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90877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docx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docx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 )。

A.1~3个月

B.5~6个月

C.1岁左右

D.3岁以上

2.西方儿童心理学的鼻祖是( )。

A.巴甫洛夫

B.皮亚杰

C.普莱尔

D.马斯洛

3.幼儿阶段开始出现书面言语的发展,其书面言语发展的重点是( )。

A.识字

B.写字

C.阅读

D.写作

4.下列关于婴儿注意选择的偏好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偏好分散刺激多于集中刺激

B.偏好直线多于曲线

C.偏好规则模式多于不规则模式

D.偏好复杂的刺激。

5.从记忆内容看,幼儿阶段占主要地位的记忆类型是( )。

A.运动记忆

B.形象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词记忆

6.皮亚杰认为儿童表征发生的年龄段是( )。

A.1.5~2岁

B.2~4岁

C.4~5岁

D.5~6岁

7.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 )。

A.动作概括的形成

B.直观概括的形成

C.语词概括的形成

D.形象概括的形成

8.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对儿童数概念的形成研究表明,儿童数概念形成经历四个明显阶段,下列描述儿童数概念形成次序正确的是( )。

A.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B.给物数数-按数取物-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

C.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口头数数-给物说数

D.接数取物-掌握数概念-给物说数-口头数数

9.学前儿童掌握的概念主要是( )。

A.科学概念

B.抽象概念

C.日常生活概念

D.辩证概念

10.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主动对内疚”阶段所对应的年龄段是( )。

A.1~3岁

B.3、4~5、6岁

C.6、7~11、12岁

D.11、12~17、18岁

11.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关于恒河猴行为发展的实验,即所谓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此实验证明了对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努力

12.幼儿掌握最多的词汇是( )。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连词

13.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是( )。

A.匀速均衡发展

B.高速不均衡发展

C.年龄越小发展越慢

D.年龄越小发展越快

14.在下列描述中,对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特征是绝对稳定的

B.年龄特征可以随意改变

C.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

D.年龄特征可跳跃发展

15.儿童思维发展中,从发展过程看,形成最晚的是( )。

A.直观概括

B.功能概括

C.语词概括

D.动作概括

16.广义幼儿教育包括( )。

A.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幼儿教育

B.幼儿园、托儿所和亲子班的幼儿教育

C.学前班、幼儿园和家庭的幼儿教育

D.社区、幼儿园和儿童游戏场的幼儿教育

17.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 )。

A.要满足家长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B.要促进家长身心的健康发展

C.要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D.要为家长留下单独生活的时间和空间

18.在我国幼儿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教育是( )。

A.社区中心的幼儿教育

B.流动站幼儿教育

C.学前班教育

D.幼儿园教育

19.下列不属于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是( )。

A.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B.幼儿的兴趣

C.师资力量薄弱

D.办学条件差

20.幼儿教育的领导权和性质取决于( )。

A.国家地理

B.国家人口

C.国家制度

D.国家经济

21.幼儿天生就充满了好奇,不断探索外部世界。

这说明幼儿是( )。

A.自然成熟的个体

B.自主建构的个体

C.依赖环境的个体

D.人为塑造的个体

22.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大致包括( )。

A.父母、老师、同伴和亲戚

B.感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

C.社区、家庭、幼儿园和大众传媒

D.遗传、环境、教育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23.幼儿教师要事无巨细,对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给予关心和帮助,这体现了幼儿教师劳动的( )。

A.繁琐性

B.细致性

C.微妙性

D.平凡性

24.如果幼儿有主动学习的体验,能独立思考。

这表明该幼儿是( )。

A.学习的奴仆

B.学习的伙伴

C.学习的主人

D.学习的对手

25.支架教学就是( )。

A.为幼儿的学习搭建桥梁,提供必要支持

B.尽可能周全地照顾幼儿的一日活动

C.减少幼儿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与挫折

D.控制幼儿,制订详细的幼儿学习计划

26.幼儿一般只能感受事物表面的简单的形式美,这说明幼儿审美感知具有( )。

A.低级性

B.浮躁性

C.冲动性

D.肤浅性

27.幼儿园班级中的卫生保健工作主要由( )。

A.幼儿教师完成,但保健医生要做辅助性工作

B.保育员完成,但幼儿教师和其他人员也要参与

C.保健医生完成,但幼儿教师和园长也要参与

D.园长完成,幼儿园其他人员辅助完成

28.幼儿晨间自由活动的保教重点是( )。

A.引导幼儿从事作业与教学活动

B.让幼儿复习以前所学的内容

C.稳定幼儿的情绪

D.让幼儿帮助老师做好教学准备

29.幼儿园内部环境包括( )。

A.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B.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

