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7290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docx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1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

(1)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崔神庆传

   ?

崔神庆,贝州武城人也。

明经举,则天①时,累迁莱州刺史。

因入朝,待制于亿岁殿,奏事称旨。

则天以神庆历职皆有美政,又其父尝有翊赞之勋,甚赏慰之,擢拜并州长史。

因谓曰:

“并州,朕之枌榆,又有军马,比日简择,无如卿者。

前后长史,皆从尚书为之,以其委重,所以授卿也。

”因自为按行图,择日而遣之。

  

   ②神庆到州,有豪富伪作改钱文敕,文书下州,谷麦踊贵,百姓惊扰。

神庆执奏,以为不便,则天下制褒赏之。

先是,并州有东西二城,隔汾水,神庆始筑城相接,每岁省防御兵数千人,边州甚以为便。

   ③寻而兄神基下狱当死,神庆驰赴都告事,得召见。

则天出神基推状以示之,神庆据状申理,神基竟得减死。

神庆亦缘坐贬授歙州司马。

  

   ④长安中,累转礼部侍郎,数上疏陈时政利害,则天每嘉纳之。

转太子右庶子。

   ⑤时有突厥使入朝。

准仪注②:

太子合预朝参,先降敕书。

神庆上疏曰:

“伏以五品已上所以佩龟者,比为别敕征召,恐有诈妄,内出龟合,然后应命。

况太子元良国本,万方所瞻,古来征召皆用玉契,此诚重慎之极,防萌之虑。

昨缘突厥使见,太子合预朝参,直有文符下宫,曾不降敕处分。

然古人虑事于未萌之前,所以长无悔吝之咎。

况太子至重,不可不深为诫慎。

以臣愚见,太子既与陛下异宫,伏望每召太子,预报来日,非朔望朝参,应须别唤,望降墨敕及玉契。

”则天甚然之。

寻令神庆与詹事祝钦明更日于东宫侍读。

   ⑥俄历司刑、司礼二卿。

神庆尝受诏推张昌宗,而竟宽其罪。

神龙初,昌宗等伏诛,神庆坐流于钦州。

寻卒,年七十余。

明年,敬晖等得罪,缘昌宗被流贬者例皆雪免,赠神庆幽州都督。

   ⑦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

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

开元、天宝间,中外族属无缌麻之丧,其福履昌盛如此。

东都私第门,琳与弟太子詹事珪、光禄卿瑶,俱列棨戟,时号“三戟崔家”。

琳位终太子少保。

(选自《旧唐书·崔神庆传》,有删改。

【注释】①则天:

即武则天,并州人。

 ②仪注:

制度,仪节。

(1)对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待制于亿岁殿,奏事称旨                                 称:

符合

B.寻而兄神基下狱当死                                     当:

判处、判罪

C.此诚重慎之极,防萌之虑                                 诚:

确实

D.神庆尝受诏推张昌宗                                     推:

推荐

(2)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神庆出身宦门,入仕后,政绩卓著,深得武则天器重,虽然没有担任过尚书,却被破例授予并州长史一职。

B.并州谷麦价钱飞涨,惊扰了百姓,崔神庆把这一情况上报给皇上,得到了武则天的表彰和赏赐。

C.崔神庆受张昌宗案牵累,被流放到钦州。

然而不久以后,又得到朝廷的昭雪赦免,并被派往幽州担任都督。

D.崔神庆荫泽绵长,三个儿子都身居高官,门庭显赫,当时号称“三戟崔家”。

其他的亲属后代为官者也很多。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并州,朕之枌榆,又有军马,比日简择,无如卿者。

②数上疏陈时政利害,则天每嘉纳之。

(4)根据第⑤段,崔神庆对“征召太子上朝”提出了哪些具体建议?

请简要概括。

【答案】

(1)D

(2)C

(3)①并州是朕的故乡,又盛产战马,连日挑选(这州的长史),无人比你(更胜任)。

②屡次进呈奏章陈述当时政治措施的弊端,武则天常常赞许并接受(他的意见)。

(4)①事先要有预报。

②降亲笔敕书及玉契

【解析】【分析】

(1)D项,“推”,结合“而竟宽其罪”分析,译为审讯。

句意:

崔神庆曾受诏审讯张昌宗。

故选D。

(2)C项,“并被派往幽州担任都督”错。

结合“神龙初,昌宗等伏诛,神庆坐流于钦州。

寻卒,年七十余。

明年,敬晖等得罪,缘昌宗被流贬者例皆雪免,赠神庆幽州都督”分析,第二年,敬晖等获罪,因受张昌宗牵累被流放贬官的都依例昭雪获免,追赠崔神庆幽州都督。

故选C。

(3)①“并州,朕之枌榆”(判断句);“之”,助词,的;“枌榆”,泛指故乡;“简择”,选择、挑选;“如”,比得上。

②“数”,多次、屡次;“陈”,陈述;“利害”,弊端(偏意复词);“嘉”,赞许;“纳”,采纳、接受;“之”,代词,指建议。

(4)结合“太子既与陛下异宫,伏望每召太子,预报来日”分析,期望每次召见太子,事先要有预报;结合“非朔望朝参,应须别唤,望降墨敕及玉契”分析,如果不是朔望朝会(礼节性的朝会),应该另有通知,希望降亲笔敕书及玉契。

故答案为:

⑴D;⑵C;

⑶①并州是朕的故乡,又盛产战马,连日挑选(这州的长史),无人比你(更胜任)。

②屡次进呈奏章陈述当时政治措施的弊端,武则天常常赞许并接受(他的意见)。

⑷①事先要有预报。

②降亲笔敕书及玉契。

【点评】

(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3)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4)此题考查把握文章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一要注意从原文中寻找对应信息,二要认真比较,不漏过任何字眼。

命题者往往在转述中变换一些信息对答题者进行干扰,故解答这类题重在细心。

【参考译文】

   崔神庆,是贝州武城人。

考中明经科,则天时期,几经升迁至莱州刺史。

于是入朝,在亿岁殿等待诏命,奏事符合皇上旨意。

则天认为崔神庆在历次任职中都有好的政绩,又因他父亲曾有辅佐的功劳,对他大加奖赏抚慰,提拔授为并州长史。

于是对他说:

“并州是朕的故乡,又盛产战马,连日挑选(并州的长史),无人比你(更胜任)。

前后任长史的,都是由尚书担任,因为职位重要,所以委任于你。

”因而亲自为他选定行走路线,选择日子遣发。

   崔神庆到了并州,有个富豪伪造了皇上有关钱币的诏令,文书下到州里,谷麦价钱飞涨,百姓恐慌担忧。

崔神庆上奏皇上,认为不妥,则天下诏表彰赏赐他。

在这之前,并州有东西两个城,中问隔有汾水,崔神庆开始筑城相接,每年可节省防御兵几千人,边州人认为很便利。

   不久他哥哥崔神基被投进监狱论处死罪,崔神庆飞速到京都求情,得到召见。

则天拿出崔神基的审问状子给他看,崔神庆根据状子申辩,崔神基最终得以减免死罪,崔神庆也为此受牵连获罪贬授歙州司马。

   长安年间,多次转任礼部侍郎,屡次进呈奏章陈述当时政治措施的弊端,武则天常常赞许并接受(他的意见)。

调任太子右庶子。

   当时有突厥使臣入朝,按礼仪制度,太子应当参预朝见,先颁下诏书。

崔神庆上疏说:

“我认为五品以上官员之所以佩戴玉龟,是由于皇上另外下达诏令,害怕有欺诈,拿出的玉龟相合,然后才会接受命令。

况且太子是国家的根本,被天下所敬慕,古来征召都用玉契,这的确是慎重之极,是从防范来考虑的。

昨天因为有突厥使臣朝见,太子一起参加朝见,只有文书下达东宫,不曾颁布诏书。

然而古人(总是)在事情还没发生之前考虑事情,(这是)时常没有令人后悔过错的原因。

况且太子至关重要,不能不深加慎重。

以臣愚见,太子既然和陛下不在同一个宫殿,期望每次召见太子,事先要有预报,如果不是朔望朝会(礼节性的朝会),应该另有通知,希望降亲笔敕书及玉契。

”则天很赞同。

不久令崔神庆和詹事祝钦明每天轮换到东宫侍读。

   不久历任司刑、司礼二职。

崔神庆曾受诏审讯张昌宗,而竟然宽免了他的罪,神龙初年,张昌宗等被杀,崔神庆为此获罪流放到钦州。

不久去世,终年七十多岁。

第二年,敬晖等获罪,因受张昌宗牵累被流放贬官的都依例昭雪获免,追赠崔神庆幽州都督。

   开元年间,崔神庆的儿子崔琳等都当了大官,堂兄弟辈有数十人,在朝廷任职。

每年的家宴,组带及玉佩(古代官员的习用服饰)相互辉映,用一榻放置笏板,重叠在上面。

开元、天宝年间,内外亲属都不用细麻布制作孝服,其福禄昌盛到了这般地步。

东都私宅门前,崔琳和弟弟太子詹事崔珪、光禄卿崔瑶都做了大官,当时号称“三戟崔家”,崔琳官位终于太子少保。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大公鼎,渤海人,先世籍辽阳率宾县。

