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549061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doc

《复兴之路》解说词

 第一集:

千年局变

 序言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

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历史的脚步,进入公元1661年的时候,随着清朝第三个皇帝康熙的登基,中国迎来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段盛世。

此时,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

15世纪末,欧洲的航海家们开始征服海洋。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贪婪掠夺,世界逐渐联接在一起,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孤立于世界之外而存在。

18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法国的大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这股汹涌的浪潮,不可阻挡地逼近了中国。

沉浸在康乾盛世中的人们,全然不知这盛世亦正面临着一场厄运。

正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已经扩张到东方,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即将到来,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由此拉开了大幕。

 

第一集:

千年局变

 

 (福建马尾港)这是位于中国东南的一个小镇。

2006年,小镇上的一个造船企业,迎来了自己140岁的生日,今天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三造船大国,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只是行业中十分普通的一家企业。

而在140年前的1866年,马尾造船厂的建立,却是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

船厂的创办者——大清国闽浙总督左宗棠在奏折中说修建造船厂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

肩负着如此重大的使命,中国第一个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现代船舶修造厂,在小镇马尾动工了。

 一百多年前,大清国在海上遭到了怎样的侵害?

一个造船厂,如何能迎接这个挑战?

马尾造船厂开始修建的26年前,危机从海上而来。

1840年6月,集结在澳门沿海之外的英国舰船,出发北上,入侵中国。

此后两年中,清政府屡战屡败,最终被迫议和。

历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

古老中国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历史。

 那么,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

它将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呢?

也许,英国议会在1840年4月的3天辩论,可以帮助后人考察战争的根源。

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牛大勇)在鸦片战争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对外贸易主要是输出茶叶、农产品、经济作物,贸易的中介是银元。

在银元方面中国方面是入超的,这个对我们财政上是有利的。

但是英国人很快找到了一个有利的武器,就是鸦片。

 (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方德万)与同时期处在工业革命阶段的英国比起来,中国经济已经处于落后的位置了。

 对于工业革命后生产能力激增的英国来说,扩大世界市场是它最急迫的愿望。

中国的邻邦印度此前已经成为英国掠夺原材料倾销工业品的殖民地。

为了获取利润,英国殖民者在中国人中制造了一种需求——鸦片,以此在40年间,掠走了三、四十亿两白银。

马克思曾谴责到:

“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填满英国国库。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因为英(国)政府的鸦片烟,除去对商人得了很大利润外,英(国)政府很多税收是从鸦片里面得的。

所以它(鸦片战争)背后实际上是英国政府在那里支持。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克里斯托弗·休斯)当时为了打开市场,我们付诸鸦片战争。

我们过去用枪炮去打开市场。

 英国议会最后以5票的优势否决了反对党提出的反战议案,鸦片战争爆发。

在这场从海上而来的挑战中,完全没有准备的清政府,遭遇了完全没有预料的失败。

道光年间的中国,作为东方的大国,拥有80万的军力,而英国派出的远征军初期只有7000人,到战争结束时也不过2万人,偌大一个帝国为什么会败于远道而来的英军?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乘旦)英国的军事势力是建立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之上的,当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化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而中国呢,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

 然而,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几乎没有中国人意识到双方在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上的差距,长期的闭关锁国封闭了中国人的眼睛和心灵。

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

“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而英国人却很早就对双方的差距了如指掌,并为战争作了周密的准备。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黄兴涛)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有了深入得多的了解。

比如:

他认为中国的军队已经不堪一击,中国的沿海的各种炮台、防范措施,他们认为很糟糕。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以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等为重要内容的《南京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堕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

自此,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战争结束后,当得知英军已经撤出长江,道光皇帝的第一个反映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军,清政府的军政大员弹冠相庆。

有人形容当时文恬武禧的状态:

“大有雨过忘雷之意。

”中国的一切仿佛又回到原点。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杨东梁)在当时北京的茶楼酒肆里面,贴了有一些告示。

这个告示主要的意思就是讲:

