体格,而且还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二者完美和谐才称得上是一个健康的人。

不仅要求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体格,而且还要有一个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状态。

对于我们处于儿童时期的同学们来说,心理健康说得浅显点就是要保持一个与人友善,积极向上的心态,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而积极向上的心态所包含的内容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对同学要宽容,对学习好的先进同学不要有忌妒心理,对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的同学不要歧视,要有荣誉感,要多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公益活动,多做好事,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健康体格和高尚心灵的健康人。

一些常见病的预防: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也同时出现了水污染、空气污染、环境污染等问题,一些流行性疾病、传染病,在各个地方不同程度的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为防止疾病的危害,我国实施了三级预防战略。

一级预防:

也称病因预防。

针对疾病发生的生物、物理、化学及社会心理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改善生活和生产环境,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有害作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是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

二级预防:

又称临床前期预防。

对疾病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传染病早隔离、早报告、早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疾病蔓延。

三级预防:

又称临床期预防。

对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对我们学校来说,就是要对上级或学校组织的预防流脑、流感、麻疹、破伤风、肺结核、甲肝、乙肝等,常见的流行性传染病要按时打预防针,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所以每个人都必须要打预防针。

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据专家的调查、统计:

早期的预防费用和后期治疗费用相比是1:

146,也就是说,花一元钱来早期预防疾病发生,就可能避免因后期治疗疾病少花146元,由此可见预防的重要性。

龋齿的预防:

龋齿和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很高,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统计,发病率占世界总人口的50%-95%,因此它被列为心脏病癌症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龋齿和牙周病虽然不危及生命,但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以至缩短人的寿命,而对青少年生理发育影响就更大,其发病的原因是牙体硬组织在机体内外因素影响下,脱钙、崩解,造成缺损所形成的。

龋齿不仅妨碍咀嚼功能,影响消化,并且还影响美观,而且可以引起牙髓炎、根尖周围炎等症状,甚至成为病灶,影响全身健康。

怎样预防龋齿呢?

我们平常要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早晚各刷牙一次,最好每次3分钟,顺着牙缝竖着刷,睡前不吃水果、糖等甜食类食物。

目前国际公认的氟离子透入法是最有效的预防龋齿的保健方法,我们保健所每年给同学们所作的牙齿氟离子透析,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

它运用电场将氟离子电离到牙齿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避免菌班的形成,并能防止已经形成的龋损的扩延,这种方法治疗时间短,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是目前预防龋齿的最好方法,希望同学们重视龋齿预防,保护好牙齿,让你更健康、更可爱!

青春期健康及心理健康知识(青少年期)

我们处于中学阶段的同学们正处于青春期,有必要对青春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作一些了解是十分必要的,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大约从10岁到20岁开始,进入青春期,女孩一般比男孩早两年,从生理发育讲,是指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阶段,不同的人在青春期的发育进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性发育进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

进入青春期,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下,人体的形态功能及心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1、身高、体重突增,内脏器官进一步发育,功能进一步完善。

2、性器官开始发育,第二性征开始出现,月经和遗精的出现。

3、随着性的发育,青少年会出现明确的性意识和性冲动。

4、青春期是情感最丰富、最富有朝气和创造性、精力最旺盛的时期,是学习的最佳时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

这里我把第二性征再说一下:

男性第二性征表现为开始长胡须、喉结;女性表现为乳房开始发育,皮下脂肪增加。

有关青春期的特征和生理现象老师们在生理卫生课上有详细的讲解,我在这里就不再多讲,下面对有关青春期的健康和生理卫生方面讲一下:

同学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平时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和室外活动,同时还要保护好生殖器官,在体育锻炼、骑自行车等活动时,要注意避免造成外伤,男同学不穿过紧的内裤,外面的裤子也要宽松合适,平时多清洗生殖器,注意卫生,特别是要清洗干净的是包皮垢,以免造成感染;女同学在清洗外阴部时,要用专用的毛巾和盆子,女同学在月经期要保持心情舒畅,多作室外活动,不作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卫生,因为这段时间最容易造成感染,还要穿合适的衣裤,避免过紧的衣裤压迫影响发育。

女同学不要穿高跟鞋,不要束胸勒腰,应带大小合适的胸罩。

青春发育期的少女以不带胸罩为宜,男同学有的如果包皮过长应及早切除,男同学还要做到不吸烟、不喝酒,青春期注意保护嗓子。

下面谈谈青春期的心理健康,同学们要注意青春期性道德的培养,是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形成重要的一环,为促进青少年认识和遵守性道德规范,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男女同学交往中:

男同学要做到:

1、要理解女同学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2、要主动关心和帮助女同学。

3、要尊重、保护女同学的责任感。

4、要有道德规范和自制能力。

女同学要做到:

1、要举止大方、得体。

2、要避免流露出过份的热情与亲近。

3、要理智的谢绝异性的爱慕与追求。

4、要留意,并敢于反击异性的侵害。

5、男女同学在互相关心,帮助的同时,要避免早恋,要有分寸,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营养健康知识

营养从哪里来?

