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9622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届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川省三台中学2018届高三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的“礼治”思想

①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儒家礼乐典章制度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法治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法治理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②以“礼治”为表征的儒家法治思想,主要有以下观点:

首先,德主刑辅。

这是儒家关于德刑关系的一个基本观点。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注重道德教化,认为德教比刑罚更有效,他说: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他认为,严刑峻罚虽然能起到威慑作用,使人们不敢犯罪,但是内心却认识不到犯罪的可耻;以道德教化人们,人们有了耻辱之心,就会自觉地避免犯罪。

孔子在这里表达了这样一个看法,那就是刑罚是必要的,但是不要独尊、迷信刑罚,他的宗旨是重德轻刑。

所以孔子主张,治国要“宽猛相济”,德刑相辅相成,“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最后实现“胜残去杀”“必也无讼”的理想状态。

荀子提出“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提倡道德,主张少用刑罚。

董仲舒明确提出“刑者德之辅”,把德与刑之间的关系明确提示出来,即德主刑辅。

③其次,礼法融合。

儒家的“礼”是其核心思想“仁”的道德境界的外化,“包含着西周以来所形成的整套典章制度和风俗礼仪,是以血缘为纽带,以君臣父子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度”。

所以儒家以“君臣父子”之伦理道德规定放大为人们需要遵守的国家之“礼”,“肯定礼是治国之本,规范着国家的根本制度,是政治法律的根本指导原则”。

孔子重视礼之本,反对礼流于形式。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成。

”他提供“为国以礼”,认为国家政令是人们必须遵守之礼,所以失礼就要接受惩罚。

在孔子这里,初步体现了礼与法相融合的倾向。

真正奠定礼法融合思想基础的是荀子,他既反对儒家重视礼治而轻视法的作用,又反对法家重视法治而忽视道德的作用,而把礼与法相结合,形成了礼法并施,即“隆礼重法”的思想,开礼法融合之先河。

④最后,情法互补。

儒家以血缘亲情为基础,建立其宗法等级制度,主张德主刑辅、礼法融合。

这一前提,肯定了人情在儒家法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在儒家看来,以亲情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规定远比法律法规更为重要,“事孰为大?

事亲为大”,所以儒家的法治是法中有情,情法互补,“国法的制定以伦理纲常为指导原则,同时又是伦理纲常的具体化”。

在儒家看来,只有合乎人情之法才会有生命力,“法合人情则兴,法逆人情则竭”,法与人情相结合,才更易为人们所接受。

只有符合人情之法才是公正的,以人情为基础的法律法规才能为人们所信服。

⑤儒家的法治思想与法家有所不同,它极少直接讨论刑律狱讼等问题,而是以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法——“礼”法加以约束,使人们自觉地守法,而非被动地惧法。

德主刑辅、礼法融合、情法互补等法治思想体现了“儒家法学的礼教中心、义务本位、家族观念、伦理法治等价值和特质”,而这正是中国法律传统中的主导精神,所以有学者认为“孔孟才是中国司法界的真正祖师,儒家学说才是中国法学的真正源头”。

(节选自《新华文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孔子开始,儒家就认为德教比刑罚更有效,但直到西汉时期“德主刑辅”的思想才产生。

B.被儒家视为治国之本的“礼”以“仁”这一思想为核心,规范着国家的根本制度。

C.儒家肯定人情在法治思想中的地位比法律法规更为重要,提倡法中有情、情法互补的法治。

D.儒家主张用防患于未然的礼法而不是刑律狱讼约束民众,以使人们能守法而非被动惧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段列举孔子等几个儒家学者的观点,论证了儒家法治思想中德主刑辅的主张。

B.文章第四段中的三处引用都是为了证明儒家的法治是法中有情,情法互补这一观点。

C.文章第五段通过对儒家与法家法治思想的比较,进一步论述了儒家法学强调以“礼”来约束人们行为这一观点。

D.文章从德主刑辅、礼法融合以及情法互补三个维度,论述了儒家法治思想才是中国法学的真正源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只要以“宽猛相济”的理念来治国,就能达到教化残暴之人进而废除死刑、没有诉讼的理想状态。

B.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主张礼法融合,可见他在继承儒家思想的同时还吸取了法家的思想。

