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7538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8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最新】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生活中有许多俗语。

下列有关说法,从化学的角度理解不正确的是

A.“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不断运动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很高

C.“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不相同

D.“火要空心”说的是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可燃物燃烧更充分

2.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够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蔗糖B.芝麻油C.面粉D.高锰酸钾

3.许多场所贴有相应的图标,你认为使用错误的是

A.

林区B.

加油站

C.

盥洗室D.

幼儿园

4.学习化学一定要注意掌握化学用语,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CoB.氯化钾——KCl

C.铁离子——Fe2+D.氦气——He2

5.刚刚结束的无锡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发现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滴管用后不清洗直接插回原瓶B.

处理废弃固体药品C.

取用固体试剂D.

测定溶液的pH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雾,并可闻到刺激性的气味

B.硝酸铵与烧碱分别放到水中,水温都升高

C.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D.用火烧羊毛和棉花,都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7.稀土元素在科技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

如图为稀土元素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一个镱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70

C.一个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0

D.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3.0g

8.如表是某同学对物质的归类(物质甲包含乙、丙、丁)。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常见合金

复合肥料

化石燃料

常见干燥剂

乙、丙、丁

生铁、黄铜、金刚石

氯化铵、磷矿粉、硝酸钾

煤气、石油、天然气

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

 

A.AB.BC.CD.D

9.向盛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M和溶液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锌有剩余时,M中一定有Fe、Cu和Zn

B.锌有剩余时,N中一定没有FeCl2和CuCl2

C.锌无剩余时,M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

D.锌无剩余时,N中一定有FeCl2和ZnCl2

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a的饱和溶液

C.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D.t2℃时,等质量的a、b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b大于a

11.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课外实验的认识

B对安全的认识

①淬火后的缝衣针不可以做钓鱼钩

②酸或碱溶液能改变花的颜色

①煤气泄漏可以明火查看

②油锅着火立马盖上锅盖

C对营养物质的认识

D对防锈的认识

①蛋白质是机体生长的主要原料

②对于人体必需元素摄入越多越利健康

①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

②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

 

A.AB.BC.CD.D

12.二硫基丙醇是医疗上用于治疗砷中毒的药物,化学式为C3H8S2O,可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下列关于C3H8S2O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硫基丙醇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二硫基丙醇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C.二硫基丙醇中有3个碳原子D.该物质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3:

8

1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B.NaOH和Ca(OH)2等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Cu(OH)2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在化学反应中,CO和H2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CO和H2都具有还原性

D.盐通常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NH4NO4中没有金属阳离子,所以不属于盐

14.有一包A色粉末,可能含有CuSO4、K2SO4、(NH4)2CO3、BaCl2、NH4Cl、KCl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该白色粉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②将该白色粉末溶于足量的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

③将滤渣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白色固体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粉末中肯定有(NH4)2CO3、NH4Cl和BaCl2

B.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CuSO4、K2SO4和KC1,可能有NH4Cl

C.白色粉末中肯定有(NH4)2CO3和BaCl2,且两者的质量之比大于96:

208

D.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白色粉末中肯定有NH4Cl

二、填空题

15.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

(1)小小厨房里蕴含了大量的化学知识,请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①炒菜时要放点“盐”为______________;

②食醋中含有的酸________________;

③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碱____________;

④管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

(2)如图是我省生产的某种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包装标签上______元素被称为“智力之花”,可预防甲状腺肿大,该元素属于人体______(填“微量”“常量”)元素。

②碳酸钙中阳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③已知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x的数值为_______。

三、实验题

16.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仪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E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选填装置编号,下同)

(3)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并收集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为防止气体从发生装置泄漏的必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制取0.2gH2,理论上需要________g10%的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

(4)F装置有多种用途,用于气体干燥、除杂时,气体应从___________处进入(选填导管口编号),干燥二氧化碳时,瓶中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选填下列试剂编号,下同);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时,瓶中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①浓硫酸②氢氧化钠溶液③稀硫酸④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四、流程题

17.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等。

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同时含有少量的Fe2O3、FeO等)为原料制TiO2,再由TiO2制金属Ti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钛、镁在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反应。

(1)硫酸氧钛(TiOSO4)中钛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2)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

(3)工艺流程中,水解属于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工业上常在高温和氩气氛围中,用金属镁和TiCl4反应的方法制备Ti,同时生成MgCl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

(5)TiO2可与焦炭、氯气在高温下反应,该反应中氯气和碳的质量按71:

12的比例参加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

18.某学校几个兴趣实验小组利用石灰石(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制备轻质CaCO3并研究CaSO4•2H2O加热分解的产物。

