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9783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9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5页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5页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5页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5页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5页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5页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5页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5页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5页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5页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5页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5页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5页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5页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docx

中石化油库安全评价报告

中石化某某油库

安全评价报告书

 

XX安全技术评价有限公司

二○○四年八月

目  录

前言  1

1概述  3

1.1安全评价的目的、原则、依据和内容  3

1.1.1评价目的  3

1.1.2评价原则  4

1.1.3评价依据  4

1.1.4评价范围  7

1.1.5评价工作内容  7

1.2评价工作程序  8

2.企业基本情况  9

2.1油库基本概况  9

2.2油库平面图  10

2.3库址地质条件  12

2.3.1地质构造  12

2.3.2地下水及其影响  13

2.4气象条件和防雷防静电测试情况  14

2.4.1气象条件  14

2.4.2防雷防静电测试情况  15

2.5地质、地震情况  17

2.6电源条件  20

2.7消防情况  23

2.8交通运输条件  25

2.9水源供给及排出  25

2.10取暖和茶炉供水  25

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  26

3.1工艺流程简介  26

3.2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  28

3.2.1汽油  28

3.2.2柴油  30

3.2.3煤油  31

3.3自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33

3.3.1防静电对油库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33

3.3.2静电的危害和消除  33

3.3.3雷电危害和防范  43

3.3.4地震及其预防  52

3.3.5洪涝及其预防  55

3.4油库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57

3.4.1石油库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57

3.4.2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67

3.4.3电气火灾危险性分析  73

3.4.4机械伤害危险性分析  81

3.4.5高空坠落伤害危险性分析  84

3.4.6车辆伤害危险性分析  88

3.4.7中毒伤害危险性分析  89

3.4.8重大危险源分析  94

4.评价方法的选取和评价单元的划分  94

4.1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94

4.2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  95

4.3安全检查表使用说明  96

5.单元现场安全评价  96

5.1安全管理及组织单元  96

5.1.1安全管理及组织机构分析  96

5.1.2安全管理现场检查  99

5.1.3安全管理单元评价小结  106

5.2公共设施单元  107

5.2.1公共设施安全因素分析  107

5.2.2油库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及安全检查  108

5.2.3公共设施单元评价小结  111

5.3卸车单元  112

5.3.1卸车单元危险性分析  112

5.3.2罐车卸车现场安全检查  114

5.3.3空气压缩机贮罐危险性分析  119

5.3.4输油泵危险性分析  122

5.3.5卸车单元评价小结  125

5.4储存单元  126

5.4.1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分析  127

5.4.2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法  133

5.4.3事故树分析(FTA)  136

5.4.4储存单元安全检查  144

5.4.5储存单元评价小结  147

5.5付油单元  147

5.5.1付油设备、设施安全检查  148

5.5.2付油设施单元小结  152

5.6电气设施单元  152

5.6.1电气现场检查  152

5.6.2电气设施单元评价小结  157

5.7化验单元  158

5.7.1化验现场检查  158

5.7.2化验单元小结  160

5.8防雷、防静电单元  160

5.8.1防雷、防静电现场检查  160

5.8.2防雷、防静电单元评价小结  164

5.9消防、给排水、取暖、通风单元  165

5.9.1消防、给排水、取暖通风设施安全检查  165

5.9.2消防、给排水、取暖、通风单元评价小结  176

5.10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单元  177

5.10.1主要物质的毒性危害  177

5.10.2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现场检查  177

5.10.3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单元评价小结  179

6建议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  179

6.1锅炉房  179

6.2卸油区  179

6.3储存设施  180

6.4计量  180

6.5劳动保护  180

6.6其它  181

7.安全评价结论  181

附件:

1.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2.防雷防静电检测报告

3.营业执照

4.油库安委会名单

5.企业负责人培训证书

6.安全管理人培训证书

7.各种安全设施检测报告

前  言

受中石化某某油库委托,临汾市天平安全技术评价有限公司承接了“中石化某某油库安全评价”的任务。

任务确定后,天平安全技术评价有限公司成立了课题组。

经过对该企业现场调研、收集资料,于2004年7月20日提出安全评价工作方案及实施计划,集体讨论制定了写作框架和划分了评价单元。

安全评价的总体方案,是根据国家安监局颁发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评价导则》制定,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包括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系统危险控制能力诊断和系统安全评价。

