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00985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docx

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

 

2019-2020年苏教实验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教学设计

本单元是关于天气变化现象和对天气的观测,以及天气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认识现象和展开观测活动,使学生更加关注天气,初步掌握观测天气的方法,加深对天气变化的认识。

由于小学生在通常情况下只是被动地关系天气和接受天气变化的事实,在成人的要求或指导下改变衣着,以及在气温和环境的变化下被迫地改变行为方式,缺乏主动关注天气,了解与认识天气变化的主动意识和行为,所以,在学习本单元时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将学生从被动应对者导向主动探究者。

本单元涉及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探究:

1.3知道利用根据观测比利用感官更准有效。

5.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受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

5.3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6.2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科学知识:

1.1知道可以用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来描述和测量天气。

1.2知道基本气象观测器材的作用。

1.5体会到长期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

1.7了解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1.8懂得天气变化会影响人类的生活,造成动植物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4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

2.1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4.2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1、今天天气怎样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气象符号。

2、知道150年前人们预报天气的一些方法。

3、意识到天气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关注天气的变化。

教学准备

1、搜集不同年代观测气象的方法。

2、准备设计气象符号的文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假期你们经常随父母出门旅游吗?

出行前首先要了解什么?

2、在什么情况下不便出门游玩?

(一)自主学习

1、让学生说说今天我去哪里玩?

出行前首先要了解什么?

(1)学生汇报。

(2)师生小结,板书:

今天天气怎么样

2、从哪里可以得到关天气的信息?

天气预报常从哪些方面说天气?

(1)学生讨论。

回忆天气预报包括的内容,以及获得天气预报的饿不同渠道。

(2)小组汇报。

(3)师生小结。

3、认识晴、阴、多云、小雨、风力风向、雪等各种天气符号表示的含义。

(1)学生自己设计符号,记录各种天气情况。

(2)引导学生认识各种表示天气的符号。

(3)知道学生观看图片,了解现代天气预报的方法。

4、150多年前,人们是怎样观察天气的?

(1)小组讨论后汇报。

(2)师生小结。

5、大家想一想谁最关心天气?

人们所从事的哪些活动,哪些地方受天气的影响,有哪些影响?

分组讨论后汇报。

师生小结。

(二)课后作业。

1、收集和天气有关的词语。

2、设计天气符号。

课后反思:

您对本课教案的意见:

2、气温是多少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看、读、写温度。

2、知道在不同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

3、知道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

一、教学准备

1、学生备测量气温用的寒暑表,记录气温用的纸笔。

2、百叶箱。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想知道今天的气温有多高吗?

2、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如何使用寒暑表。

(二)自主学习

1、介绍持寒暑表的方法和读写温度的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2、测测今天的气温有多高。

(1)、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

A、先测测教室的温度。

B、再到室外去测测。

(测阳光下,背阴处)

C、观察百叶箱。

(2)、把室外空气的温度记在活动记录上。

(3)、从测量的结果中发现了什么?

(4)、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百叶箱都是一样的?

百叶箱安放的位置都要求在离地1.5米的空旷草坪上?

连记录的时间也是一样的?

1、分组讨论后汇报。

2、教师小结。

(一)、课后作业

判断题

1、百叶箱里放置的测量仪器有干湿计、气压计、温度计。

()

2、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在中午12点。

()

3、全国各地的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不同的,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

()

课后反思:

 

您对本课教案的意见:

3、雨下得有多大

一、教学目标

1、尝试根据空气的温度推测会不会下雨。

2、知道下雨前空气温度会增加。

3、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温度和降水的多少。

4、知道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

二、教学准备

1、钉子、大头针、木板、长头发、硬纸板、纽扣、线轴、小锤、胶水、两粒小珠、彩笔。

2、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下雨前,空气的湿度会变大。

我们通过观测空气的湿度变化,就可以判断会不会下雨。

2、做个头发湿度计。

3、小组合作来完成。

(1)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

(2)师生小结。

4、在一个下雨天,观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

记录下来和同学交流。

(1)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2)分小组进行测量。

(3)小组汇报。

5、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的雨量一样吗?

