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中班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9229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树中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树中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树中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树中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树中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大树中班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大树中班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大树中班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大树中班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大树中班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大树中班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大树中班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大树中班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大树中班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大树中班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大树中班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大树中班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大树中班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大树中班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大树中班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树中班教案.docx

《大树中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树中班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树中班教案.docx

大树中班教案

大树中班教案

大树中班教案

大树中班教案1

活动目标:

⒈学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⒉体验大树和小鸟这对朋友相互依存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

图加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诗歌。

⒈我们现在是中班小朋友了,也交到了很多好朋友,你的好朋友是谁?

⒉今天我还带来了另外一对好朋友,他们是谁呢,听听诗歌《大树和小鸟》你就知道了。

二、欣赏并理解诗歌。

⒈教师第一次完整朗诵诗歌。

⑴诗歌里说的一对好朋友他们是谁?

(大树和小鸟)

⑵这是棵怎样的大树?

(是呀,大树高高,住着小鸟)

⑶大树和小鸟做了哪些快乐的事,我们再来听听诗歌。

⒉结合图片教师再次朗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⑴结合图片完整朗诵诗歌一遍:

大树和小鸟这对好朋友做了些什么事?

⑵大树笑笑,小鸟怎么样?

(叫叫)分角色配合动作尝试念诗歌。

⑶大树摇摇,小鸟怎么样?

(跳跳)那我们也学小鸟跳一跳。

⑷小鸟大树在一起怎么样?

(快乐陶陶)你知道快乐陶陶是什么意思吗?

(好朋友在一起非常开心的意思)谁来和好朋友做一做大树小鸟快乐陶陶的样子?

(做做快乐亲密的样子)你在什么时候也是快乐陶陶的?

三、以互动形式学念朗诵诗歌。

⒈看图完整学念诗歌。

⑴第一次完整学念诗歌。

大树和小鸟这对好朋友做了那么多开心有趣的事情,那我们看着图片把他们的事情说一说。

⑵第二次集体学念诗歌。

这一次我们为大树和小鸟做的事情配上好看的动作再来说一说。

⒉引导幼儿发现诗歌规律。

有没有发现这个诗歌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

(配合老师的肢体暗示)诗歌每一节的前一句说的是谁?

后一句说的是谁?

(前一句说的是大树,后一句说的是小鸟)

⒊师幼互动朗诵诗歌。

那跟着我再来念一念这首诗歌。

这一次我来念大树的诗句,你们念小鸟的诗句。

现在请你们来当大树念大树的诗句,我当小鸟念小鸟的诗句。

小结:

大树和小鸟是好朋友,所以在一起十分快乐。

好朋友在一起做快乐的事情,心里就会甜甜的。

大树中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会圆柱形、花边的图案。

2.知道大树的身体结构,能按照要求进行撕贴。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大树图片,幼儿观察。

2.教师小结:

原来这是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它有一根粗壮的树干,还有非常茂盛的树叶,上面还有好多丰富的果实。

二、学习撕贴大树。

1.撕贴树干。

撕树叶。

撕果实。

粘贴。

师:

既然都撕完了,最后应该要干嘛呀?

师:

那最后就请你们用胶水,将大树的树干、树叶和果实用胶水贴起来就可以了。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作品欣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就是让幼儿学习圆柱形以及花边圆形,在撕贴的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

在撕贴树干的时候问题还不是特别大,但是在撕贴树叶的时候,孩子们控制力度不是特别的好,所以在树叶的形状上都普遍小了点,另外在果实的操作上幼儿撕得主要就是小小的长方形,在这方面还是需要多多丰富。

大树中班教案3

目标要求:

1.学习折、叠、压等折纸方法,培养幼儿看示意图折纸的技能。

2.在教折啄木鸟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同伴之间合作互助的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

猜谜:

小小鸟儿本领大,长着尖尖长嘴巴。

森林里面捉害虫,飞来飞去工作忙。

你要问问它是谁,大树医生就是它。

加深幼儿对啄木鸟形体特征及生活习性的了解,产生折纸兴趣。

2、教折过程

1)出示实例、步骤图,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讨论,共同分析折纸符号、步骤

鼓励幼儿说出讨论结果,正确引导。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对幼儿给予信任、宽容,及时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增强幼儿自信)

2)示范

用范例纸一次性完整示范,重点地方进行详细演示。

3)幼儿动手折纸

通过答疑帮助幼儿掌握折叠的步骤和方法。

鼓励幼儿大胆寻求帮助。

(培养交往、合作互助的能力)

3、装饰作品

折好作品后,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彩笔装饰,使作品变得有个性、鲜活、富有灵气。

4、展示讨论

可让幼儿将啄木鸟粘贴在自制的大树上,欣赏作品。

引导幼儿谈谈学会了什么方法。

反思:

幼儿作品中有优秀的,也有差一些的,不管好差都应把作品展示出来,做的好的幼儿会“更上一层楼”,做的不太好的,要多鼓励,帮助他以后做的更好。

不仅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不受伤害,而且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大树中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树的结构,知道树是由树根、树杆、树枝、树冠组成。

2.学习用颜料吹画,能吹出树的形态。

3.在吹画的过程中感受吹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薯片筒、教学PPT、颜料、餐巾纸、白纸。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了解结构。

1.教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样东西,大家看看是什么?

(树)

2.提问:

你们都见过树,那你们知道树有那几个部分组成吗?

小结:

树有树根,树杆,树枝,树冠组成。

3.教师:

你见过那些奇形怪状,有趣的树吗?

小结:

世界上的树有很多种,千奇百怪,形状各异。

4.欣赏大树—ppt课件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有趣的大树吧!

二、欣赏范画,))示范步骤。

1.教师:

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种特别的树,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呢?

观看范画。

2.提问:

看看这棵树和刚才的树又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教师:

你能猜出来这颗树是怎样画出来的吗

3.教师示范:

(1)用毛笔在画纸上滴几滴黑色颜料。

(2)使劲将颜料吹开,尽量往上吹,吹出树杆,吹出树枝。

(3)用彩色颜料点画在树枝上。

(4)最后把画包在薯片桶上。

4.讨论:

这种做画的方式和平时作画的方法一样吗?

小结:

这种作画的方法叫做吹画。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呢?

提出操作要求:

(1)用颜料的时候尽量不要弄到自己的身上,注意卫生。

(2)吹的时候要注意吹的方向,不要四周吹,要往上吹。

(3)画面保持干净,不要用手随便的点画。

彩色颜料点的时候注意要用餐巾纸擦一擦,注意保持干净。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集体评价。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谁吹出来的树最好看呢?

大树中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树的基本结构,学习用水粉表现又高又直的大树。

2、通过欣赏几米作品、迁移已有经验,尝试画出粗细不同的树干和简单的树枝造型。

3、在绘画过程中,积极大胆地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树、写生过树。

2、各种树的图片。

3、刷有颜色的作业纸,水粉颜料(灰色、咖啡色、黑色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观察过的树,了解树的基本结构。

教师:

我们看过也写生过树,谁来说一说,树有哪几部分呢(树根、树干、树枝和树叶)

2、欣赏几米的作品,观察高高直直的大树。

(1)教师:

我们平时看过的大树是什么样的那画家画出的大树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吧!