工作中我们感到系统危险辨识是安全评价的基础,安全评价是通过提出现场存在的问题和制定合理的措施,实现系统安全的保证。

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利用各种成熟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现场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如事故树、概率论、统计学、检查表以及道化学理论,总的思想就是使此次安全评价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提高更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石油化工生产、储存、经营是危险性较大的行业,潜在着火灾、爆炸、中毒等危险有害因素,突发性事件多,产生的后果严重,易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

近半个世纪以来,发生的多起特大事故,无不令人触目惊心。

本项目任务比较艰巨,为了搞好这次评价,我们抽调精兵强将,进行了缜密研究,明确分工,专题分析,及时蹉商,分头准备,由若干人全身心地投入,完成了本评价报告。

我们在实际评价工作中不断遇到困难,针对难题,个个突破。

在评价过程中得到中石化领导和油库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概述

1.1安全评价的目的、原则、依据和内容

1.1.1评价目的

《安全生产法》第一章第三条提出安全生产管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2004年的安全活动月中又提出新的主题“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口号,这是我国安全管理工作产生的一个新的理念。

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安全评价是现代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系统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应进行安全评价。

对于生产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更“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是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系统地客观地公正地从现实生产经营过程中找出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剖析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是对潜在的事故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及预测,求出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使装备设计达到效益和危险的最优组合;是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评价,以便考核已定的危险事件是否消除或控制在相应的可接受水平,为防范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评价装备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评价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促进企业创建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

1.1.2评价原则

安全评价尽管方法很多,但实施评价的基本原则是:

合法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

1.1.3评价依据

1.1.3.1直接依据

1.安全评价委托书;

2.编制油库安全评价报告合同;

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临汾石油分公司某某油库库址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临汾石油分公司某某油库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1.1.3.2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年1月9日国务院52次常务会议通过,2002年3月15日实施)

3、《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2002年11月15日实施)

4、《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管管二字[2002]103号)

5、关于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通知(卫生部法监发(2002)63号)

6、《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2002年10月国家经贸委第35号令)

7、《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评价导则》(安监管管二字[2002]38号)

8、《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原劳动部发[1995]56号)

9、《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1994年4月10日第6号)

1.1.3.3国家标准

1、《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

2、《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268—1990)

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19872001年修定本)

5、《隔爆型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15703-1995)

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1990)

7、《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

8、《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条件》(GB18265—2000)

9、《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1990)

10、《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11、《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

12、《电器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4046—1983)

13、《安全标志》(GB2891—1996)

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J11—1989)

1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

16、《轻质油品安全静电止电导率》(GB6950—1986)

17、《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1990)

18、《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GB/T12474—1990)

19、《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13348—1992)

20、《石油和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15599—1995)

21、《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1992)

2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GB50160—1992)

23、《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SY0075—1993)

24、《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

2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

2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1992)

2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1996)

2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1996)

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1996)

30、《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1-1993)

31、《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1993)

32、《固定式工业钢平台安全技术条件》(GB4053.4-1993)

33、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6-1993)

1.1.4评价范围

本次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临汾石油分公司某某油库安全评价的内容为油库汽油、煤油、柴油的经营条件、储存技术、从业人员的素质、资格等,包括安全管理及组织、库址选择和建库要求、卸油过程及其栈台、成品油储存、付油、化验、电气、防雷防静电、油库消防、工业卫生及职工劳动保护等十大部分。

评价这些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1.1.5评价工作内容

1、通过危险辨识,对储存对象、工艺路线、工艺装置、工艺管线、作业环境等诸方面的危险明确揭示,寻求最佳预防措施;

2、评价重大危险源被激发一旦酿成事故后,企业和人民生命遭受损失的严重程度;