公鼎幼庄愿,长而好学。

成雍十年,登进士第,调沈州观察判官。

时辽东雨水伤稼,北枢密院大发濒河丁壮以完堤防。

有司承令峻急,公鼎独曰:

“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农之道。

”乃疏奏其事。

朝廷从之,罢役,水亦不为灾。

濒河千里,人莫不悦。

改良乡令,省徭役,务农桑,建孔子庙学,部民服化。

累迁兴国军节度副使。

时有隶鹰坊者,以罗毕为名,扰害田里。

岁久,民不堪。

公鼎言于上,即命禁戢。

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徙长春州钱帛都提点。

车驾如春水,贵主例为假贷,公鼎曰:

“岂可辍官用,徇人情?

”拒之。

颇闻怨詈语,曰:

“此吾职,不敢废也。

”俄拜大理卿,多所平反。

天祚即位,历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东京户部使。

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

因而倡乱。

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

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众皆投兵而拜曰:

“是不欺我,敢弗听命。

”安辑如故。

拜中京留守,赐贞亮功臣,乘传赴官。

时盗贼充斥,有遇公鼎于路者,即叩马乞自新。

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闻者接踵而至。

不旬日,境内清肃。

天祚闻之,加赐保节功臣。

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

公鼎累表乞归,不许。

会奴贼张撒八率无赖啸聚,公鼎欲击而势有不能,叹曰:

“吾欲谢事久矣。

为世故所牵,不幸至此,岂命也夫!

”因忧愤成疾。

保大元年卒,年七十九。

(节选自《辽史·大公鼎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

B.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

C.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

D.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及第者。

“进士”分等级,一甲三人,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进士及第。

B.“大理”即大理寺,官署名,专门负责刑狱案件的审理,其长官为大理卿,即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

C.“中京”指洛阳,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在历史上曾有三个不同的朝代封洛阳为中京。

D.“旬日”指十天,有时也指时间不长。

古代把一个月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为十天,分别为上旬、中旬、下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公鼎心怀大局,思虑周全。

辽东地区发生水涝,官府大规模调发壮丁来修缮堤防,他力陈征役之弊,朝廷最终停止了劳役。

B.大公鼎体恤百姓,务于教化。

他任良乡县县令期间,为百姓减省徭役,重视农桑,兴办学校,使百姓顺服并得到教化。

C.大公鼎为官耿直,忠于职守。

他调任长春州钱帛都提点时,公主按照惯例向他借钱,他予以拒绝,即使被埋怨责骂也不为所动。

D.大公鼎以诚待人,令人信服。

东京盗贼发动暴乱,百姓也互相猜忌、争斗,他向百姓陈说祸福,发给盗贼凭证,劝他们改过,众人都听从命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鼎独曰:

“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农之道。

②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

【答案】

(1)C

(2)A

(3)D

(4)①只有大公鼎说:

“边境要塞刚刚安宁,大规模征徭役,不是造福国家便利农业的方法。

②当时人心不安,大公鼎忧虑发生变乱,请求布施恩惠来安定人心,(皇上)因此大赦天下。

【解析】【分析】

(1)“诚”是确实、实在的意思,修饰限制后面“为大幸”,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D项。

“从”的主语应该是皇上,不是“天下”,前面应该断开,排除B项。

句意:

正值大公鼎入朝,大臣告知(大公鼎)皇上嘉奖并采纳他建议的事,大公鼎说:

“一个郡得到安宁,确实很幸运;其他郡这种事还很多,希望把这一恩赐平均给天下。

”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

故选C。

(2)A项,“一甲三人,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进士及第”错误。

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且分为三甲:

一甲3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故选A。

(3)D项,“东京盗贼发动暴乱,百姓也互相猜忌、争夺,他向百姓陈说祸福,发给盗贼凭证,劝他们改过,众人都听从命令”说法错误,选项把大公鼎担任东京户部使和中京留守时的事揉在一起。

相关信息在文章倒数第二段,原文为“改东京户部使。

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倡乱。

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

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众皆投兵而拜曰:

‘是不欺我,敢弗听命。

’安辑如故。

拜中京留守,赐贞亮功臣,乘传赴官。

时盗贼充斥,有遇公鼎于路者,即叩马乞自新。

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闻者接踵而至。

不旬日,境内清肃”。

故选D。

(4)①“独”,只有;“边障”,边境要塞;“甫”,刚刚;“大兴”,大规模做(兴办);“大兴役事”,大规模征傜役;“利国便农”,造福国家便利农业;“道”,方法。

②“时”,当时;“反侧”,指不安;“虑”,忧虑;“生变”,发生变乱;“布”,布施;“以”,目的连词,来;“安”,使动,使……安定;“为之肆赦”省略主语“皇上”,翻译时补齐;“为”,因为;“肆赦”,指大赦天下。

故答案为:

⑴C;⑵A;⑶D;

⑷①只有大公鼎说:

“边境要塞刚刚安宁,大规模征徭役,不是造福国家便利农业的方法。

”②当时人心不安,大公鼎忧虑发生变乱,请求布施恩惠来安定人心,(皇上)因此大赦天下。

【点评】

(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

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

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

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

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译文】

   大公鼎,是渤海人,祖籍为辽阳率宾县。

大公鼎幼年时庄重朴实,长大后爱好学习。

咸雍十年,考中进士,调任沈州观察判官。

当时辽东地区雨水毁伤庄稼,北枢密院大规模调发沿河壮丁来修缮堤防。

有关官署接受命令后严厉急躁,只有大公鼎说:

“边境要塞刚刚安宁,大规模征徭役,不是造福国家便利农业的方法。

”于是上奏章陈述这件事。

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停止了劳役,雨水也未造成灾害。

沿河千里之内,百姓没有不高兴的。

大公鼎改任良乡县县令,减省徭役,致力于耕织,兴办孔子庙学,管辖内的百姓顺服并得到教化。

大公鼎多次升迁官至兴国军节度副使。

当时有隶属于鹰坊的人,以张网捕鸟为名,扰乱为害乡里。

时间长了,百姓不能忍受。

大公鼎上奏皇上,当即命令禁止。

正值大公鼎入朝,大臣告知(大公鼎)皇上嘉奖并采纳他建议的事,大公鼎说:

“一个郡得到安宁,确实很幸运;其他郡这种事还很多,希望把这一恩赐平均给天下。

”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

大公鼎调任长春州钱帛都提点。

皇上春天去游猎,公主照例借贷钱财,大公鼎说:

“怎么可以停止官家用度,谋求个人人情?

”拒绝借贷。

因此听到很多埋怨责骂的话,大公鼎说:

“这是我的职责,不敢废弃啊。

”不久大公鼎被授予大理卿,所平反的冤假错案很多。

天祚帝即位后,大公鼎历任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任东京户部使。

当时盗贼杀死留守萧保先,最初是贪图他的财产,后趁机带头作乱。

百姓也互相猜忌,家人自相争斗。

大公鼎单人匹马巡行郡中,向百姓陈说祸福,众人都扔下兵器叩拜说:

“这不是欺骗我们,不敢不听从命令。

”安定和睦如故。

大公鼎被授予中京留守,赐为贞亮功臣,乘坐驿车赴任。

当时盗贼众多,有些盗贼在路上遇到大公鼎,就在他的马前叩拜,请求改过自新。

大公鼎发给他们凭证,让他们回家恢复旧业,听说此事的盗贼接踵而来。

不到十天,境内清平宁静。

天祚帝听说后,加赐他为保节功臣。

当时人心不安,大公鼎忧虑发生变乱,请求布施恩惠来安定人心,(皇上)因此大赦天下。

大公鼎多次上表请求退职,皇帝不同意。

正巧奴贼张撒八率无赖聚集起事,大公鼎想攻打而没有力量,叹息说:

“我想辞官已很久了。

因为被世事牵累,不幸到了这个地步,难道是天命吗?

”因而忧愤成病。

保大元年大公鼎去世,享年七十九岁。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

大历、贞元之间,文字多尚古学,,效杨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独孤及、梁肃最称渊奥,儒林推重。

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自振于一代。

元和初,召为国子博士,迁都官员外郎。

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

愈素不喜佛,上疏谏。

疏奏,宪宗怒甚。

间一日,“出疏以示宰臣,将加极法。

裴度、崔群奏曰:

韩愈上忤尊听诚宜得罪然而非内怀忠恳不避黜责岂能至此伏乞稍赐宽容以来谏者乃贬为潮州刺史。

上欲复用愈,故先语及,观宰臣之奏对。

而皇甫镈恶愈狷直,恐其复用,率先对曰:

“愈终大狂疏,且可量移一郡。

"乃授袁州刺史。

袁州之俗,男女隶于人者,逾约则没入出钱之家。

愈至,设法赎其所没男女,归其父母。

仍削其俗法,不许隶人。

十五年,征为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

会镇州杀田弘正,立王廷凑,令愈往镇州宣谕。

愈既至,集军民,谕以逆顺,辞情切至.廷凑畏重之。

改吏部侍郎。

转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长庆四年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旧唐书•韩愈传》)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

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称易治。

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

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

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

元佑五年,朝散郎王涤来守是邦。

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

民既悦服,则出令曰:

“愿新公庙者,听!