食物:

为我们提供了维持健康和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食物包括五大类

谷类和薯类:

包括米、面、杂粮、土豆、红薯、山药等。

谷类和薯类提供热能,热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就象汽车需要汽油才能跑起来一样,人体依靠食物产生的热能维持体温和进行各种体力活动。

所以谷类应吃最多。

还应粗细搭配吃,因为碾磨太精,谷粒表面的维生素、矿物质就流失了。

蔬菜水果类:

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

蔬菜水果提供多种维生素,如胡萝卜素—在体内加工成维生素A,眼睛的感觉光亮的细胞需要维生素A。

它可使眼睛明亮。

还维持皮肤、气管、血管等表面细胞结构的完整和健全。

维生素C—帮助铁的吸收,维护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缺乏时会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

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感染。

蔬菜水果还提供矿物质如钙和铁。

所以多吃蔬菜水果对维持身体健康很重要。

动物性食物:

包括肉、鱼、鸡、鸭、蛋、奶等。

动物性食物提供很重要的优质蛋白质、铁、维生素A。

蛋白质:

人体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房子,蛋白质就是建造这座房子的砖、水泥和木材等建筑材料。

身体中的肌肉、内脏、皮肤等都是由它组成的。

铁:

构成血液中的红细胞。

红细胞就象一只只运输船负责向身体各处运送氧气。

缺铁会造成贫血—运输船少、质量差,身体状况当然也就很差。

动物性食物还可使菜肴色美、味香、促进食欲。

但吃得过多造成谷类和蔬菜吃得不够,会使一些营养素如碳水化物、维生素缺乏,对健康不利。

象炸鸡、炖肉、香肠这些肉食还含有许多肥油,吃多了会引起肥胖。

很多油脂漂浮在运输河道—血管中,使血液变浓稠,流动变慢,有些脂肪堆积在血管的某个地方,造成堵塞,日久可能患心脏病、高血压。

所以应适量吃动物性食物。

豆类:

包括大豆(黄豆)、蚕豆、芸豆、绿豆等。

豆类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

我们平常吃的饭菜中钙常常不够,而用大豆作的食品如豆腐、还有动物性食物中的奶类,都含有丰富的钙,钙对儿童非常重要,所以应该常吃豆类和奶类。

钙构成骨骼及牙齿,不足时骨骼变空、变软、弯曲,产生蛀牙。

多吃奶和豆类才能高大强壮。

纯热能食物:

包括炒菜油、肥肉、糖果、奶油等。

各种食物所含营养成分不同,只有各种食物搭配吃,才能保证各种营养素来源充足。

纯热能食物主要供给能量,还使食物美味可口,但吃多了这类食物又不爱运动则容易变胖;另一方面糖果、冰淇淋吃多了会造成食欲下降,所以应当少吃这类食物。

少吃含钠高的零食:

许多小朋友还喜欢吃炸薯片、薯条、虾条等零食,这些吃起来很鲜美的小食品,往往含有很高的钠,作菜用的酱油和盐也含有很多钠。

太多的钠进入血管中会使血压升高,这时血管河的水流很急,并掀起大浪不断拍打血管壁,使血管壁承受很大的压力,心脏也感到很吃力。

所以为了保护心脏和血管的健康,就应该少吃含钠高的零食,一日三餐的菜也不要做得太咸。

另外,吃太多的零食还会影响正餐,日久造成营养不良,消瘦。

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注意手的清洁卫生,吃东西前应洗手;吃的食物如瓜果,要清洗干净;放久、变色、变味的食物如蛋糕,不应再吃;防止苍蝇、蟑螂等昆虫污染食物,加盖、密封或存入冰箱。

保持适宜体重

吃得太多造成肥胖;挑食、偏食、吃得太少引起消瘦都对健康不利。

体重也能影响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低体重时常常营养不良,生长迟缓、精力不足、学习能力减低;肥胖的人身体负担重,日久会得一些严重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

平时参加学校里的活动和运动项目时也感到很吃力。

经常运动如跳绳、跑步可以促进食欲和保持健康体魄。

眼保健知识

眼睛是五官之首、心灵之窗,是我们获取外界知识的一个重要器官。

青少年的近视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严重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统计,我国的近视率已占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

目前,我国因近视、弱视、白内障致盲的青少年已达90多万,国家残联、卫生部、教育部、广电总局、团中央非常重视青少年的近视问题。

近视是怎样形成的?