不要谈时事,莫谈时事。

 主张抗英的林则徐被罢去了官职,1841年8月的一天,迁戍新疆伊犁途中的他,在镇江与老朋友魏源会面,林则徐将自己搜集编成的《四洲志》等外国资料交给魏源,希望他能编撰成书,唤醒国人了解世界。

一年之后,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的中文著作《海国图志》完成了。

魏源的一句“师夷之长以制夷”带着理性救国的态度,写出了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对国家前途的思考。

然而,这确是一次无声的呐喊。

 几年后,林则徐自伊犁归来,从历史记载来看,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在无奈中沉默下来。

他的老朋友——编撰《海国图志》的魏源则遁入佛门,悄然病逝于杭州的一间僧舍。

1840年的炮声,无法惊醒与一个沉溺于自己深厚传统的天朝迷梦。

第一代探索者的声音,是这样微弱,变革连萌芽都没有产生就已结束。

大清王朝对于近代世界的仅有的一些认识,无声无息得消亡了。

历史的悲剧在第一次降临时,人们往往漠然盲目,只有在悲剧重演时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就在这一时期,历代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周期性危机已在清王朝再次上演。

据记载,1842年到1850年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达到百次以上,1851年,反抗清政府统治和西方列强入侵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

起义不仅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而且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然而这场历时14年的农民起义却被清政府镇压了。

 就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1851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伦敦海德公园为第一届万国博览会剪彩。

此时,大英帝国的工业制成品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铁路里程和船舶数量占到世界的一半,依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英国成为全球最强大富裕的国家。

与此同时,美国、法国、普鲁士等国也奋起直追。

 (英国哈佛大学教授柯伟林)新兴的海上帝国,包括英国、法国和美国。

这个帝国主义时期,是一个争夺地盘、军事侵略与经济扩张并举的时期。

 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

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进了大清国的首都。

1960年的10月18日,侵入北京的英法联军焚毁了清朝皇帝的离宫圆明园。

 法国作家雨果这样记录了这一暴行:

“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

 强盗们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上了深深的伤痕,也焚毁了大清国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

 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

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

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

 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史称洋务运动。

他继承了魏源的“师夷之长以制夷”的思想,提出了“自强”“求富”的主张。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风生水起。

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洋务运动能够帮助清王朝实现国家的自强吗?

这是否就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方向呢?

30多年后,这一问题有了答案。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危机依然从海上来。

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未能御敌于海上,这支在洋务运动中装备起来的舰队最终全军、覆没。

中国陆军更是一败再败。

 (日本孙文学会理事狭问直树)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给了日本2亿3千万两白银的赔款,相当于中日战争发生前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明治政府4年的财政收入。

清政府分3年付清,当然是用了借款。

日本一下子获得了相当于战争前4年的财政收入,用这个赔款,日本的工业化一下子就得到了迅速发展。

 交战的双方,同样装备着坚船利炮,同样有留学归来的指挥官,同样是被西方殖民者用武力打开国门,同样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学习西方,为什么大清国会败于近邻日本呢?

 (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文海)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不是偶然的。

它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主要的原因有两条,第一条就是社会制度的腐败,第二条就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英国爱丁堡大学汉学系主任费南山)人们通常说中国从此觉醒,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自己落后与日本和其他西方国家,他们也认识到了必须打开国门,实现现代化。

 腐朽导致愚昧,愚昧加剧了腐朽。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自主修建了第一条铁路,起自河北唐山,止于胥各庄,名为唐胥铁路。

1881年建成后,清政府却认为,火车震动了东陵的先王神灵,因而禁止使用机车,只准以骡马拽引车辆,人称“马车铁路”。

而打败了大清国的日本,1872年由英国人建成第一条铁路,明治天皇亲自参加了通车典礼,国人纷纷前来,在月台上脱去鞋子,小心翼翼地登车参观庆贺。

7年后,日本已经开始自己设计和修建铁路。

对待铁路态度的差异,暴露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与时代大潮间的巨大落差。

此时,欧美各国已经进入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国武科考试的内容却还是弓马骑射,文科考试的内容仍然是八股文章。

然而,洋务派却一再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中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

这个本体主要指的是什么呢?