C.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

D.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

30.按引导发展原则的基本要求,幼儿教师应( )。

A.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幼儿

B.用静态的眼光看待幼儿

C.用批评的眼光看待幼儿

D.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幼儿

二、简答题(共5道题,每题5分,共25分)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2.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的异同点是什么?

3.简述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幼儿园为何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5.陶行知倡导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的“六解放”是什么?

三、论述题(共2道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是什么?

2.请结合实际谈谈小班幼儿活动室环境的布置。

四、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红红3岁,她最喜欢小鸭子玩具了,但有一次不小心将一只玩具小鸭子打碎了,红红伤心地哭起来。

这时,妈妈给她一块巧克力糖,她就立刻笑了起来。

有一天,她看见一个新来的小朋友哭了,她也跟着哭了起来。

根据学前儿童情绪发展趋势的原理,对上述案例加以分析。

2.军军是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小朋友,老师刚与他接触时觉得难沟通,几乎无从下手,但是经过几天观察,发现他其实很聪明,一遇到新鲜事就会发问,原来他的好奇心这么强,而且他与小朋友相处挺好的,就是不愿意上课。

上第一节课时,他的兴趣不大,只坐了几分钟。

上第二节课时,老师课前与小朋友做了3个游戏!

这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也过来加入到队伍中。

这时老师表扬了他,还给他贴上了五角星,他非常高兴,老师又告诉他:

“你以后好好上课,我每节课给你贴小星星。

”那天放学之前,老师表扬了他,让他做值日生。

他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

后来,老师与他成为“好朋友”。

下课时他会与老师玩、聊天。

现在也愿意上课了,而且有时还提出好多问题。

小朋友和老师都夸他进步大,也都越来越喜欢他了。

请谈谈教师与幼儿沟通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五、活动设计题(共1道题,共30分)

1.围绕“认识自己的牙齿”的主题,为幼儿园大班写一份活动方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婴儿的认生从5~6个月开始,8~12个月达到高峰。

2.C【解析】普莱尔被称为西方儿童心理学的鼻祖。

3.A【解析】儿童书面语言的产生,如同口头语言一样,是从接受性的语言开始,即先会认字,后会写字。

4.D【解析】婴儿偏好不规则模式多于规则模式;喜欢曲线图胜于直线图;偏好复杂的刺激,而不喜欢报纸字体的细密图像;偏好集中刺激多于分散刺激。

5.B【解析】在幼儿阶段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言记忆逐渐发展。

6.A【解析】皮亚杰认为表征发生于1.5~2岁之间。

7.C【解析】最初语词概括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思维的发生。

8.A【解析】略。

9.C【解析】学前儿童掌握的概念主要是日常生活概念。

10.B【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学前期(三四岁至五六岁)是主动对内疚阶段。

11.B【解析】略。

12.A【解析】幼儿掌握的词汇中名词最多。

13.B【解析】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高速不均衡的过程。

14.C【解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

15.C【解析】从发展过程看,语词概括发展得较晚。

16.A【解析】广义幼儿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以及家庭和社区的幼儿教育。

17.C【解析】我国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18.D【解析】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系统的核心。

19.B【解析】略。

20.C【解析】幼儿教育的领导权和性质取决于国家制度。

21.B【解析】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是独立自主性的表现,说明儿童是自主建构的主体。

22.D【解析】遗传、环境、教育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23.B【解析】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细致性,要关注到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

24.C【解析】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方面具有主观能动性。

25.A【解析】支架教学是为幼儿搭建学习的桥梁,提供必要的支持,而不是包办和控制幼儿。

26.D【解析】幼儿审美感知具有肤浅性,只能感受事物表面的简单的形式美。

27.B【解析】班级的卫生保健工作主要由保育员完成,教师和保健医生也要配合保育员的工作。

28.C【解析】晨问自由活动的保教重点是稳定幼儿的情绪,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29.A【解析】幼儿园内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30.D【解析】教师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幼儿才能引导幼儿的发展。

二、简答题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强化在刺激一反应之间的建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刺激一反应联结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2.

