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洪.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7496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防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市防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市防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市防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市防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城市防洪.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城市防洪.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防洪.docx

《城市防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防洪.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防洪.docx

城市防洪

城镇频现“看海”现象

6月18日以来的持续强降雨,安徽沿江、大别山区、皖南山区遭遇洪涝袭击,合肥、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等10市59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

据统计,自6月30日20时至7月6日14时,全省共有60个县区降雨量超200毫米,其中有23个县区降雨量超500毫米。

持续强降雨造成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位猛涨,不少圩堤溃破,大片农田被淹,农村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水毁严重。

今年的洪涝灾害,不仅农村地区受灾严重,部分城市和县城城区也发生严重内涝。

截至7月10日6时,全省城市、县城受涝面积约112平方公里,其中,安庆市及部分县城城区受涝面积达42.32平方公里,铜陵市达21平方公里,宣城市达21.8平方公里。

一些城市低洼处的街道、涵桥等积水严重,导致市民出行被困、汽车被淹、房屋受损。

6月30日晚,含山县遭遇强降雨,3小时内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

7月1日上午9时许,含山县西门车站附近积水严重,积水最深时达到一米多,交通一度中断。

6月18日晚,宿松县遭受1983年以来最强暴雨袭击,截至19日8时,该县32个自动气象站有24个超过100毫米,降雨量最大趾凤乡达312.4毫米,这一轮强降雨还造成县城孚玉镇、趾凤乡、隘口乡、二郎镇等集镇居民家里进水,公路、桥梁、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7月1日0时至7月3日17时,芜湖市遭遇暴雨袭击,市区累计降雨量为349.8毫米,该市镜湖区滨江公园的多个滨江广场亲水平台被江水淹没,市区低洼处积水严重。

7月2日,由于持续暴雨,无为县严桥镇遭遇洪水围困,严桥老街水位不断上涨,平均达一米五左右,最深处可达两米,供电供水中断,居民房屋进水,芜湖市消防官兵利用冲锋舟、橡皮艇穿过湍急的洪水,挨家挨户搜救被困者,237名被困群众被安全营救转移。

城市内涝缘何难除

6月份以来的持续强降雨,不仅很多小城市或县城、乡镇发生内涝,少数大城市如广州、南京、武汉等也再现“看海”模式。

随着城市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如何完善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消除城镇内涝,也成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

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付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城区发生内涝,主要是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如路面硬化指数过高,窖井过少;雨污不分流;排水管道管径过小、排水速度过慢;城市天然蓄水池过少等。

另外,也有一些路面坡度过大,而低洼处排水不畅,排水管线太少,也会形成积水。

城市经常发生内涝,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另一方面也因为一些城市原来的水系遭到破坏,加上对排水管渠等防涝设施日常维护不重视,如有的城市或城镇的蓄水池、排水沟等被填没,有的在上面盖起了房子,搞起房地产开发;此外,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而绿地面积则在减少,这也是易涝的重要因素。

合肥市城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城市内涝除了遭遇强降水、过去城市防涝标准低等客观因素外,造成城市内涝还有不少人为的因素:

如长期超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地势低洼地段,易造成暴雨积水;因管理不善,造成城市建筑垃圾或居民生活垃圾堵塞或淤积下水管道,导致排水不畅,局部地区积水;还有是因景观大道改造,覆盖或破坏窨井,不但影响排水,而且导致大量建筑垃圾落入下水道,造成下水道淤塞。

今年的雨情汛情,也暴露出一些城镇在城市防洪上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省住建厅城建处汪恭文处长告诉记者:

“部分城市排水设施标准较低,排涝能力不足。

大多数城市或县城已建成的雨水管网未得到及时改造提升,仍然担负着主城区的排水任务,部分排水泵站建设时间长,装机能力不足,设备老化,排涝能力弱,难以抵御超标雨水;城市原有水系抵御洪涝能力差,仍有不少城市的原有水系淤堵,贯通性差,外水直接冲毁或顶托致涝,多数市区和县城涝灾属于此类情形;此外,城市地表硬化铺装多,渗、蓄、排、泄能力不足,若遇强降雨,急速的雨水汇流就会对排水管网造成很大压力。