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屈光力过强或眼轴过长,致使远处来的平行光线在未到达视网膜之前便形成焦点,以致于在视网膜上所成之像模糊不清,因而远视力降低,视力低于5.0者统称为近视,还有一部分是弱视。

形成近视主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决定的。

在没有遗传因素时,环境因素起主要作用,专家研究的结果表明:

近视是过多地近距离用眼而造成的。

学生中近视的发生率随着学龄的增加,学习负担的加重及户外活动的减少而明显上升,中学生的近视发生率高于小学生,大学生又高于中学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的学生。

江油市2004年小学生近视发生率为22.37%,初中生的近视发生率为46.37%,高中生近视发生率为83.16%。

究其原因:

农村学生的视野很宽广,城市学生的视觉环境比较差,青山绿树少,当环境因素相同时,近视发生率取决于遗传因素。

不良用眼习惯和用眼不卫生易形成近视。

此如:

读书、写字姿势不端正,距离过近,久而久之,就可引起近视;在乘车和走路时看书,在太阳光下和强烈的灯光下看书,使眼睛调节状态加剧,易于疲劳,形成近视;躺着看书危害大,躺着看书时,两只眼睛的聚焦位置就会偏离正常部位,两只眼球上下不一致,眼睛的负担成倍增加,极易疲劳,视力就会减退;读书、写字时照明条件有影响,使用日光灯管要经常保持灯管清洁,用一段时间后如发现光线低暗或抖动时要换新灯管,否则会损坏眼睛,引起视力减退。

阅读时需要的照明亮度最好为50-100勒克斯以上。

灯泡最好选用25W-40W的白炽灯,灯罩采用乳白色的为佳。

饮食结构不合理,挑食、偏食也易形成近视;误戴眼镜危害大;迷恋电视、打游戏会使眼睛特别疲劳,使视力下降。

近视危害有哪些?

我国青少年近视眼发生率之高,必然影响到我国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大家都知道,学生中多发的低度近视只要配上一副合适的眼镜,就可使其视力提高到一定水平,并不影响工作和学习。

但对低度近视若不防不治任其发展,则由低度到中度,再由中度到高度,如果有并发症发生就会导致其视力大大降低,如视力降到4.5即达到眼科学中通称的低视力标准的上界,若视力降到0.05即达到低视力的下界,也就是盲的上界,会明显地影响工作和学习。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万,其中由高度近视引起者就有100万,仅次于白内障和青光眼,高居第三位。

近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就业、参军、甚至遗传下一代,还会引起各种相关的眼病,如斜视、飞蚊症、黄斑出血和变性、视网膜脱落等。

双眼视力低于5.0者,军事院校及相关的专业不录取;双眼视力低于4.8者,公安、司法、政法院校及相关的专业不录取;双眼视力低于4.6者,生物类、工程类、物理类、医学类等很多相关专业受到限制,不要因为视力合格与你心仪的学校和工作失之交臂。

2004年,我们在成都、绵阳调查时,发现绵阳中学一位同学成绩上了复旦大学,因为视力不合格,被调剂到四川大学一个普通专业就读;成都33中一位同学03年考上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没有去读,04年成绩上了北京大学,因为视力不合格,只好选择了第二自愿:

浙江大学的另一个专业。

绵阳市游仙区一位青年想去参军,因为视力不合格,没有当上军人,随后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鬼混,被公安机关拘留3个月。

青少年近视后该不该戴近视眼镜?