(1)相同点:

二者都是幼儿玩扮演角色的游戏,以表演角色的活动为满足。

(2)不同点:

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所扮演的角色是文艺作品中的角色,游戏的情节内容也是反映文艺作品的情节内容。

而角色游戏中的各种人物,反映的是幼儿自己的生活印象,游戏的角色、情节、内容可以由幼儿自己选择创造。

角色游戏是为游戏自娱而进行的。

它与幼儿文艺表演不同,并不是以演给别人看为目的的,而是幼儿自娱自乐的一种游戏活动。

即使没有人看,幼儿也会饶有兴趣地进行表演。

3.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想象在幼儿的学习、游戏等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①想象在幼儿学习中的作用:

想象在幼儿学习活动中帮助幼儿掌握抽象的概念,理解较为复杂的知识,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②想象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

在角色游戏中,角色的扮演、游戏材料的使用,游戏的整个过程等都要依靠幼儿的想象过程。

因此,想象在幼儿游戏活动中起关键作用。

通过各种方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可以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2)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

创造力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创造思维方面。

而创造思维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直觉、灵感和想象。

想象是创造思维的一个主要方面。

对于幼儿来讲,创造思维的核心就是想象。

4.游戏作为幼儿健康成长所必需的活动,对于儿童有着特殊的意义,游戏对于他们是学习,是劳动,是严肃的教育形式。

游戏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最能满足幼儿的需要,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具有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教育价值。

因此,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让幼儿能愉快地游戏。

5.陶行知认为,应在了解儿童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并提出“六解放”:

(1)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

(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

(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

(4)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谈;

(5)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

(6)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

三、论述题

1.

(1)①感觉是个体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感觉。

②知觉是个体对事物整体属性的直接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和某一种感觉相联系,而且往往是多种感觉协调活动的结果。

在知觉过程中,人脑将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化为整体经验,知觉是个体对客观事物和身体状态整体的反映。

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主观态度和过去的知识经验。

人的态度和需要使知觉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知识经验的积累使知觉更丰富、更精确和更富有理解性。

(2)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

①原始的感知阶段。

儿童最初的感知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新生儿已经有了味觉和嗅觉。

这些最初的感觉是生理性活动,同时又是原始的心理活动。

在新生儿期和婴儿早期,原始的感知觉不断发展,日益分化,来自不同感觉道的感知觉,开始协调活动。

②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出生后第一年,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概括,在婴儿认识事物的活动中起主要作用。

比如婴儿分辨亲人和陌生人,依靠的是对不同人脸的初步的概括性反映,这是知觉水平的概括。

1岁以后随着语言的萌芽和发展,婴儿反映客观事物的概括性水平逐渐提高。

婴儿对事物的知觉逐渐和具体表象联系起来。

由此逐渐开始出现对物体形状、大小、空间和时间关系的复杂知觉。

2岁左右,当婴儿的语言和思维真正发生时,对事物认识的概括性水平,逐渐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

③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

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的感知,渐渐和有关概念联系起来。

比如对颜色的知觉,已经不停留在对射入眼帘的光线波长的反映,而把它归入某种颜色的类别,并且能够学会叫出颜色的名称,比如,幼儿会说:

“像橘子那样的颜色”,或说出“橙色”。

掌握感知标准的活动和思维活动已不可分割。

与此同时,幼儿感知活动的目的性也逐渐提高,形成了观察的能力,4~5岁以后,能够逐渐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感知活动,掌握了观察方法。

2.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设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

教室的结构和面积、室内采光、活动区的分布、教具的制作等。

活动室的环境布置包括墙饰和活动角的布置。

幼儿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要通过自身与环境中的人、物、事的交互作用。

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造条件,加以引导,从而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下面以小班幼儿为例,谈谈活动窒的设置。

(1)让环境创设中的主题墙饰“说话”。

环境的作用常常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环境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可以诱发孩子的积极行为。

如小班“我的家”主题墙饰:

小班幼儿在刚入园时肯定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不安,教师在布置活动室环境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可以在活动室的墙上布置“我的妈妈”墙饰。

瞧,“妈妈”的眼睛多漂亮,脸上还带着笑,仿佛在说:

“宝宝别害怕,妈妈在这儿呢!