建“海绵城市”智慧治水

今年入汛以来,合肥市也同样遭遇多次强降雨袭击,但一改过去遇雨“看海”现象。

7月1日,合肥市区降雨量达182毫米(塘西站点),但除滨湖新区局部路段曾有少量积水外,市区主要道路、下穿桥、老城区却没有出现严重积水或内涝,基本没影响到市民的生活,这与近年来合肥市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密不可分。

合肥市城建委排管办综合科李传明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包括城区老旧排水管网、下穿立交排水改造等,并强化地下管网专业化、信息化管理;同时,还高标准完成了南淝河等主要河道综合整治,有效地改善沿河两岸的生态环境,扩大河道行洪断面。

合肥市城建委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底,合肥市城区共建成各类排涝泵站72座(不含农排泵站),建成排水管网5501公里(其中雨水管3229公里、污水管2272公里);按百年一遇标准完成78公里市区河道治理,修筑防洪堤(墙)146公里;老城区利用公园绿地,新建地下调蓄设施,与现有公园水面、排水管网有机结合,有限消减降雨峰值;新建城区尽量保留利用塘沟渠、湿地等水面,改造成调蓄塘,扩大调蓄能力。

目前,合肥城市防洪排涝设施标准位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

“市建委结合道路建设、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环境整治等,开展全市排水设施整改,构建城市主排系统,提高城市排水能力,优化排水系统分区,增加排水通道,并实施出水下穿桥排水系统提标改造以及积水点改造,改扩建一大批泵站,提高低洼区域排水能力。

据介绍,2015年,安徽已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合肥等9个省试点城市及全椒县等6个试点项目已先行先试。

到2017年,全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程将全面开展,城市内涝积水点将会基本得到解决。

预计到2020年,所有城市及60%以上的县城区基本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

池州市是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城区三面环水,一面环山,城中有湖泊、河道约22个,水域面积占市区面积11%。

7月22日,记者在该市三台山公园附近看到,施工人员正在道路边修建透水路面,提高排水能力。

近一年来,该市实施城区水系贯通工程,遵循“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建成11个重点项目,大大增加了城市雨水调蓄功能。

该工程在今年强降雨中有效缓解了平天湖防洪压力,减灾效益凸显。

该市住建委副主任余祖平告诉记者:

“打造海绵城市,推进智慧治水,是消除城市看海模式的根本之策。

今年池州城区经受住暴雨‘洗礼’,显示出较好的示范效应,达到了大雨不积涝的效果。

 

城市不同,特点和优势也不尽相同。

因此打造“海绵城市”不能生硬照搬他人的经验做法,而应在科学的规划下,因地制宜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出海绵作用,从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

德国

高效集水平衡生态

得益于发达的地下管网系统、先进的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和规划合理的城市绿地建设,德国“海绵城市”建设颇有成效。

德国城市地下管网的发达程度与排污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城市都拥有现代化的排水设施,不仅能够高效排水排污,还能起到平衡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

以德国首都柏林为例,其地下水道长度总计约9646公里,其中一些有近140年历史。

分布在柏林市中心的管道多为混合管道系统,可以同时处理污水和雨水。

其好处在于可以节省地下空间,不妨碍市内地铁及其他地下管线的运行。

而在郊区,主要采用分离管道系统,即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不同管道中进行处理。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提高水处理的针对性,提高效率。

瑞士

雨水工程民众参与

20世纪末开始,瑞士在全国大力推行“雨水工程”。

这是一个花费小、成效高、实用性强的雨水利用计划。

通常来说,城市中的建筑物都建有从房顶连接地下的雨水管道,雨水经过管道直通地下水道,然后排入江河湖泊。

瑞士则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在原有的房屋上动了一点儿“小手术”:

在墙上打个小洞,用水管将雨水引入室内的储水池,然后再用小水泵将收集到的雨水送往房屋各处。

瑞士以“花园之国”著称,风沙不多,冒烟的工业几乎没有,因此雨水比较干净。

各家在使用时,靠小水泵将沉淀过滤后的雨水打上来,用以冲洗厕所、擦洗地板、浇花,甚至还可用来洗涤衣物、清洗蔬菜水果等。

如今在瑞士,许多建筑物和住宅外部都装有专用雨水流通管道,内部建有蓄水池,雨水经过处理后使用。

一般用户除饮用之外的其他生活用水,用这个雨水利用系统基本可以解决。

瑞士政府还采用税收减免和补助津贴等政策鼓励民众建设这种节能型房屋,从而使雨水得到循环利用,节省了不少水资源。

在瑞士的城市建设中,最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完善的、遍及全城的城市给排水管道和生活污水处理厂。

早在17世纪,瑞士就已经出现了结构简单、暴露在道路表面的排水管道,迄今在日内瓦老城仍然能看到这些古老的排水道。

从1860年开始,下水道已经被看做是公共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瑞士的城市建设者开始按照当时的需要建造地下排水系统。

瑞士今天的地下排水系统则主要修建于二战后。

当时,瑞士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发展,诞生了很多卫星城市。

在这一时期,瑞士制定了水使用和水处理法律,并开始落实下水管道系统建设规划。

新加坡

疏导有方标准严格

新加坡作为一个雨量充沛的热带岛国,其最高年降雨量在近30年间呈持续上升趋势,却鲜有城市内涝的情况发生。

记者初到狮城时正逢雨季,每天都有数场“说来就来”的瓢泼大雨,但城市内均未出现明显的积水和内涝。

这一切要归功于设计科学、分布合理的雨水收集和城市排水系统。

首先,预先规划城市排水系统。

其次,加强雨水疏导,建立大型蓄水池。

第三,建立严格的地面建筑排水标准。

美国

强化设计加快改建

美国大多数城市秉承传统的水利设施设计理念:

在郊外储存雨水,利用水渠送到市区,污水通过地下沟渠排走。

这种理念按照西方的说法始于古罗马时代,现在仍然大行其道。

即使在非常缺水的加利福尼亚州,也是因循这一并不适合当地生态的城市水利与用水模式。

多年以来,洛杉矶的雨水一直是流入河道,后流向大海。

在上个世纪40年代,洛杉矶河被改造成一个水泥砌就的沟槽,在雨季承担泄洪任务。

它实际上已经徒有其名,不能算作一条河流,就像一个长达51英里的浴缸,横卧在城市与大海之间。

在没有被改造成泄洪水道之前,它经常泛滥,淹没沿岸城镇。

在这条河流砌上水泥之后,洪水的威胁没有了,沿岸也被城市所占领。

如今,情况发生很大变化,人们不再担心雨水泛滥成灾,而是纠结于雨水总是白白地流走。

[17]

两大困难

资金需求量大

住建部部长陈政高曾公开透露,预计海绵城市建设投资将达到每平方公里1亿元至1.5亿元。

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在去年也表示,首批16座试点城市计划3年内投资865亿元,建设面积450多平方公里。

按当前国家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有人估计,至2020年,全国658个城市建成区的20%以上面积需要达到设计标准,全国每年投资总额预计将超过4000亿元。

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需要资金约16000亿元。

缺乏稳定收益回报

《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海绵城市建设。

PPP模式在基础设施上用得不错,比如污水处理等项目,每年政府作为公共投入的部分是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回报给投资商,这方面已经很成熟。

但是,“PPP模式用在海绵城市,怎么计算公共服务?

它不像一吨污水处理完了是干净的,很容易计算出来。

海绵城市相当于在建一个生态绿地系统。

这部分的服务怎么计算是一个难点,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特别成功和完善的模式,PPP模式应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还有一定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