(2)教师:

你喜欢哪张画看到这些大树,你有什么感觉画中的大树是什么样子的大树的生长从下往上有什么变化树干怎样树枝怎样(可请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树的造型)

3、集体讨论用画笔表现树干的粗细。

(1)教师:

我们用画笔怎样来表现细细的树干怎样来表现粗粗的树干呢

(2)个别幼儿示范。

(3)教师:

你想画什么样子的树枝呢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

今天在你自己画好的作业纸上画高高直直的树。

提醒幼儿在用颜料时要注意舔笔,以免颜料太多。

5、展示幼儿作品。

大树中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用剪刀,沿线剪大小不一的圆和三角形。

2、会将圆和三角形,粘贴在纸上,进行制版,并且进行压印。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老师的范画大树、剪刀。

2、吹塑纸上画圆。

3、一张方的吹塑纸。

活动过程:

1、欣赏老师的范画。

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大树)你们知道老师手里的五颜六色的大树是怎么做的吗(请幼儿猜想谈谈说说)你们自己想不想来做一棵美丽的大树呀(本活动是激发幼儿学习制版的兴趣)

2、老师示范制作

首先请小朋友将铅画纸上的图形全部剪下来。

然后将剪下来的图形粘贴在方的吹塑纸上,粘贴成一棵大树。

接着用毛笔在吹塑纸上涂颜料,进行压印。

通过这几个步聚一棵大树就做好了。

(了解制版的方法)

3、请幼儿自己进行制作。

提醒幼儿剪的时候要沿线剪。

粘贴的时候要将图形粘贴牢。

压印的时候注意刷颜料。

4、将幼儿压印好的作品放到指定的地方晾干。

5、评价作品。

大树中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

2、调动幼儿各种感观,让幼儿感知音乐的高低。

3、培养幼儿用创造性的方式表达高低的能力。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大树四棵、背景图、各种小动物、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

小动物律动

2.练声,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故事:

鸭妈妈和小鸭,引出妈妈和孩子的叫声。

(高和低)

2.幼儿讨论各种动物的妈妈和孩子的叫声(出示贴绒)

3.游戏:

看谁玩得对

师:

妈妈幼:

孩子(交换角色)

4.出示音乐

(一)欣赏并讨论音乐有什么变化(有高有低)

5.幼儿再听音乐

(一)听到高的音乐学孩子叫,听到低的音乐学妈妈叫。

6.幼儿听音乐

(一)根据音乐的高低变换动作。

7.游戏:

大树和小鸟

1)幼儿讨论并学习小鸟飞的动作。

2)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当听到高的音乐时小鸟在树林里飞,当听到低的音乐是就蹲下来对着大树点头。

3)先分组请幼儿游戏,最后一起游戏。

三、结尾部分

欣赏舞蹈:

绿苗

教学反思:

在音乐欣赏方面我有一个特别深刻的体会就是无论聆听什么类型的音乐都要给幼儿留有一个想象和发展的空间。

音乐有内容,但没有固定的内容。

因此,音乐实践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实践者的个性特征。

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而是要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去引导幼儿去主动的聆听和欣赏。

对于某一音乐作品如何理解,对于一首歌如何表现,我们都应鼓励孩子有不同的感受结果,有更多的表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音乐教育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发展。

大树中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萌生对树的探索兴趣,增加对树的亲近感。

2.认识大树的不同部位和基本组成。

3.能较完整、连贯的讲述自己对树的认识。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

“认识大树”组图;“我和大树做游戏”组图。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说一说树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你在哪里看过树?

——树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二出示组图引导幼儿认识大树的不同部位

1.出示组图“认识大树-1”,认识树干。

2.出示组图“认识大树-2”,认识树叶、树枝。

3.出示组图“认识大树-3”,认识树上的花。

4.出示组图“认识大树-4”,认识树上的果实。

5.出示组图“认识大树-5”,认识树根和树桩。

三出示组图鼓励幼儿和树进行游戏

1.出示组图“我和大树做游戏”,鼓励幼儿说一说和大树可以玩哪些游戏。

2.组织幼儿到幼儿园里或幼儿园周边走一走,亲近大树,看看树干、树枝、花儿、果实、树根等,自由地和树一起玩游戏。

大树中班教案9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内容,感受歌曲安静、柔美的性质。

2.能在图谱的暗示下自主学习歌曲,并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

3.会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图谱、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大树妈妈》的故事。