3、评价自然灾害如洪涝、雷电、地震、静电对油库整个系统的危害以及对重大危险源诱发事故的可能性;

4、评价工人操作条件和防止人为失误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

以上各项内容均在危险辨识和安全评价中得到分析。

1.2评价工作程序

 

2.企业基本情况

2.1油库基本概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临汾石油分公司某某油库地处临汾市北郊,位于临汾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韩村,始建于1989年10月,1993年7月18日投产,占地面积78000m3,其最大储存量38600m3,年经销量40万吨,主要经营汽油、柴油、煤油。

主要供应临汾市17个县市的工农业、交通运输、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油。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临汾石油分公司某某油库属临汾石油分公司的直属油库,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油库设在某某,分储存区和行政办公区,现有职工89人,其中技术人员15人,安全管理人员6人。

85人中正式职工52人,临时工33人。

油库下设三室三股一队,即办公室、微机室、跑站室、安全股、仓储股、工务股、消防队。

注册资本2700万元,固定资产3000万元。

年最大销售量60万吨,销售额1.5个亿。

油库主要包括卸油、储存、付油及其相关部分,主要设施设备有:

库用铁路专用线2600m,铁路卸油栈桥车位40个,带泵卸油鹤管20组,IY150-125-315离心式卸油泵4台,SZ-3水环式真空泵1台,20m3真空罐2个,储油罐16座,总容积38600m3。

其中汽油15600m3,柴油22000m3,煤油1000m3。

50GY20管道泵14台,80GY25A管道泵12台,DKS-80型微机付油系统4套,公路装油鹤管12组,罐桶油枪12把,DIWO7-AIII锅炉2台,150KW柴油发电机1台,37KW潜水泵1台,水塔1座,ZOOS-63型消防引擎泵4台,1000m3消防水池2个,泡沫储存箱1个,储有中倍泡沫13吨,自备消防车一辆,315KVA变压器一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临汾石油分公司某某油库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有各岗位操作规程;分析出岗位风险并编制出风险评价报告;编制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进行了演练;作业区域和储存区及行政区三分开;正筹备建立安全、环境和健康管理体系(HSE系统)。

硬件建设设施上,油库在25个重点要害部位安装了智能巡检系统;在付油区、油罐区和部分油罐量油方面安装了防溢油、防静电报警装置和高液位报警器;给8座储油罐安装了3051自动计量系统,在卸油泵房、油罐区、付油区安装了可燃气体报警系统,以及在门岗和库区,建立了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和红外线报警系统。

油库周围环境未设居民区,四周为农田,也不靠近自然村,最近村落约二千米距离。

锅炉房、职工食堂设在行政区,和油罐区相距二百米,中间相隔消防泵房、储水池。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临汾石油分公司某某油库历年来积极开展和创建“星级油库”活动,创立了建库11年来无重大事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2油库平面图

图2.2-1《某某油库总平面图》

2.3库址地质条件

2.3.1地质构造

2.3.1.1地形地貌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临汾石油分公司某某油库处于临汾盆地中部,临汾市城区北郊,汾河东约一公里的二级阶地上。

地势较平阔,略有起伏,总体形态,东北高,西南低,有明显的阶梯状,地面海拔444.7~449.05m。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临汾石油分公司某某油库位于临汾市北约6公里屯里乡韩村东,霍侯公路64km西侧,同蒲铁路东铡,西距汾河4.5km,地下非矿区,地面不存在遭受洪水淹没问题。

本库建有专用铁路线。

进出油品可运用铁路、公路运输,交通极为方便。

2.3.1.2地质构造及力学性质

从山西省地质矿产局第六综合勘察公司出具的《山西省石油公司临汾分公司某某库址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我们参照的有关科技资料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临汾石油分公司某某油库所在地属河流冲洪积相,洪积物由老到新含泥沙、卵石和砂质粘土互层组,垂直分层不清,水平分选明显,大体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为灰黄色、黄褐色、棕色轻亚粘土,结构疏松,具大孔隙。