“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上忤尊听/诚宜得罪/然而非内怀忠恳不避/黜责岂能至此/伏乞稍赐/宽容以来谏者

B. 韩愈上忤尊听/诚宜得罪/然而非内怀忠恳不避/黜责岂能至此/伏乞稍赐宽容/以来谏者

C. 韩愈上忤尊听/诚宜得罪/然而非内怀忠恳/不避黜责/岂能至此伏乞稍赐/宽容以来谏者

D. 韩愈上忤尊听/诚宜得罪/然而非内怀忠恳/不避黜责/岂能至此/伏乞稍赐宽容/以来谏者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疏,即奏疏,是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的文书,内容多涉及议礼论学、陈述政要兵事、进谏、弹劾等。

B.祭酒,古代飨宴时祭神的长者,后用于官名。

“国子祭酒”是主管匡子学或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

C.礼部,古代六部之一,主要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外交等事。

D.邦,原指古代诸侯的封国,后也泛指地方。

文中“邦”与“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中的“邦”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勤奋好学,树立远大抱负。

他跟从当时文坛名士学习,锐意进取,怀有凭借文学振兴一代文风的志向。

B.韩愈忠贞耿直,直言劝谏皇帝。

他上书反对迎佛骨,被贬潮州刺史。

又因谗言被贬到更远的袁州任刺史。

C.韩愈体恤百姓,推出利民举措。

他设法赎回被奴役之人,使其回到父母身边,并除去俗法,百姓深受其益。

D.韩愈推行文教,深得民心。

他死后被潮州百姓奉为神明,朝散郎王涤顺势而为引导百姓,建成新的韩公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愈既至,集军民,谕以逆顺,辞情切至,廷凑畏重之。

②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

【答案】

(1)D

(2)D

(3)B

(4)①韩愈到达(镇州)后,召集军人和百姓,将叛逆和归顺的道理给他们讲明白,话语和情感非常恳切,王廷凑畏惧又敬重他。

②从此潮州的读书人,都专心于文章和德行,并扩展到普通百姓,直到现在,(潮州)被称为容易治理的地方。

【解析】【分析】

(1)所给句子主要需要看“然而非内怀忠恳不避黜责岂能至此伏乞稍赐宽容以来谏者”这部分的断句情况。

“岂”常用在句子开头,表反问,其前应断,排除AB项;“伏乞”,意思是“向尊者恳求”,用在句子开头,后面带请求的内容,从语义上看,应该是“伏乞稍赐宽容”,“以来谏者”是目的,这部分的意思是“请求对他稍微赐予宽容,以引来谏诤的人”,可排除AC项。

综合看,D项断句正确,原句标点可以是:

韩愈上忤尊听,诚宜得罪,然而非内怀忠恳,不避黜责,岂能至此?

伏乞稍赐宽容,以来谏者。

故选D。

(2)D项,“含义相同”错。

文中“邦”意为州郡,“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中的“邦”意为“国家”。

故选D。

(3)B项,“又因谗言被贬到更远的袁州任刺史”错。

从文中看,选项与“而皇甫镈恶愈狷直,恐其复用,率先对曰:

‘愈终大狂疏,且可量移一郡。

’乃授袁州刺史”有关。

根据知识积累,“量移一郡”是指调到离京城稍近的地方,可知“袁州”不是更远的地方。

故选B。

(4)此题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①“既”:

已经,……之后;“谕以逆顺”,“谕”,告诉,使人明白,句子是介词结构后置句,意思是“将叛逆和归顺的道理给他们讲明白”;“切至”,非常恳切;“畏重”,畏惧又敬重。

②“自是”,从此;“笃”,专心;“文行”,文章和德行;“至于”,到,到在;“易治”容易治理的地方。

故答案为:

⑴D;⑵D;⑶B;

⑷①韩愈到达(镇州)后,召集军人和百姓,将叛逆和归顺的道理给他们讲明白,话语和情感非常恳切,王廷凑畏惧又敬重他。

②从此潮州的读书人,都专心于文章和德行,并扩展到普通百姓,直到现在,(潮州)被称为容易治理的地方。

【点评】

(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

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