C.在儒家看来,只有合乎人情、以人情为基础制定的律法才会有生命力,才会保持公正而为人接受,让人信服。

D.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法治思想,为当今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可见中国的法治精神源远流长。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义工

小城东南的十字路口新开办了一家“国学”馆,据说是由本市一所大学的教授来加持。

国学馆的名号叫做“鸿德”,“鸿德”两字是行书,如云卷云舒;“国学馆”三字是隶书,肃穆厚重。

门面还特别加了楹柱,上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国学”可是个热词,自然而然吸引了不少人。

当然,基本都是一些成功人士。

县里的某些领导,本地的房地产大亨,开厂子、开公司的老板等等。

他们让自己的子孙辈去国学馆,一则是为了多读些书:

一定要赢在起跑线上嘛;二则是为了自己的门面:

成功人士,怎么能在新事物上落伍呢!

每到读书的时候,他们基本就是开着豪车把孩子送过来,然后去健身,或者凑在一块侃侃生意经,甚至回家睡个回笼觉。

凤影也把女儿送到国学馆了。

姐妹们有的就对她表示不解:

“凤影啊,这国学离咱们十万八千里呢!

咱们该干啥?

逛商场,练瑜伽,做美容。

现在啥也不缺了,就得抓住青春的小尾巴,嗯?

”姐们儿说完,还煞有介事地摸了摸凤影的脸蛋,自己拿个姿势转了一圈。

大家就笑,凤影也微笑着,说一句:

“我喜欢呢!

凤影送女儿去国学馆,除了冬天或雨天开那辆电动汽车,平时就开二轮电动车,从来不开汽车。

把女儿送到馆外,凤影也不走,就在外面等着。

这样凤影也高兴,就像信徒到了千年古刹前,站在门外也会觉得沐浴了辉光。

凤影是个读书的好苗子,阴差阳错做了商人。

可是,店里闲了,夜里静了,凤影就喜欢读书、听书。

读了书、听了书,凤影就觉得做什么都是一种修行,都是一种修炼。

也觉得自己把很多事看得淡了,眼睛看得远了,店里店外都是一个大世界。

“凤影啊,你可真行!

人家国学馆雇不起勤杂工吗?

你一个成功人士,咋给人家干上扫地、擦桌子的粗活来了?

”一次聚会,一个姐妹冲着凤影嚷嚷,“喊你去玩你不去,喊你去看大片你不去,直说忙啊忙,原来是忙这啊。

这国学是不是能够把人变成傻子啊?

那我明天也开一个!

”这位姐妹脾气直,嘴也快,大家就都冲着她直努嘴。

凤影依然是笑一笑,轻轻地拍拍姐妹的肩膀,还是那句话:

“我喜欢呢!

凤影跟国学馆的负责人提出做义工,人家确实很惊愕。

他们在各县城几乎都开了国学馆,可是没有哪个成功人士来做义工。

只有为了挣个小钱来做杂役的老太太;嫌钱少,也做得没滋没味的。

人家就提出免了女儿的听课费,凤影拒绝了。

凤影做义工,是因为她喜欢这个“义”字,也是为了听教授讲课。

教授讲“德不孤,必有邻”,凤影就点点头;教授讲“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凤影就微微一笑;教授讲“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讲“我欲仁,斯仁至矣”,讲“智者乐,仁者寿”,凤影就觉得讲到自己心坎里;教授讲“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凤影就觉得这句话更有深意。

教授讲完了,凤影总会觉得意犹未尽。

有一件事也让凤影特别高兴,女儿告诉她,别人说父母是老板,女儿就说,我妈妈是“义工”。

凤影就把女儿紧紧地抱在怀里。

一条消息发过来:

“姐姐,我做义工的事,你可别忘了跟人家说一声啊!

凤影笑了,马上回复:

“今天我就跟人家说。

别着急啊。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首段描写国学馆名号、字体、楹柱上的对联,看似闲笔,其实是渲染厚重的文化氛围,也表现了国学的人文价值。

B.“一则是为了多读些书……怎么能在新事物上落伍呢!