就是指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这样儒家的道统。

这个东西是不能够去碰的,不能改变的。

西学为用,就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可以借鉴,可以运用来弥补中国文化的不足。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排斥在世界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一场殊死的搏斗中死去。

”残酷的现实证明,洋务运动无法实现自强的目的,不是中国现代化的方向。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救亡的良方呢?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一年后,曾留学英国的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指出“如今中国不变法则必亡”。

三年后的1898年,严复再次为中国人敲响了解放思想的警世钟,他翻译出版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著作,取名《天演论》。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岂之)思想解放的作用究竟在哪里?

,就在于动摇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头的循环论的思想,都是循环,你看都是循环,周围都是循环。

起点,然后经过了一圈以后,又回到起点。

进化论不是循环,进化论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地向前发展,逐步地向前发展。

这对人的思想解放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批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社会进行启蒙的重任,探索实现救国自强的道路。

 早在甲午战争爆发的1894年,一个广东人北上天津,希望拜见清政府的重臣李鸿章,表达自己“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倡行新政”的主张,却遭到了拒绝。

他就是孙中山。

失望的孙中山远赴海外,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开始用革命的方式探索救国之路。

此时,另一个广东人康有为正试图用变法维新,来挽救清政府的危亡。

 (孙中山研究所原所长林家有)人的素质很重要,要民主就是靠人,要投票、选举、竞选。

人的素质太差了就不能搞共和,康有为他是这个看法。

孙中山的看法跟他不一样,他说不是,虽然我们中国人现在不行,但是可以搞共和,中国具有民主共和的素质。

两个人的看法不一样,于是两个人就走向不同的道路。

 1895年春天,康有为和学生梁启超联合千余名在京应试的举人,共同发起“公车上书”,提出变法主张。

对于变法的迫切性,康有为认为,甲午海战之后的中国已处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四万万民众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如何才能改变被列强瓜分的命运呢?

维新派提出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中国人用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认识到打败中国的并不是坚船利炮,而是西方的制度。

康有为认为,在所有的政体之中,只有君主立宪才是“治国之大经”,专制政体之不能生存于当今世界这是大势所趋。

康有为的主张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就此开始。

 (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蔡乐苏)戊戌变法它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是推动了民族的工商业的发展。

 但是仅仅103天后,维新派的改革就被迫终结。

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季,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

郐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

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

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中国史学会原会长金冲及)当时到了戊戌维新以后,大量地介绍维新,介绍了很多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这样来讲就是使得人从原来一脑子的封建思想里面增加了一些资本主义的因素。

这是一个进步啊!

一个新的东西!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史景迁)19世纪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屈辱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有着大量反思、思考中国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生存下去的时代。

 对于亟待变革的中国来说,失败同样宝贵。

作为中国近代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戊戌维新将禁锢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

变法措施中被保留下来的京师大学堂,在此后的多次进步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

1900年,在甲午战争失败五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

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八个国家的铁碲。

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

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

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赔款4亿50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5倍。

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此,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总数高达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条款等总数达几百个之多。

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国民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的政府。

 (广东孙中山研究会会长张磊)非常屈辱的《辛丑条约》,中国最终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沦为这种悲惨的深渊。

在这个时候,革命的气息愈加浓烈。

 1901年4月,在被英国枪炮打开国门60年后,大清王朝所谓的政治制度改革终于开始了。

虽然清政府的“新政”方案在广度和深度上远远超出了被他们扼杀的戊戌变法,但其实际行动却令国人大失所望,直到10年后的1911年,清政府才迫于形势而成立了所谓的责任内阁,却仍是由满族大臣和皇族为主组成。

举国一片哗然,改良彻底破产。

 (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但已经太晚了,而这个新政并没有使人民更加趋向于它,而是社会更加远离王权,更加疏远它了,成为它的对立物,包括它培养的新军,培养的学生,都成为它的对立物了。

就自己也参与埋葬自己了。

 孙中山说,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

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子免于倾倒吗?

