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学导式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4803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蝌蚪找妈妈》学导式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蝌蚪找妈妈》学导式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蝌蚪找妈妈》学导式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蝌蚪找妈妈》学导式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蝌蚪找妈妈》学导式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小蝌蚪找妈妈》学导式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小蝌蚪找妈妈》学导式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蝌蚪找妈妈》学导式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蝌蚪找妈妈》学导式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蝌蚪找妈妈》学导式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蝌蚪找妈妈》学导式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青蛙。

)可是小蝌蚪却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它们就去找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小蝌蚪找妈妈)(kedJu

2.多媒体录像出示:

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同时出示问题:

(1).小蝌蚪长什么样?

它生活在哪儿?

(2)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

3)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

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讲读课文

讲读第一段。

1.动画出示第一幅插图。

(有水草和一群小蝌蚪的图)提问:

你们看,池塘里有多少蝌蚪?

(帮助学生理解“一群”。

2.如果后面又来了几群(从远处游来数群小蝌蚪),这叫多少蝌蚪

呢?

(引导学生区别“一群”与“一群群”)

3.(引导学生观察)谁说说这些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

(训练说

—句话:

小蝌蚪。

4.请同学们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

(指名读第一小节)

5.指点:

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

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

能说一句。

(引导学生运用“快活地”造句,出示:

“快活地”的句式)

6.齐读第一段

讲读第二段

1、叙述:

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边说边演示长了后腿的小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

(引导观察进行比较)。

2、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演示鲤鱼妈妈在水中)。

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

(想起自己的妈妈。

)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

谁是我的妈妈呢?

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

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3、小蝌蚪想妈妈,就去向鲤鱼妈妈打听。

小蝌蚪怎么问的?

鲤鱼妈妈怎么回答的?

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朋友读鲤鱼妈妈话,大家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4、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话去找自己的妈妈。

小蝌蚪找呀找呀,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前面的样子又有什么不同?

(演示长了四条腿、拖着尾巴的小蝌蚪,在水中,让学生比较。

5、指点:

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

小蝌蚪正游着,他们看见了乌龟(演示长了四条腿的小蝌蚪和乌龟在水中游来游去),小蝌蚪会怎么想的?

6、分角色朗读。

小蝌蚪是怎么对着乌龟喊妈妈?

乌龟又怎么说的?

现在请女同学读小蝌蚪的话,男同学读乌龟的话,老师读叙述的话。

7、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妈妈?

学生回答后加以指点:

青蛙是四腿、阔嘴巴,但不等于四条腿阔嘴巴的就是青蛙。

8、现在,你们评一评,鲤鱼和乌龟的话谁说得全面?

(引导学生做出判断)。

讲读第三段

1、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演示脱掉尾巴的小青蛙)

2、(取下原先长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小蝌蚪这次怎么把青蛙认定是自己的妈妈?

复习读:

鲤鱼妈妈和乌龟的话。

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

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

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

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妈妈话。

4、青蛙的样子,课文上是怎么描写的?

让学生比较。

课文上描写的: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

换一个说法:

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

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

(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可爱。

齐读这一段话。

5、那么课文上是怎样把青蛙写得可爱的呢?

我们看,写青蛙的

动作,用了哪些词儿?

(板书:

蹲披露

鼓)

6、启发:

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

如果把“鼓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

7、这是写青蛙的动作。

你们再看,写青蛙身上颜色也是很讲究的。

谁能把这些词儿找出来?

(板书:

碧绿的雪白的)

8、比较:

青蛙披着绿的衣裳,露着白的肚皮。

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9、指导朗读。

突出四个动词和这两个形容词。

10、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青蛙写得这么美呢?

11、讲述:

因为青蛙是益虫。

一只青蛙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

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

12、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自学课文最后一节)

13、出示卡片:

蹲蹬

让学生认读,并区别其含义。

三、朗读全文。

四、简要复述。

你们知道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吗,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

谁能简单地说说?

评论:

、使用真实的多媒体录像导入课题,激发兴趣,定向思维

成功的导入是每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教法特点的点睛之笔。

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话故事、直观的科普知识常常是导课的优选素材,它可以激发兴趣、活跃思维,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也为思维训练拓展了时空。

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我们运用自然科学录像,先让学生整体感知、知道青蛙的外形、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维的材料,学生兴趣盎然,对青蛙与蝌蚪的联系和特点有完整的认识。

再让学生说说观察、想象的结果,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小蝌蚪不知道妈妈长得什么样所以才找妈妈,想妈妈是人之常情,儿童更是这样,于是便自然地引发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二、问题导学,提供有坡度、有广度、有创造性的思维训练

给学生提供的多方面学习材料,让学生利用以问题引路,亲自去发现应得的结论和规律,使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

发现学习中新旧知识的迁移,并能自觉进行知识的改组,它使在学习中的新知识同较早学习的知识模式结合起来,并重新加以改进和构造,这就能够起到提高智慧潜力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同时也是儿童以自己的发现作为奖励而进行学习的活动,这就是学习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和动机,学生对学习材料具有内在的兴趣

和动机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我们在创设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注意课堂上的生活”,即儿童积极参与的故事情节,一种真的有思考、有推理、有感情、有个性的生活再现,把问题的层次设计为有什么变化”、

又有什么变化”、看到什么”、干什么”,通过学生自己的感官和已获的思维能力一步一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又结合画面和几个词组(游过去、迎上去、追上去)的体会与对比,把思维的时空扩展开来,以学生的丰富表象为基础训练,创造自由讨论的氛围,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民主的机制引导并参与到谈话中去,使每一个学生都在思考,踊跃发言,有力地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动静结合,发挥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的优势

现代教学论认为:

经验与思维的统一、思维与活动的统一是学生中心论的核心。

从认识到思维是教学的基础,思维引起疑惑,而疑惑的引起在于提供恰当的感知对象和实际的经验情境,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思维,把自己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新的知识。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就是要为学生创设这种情境。

《小蝌蚪找妈妈》创设的多种情境就是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情境。

动态的信息可以反应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内部规律,较好地表达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

设计中,我们把小蝌蚪找妈妈的动作、心理活动和生活环境用动态情境表现,学生如进入童话世界,身临其境,主动参与,积极思维。

而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这一点,我们采用了静态情境表现,创设了一种困难的情境,突出了错误所在是误解鲤鱼所说的妈妈有四条腿这个本质概念,解决这种思维定势就必须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反复思考,前后联系。

这就是理解的难点所在。

如果只用传统教育手段解决,低年级学生就更难理解;

如果用动态情境表现,乌龟在水中游就不一定产生误解,这就和课文内容不符。

四、渗透思品,体现学习材料的具体内容引发可感的过程

新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各科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挖掘思想教育因素,适时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我认为,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要从真实的语言环境和事物内部联系中自然地引导,而且要有一个又一个的认同过程。

它既是知识的内在因素,更是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例如:

保护青蛙对于儿童可能是一种早已有之的常识,然而如何把这一认识水平深化为高尚的道德品质,就必须寻找一种方法。

我选择了青蛙捕捉害虫的科普录像,使学生通过真切可感的情境,把青蛙捕捉害虫的本领和可怕的害虫形态以及少先队员打着红旗保护青蛙的活动一起输入大脑,使学生由表象到认识并最终形成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