从前,有一棵大树,个儿高高的,每天都举着茂密的树枝和树叶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叫她大树妈妈。

(出示大树妈妈图片)有一天,一只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妈妈了,他停在大树妈妈的手臂上,急得呜呜地哭。

大树妈妈说:

“别哭别哭,孩子,我就是你的妈妈。

”大树妈妈用她的树枝和树叶做了一个温暖的摇篮,摇呀摇,摇篮里的小鸟甜甜地睡着了。

(出示小鸟睡在摇篮里的图片)

二、熟悉歌曲

(一)学习第一段歌曲

1.教师范唱第一段,提问:

大树妈妈是怎样哄小鸟睡觉的?

她还做了什么动作?

2.一起朗诵第一段歌词。

3.听音乐齐唱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歌曲

1.师:

小鸟睡醒了,大树妈妈对着小鸟呵呵地笑,真开心。

忽然,谁来了?

(出示风雨图片)小鸟好害怕,大树妈妈会怎样保护小鸟呢?

2.教师范唱第二段。

提问:

大树妈妈是怎样保护小鸟的?

师幼一起完整演唱第二段。

3.有表情演唱第二段。

提问:

(1)大树妈妈看到风来了、雨来了,心里会怎样想?

(2)大树妈妈这么关心小鸟,小鸟心里又会有什么感觉呢?

三、完整演唱歌曲

四、分角色表演

1.教师扮大树妈妈,幼儿扮小鸟,表演歌曲。

2.一组孩子扮大树妈妈,一组孩子扮小鸟,表演歌曲。

3.女孩扮大树妈妈,男孩扮小鸟,表演歌曲。

4.幼儿自由两两结伴表演。

分析内容

《大树妈妈》是一首较为经典的儿童歌曲,具有浓郁的“摇篮曲”风格,旋律优美流畅、轻柔抒情。

歌曲借助幼儿熟悉的大树形象,把幼儿带人了一个和谐、温暖的童话世界。

中班幼儿已经能够体验到妈妈对自己的爱了,通过情感迁移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自然地表达歌曲所蕴含的美好情愫。

分析目标

目标1和3能体现中班幼儿音乐学习的要求,目标2“在图谱的暗示下自主学习歌曲”,根据我的观察,音乐图谱并不受中班孩子的青睐,幼儿的参与欲望往往不强。

因此,建议把活动目标改为:

1.学唱歌曲,感受摇篮曲轻柔、连贯的旋律特点。

2.能根据场景提示仿编歌曲第二段歌词,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学习结伴分角色表演,体验师幼及同伴间相亲相爱的情感。

分析准备

音乐活动应以音乐元素为主体,故事的叙述无论怎样简洁都会占据不少时间,而情境的创设能让幼儿自然而然身临其境。

因此,建议把活动准备改成:

1.幼儿已听过有关大树和小鸟之间相亲相爱的故事。

2.在活动室布置立体大树,用篮球做成鸟窝,制作立体仿真小鸟数只。

3.大树和小鸟头饰,多媒体课件《大树妈妈》。

分析过程

原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鹦鹉学舌状态,主动性、能动性无从体现,建议把活动过程作如下修改:

一、学唱第一段歌曲

在《大树妈妈》钢琴伴奏背景音乐声中,带幼儿走进布置成森林的活动室内。

放鸟叫录音,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通过观察环境,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

小朋友听,谁在叫?

小鸟在哪里叫呢?

(教师轻轻拨开树叶,露出小鸟)噢,小鸟在高高的大树上叫呢!

鸟妈妈上哪儿去了呢?

原来小鸟们肚子饿了,鸟妈妈飞出去捉虫子了,妈妈不在家,小鸟会感到怎么样呢?

是谁在照顾小鸟呢?