厚度约为8.2~11.8m。

从上至下,0.5m厚可耕土,5.4m厚亚沙土,5.3m厚粉沙。

中上部色浅,具黄土状特症,下部色深,多含有0.5~3㎝的次生钙质结核。

该层岩性较为均一,天然孔隙比0.806~0.980,含水量14.0~24.6(﹪)。

饱和度46.7~90.9(﹪)。

塑性指数7~11。

湿陷系数0.01~0.016。

压缩系数0.02~0.060㎡/㎏,属中等压缩弱湿陷性土,容许承载力10~16T/㎡。

时代属新生界上更新统。

第二层为中粗沙、粉细沙、轻亚粘土、亚粘土、粘土互层。

含砾中粗砂呈浅灰色,粒径大于0.25㎜的占70﹪以上,较纯净。

其成份以长石、石英及暗色矿物为主。

厚度0.2~4.1m。

含水量12.1~15.9(﹪),比重2.64~2.69,天然孔隙比0.387,饱和度9.6~9.7(﹪),塑性指数1~3,压缩系数0.01~0.02㎡/㎏,容许承载力35~40T/㎡。

轻亚粘土多为灰黄色、黄褐色,结核较微密,厚度0.2~2.7m。

天然孔隙比0.6~0.8,塑性指数10~11,湿陷系数小于0.015,压缩系数0.2㎝2/㎏,容许承载力25~38T/㎡。

亚粘土、粘土以棕色、棕红色为主,结构较微密,质地细腻,厚0.3~3m。

天然孔隙比0.69~0.70,塑性指数12~14,湿陷系数小于0.015,压缩系数0.02~0.03㎝2/㎏,容许承载力23~30T/㎡。

第二层总厚度6.70~9.30m。

层面埋藏深度8.20~11.80m。

其形成属中更新统。

第三层为棕黄、棕红色轻亚粘土、亚粘土及粘土,结构较致密。

厚度约为8m,层面埋藏深度为15.10~18.90m。

天然孔隙比0.55~0.69。

塑性指数7~14,湿陷系数0.0005,压缩系数0.01~0.02cm2/kg,容许承载力30T/㎡左右。

2.3.2地下水及其影响

由水探资料可知,该区地下水质类型属HCO3、SO4—Mg、Na、Ca型水。

PH值7.7,总硬度23.08~29.16德国度,矿化度0.624~0.684克/升。

经上述资料和有关部门提供分析数据,SO4含量158.02~180.65毫克/升,CO2为0~2.08毫克/升。

和国家规定的判定标准相比较,不构成对混凝土形成结晶性侵蚀和分解性侵蚀。

地下水的类型及运动规律。

潜水的总体排泄规律是从盆地两侧向盆地中心径流,汇入汾河,转为地表水而排走,承压水在汾河西地区是从边山向盆地中心运动,部分沿途转化为潜水,另一部分直接排入汾河;在河东地区唯一可能排泄的途径是通过垂直对流或局部透天窗顶托给潜水,但补给量有限,因而处于径流滞缓状态。

2.4气象条件和防雷防静电测试情况

2.4.1气象条件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临汾石油分公司某某油库所在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少雨多风,温度回升快,变温大。

夏季漫长,光照充足,雨量集中,地处盆地,足称炎夏。

秋季短暂,天高气爽。

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春夏以偏南风为主,秋冬以偏北风为主。

平均风速2.3m/s,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7天,多出现于春夏两季。

本区年平均气温12.4℃,最低平均气温-2.7℃,最高平均气温25.7℃,极端最低气温-22.0℃,极端最高气温40.9℃。

全年日照时段为2322.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22.3㎜左右,年内降水特点是冬春缺雨,夏季降雨较多,并集中在七、八月份,无霜期196.4天。

年平均相对湿度66﹪。

最大冻土深度为580㎜。

雷爆日数平均31.1个。

2.4.2防雷防静电测试情况

在防雷防静电测试方面,该企业为确保安全,多年来按规定标准和时间经资质部门检测,同时也辅之行业自检,制定有《防雷防静电电阻测试作业操作规程》,制定有规范的作业步骤,设置有各种产品质量检测仪器设备,有一定的技术力量,有能力检测出防雷、防静电、防漏电保护各种数据,并编制有预防和控制措施。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临汾石油分公司某某油库地建设时设置有“防雷防静电接地网平面图。