”这一句表现了一些人的功利、浮躁、虚荣,作者对此进行了鞭挞讽刺。

C.小说塑造主人公形象,主要采用了侧面描写;写次要人物,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富于个性化。

D.小说最后用两件小事结尾,一件表现凤影对女儿的慈爱,一件表现她的作为对周边人的影响,小中见大,非常巧妙。

5.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说第七段大量引用了《论语》中的句子,似乎不符合小说的体裁特点,其实自有它的深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二次元”即在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游戏(Game)、小说(Novel)(简称“ACGN”)人群组织成的文化圈中,被用作对“架空世界”的称呼。

由于早期的动画、游戏作品都是以二维图像构成,画面是一个平面,所以称之为“二次元世界”,简称“二次元”。

广义的二次元的主要表现形式为ACGN,同时指喜爱ACGN的群体。

“二次元文化”指在ACGN为主要载体的平面世界中,由二次元产品所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与理念。

这里的二次元文化并不限于ACGN,还包括从ACGN向外延伸出的手办、COSPLAY等衍生产物。

(摘自《2017年中国二次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材料二:

ACGN文化圈中用“二次元”一词来表达“架空”“假想”“幻想”“虚构”之意,进而延伸用于指代“架空世界”。

而与之相对的是“三次元”,即“我们所存在的这个次元”,也就是现实世界。

(摘自XX百科“二次元”词条)

材料三:

二次元用户可以分为近二次元用户及核心二次元用户,前者对动漫基本了解,会观看热门漫画或动画改编的大电影,但投入的精力和财力相对有限;后者深爱动漫作品,经常上相关的二次元网站、贴吧等,查看喜爱的二次元内容,花费的时间和财力较多。

(摘自《艾瑞咨询:

中国二次元行业报告)

材料四:

二次元文化总是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基础材料,换置到虚构时空里,按照自己的规则进行变形或重构,最后形成客观折射现实的效果。

对于很多二次元用户来说,人与人的往来没有阶层的束缚,没有功利的导向,有的只是志趣相投的平等状态,这在无形中拓宽了用户对于二次元文化“真”的理解。

二次元文化常常用羁绊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这种羁绊并非完全的束缚,反而是一种情感上的陪伴,其目的是消除孤寂。

二次元文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保持着对未来的拷问。

二次元文化依然对现实中的难题保有解决的热情,只是解决方式充满着浪漫的唯美情怀,诸如“跌倒不可怕,只要擦干眼泪”“奋勇前进,终能到底”等乌托邦式的期许。

二次元文化也不放弃自我探究,不管是青春主题的作品,还是黑暗主题的作品,都隐藏着二次元用户的精神梦想,这些梦想往往是现实世界里无法实现的,而二次元空间却给予这些精神梦想实现的无限可能。

在另一个层面上,二次元文化鼓励青年在梦想中注入坚持、勇敢、热血,对正面自我的不断挖掘和无条件的信任,创造出一个相对宽松的青春成长环境。

(摘自《中国青年报》孙黎《二次元文化的精神内核》)

材料五:

对于青少年而言,二次元文化是他们的精神避风港,一方面保护着他们远离严酷的现实,放飞理想。

让青少年在相对封闭的网络空间中,尝试表达自我、展开自我、重塑自我,既获得自我认同,又获得群体彼此认同,从而找到自己的精神和文化归属。

另一方面,长期沉溺于二维的想象空间中,青少年尤其是心智未完全成熟的低龄青少年往往容易模糊虚拟和现实的差异,造成潜意识里认知的混乱,丧失自我价值的判断能力,从而引发失范行为。

二次元和三次元并不是水火不容的。

在媒介和商业的推动下,二次元文化逐渐尝试着隐藏或是削弱壁垒,延伸到三次元的空间中展示自己,三次元也尝试着平等地与二次元进行对话,甚至将某些二次元的表达方式纳为己用。

因此,虽然壁垒没有被完全打破,但两者之间的误会却呈现出递减趋势。

双向破壁的尝试也促使青少年跳出“高墙”限定,尝试放弃绝对边缘化立场,开始客观地看待自身的二次元文化,积极谋求与三次元的沟通和融合。

(摘编自马忠红《二次元文化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次元,是二次元世界的简称,它主要是指以动画、漫画、游戏、小说等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架空世界”,有别于指称现实的“三次元”。