(一)轻质碳酸钙的制备

已知:

Ca(OH)2、NaOH和Na2CO3都显碱性,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1)副产品氢氧化钠俗称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2)该流程方案中有两个反应,产物中均出现碳酸钙,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加入Na2CO3溶液后,溶液M中的溶质是否反应完全,可取上层清液加入____(填字母)进行检验。

A碳酸钠溶液B铁粉C无色酚酞试液

(二)研究CaSO4•2H2O加热分解的产物。

利用

(一)中轻质碳酸钙粉末与硫酸反应,经过一系列操作可以分离得到CaSO4•2H2O样品。

已知:

分离所得的CaSO4•2H2O样品中含有的CaCO3,可用盐酸除去。

(4)为了测定样品中CaSO4•2H2O的含量。

某实验小组取10g该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44g,则该样品中CaSO4•2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写出具体解题过程]

(5)为测定CaSO4•2H2O和CaCO3的质量比x:

y,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a.CaSO4•2H2O在160℃生成CaSO4,1350℃时CaSO4开始分解;CaCO3在900℃时分解完全。

b.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

①实验前首先要_______________,再装入样品;

②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③现控制B装置温度900℃进行实验并采集了如下数据:

a.装置C实验后增重m1gb.装置D实验后增重m2g。

某同学利用采集的数据求出x:

y的值,若无装置E,则实验测定结果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已知CaSO4•2H2O受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

取纯净CaSO4•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72)固体3.44g,放在(5)的实验装置B中进行加热,测定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①G点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②在T3~T4℃温度段加热固体产生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则I~J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所以,满架蔷薇一院香,解释正确;

B、“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在高温时也不会发生化学变化,体现了金的金属活动性较弱,解释错误;

C、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它们的含碳量不同,生铁经锤炼后其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含碳量降低,因此百炼成钢属于化学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指的是只要下功夫,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此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解释正确;

D、“火要空心”是指可燃物在燃烧时要充分的与空气接触,这样有利于可燃物的充分燃烧,解释正确。

故选B。

2.A

【详解】

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无色溶液,故A正确;

B、芝麻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B错;

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C错;

D、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红色溶液,故D错。

故选A。

【点睛】

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即溶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即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3.B

【详解】

A、林区易发生火灾,应张贴禁止烟火的标志,正确;

B、加油站没有有毒物质,不用张贴有毒品标志,错误;

C、盥洗室应张贴节水标志,正确;

D、幼儿园应避免让儿童吸二手烟,应张贴禁止吸烟标志,正确。

故选B。

4.B

【详解】

A、一氧化碳—CO,Co是钴元素符号,故A错误;

B、根据化合物中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原则,氯化钾—KCl,故B正确;

C、亚铁离子—Fe2+,铁离子是Fe3+,故C错误;

D、氦气—He,氦气属于单原子分子,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5.A

【详解】

A、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废弃固体药品不能倒入下水道,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6.A

【详解】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结合盐酸的小液滴,所以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雾,并可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故正确;

B、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会降低,故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故错误;

D、用火烧羊毛和棉花,羊毛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花会产生烧纸的气味,故错误。

故选A。

【点睛】

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7.C

【分析】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的序数,右上角是该元素的符号。

名称下边的数值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详解】

A.由元素名称可知,镱元素是金属元素,选项错误;

B.一个镱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0,选项错误;

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一个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0,选项正确;

D.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3.0,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在书写时不带单位,选项错误。

故选C。

8.D

【详解】

A、金刚石属于单质,不属于合金,故A错;

B、氯化铵属于氮肥、磷矿粉属于磷肥,故B错;

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不是化石燃料,故C错;

D、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属于三大干燥剂,故D正确。

故选D。

9.D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锌>铁>铜,所以向盛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会先与氯化铜反应,再与氯化亚铁反应,据此分析。

【详解】

A、锌有剩余时,M中一定有Fe、Cu和Zn,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锌有剩余时,锌和氯化铜、氯化亚铁完全反应,所以N中一定没有FeCl2和CuCl2,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锌无剩余时,锌先与氯化铜反应,可能与氯化亚铁反应,所以M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锌无剩余时,N中一定有ZnCl2,可能FeCl2、CuCl2,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

10.D

【详解】

A、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50ga放入50g水中,可得到75ga的饱和溶液,故B错误;

C、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故C错误;

D、t2℃时,b物质的溶解度小于a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等质量的a、b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b大于a,故D正确。