”见图2.4—1。

 

2.5地质、地震情况

在地壳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使长期隆起而遭受剥蚀的盖层普遍发生褶皱,形成了相对狭窄的背斜和相对开阔的向斜构造。

到了上新世或更早一些时代,已形成的渭河盆地向东北方向扩展,形成了灵宝盆地和运城盆地。

到了上新世初,受北北东向、北东向控制的临汾、太原、忻州、大同、延庆等盆地开始形成,也称汾渭地震带。

见图2.5-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临汾石油分公司某某油库场地区域地震地质图》(原名称为临汾地区石油公司)。

 

从图2.5-1中看,本油库处于临汾断陷盆地中心部位,且盆地近年来地震活动较频繁。

从近场历史看,据记载,临汾历史上曾发生5级以上地震15次。

其中6级左右两次,8级两次。

汾渭地震带地震地质主要特征是:

(1)汾渭盆地带是一条规模雄伟的地堑型盆地带。

其南起渭河盆地,东北至延庆一带,由一系列北北东、北东、北东东向新生代断陷盆地斜列构成。

(2)该带各盆地断陷幅度和多数盆地新生代沉积厚度均可达千米以上,而临汾新生代沉积厚度和盆地长轴走向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临汾盆地相对较薄,从地质资料上看,临汾拗陷地带仅800米左右,相对于渭河盆地(固市拗陷1352米)少500多米。

(3)该带是一条活动断裂发育带,各盆地均为活动断裂控制形成的地堑、半地堑型盆地,且总体上均为不对称断陷盆地。

各盆地一侧或者两侧均有山前大断裂存在,盆地内部有许多隐伏断裂存在。

(4)盆地边缘大断裂大多延伸可达近百至二百公里,其中断距大的边缘断裂,其垂直断距可达千米以上,它们是各盆地形成发展的主要控制构造。

(5)该带几乎有各种走向的活断层,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为南北、北北东、北东、北东东、近东西向断裂,断距达千米以上的也大多为此类断裂。

(6)该带是一条地壳减薄异常带。

比如一般盆地比周围山区地壳厚度要薄许多。

(7)该带新生带构造运动强烈,并具有阶段性、继承性等活动特征。

(8)据该带构造格局、断裂活动方式、盆地内新生界厚度和盆地走向的相关性等分析,该带新生代断裂和断陷活动主要是在北东—北东东向挤压、北西—北北西向拉张的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发生的。

1988年6月,山西省地震局曾给该公司作过《某某油库库址地震基本烈度鉴定报告》,“据1978年颁发的1:

3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某某库址区处于该图中临汾南—霍县一带未来100年内地震基本烈度为9度的烈度区内。

经此次工作,该库址区未来50年内的基本烈度定为8度强。

”为了应付地震有可能带来的危险,该企业制定了《防震预案》及《演练作业操作规程》,并从组织上和实施演练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施,确定有审核人、作业步骤、模拟危害或潜在事件、预防和控制措施,有应震准备。

2.6电源条件

该油库为了确保正常运营即油品进销存作业,确保系统正常运营,即确保卸油、储存、付油、计量、质检、化验、消防等作业运行,实现全天候的管理和监控,安装有927线单回路电源线路,自备S7-315/10KVA变压器一台,并备有一台150KW发电机,可实现人工切换。

对于本企业二级库来说,完全可满足负荷要求。

对全库低压线路按规范进行了布置,见图2.6-1《某某油库电力电缆敷设走向图缆》。

企业作业动力最大用电负荷为200KW,剩余负荷约100KW。

150KW柴油发电机作为应急准备符合要求,制定有《柴油发电机运行作业操作规程》。

对高低压电器设备从运行到维修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定有《变压器维修保养作业操作规程》、《高压电器设备检维修作业规程》和《低压电器设备检维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