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0002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9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docx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

(1)写出下列各项操作的名称,并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A:

操作名称______________;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

B:

操作名称______________;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

C:

操作名称______________;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操作名称_____________;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

(2)配制100ml、3.00mol/LNaCl溶液。

①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__________g。

②根据计算结果,用托盘天平称称量NaCl固体__________g。

③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④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_________________2~3次,__________也都注入容量瓶。

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均。

⑤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________时,改用______________滴加蒸馏水使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

⑥贮存溶液。

(3)实验中所用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并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滤漏斗蒸发蒸发皿蒸馏温度计蒸馏烧瓶冷凝管萃取分液分液漏斗17.5517.6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洗涤液1-2cm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烧杯内壁粘有NaCl浓溶液,洗涤后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保证NaCl完全转入容量瓶,否则所配溶液偏低。

【解析】

【分析】

(1)这四项操作均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A为过滤,B为蒸发,C为蒸馏,D为萃取分液,据此写出所用仪器;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步骤为:

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

①根据m=cVM计算需要NaCl的质量;

②根据托盘天平只能精确至0.1g,确定称量NaCl的质量;

④为了减小误差,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后,需要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

⑤定容时先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距离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3)根据实验操作步骤确定所用玻璃仪器;

(4)从对结果造成的误差角度分析。

【详解】

(1)这四项操作均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A为过滤,①为漏斗;B为蒸发,②为蒸发皿;C为蒸馏,③为温度计,④为蒸馏烧瓶,⑤为冷凝管;D为萃取分液,⑥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

A.过滤;漏斗;B.蒸发;蒸发皿;C.蒸馏;温度计;蒸馏烧瓶;冷凝管;

D萃取分液;分液漏斗;

(2)①n(NaCl)=cV=0.1L×3.00mol/L=0.3mol,NaCl质量m(NaCl)=nM=0.3mol×58.5g/mol=17.55g;

②托盘天平只能精确至0.1g,则称量NaCl的质量为17.6g;

④为了减小误差,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后,需要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

⑤定容时先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距离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步骤为:

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除了量筒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1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

(4)烧杯内壁粘有NaCl浓溶液,如果不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并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会造成溶质损失,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点睛】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要的仪器是高频考点,但是也是学生们的易错点,①学生们往往会漏掉某些仪器,尤其是胶头滴管,②写容量瓶时经常会漏掉规格。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步骤有序的回忆思考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做到不漏不多。

2.某实验小组拟配制0.1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进行有关性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475mL氢氧化钠溶液,至少需要称量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g。

 

(2)从如图中选择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所需要的仪器________(填序号)。

 

(3)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会使配制溶液的浓度_________(偏高,偏低或不变)。

 

(4)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________(填序号)。

①称量读数时,左盘高,右盘低

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未进行洗涤操作

③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⑤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答案】2.0①②⑤偏低①②④⑥

【解析】

【分析】

(1)根据配制溶液体积选择合适容量瓶,根据m=cVM计算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

(2)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物质一般用托盘天平、药匙,称量腐蚀性药品应用小烧杯盛放;

(3)、(4)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根据c=n/V进行误差分析。

【详解】

(1)配制475mL、0.10mol/LNaOH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实际配制500mL溶液,需要氢氧化钠质量m=0.5×0.1×40=2.0g,故答案为:

2.0;

(2)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所以称量氢氧化钠固体应用的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小烧杯,故答案为:

①②⑤;

(3)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所配制的溶液的体积偏大,会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故答案为:

偏低;

(4)①称量读数时,左盘高,右盘低,导致称量的固体质量偏小,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选;

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未进行洗涤操作,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选;

③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不选;

④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选;

⑤在烧杯中溶解NaOH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不选;

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选;

综上所述,①②④⑥满足题意,故答案为:

①②④⑥。

【点睛】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误差分析要依据c=n/V进行分析:

凡是实验操作中引起溶质的量n增大的,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凡是实验操作中引起溶液体积V增大的,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3.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是H2、CO、CO2、N2和H2O(g)。

半水煤气经过下列步骤转化为合成氨的原料。

完成下列填空:

(1)半水煤气含有少量硫化氢。

将半水煤气样品通入____溶液中(填写试剂名称),出现_______,可以证明有硫化氢存在。

(2)半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变换:

CO+H2O

CO2+H2

若半水煤气中V(H2):

V(CO):

V(N2)=38:

28:

22,经CO变换后的气体中:

V(H2):

V(N2)=____________。

(3)碱液吸收法是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

已知:

 

Na2CO3

K2CO3

20℃碱液最高浓度(mol/L)

2.0

8.0

碱的价格(元/kg)

1.25

9.80

 

若选择Na2CO3碱液作吸收液,其优点是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

如果选择K2CO3碱液作吸收液,用什么方法可以降低成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这种方法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是测定半水煤气中H2以及CO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案。