大家听——

1.教师用清晰的吐字、轻柔的嗓音、略夸张的口型以及到位的情感无伴奏范唱歌曲第一段两遍,让幼儿感受歌曲甜美、温馨的意境。

2.幼儿坐在大树下轻声学唱几遍,琴声伴奏要求轻柔。

3.鼓励幼儿随音乐伴奏大方地用身体动作表演唱,提示唱准切分音和附点音符。

4.教师用进行曲和摇篮曲两种风格演唱歌曲,让幼儿选择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风格来演唱最合适。

提示幼儿用歌声体现摇篮曲温馨、亲切、安宁的风格。

二、尝试创编歌曲第二段歌词

1.幼儿仍然在钢琴伴奏声中观看情境表演,根据乐句时值,教师有序出示大树妈妈的笑脸、绿色小伞等,并播放风雨声,请幼儿大胆创编第二段歌词(只要求幼儿把第一段歌词中某个词语替换并演唱出来)。

2.幼儿跟着多媒体课件,边欣赏边自由发挥,完整演唱创编的第二段歌词。

三、分角色进行游戏表演

1.教师带上大树妈妈的头饰,请小朋友扮演小鸟,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当唱到“风来了、雨来了”的时候.小鸟们纷纷到大树妈妈身边蹲下。

2.师幼互换角色,幼儿扮演大树妈妈,教师扮演小鸟,边唱边表演。

3.鼓励幼儿自选头饰扮演大树和小鸟,一对一找好朋友后边唱边互动。

小结:

小朋友们把《大树妈妈》这首歌唱得好听极了,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大树妈妈,可是,有人却想把大树都砍了,小朋友们答应不答应呢?

小朋友们长大了要栽更多的树,让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让每只小鸟都能找到温馨、可爱的家。

活动反思

源于兴趣的学习才是最为有效的学习,幼儿园的歌唱教学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以境激趣。

在歌唱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场景,能够引起幼儿的积极情感体验,帮助幼儿理解教材。

比如,童话般的场景、榜样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游戏活动、角色扮演等,都可以激起幼儿对活动的浓厚兴趣。

修改后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中,以森林场景导入,让幼儿置身于童话世界,通过观赏鸟窝,聆听鸟鸣、风雨声等,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2.以情激趣。

孩子对情感有着特殊的感受力.如果想方设法拨动了孩子内心深处的那根“情”弦,孩子就会对活动产生发自内心的兴趣。

修改后的活动中,教师通过情感迁移法,让幼儿通过回忆自己跟妈妈相处时的情感体验来理解、表现小鸟和大树的情谊。

角色互换时,幼儿对扮演大树来保护教师这只“小鸟”兴致盎然,因此唱歌的积极性尤为高涨。

3.以行激趣。

教师在第一段的范唱中用生动有趣的示范,活灵活现地表现歌曲中的形象,这样能够激发幼儿强烈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活动中。

活动过程中积极巧妙的语言和温柔可亲、幽默风趣的动作提示能让那些一时走神或反应较慢的孩子很快跟上大家的步伐,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美。

如第二部分创编歌词,当幼儿唱“风来了、雨来了”时,教师双手捂头,作仓惶躲雨状,幼儿看了必然会感觉好笑,唱歌的欲望会越发强烈。

大树中班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孩子们回味妈妈的爱,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摇篮曲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培养爱妈妈的情感。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自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3、能准确唱好带有休止的节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大树妈妈》,并通过唱、演表现出对妈妈的无限深情。

2、难点:

正确唱好后八分休止,做到音断气不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讲故事,创设意境

师: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大树妈妈》的.故事:

从前,有一棵大树,个子长得好高,每天都举着茂盛的叶子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叫他大树妈妈。

有一天,一只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妈妈了,他疲倦地停在大树妈妈的手臂上,急得呜呜地哭。

大树妈妈说:

“别哭,别哭,孩子,我就是你的妈妈!