故选D。

11.A

【详解】

A、淬火后的缝衣针硬度变大,韧性减弱,所以不能用淬火后的缝衣针做鱼钩;有些花的色素遇到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故完全正确;

B、煤气中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灭火,故不完全正确;

C、机体中的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复受损组织的原料;对于人体必需元素,我们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例如碘过多会引起甲亢。

故不完全正确;

D、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铁锈是疏松多孔的结构,保留铁锈可加速铁进一步锈蚀,故不完全正确。

故选A。

12.B

【详解】

A、二硫基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8+32×2+16=124,所以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硫基丙醇中C、H、S、O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

(1×8):

(32×2):

16=9:

2:

16:

4,可见二硫基丙醇中硫元素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硫基丙醇是由分子构成的,每个二硫基丙醇分子中有3个碳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硫基丙醇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3):

(1×8)=9:

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3.C

【详解】

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如中子不显电性,故选项推理错误;

B、NaOH和Ca(OH)2等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选项推理错误;

C、在化学反应中,CO和H2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CO和H2都具有还原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D、盐通常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硝酸铵是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14.C

【分析】

①将该白色粉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有(NH4)2CO3或NH4Cl;

②将该白色粉末溶于足量的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说明没有硫酸铜;

③将滤渣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白色固体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白色沉淀是碳酸钡,故原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钡,一定没有硫酸钾;

【详解】

A、不能确定有氯化铵,错误;

B、原溶液中一定没有硫酸钾,错误;

C、最终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有碳酸铵,碳酸铵与氯化钡反应的方程式为

由于碳酸铵有过剩,故两者的质量之比大于96:

208;

D、最终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只能说明有氯离子,错误。

故选C。

15.NaClCH3COOHNaOHCH4I(或碘)微量Ca2+8

【详解】

(1)①炒菜时要放点“盐”,“盐”是指食盐,化学名称是氯化钠;化学式为:

NaCl;

②食醋中含有的酸是醋酸,化学式为:

CH3COOH;

③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碱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

NaOH;

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

CH4;

(2)①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被称为“智力之花”,碘属于微量元素;

②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故碳酸钙中阳离子的符号为:

Ca2+;

③氯离子为阴离子,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由此可知x的值为:

8。

16.集气瓶2KClO3

2KCl+3O2↑BAC(或E)装药品之前检验装置气密性,长颈漏斗伸入液面以下98c①②2NaOH+CO2=Na2CO3+H2O

【详解】

(1)据图可知E中仪器a是集气瓶;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是固体加热型反应,故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

(3)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并收集氢气,是固液常温型反应,故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氢气很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故收集装置为C或E,为防止气体从发生装置泄漏,装药品之前要检验装置气密性,且需要将长颈漏斗的末端浸没到液面以下,

若制取0.2gH2,设理论上需要10%的稀硫酸的质量为x,

x=98g;

(4)F装置有多种用途,用于气体干燥、除杂时,气体应从长管c处进入;干燥二氧化碳时,瓶中液体可以是浓硫酸;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时,瓶中液体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点睛】

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7.+4过滤化学变化置换TiO2+2C+2Cl2

TiCl4+2CO

【详解】

(1)在硫酸氧钛(TiOSO4)中,氧元素显-2价,硫酸根离子显-2价,所以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

(2)操作2是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方法,是过滤操作;

(3)水解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了,所以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

(4)氩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该反应在氩气的环境中进行就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稳定,防止了钛、镁在高温时被氧化,在高温和氩气氛围中,金属镁和以TiCl4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金属Ti,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5)反应中氯气和碳的质量按71:

12的比例参加反应,即反应中氯气与碳的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

1,所以TiO2与焦炭、氯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氯化钛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TiO2+2C+2Cl2

TiCl4+2CO。

18.烧碱、火碱、苛性钠(写一个即可)Ca(OH)2+CO2=CaCO3↓+H2OA90%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除去空气中的CO2和H2O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进入D偏小CaSO4•H2O2CaSO4

2CaO+2SO2↑+O2↑

【详解】

(1)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

(2)石灰石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3)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溶液M中的溶质是否反应完全,可取上层清液加入碳酸钠溶液进行检验;

(4)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x=1g;

所以该样品中CaSO4•2H2O的质量分数为

×100%=90%;

(5)①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实验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样品;

②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和H2O,防止它们影响实验结果,装置E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影响实验结果;

③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如没有装置E,则实验测定结果将偏小;

(6)①设G点固体的化学式为CaSO4•xH2O,则:

x=1;所以G点固体的化学式是CaSO4•H2O;

②将T2~1400℃温度段加热产生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所以H~I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SO4

2CaO+2SO2↑+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