取一定体积(标准状况)的半水煤气,经过下列实验步骤测定其中H2以及CO的体积分数。

①选用合适的无机试剂分别填入Ⅰ、Ⅰ、Ⅳ、Ⅴ方框中。

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方案中,步骤Ⅰ、Ⅱ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实验方案中,步骤________(选填“Ⅳ”或“Ⅴ”)可以确定半水煤气中H2的体积分数。

【答案】硝酸铅(或硫酸铜)黑色沉淀3:

1价廉吸收CO2能力差碱液循环使用2KHCO3→K2CO3+CO2↑+H2O

除去半水煤气中的CO2(包括H2S)和H2OIV

【解析】

【分析】

【详解】

(1)硫化氢能与重金属生成沉淀,所以将半水煤气样品通入硝酸铅(或硫酸铜)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可以证明有硫化氢存在。

(2)若半水煤气中V(H2):

V(CO):

V(N2)=38:

28:

22,经CO变换后H2O转化为氢气,则根据方程式可知所得的气体中:

V(H2):

V(N2)=(38+28):

22=3:

1。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若选择Na2CO3碱液作吸收液,其优点是价廉,而缺点是吸收CO2能力差。

由于生成的碳酸氢钾受热易分解产生碳酸钾,所以使碱液循环使用可以降低成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HCO3→K2CO3+CO2↑+H2O;

(4)①由于半水煤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所以首先利用碱液除去二氧化碳,干燥后再通过氧化铜反应,利用浓硫酸吸收产生的水蒸气,利用碱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而计算体积分数。

所以流程为

②Ⅰ中KOH吸收CO2和H2S,Ⅱ中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干燥气体。

③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蒸气,浓硫酸吸收水蒸气,所以该实验方案中,步骤Ⅳ可以确定半水煤气中H2的体积分数。

【点睛】

“教真实的化学,学有用的知识”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现在的化学试题强调化学与生活的交融,突出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科技前沿,强调学以致用。

试题将真实的问题转化为试题情境,真实问题的复杂性带来了化学试题的综合性,这就要求考生首先读懂并捕捉到全部相关信息,弄清这些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确定性信息和未知信息之间的关系,为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这显然属于“关键能力”。

对于一个流程的设计和评价,要分析它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在整体中处于什么地位、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的优缺点如何,可以如何改进等等,这些都是高考中考查综合能力的重点。

 

4.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硫酸钠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Na+,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是_____mol。

(2)在标准状况下,4.48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1.7g氨气所占的体积约为_________L,与_____molH2S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4)7.8gNa2X中含Na+0.2mol,则X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需要0.3mol•L-1硫酸溶液480mL。

①配制过程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

②需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mL。

③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答案】0.250.4mo•L-12.240.1532g•mol-1500mL容量瓶8.2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解析】

【分析】

(1)硫酸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1molNa2SO4电离产生2molNa+和1molSO42-;

(2)依据

计算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依据

计算溶液中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浓度;

(3)依据

结合氨气与硫化氢分子构成计算解答;

(4)由钠离子物质的量计算Na2X的物质的量,根据

计算Na2X的摩尔质量,进而计算X的相对原子质量;

(5)①依据配制溶液的体积,选择需要的容量瓶;

②依据

计算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需要浓硫酸的体积;

③依据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解答,注意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稀释产生大量的热。

【详解】

(1)某硫酸钠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Na+,n(Na+)=

=0.5mol,n(SO42-)=

=0.25mol;

(2)在标准状况下,4.48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2mol,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0.4mol/L;

(3)在标准状况下,1.7g氨气的体积:

=2.24L;1.7g氨气中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

0.1mol×3=0.3mol,与硫化氢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个数相等,即n(H2S)×2=0.3mol,n(H2S)=0.15mol;

(4)7.8gNa2X中含Na+0.2mol,则n(Na2X)=0.1mol,M(Na2X)=

=78g/mol,故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23×2=32,摩尔质量为32g/mol;

(5)①实验室需要0.3mol•L-1硫酸溶液480mL,应该选择500mL的容量瓶;

②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8.4mol/L,设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V,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18.4×V×

10-3=0.3×500×10-3,V=8.2mL;

③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为:

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5.①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H2S)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②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其中含有的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③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

④在相同条件下,在5.6g氮气中应添加___________g氨气所组成的混合气体与16g氧气所占的体积相等。

【答案】1:

22:

13:

12:

35.1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根据m=nM可知,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H2S)的质量比为17g/mol:

34g/mol= 1:

2 ;

②根据n=

可知,同质量的氨气与硫化氢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g/mol:

 17g/mol=2:

1;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二者体积之比为2:

1,所含氢原子数目之比为(2

3):

(1

2)=3:

1;

③假设H原子为3mol,氨气为1mol,硫化氢为1.5mol,二者体积之比为1mol:

 1.5mol=2:

3;

④氮气物质的量n=

,氧气物质的量n=

= 0.2mol,则氨气物质的量为=0.5mol-0.2mol=0.3mol ,氨气的质量为0.3mol

17g/mol=5.1g。

6.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判定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打√或×?