近视眼镜只是光学矫正,既无治疗作用,也无预防作用。

戴上近视眼镜会制约眼球的自我调节能力,度数会日益加深。

近视有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之分。

近视后不及时治疗,假性近视就会变成真性近视,中小学生绝大多数属于假性近视,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一旦步入成年假性近视就会转变为真性近视。

眼科专家建议:

患有近视的青少年学生不要过早地戴眼镜,因为它将破坏眼球的自我修复功能,使得近视成为永久性视力缺陷。

当青少年出现视力下降应及时加以治疗,如果过早地戴配戴眼镜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眼科去散瞳,验光,不要随便去眼镜店去配镜,眼镜行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而且还要误导同学们使用眼镜,叫同学们配上眼镜后就一直要戴上,不要摘掉,这样会使近视度数快速加深。

采用电脑验光、配镜也是眼镜行的一贯手段,这样对同学们配的眼镜使用起来就象一个烟雾弹。

这样说好象有点夸张,实际上配出眼镜的度数过高,先让你看得清楚,一段时间后又让你感觉模糊,度数再增加,视力快速下降,尤如在烟雾里生活一样。

如果戴上劣质眼镜,那么结果会更糟糕。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劣质眼镜以其廉价的优势充斥了市场,不合格的眼镜、镜片存在严重的卫生质量问题,屈光度误差较大,散光轴向移位,光学中心与瞳距不符,有的镜片还有滑光、条纹、气泡等,还有部分眼镜是由平板玻璃、茶色玻璃制成的。

在成都市第二中学使用近视眼镜的学生进行配镜卫生质量检测发现135名戴镜学生中,只有27人配戴的眼镜各项指标合格,不合格率为80%,其中屈光度与验光处方不符的占70.4%,最多的超过处方150度,最少的低于处方425度,不少学生反映戴镜后有头昏、头痛、眼胀,视力下降快。

这些劣质眼镜充斥市场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至今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有权威的眼睛卫生质量监测制度,相当一部分眼镜行业职工缺乏专业培训,眼镜经营者只以营利为目的,由于缺乏严格的质量管理,致使这些劣质眼镜严重损害戴镜者,特别是青少年的眼睛健康。

配戴眼镜的同学至少应每两个月去复查一下视力,眼镜的矫正视力为5.0。

至少每一年应换一副眼镜,因为数度增加了,眼镜的矫正视力已不合格。

如果在大学毕业之前换了5副眼镜的同学,度数已超过600°,也就是高度近视,致盲的机率就比较大。

由此可见,青少年近视后,首先要选择治疗,不要轻易配戴近视眼镜,国际青少年近视防治协会在其网站上表示,“促使近视不断发展的罪魁祸首就是近视眼镜”,并悬赏如果有谁能够推翻上述观点就奖励给谁100万美元。

眼科专家认为:

300°以下的近视同学,看不到黑板时才戴,平时不要戴,300°以上的同学看书、写字时不要戴,因为近视眼镜是矫正5m的视力,而看书、写字时只需要33cm,如看书、写字戴上就等于过矫正,会加快近视的发展,眼轴会变长,眼球就会突出来,造成眼部变形和相关的眼部疾病。

如何防治近视呢?

要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注意营养,讲究卫生,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做到“三个一”,做好眼保健操都很重要。

对待近视,“晚治不如早治,治疗不如预防。

”激光治疗近视也只有我们国家才提倡,其它国家仍在做实验。

因为激光手术会给远期带来无法弥补的痛苦,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手术矫正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手段。

为什么会带来痛苦呢?

要在18到38岁之间才能做这个手术,只需8秒钟治疗时间,同学业们想一想,5年,10年,甚至20年的近视,几秒钟能治愈吗?

18岁以前是人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做这个手术会失败,38岁以后是人的眼睛逐渐衰老时期,做这个手术后几个月就会出现病发症等不良后果。

隐形眼镜最好不要戴,它会压迫损伤眼角膜。

其它治疗近视产品也是短时有效。

如:

眼保姆、散光仪、00眼保仪等。

口服药物治近视,是因为肝肾引起的视力下降,能起一定的作用,如果是屈光系统发生改变,物药是不起作用的。

注射治疗近视,成都军区一位军官的孩子近视了,运用注射治疗近视,花了三万多元,没起到任何作用。

有很多家长因孩子近视了,四处求医,花费了很多财力和精力,都未得到良好的效果,延误了治疗时机,有的家长选错了治疗方法,以及失去了治疗信心,还有个别的方法将孩子的眼睛治出了其它病,尤如雪上加霜,后悔莫及。

在2003年9月绵阳市涪城区成绵路小学三年级一个女生,家长带上孩子用火爆9进行治疗,三个月后眼睛开始不停地眨,原因是采用这种仪器用烟熏,将视神经和三叉神经的递质代谢功能调理紊乱。

目前治疗近视的产品繁多,个别商家不惜经费投入广告,夸大效果,这些都是我们眼科界不认可的。

同学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你们,如果你们近视了,给一生带来诸多不便,或者因高度近视治盲了,那么就成了社会的负担、家人的痛苦,所以防治近视就要从现在做起。