”每当孩子们想家想妈妈了,都会看这面墙,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妈妈一样,从而缓解入园焦虑。

教师用心去体会幼儿走出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一陌生的环境,在环境创设中努力激起幼儿对班级多一分牵挂的情感,产生来园的愿望。

教师在墙面环境布置中融入对幼儿情感的关注,把教师对幼儿的关怀借助环境去表达,使幼儿如沐春风,如润春雨。

由此可见,教师在选择墙饰的内容时应更多考虑内容隐含的教育价值,而不能只一味追求精致、美观。

例如,选择一些常规及培养良好习惯的内容张贴在相应的位置。

(2)精心设计“活动角”。

活动角是为了满足幼儿活动兴趣和发展需要,加强幼儿的相互交往而设置的。

一个主题游戏可以混在几个活动角进行,幼儿可以随意选择或更换活动的内容,也可以在一个游戏中玩出多种花样,如幼儿可以离开“娃娃家”去“积木角”搭积木,也可以去“医院”看病,或去“加工厂”上班等。

设计“活动角”要考虑实际情况,如图书角要安置在比较安静的地方,美工角可以靠近水源等。

四、材料分析题

1.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

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1)情绪的社会化。

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反应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

以后,情绪逐渐分化和发展,与脑的成熟和肌肉运动的分化有密切关系。

同时,与社会性需要和社会性适应有关系。

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②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③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

有的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

而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

情绪表达方式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手势和动作)以及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是生理表现,又和社会性认知有密切关系。

掌握社会性表情手段有赖于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

而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是社会性认知的重要标志。

表情所提供的信息,对儿童和成人交往的发展与社会性行为的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2)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所谓情绪的日益丰富,可以说包括两种含义。

其一,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

其二,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不引起儿童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增长,引起了情绪体验。

例如,亲爱的情感。

首先是对父母或经常照顾他的人,然后对家中其他成员有了亲爱的情感。

进了托儿所或幼儿园以后,先是对老师,然后对小朋友有了亲爱的情感。

这种情感的范围也是逐渐扩大的。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情绪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强。

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②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③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2.教师与幼儿进行沟通需注意的问题有四个方面。

(1)注意倾听。

教师要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示关注、接受和鼓励幼儿的谈话,在倾听时,教师要有耐心,还要细心揣摩和理解幼儿语言中潜在的意义。

(2)注意身体姿势。

一名具有良好沟通技巧的教师在与孩子谈话时,会注意自己的声音、姿态以及运用和强调的词语。

(3)语言的表达要简明,易于理解。

(4)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使幼儿了解教师的想法,如在讲故事的时候,一个孩子老是打扰别人,影响小朋友们听故事。

教师可以说:

“当听我讲故事时打扰别人,别的小朋友都难听到故事,你自己也听不到,这让我觉得很失望。

”教师用这样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使幼儿比较容易接受,其效果要比单纯的压制和责备好得多。

五、活动设计题

1.【参考案例】

活动内容:

认识牙齿宝宝。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切牙、犬牙及磨牙。

(2)初步具有爱护及清洁牙齿的意识。

活动准备:

牙齿模型一套、一张保护牙齿的光碟。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结合亲身经历,说说对牙齿的了解及保护牙齿的意识。

(2)让幼儿看碟,认识哪些是保护牙齿的行为。

画面内容略。

(3)幼儿讨论:

哪些行为是保护牙齿的行为。

(4)认识切牙、犬牙及磨牙。

先请幼儿观察牙齿模型,观察切牙、犬牙及磨牙形状上的不同,再观察同伴及自己的牙齿,分辨同伴及自己的切牙、犬牙及磨牙。

然后请幼儿记住有几位牙齿宝宝,他们的名字和本领。

教师出示牙齿模型,告诉幼儿切牙、犬牙及磨牙的名称及主要功能。

(5)全班幼儿讨论并交流保护牙齿的方法,并以组为单位进行情景表演。

活动建议:

(1)将牙齿模型及图片放在活动角,引导幼儿观察。

(2)向家长介绍牙齿保护知识,请家长监督孩子每天刷牙,餐后漱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