①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__________

②标准状况下,11.2LCH4和C2H4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__________

③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__________

④1mol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__________

⑤标准状况下,5.6LCO2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5NA__________

⑥1.6g由O2和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O原子数目为0.1NA__________

⑦常温常压下,8gO2含有的电子数为4NA__________

⑧常温常压下,22.4LN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O原子数目为2NA__________

⑨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__________

⑩常温常压下,18gH2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__________

⑪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__________

⑫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运用n=m/M、V=n×Vm、n=V/Vm等公式的应用转换,先求出物质的量,然后求出分子的总个数,在根据这个分子中含有多少个相关微粒。

【详解】

①标准状况下,22.4L氩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1个氩气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故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说法正确;

②标准状况下,11.2LCH4和C2H4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

11.2L/(22.4L/mol)=0.5mol,1个CH4分子中、1个C2H4分子中都含有4个H原子,所含H原子的个数为0.5NA×4=2NA,故标准状况下,11.2LCH4和C2H4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说法正确;

③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2.24L/(22.4L/mol)=0.1mol,所含分子数为0.1NA,故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说法错误;

④1mol的CO和N2混合气体的分子数为NA,1个CO分子中和N2分子中都含有14个质子,故1mol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说法正确;

⑤标准状况下,5.6LC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5.6L/(22.4L/mol)=0.25mol,1个CO2分子中含有2个O原子,故标准状况下,5.6LCO2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5NA说法正确;

⑥1.6g由O2和O3组成的混合物中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1.6g由O2和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O原子数目为0.1NA说法正确;

⑦常温常压下,8gO2的物质的量为8g/(32g/mol)=0.25mol,1个O2分子中含有16个电子,故8gO2含有的电子数为4NA说法正确;

⑧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故常温常压下,22.4LN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O原子数目为2NA说法错误;

⑨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CCl4的物质的量,故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说法错误;

⑩18gH2O的物质的量为18g/(18g/mol)=1mol,1个H2O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故常温常压下,18gH2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说法正确;

⑪标准状况下,CH3CH2OH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11.2LCH3CH2OH的物质的量,故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说法错误;

⑫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故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说法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粒子的个数之间的计算,另外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

7.为了将可称量的物质与难以称量的微观粒子之间联系起来,国际上采用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据此完成下列试题:

(1)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2)等温等压下,等体积的O2和O3所含分子个数比为___,质量比为___。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果ag氧气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是___(用含a、b、c、NA的式子表示)。

(4)实验室需要配制100mL1mol/L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操作:

①配制该溶液所需主要仪器除了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需要的玻璃仪器___。

②计算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

___g。

③取出50mL配制好的溶液,此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

④若出现如下情况,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

A.称量时砝码已经生锈

B.定容时仰视

C.溶解、转移溶液之后没有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操作

D.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容量瓶颈上的刻度线

【答案】3:

21:

12:

3

L100mL容量瓶4.01mol/LA

【解析】

【详解】

(1)根据

可知,等质量的O2和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2。

(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PV=nRT(R为常数),在等温等压下,等体积的任一气体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相同,由N=nNA(NA为常数)可知,分子个数比为1:

1;由m=nM可知,O2和O3的质量比为2:

3。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果ag氧气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ag氧气的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即当氧气为cg,物质的量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L。

(4)①实验室需要配制100mL1mol/L的NaOH溶液,则配制该溶液所需主要仪器为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和100mL容量瓶。

②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

③溶液具有均一性,物质的量浓度不随着溶液的体积发生改变,浓度仍然为1mol/L。

④A.称量时砝码已经生锈,实际砝码质量增大,称得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大,浓度偏高;

B.定容时仰视,实际加水量偏高,溶液浓度偏低;

C.溶解、转移溶液之后没有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操作,剩余部分溶质残留,导致容量瓶内部溶质减小,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D.定容摇匀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固定,液面低于容量瓶颈上的刻度线对结果无影响。

答案为A。

【点睛】

根据

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

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n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硫酸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号称“工业之母”。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其应用。

(1)利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已知某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ml,质量分数为98%,则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现用该浓硫酸配制480ml浓度为1.84mol/L的稀硫酸,在配制过程中除量取浓硫酸的仪器、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与无机物的反应

实验室在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时,常向其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请写出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活泼金属铜在与浓硫酸反应中,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非金属碳在加热条件下也能与浓硫酸反应,若要你设计实验检验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则检验出气体产物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在有机中的应用

利用硫酸的性质可以制取多种有机物,比如烈性炸药TNT、硝基化合物、酯类物质、不饱和烃等。

请写出制取TNT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