大家爱护自己的眼睛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艾滋病预防知识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AIDS是艾滋病的医学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cquiredImmuneDeficiency

Syndrome的英文字头缩写词。

这个命名表达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艾滋病的三个明确定义:

获得性:

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

免疫缺陷:

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

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是:

a.对感染的易感性明显增加;b.易发生恶性肿瘤;c.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化。

综合症:

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各个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

艾滋病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

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

一但受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因而这时病原体及微生物得以乘机经血行及破损伤口长驱直入。

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发展成各类癌瘤。

也就是说,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艾滋病发源于非洲,1979年在海地青年中也有散发,后由移民带入美国。

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市疾病控制中心,首次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的介绍了他们发现的五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

1982年正式将此病命名为"艾滋病"。

以后不久,艾滋病迅速蔓延到了各大洲。

1985年6月,由上海入境的一名美籍阿根廷青年男性游客因艾滋病住院,治愈无效,死于我国境内,这是出现在我国的首例艾滋病。

艾滋病自1985年进入我国至今已有近万人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据有关部门推测,在今后几年内艾滋病发展趋势是:

发达中国家是呈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则呈急剧上升趋势。

被称为"当代瘟疫"和"超级癌症"的艾滋病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无论是人员和经费的投入均放在首位,我国已将其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艾滋病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虽然外表和正常人一样,但他们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里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乳汁也含病毒,有传染性。

唾液、泪水、汗液和尿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但含病毒很少,传染性不大。

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条,其核心是通过性传播和血传播,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

(1)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

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2)血液传播包括:

①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②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③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

④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儿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危险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骨髓和器官移值;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3)母婴传播也称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及产后不久将HIV传染给了胎儿或婴儿。

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传染。

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尤其是同性恋和静脉注射毒品而传染,其次为治疗性输出和注射血液制品,分娩和哺乳也可致成传染。

高危人群有:

同性恋者、性乱者和有多个性伙伴者、静脉药瘾者、接受输血以及血液制品者、血友病患者、父母是艾滋病病人的儿童。

最近认为性病患者,特别是有生殖器溃疡者(如梅毒、软下疳、生殖器疱疹)也应列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蛔虫病预防知识

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人体小肠所致,它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

我国平均感染率为46.9%,估计全国有5.6亿感染者。

(一)蛔虫病的感染途径:

1、人体主要通过吃了被蛔虫卵污染了的食物、蔬菜,将感染期虫卵吞下而造成感染的。

所为被蛔虫卵污染了的食物、蔬菜是指用污染或未经发酵的粪肥浇灌的农作物,如蔬菜、瓜果、甘蔗、胡萝卜、葱和姜等食品未经洗净生食时均可受感染。

2、土壤中的蛔虫卵通过儿童玩耍和吮吸手指习惯而传播是儿童感染蛔虫的主要方式之一。

3、成人在田间劳动时,手上沾着含蛔虫卵的尘土,吃饭前不洗手或洗得不干净,手直接拿着食品吃而受感染。

4、指甲长,也会将带有蛔虫卵的泥土或污秽物带入指甲引起感染。

5、动物昆虫(如猪、狗、鸡、鼠和蝇)等也可以通过吃或接触人粪,散播蛔虫卵。

(二)蛔虫病的预防措施:

1、搞好环境卫生,经常洗刷室内用具、厨具等,消灭苍蝇、蟑螂等有害昆虫。

2、注意个人卫生,进食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

3、儿童勿随地大便,勿在泥土上打滚玩耍,勿吮吸手指、玩具等。

4、生吃、半生吃蔬菜、水果及其它食品要注意洗干净。

5、农村与城市的粪便均要进行灭卵处理。

血吸虫病预防知识

针对全国中、小学生急性血吸虫病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预防控制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我省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2003年底全省共报告急性血吸虫病人54人,其中中、小学生18人,占33%。

中、小学生发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流行区学生普遍缺乏防治血吸虫病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有钉螺分布的疫水中游泳,戏水或作其他活动而感染。

那什么是疫水,什么是钉螺呢?

疫水是指在血吸虫病疫区沟渠、田、塘水中有感染人畜患病的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

而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它是雌雄异体,水陆两栖的螺蛳,形状呈圆锥形,长度一般不超过1cm,宽度不超过4mm,螺壳表面有纵肋,螺旋一般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