B.二次元世界和三次元世界的最大差异在于,二次元是以二维图画的方式来反映现实世界,而三次元是直接呈现现实世界。

C.“泛二次元用户”和“核心二次元用户”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对二次元世界的认知程度、喜爱程度以及在精力和财力方面投入的程度不同。

D.二次元向三次元空间延伸,一方面是可以展示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客观看待自身的文化,进而谋求与三次元的沟通和融合,更好地发展自身。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详细介绍了二次元的定义,材料二简单比较了二次元和三次元的差异,了解二次元的特点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下青少年的价值和文化取向。

B.通过材料三可以看出,近年来尽管二次元用户在不断增加,但增加的速度在逐步趋缓,这说明青少年已经逐步开始客观、理性地看待二次元文化。

C.材料四和材料五在对二次元文化的认识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材料四认为其精神内核是积极的,而材料五认为这种文化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因素。

D.无论是二次元还是三次元都是对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尽管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异和壁垒,但只要加强沟通交流,就可以共同促进青少年的成长。

E.尽管青少年长期沉溺于二次元文化可能导致他们行为失范,但是辩证来看,二次元文化还是利大于弊,所以应该鼓励青少年积极践行二次元文化。

9.材料四是从哪些角度来分析二次元文化的精神内核的?

请简要概括。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邓绾,字文约,成都双流人。

举进士,为礼部第一。

稍迁职方员外郎。

熙宁三年冬,通判宁州。

时王安石得君专政,条上时政数十事,以为宋兴百年,习安玩治,当事更化。

又上书言:

“陛下得伊、吕之佐,作青苗、免役等法,民莫不歌舞圣泽。

以臣所见宁州观之,知一路皆然;以一路观之,知天下皆然。

诚不世之良法,愿勿移于浮议而坚行之。

”明年,迁侍御史知杂事、判司农寺。

时常平、水利、免役、保甲之政,皆出司农,故安石藉绾以威众。

绾请先行免役于府界,次及诸道。

利州路岁用钱九万六千缗,而转运使李瑜率三十万,绾言:

“均役本以裕民,今乃务聚敛,积宽余,宜加重黜。

”富弼在亳,不散青苗钱,绾请付吏究治。

畿县民诉助役,诏询其便否两行之,绾与曾布辄上还堂帖。

中丞杨绘言未闻司农得缴奏者,不报。

凡吕公著、谢景温所置推直官、主簿,悉罢去之,而引蔡确、唐坰为御史。

五年春,辽人来理边地屯兵境上声言将用师于是两河戒严且令河北修城守之具绾曰非徒无益且大扰费帝从其言而止。

又言:

“辽妄为地讼,意在窥我。

去冬聚兵累月,逡巡自罢,其情伪可见。

今当御之以坚强,则不渝二国之平,平则彼不我疑,而我得以远虑。

苟先之以畏屈,彼或将力争,则大为中国之耻。

”帝览疏嘉之。

安石去位,绾颇附吕惠卿。

及安石复相,绾欲弥前迹,乃发惠卿置田华亭事,出知陈州。

又论三司使章惇协济其奸,出知湖州。

元丰中,知荆南府,历知陈、陕、永兴、青、邓诸州军。

元祐初卒,年五十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辽人来理/边地屯兵境上/声言将用师/于是两河戒严/且令河北修/城守之具绾曰/非徒无益/且大扰费/

B.辽人来理/边地屯兵境上/声言将用师/于是两河戒严/且令河北/修城守之具/绾曰/非徒无益/且大扰费/

C.辽人来理边地/屯兵境上/声言将用师/于是两河戒严/且令河北修城守之具/绾曰/非徒无益/且大扰费/

D.辽人来理边地/屯兵境上/声言将用师/于是两河戒严/且令河北修/城守之具/绾曰/非徒无益/且大扰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路,是古代中国的区域规划。