”大树妈妈用树叶做成了一个温暖的摇篮,随着风儿摇呀摇,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小鸟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听,大树妈妈微笑着为小鸟唱起了摇篮曲,多么温柔、多么好听。

小鸟幸福的笑了。

2、倾听歌曲《我的好妈妈》

师:

谁知道要唱表现妈妈的爱这样的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感觉来唱

生:

抒情优美

师:

老师知道孩子们对妈妈有深厚的爱,那么谁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样深情妈妈为你做了什么

生:

做饭很辛苦照顾我。

师: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师:

我们的妈妈给了我们无私的爱,动物妈妈们也给了自己的宝宝无私的爱,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大树妈妈是怎么做的好吗

师:

请听一首童话歌曲《大树妈妈》,出示课题:

《大树妈妈》

二、寓教于乐

(一)学唱歌曲

1、有感情的范唱歌曲“大树妈妈”

2、学唱歌曲

(1)播放多媒体

a、听第一段歌词,想一想:

大树妈妈是怎样哄小鸟睡觉的?

b、跟教师朗读第一段歌词,边读边用动作表演

c、听第二段歌词,想一想:

大树妈妈是怎么保护小鸟的?

d、跟教师朗读第二段歌词,边读边用动作表演。

(2)随着音乐的旋律哼唱

a、师弹旋律,生模唱歌词

b、解决重难点:

注意休止:

个儿高的“个”、摇呀摇的“摇”要唱得短。

注意切分音:

拖着那摇篮的“着”要唱长。

c、完整跟老师的琴演唱

师:

大树妈妈轻柔的唱这歌,小鸟们睡着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唱这首歌呀

学生跟琴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创造表现

师:

我们通过学习歌曲知道了大树是小鸟的妈妈,那么你知道白云的妈妈是谁

生:

蓝天

师:

小鸟们的妈妈是谁小种子的妈妈是谁小鱼的妈妈是谁

生:

树林大地海洋

师:

那么这些植物、动物共同的妈妈是谁

生:

大自然

师:

那我们的爸爸妈妈老师和你们共同的妈妈是谁

生:

祖国

师:

我们共同的妈妈是祖国,那假如你是白云你的妈妈是蓝天;假如你是小种子你的妈妈是大地;假如你是小鱼你的妈妈是海洋,那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生:

妈妈辛苦了我很感谢妈妈谢谢妈妈妈妈我爱你

师:

我们的妈妈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希望今天同学们回到家以后能够亲切的对自己的妈妈说一声“妈妈,我爱你”,你们愿意吗?

四课堂小结

师:

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我们的家非常美丽,我们共同的妈妈是祖国,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景色宜人,那么你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你想对我们共同的妈妈说什么(播放多媒体祖国大好河山美景)

生:

祖国我爱你我们爱祖国

师:

让我们一起大声对我们共同的妈妈说一声:

“我们爱祖国我们爱妈妈”

大树中班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加深对汉字大、小的认识。

2.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采用部分替换的方式,尝试仿编诗歌。

3.体验大树与小鸟之间互相友爱、相互依存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套(即一幅幅画有单独图案的卡片。

2.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大、小字样。

3.幼儿用书:

《大树和小鸟》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小字样

1.教师:

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神秘的客人,看看是谁呢?

2.出示大小字样让幼儿猜测。

教师:

原来是一位大客人和一位小客人呀。

3.教师:

其实呀它们各自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

一个叫大树,一个叫小鸟。

它们给我们班的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叫《大树和小鸟》。

二、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教师:

这首诗歌里,大树和小鸟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幼儿讲到什么,就出示哪张图片。

3.教师:

为什么大树和小鸟快乐陶陶呢?

4.教师总结:

大树和小鸟相互帮助,相互友爱。

所以它们生活在一起很快乐。

那我们再把这一件快乐的事情感受一下吧。

三、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