 20世纪初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

 此时的孙中山已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他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始终坚持奋斗,成为20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把创立民国列为誓词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顾问尚明轩)三民主义就是针对着当时中国所面临急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了革命主张。

这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民族独立的问题,第二个是政治民主共和的问题,第三个,人民的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问题。

 在三民主义中这一革命纲领的指导下,孙中山和一批批爱国志士进行了多次武装起义,并最终成功领导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辛亥革命。

 这是位于广州市先烈路的一座墓园,这里安眠着72位年轻的革命党人。

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120余人在广州起义,在牺牲的革命党人中,有很多是专门回国参加起义的留学生,其中包括年仅24岁的林觉民。

广州起义的两天前,林觉民在一方白色手帕上写下了给妻子的绝笔信: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虽然满怀着对亲人的殷殷深清,但为了苦难中的祖国,林觉民舍弃了他眷恋的妻子和即将出生的儿子。

历史将永远铭记一代志士仁人“以天下人为念”,用青春、幸福乃至生命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伟大情怀。

他们的勇气和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广州起义半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不到三天,武汉三镇光复。

不到一个月,全国就有13个省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统治。

短短四个多月,大清王朝土崩瓦解。

 一个王朝终结了,一个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灭亡了。

一个共和制的国家在亚洲诞生了!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

人们发现,既然两千多年来都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心灵上的土偶,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呢?

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深入人心。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它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

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第二集:

峥嵘岁月

 

序言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但是,袁世凯很快就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这年4月,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中华民国看似有国会、有《约法》、有众多政党,但实际上政权都操纵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手中。

1913年3月国民党领袖宋教仁遭暗杀,他和许多人所期待的议会民主制度成了泡影,随后,为了换取支持,袁世凯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时人感叹道: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1916年袁世凯终于随着83天皇帝梦的破灭而败亡,但北洋政府却连形式上的统一都维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中国依然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

 

第二集:

峥嵘岁月

北京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象征。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它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

 88年前的一天,这里爆发了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奋起抗争的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大学生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

游行的起因是正在召开的巴黎和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而对于日本强加给中国的“二十一条”则置之不理。

 (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巴黎和会的表现仍然是强权胜于公理。

尽管中国也是一个参战国,也是战胜国之列。

但是因为你是(弱)小的、贫弱的、穷弱的、没有实力的,所以照样改变不了原有的这种处境。

所以这样引起了民间极大的激愤。

 继5月4日的学生游行之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中国的各种社会力量都行动起来汇聚成自1840年以来涉及范围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爱国运动。

中国为什么会爆发如此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辛亥革命后中国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915年9月15日一本杂志在上海黄浦江畔创刊,一年后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发行量接近16000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就此发端,《新青年》的主编陈独秀提出要想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唐宝林)孙中山虽然推翻了一个皇帝,但是中国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民主共和的理念也没有实现。

为此,陈独秀独辟蹊径,他提出来要拯救中国必须要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

(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陈谦平)实际上就是从臣民向国民的一个转变,那中国没有这个啊,(没有)这个思想基础,因为他只是刚从一个封建社会转过来的,而且中间没有这么一个阶段。

 《新青年》亮相三个月后,在一场大风雪中,北京大学迎来了新校长蔡元培。

他聘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

《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往北京。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在中国社会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院院长杜维明)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间,就是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

 新文化运动中,西方的各种政治学说和社会思潮纷纷涌入。

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各种各样的“主义”中寻找着各自的信仰。

 中国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指出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

”20世纪早期的中国已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军阀之间为争权夺利混战不断,四处可见“城头变幻大王旗”,百姓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恐惧之中,报刊上常见的描述是“大肆劫掠,惨不忍言。

 租界和占领区则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外国的战舰仍在中国内河扬威,一个迫切而又迷茫的问题是中国该往何处去?

在这众多的主义和思想中哪一个能给中国带来光明。

 1919年梁启超来到欧洲,贫富差距和尖锐的劳资矛盾让他十分震惊,他在《欧游心影录》中描述道:

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去了罗针的海船,迎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

一位美国记者直截了当地告诉梁启超,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这使得正在向西方学习的中国人感到困惑,中国还要沿着这条路再走一遍吗?

就在这个时候,从俄国传来了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反复比较中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于沛)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以后,在中国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

据不完全的统计,当时有400多种报刊从不同的程度、方面,以不同的形式来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一些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