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是最高行政区划。

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B.保甲,古代统治者通过户籍编制来统治人民的制度。

若干家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

C.司农,上古时代是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

在汉朝是九卿之一,掌钱谷之事,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部长。

D.疏,分条说明的文字,亦指上奏章。

上疏是指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邓绾为人直率,敢于直言。

在王安石得到皇帝的特权主张改革的时候,他上书说希望改革不要流于肤浅的议论,要落到实处。

B.邓绾善待百姓,为民谋利。

平均徭役本来是使百姓富裕的,如今部分官吏却几近横征暴敛,为自己积累财富。

他认为应该加重处罚。

C.邓绾智慧机敏,善于观察。

辽人骚扰宋边境,邓绾上书,皇上由此清醒地认识到辽人的所为目的在于窥视大宋,应该坚决抵抗。

D.邓绾处事圆滑,得到重用。

在王安石离任时,依附吕惠卿;而在王安石复任后,又揭发吕惠卿的不轨之事。

因此获得朝廷任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王安石得君专政,条上时政数十事,以为宋兴百年,习安玩治,当事更化。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辽妄为地讼,意在窥我。

去冬聚兵累月,逡巡自罢,其情伪可见。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丁亥岁作①

罗隐

病想医门渴望梅,十年心地仅成灰。

早知世事长如此,自是孤寒不合来。

谷畔气浓高蔽日,蛰边声暖乍闻雷。

满城桃李君看取,一一还从旧处开。

【注】①本诗写于晚唐之时,此时的科举考场腐败,科举考试被权贵把持。

罗隐,年少才华出众,后却屡举进士不第。

②渴望梅:

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

“魏武(曹操)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中的“病想医门”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功名的渴望,而“渴望梅”则运用典故表明此愿望的落空。

B.第二句中的“十年心地”写自己为科举考试付出的艰辛努力,“仅成灰”则体现出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的压抑心情。

C.颔联写出了作者虽然早就知道世事如此,但却不愿同流合污,从而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愤懑之情。

D.颈联运用想象,描绘了在谷畔气浓之日,虽然权贵把持科举考试,但作者自己却仍然考取了功名后的宏大场面。

E.本诗是一首讽喻诗,对晚唐的科举腐败现象进行了无情批判,其语言与白居易的讽喻诗一脉相承,明白如话。

15.前人认为,“满城桃李君看取,一一还从旧处开”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琵琶曲调婉转的句子是:

(2)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与其《秋兴八首(其一)》中的“,”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较为接近。

(3)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作者认为人生于世,肯定会有比死还令人厌恶的事情,所以,即便身临祸患也不可逃避的句子是,。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去年上半年,我们的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都有所增加,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伐功矜能,止步不前。

②歌唱类选秀节目曾经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但近年却是风光不再,《超级女声》偃旗息鼓,《我型我秀》虽逆市而上,但效果显然差强人意。

③袁老师题为《独路相逢勇者胜》的演讲,对一部分同学考前临阵退缩、信心不足等现象进行了分析,可谓鞭辟入里,给人启迪。

④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将进一步减少,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工作作风也一定会有所扭转。

⑤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

处于震源中心的比芒村瓦釜雷鸣,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也变得伤痕累累。

⑥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的文化重镇,作为备受喜爱的文化“网红”,也一定能在展览理念上顾盼自雄,让井喷的文化热情妥善安放。

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⑥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西成高铁开通后,成都到西岳华山的时间已缩短到4个多小时,喜爱旅游的成都市民现在到华山旅游,一个周末的时间便可华山“论剑”归来。

B.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公司终于扭亏为盈,而且业绩有了近3.6%左右的增长,这都得益于公司新领导的大胆决策和上下的齐心努力。

C.雄安新区的确立,党中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它是一块试验田,必将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冲击,将会给予我们带来深刻的启发。

D.安徽寿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县,制订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19.有的同学喜欢引用孔子或者孟子的名句写毕业赠言,下列赠言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高中三年,你始终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这让我十分敬佩。

B.希望你时时刻刻记住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劝诫,争取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

C.铭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勿强求,“人和”不能丢。

D.困难是暂时的,切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用磁共振技术实现的无线充电,优点在于改善了接触式充电不能称心如意的用户体验,①,且不论手机还是其他设备,它们的外壳是金属还是玻璃材质,只要安装了接收线圈,②。

而且电路中特有的频率能避免干扰电子设备和人体辐射伤害。

所以,这种方式既能实现一定距离的无线充电,③,还有较高的充电效率。

21.下面这段文字是某班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辩论赛中反方二辩的辩词,其中有两处逻辑错误,请找出并说明存在的问题。

(5分)

我方坚持认为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

现在是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