说说这是为什么?

6、教师小结。

(三)课后作业

写几个描写雨的成语。

课后反思:

 

您对本课教案的意见:

 

4、今天刮什么风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风吹来的方向叫做风向,风速叫做风级。

2、了解一些判断风向和风力的方法,认识风向标和风力计。

3、知道不同等级的风造成的自然现象。

二、教学准备

1、手绢、纸巾、纸屑等轻飘物体。

2、观测天气的器材、记录本、笔。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观测风向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组织学生到教室外看看,今天刮的是什么风?

风吹来的方向。

(1)分小组进行观测。

(2)将自己记录风向和风力的方法写在活动记录上。

(3)小组汇报。

(4)教师小结。

2、组织学生熟读并背颂这首风级歌。

3、动手制做风标和风力计。

(1)准备好制做材料。

(2)做好后在小组内进行评价。

4、连续观测一周的天气情况,把结果记在活动记录上。

(三)课后作业

写出两条能预报天气的谚语。

课后反思:

 

您对本课教案的意见:

 

5、气候与季节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2、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3、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4、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二、教学准备

1、准备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图片或录象资料。

2、关于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的图片,录象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有关春季、夏季、冬季气候特征的图片。

(二)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观看本课图片,了解在一定的地区,天气现象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2、四人小组讨论。

(1)秋天气候的特征。

(2)其他季节的气候特征。

(3)小组汇报。

(4)师生小结。

3、在不同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

(1)小组讨论后汇报。

(2)教师小结。

四、课后作业

1、观察小动物。

2、观察植物。

3、把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课后反思:

 

您对本课教案的意见:

 

单元小结

附送:

第1课祝你生日快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日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情,从同学的生日体会友谊之情。

2、通过了解父母哺育自己成长的艰辛,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感激父母,养成尊重长辈、热爱父母的好品质。

3、通过调查、访问、聚会等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整理和应用的能力。

4、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周围的同伴,关爱自己的父母,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传递友情、亲情,与他人共同分享生日的快乐。

2019-2020年苏教案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

活动一:

生日情景再现

1、生日是记录我们小朋友成长的一块块里程碑,充满快乐和温馨。

这是我们的好朋友乐乐猴过生日的情景。

(出示卡通明星乐乐猴过生日的情景视频。

2、(视频定格于小动物唱完《生日快乐》歌,放礼花的情景。

小朋友们,乐乐猴这会心情怎样呢?

(通过观看乐乐猴过生日的视频,激起学生对过生日快乐情景的向往之情。

3、你也有过同样的快乐经历吗?

(引导学生交流庆祝生日时的幸福与快乐,激发学生与他人分享快乐的迫切心情。

4、教师小结:

一个个精彩的片断连成一串串欢乐的珍珠,给你一串,给我一串,我们就会拥有许许多多的祝福和快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快乐的活动——《祝你生日快乐》。

(板书课题)

活动二:

生日情况调查

(一)现场发布

1、老师今天还邀请了12位动物朋友一起和大家进行这次快乐的旅程。

它们都是谁呢?

(由12名头戴生肖头饰的学生依次上场,每人用简短的一句话介绍自己。

如:

我是百兽之王——老虎。

我是可爱的小兔……)

2、你最喜欢它们当中的谁呢?

为什么?

(学生回答。

答案可能是多样的,但大多会从生肖上考虑,有自己的、爸爸妈妈的、爷爷奶奶的……从而激起学生对生肖的好奇心。

3、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生肖,这真的很神奇!

创创鼠今天就来满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

(二)小调查

1、这个月,我们班也有小朋友过生日,几个人一个小组,相互合作,并将了解的情况记录下来。

2、学生分组活动:

(1)了解本组本月过生日的同学。

(2)分别向过生日的同学询问有关的问题。

(3)填写书上“小调查”的内容。

(教师巡视指导填空。

3、全班交流:

(1)本月过生日的同学共有几人?

分别是谁?

(2)生日时最想得到的礼物是什么?

(3)最想感激的人是谁?

(由班长汇报“共有几人过生日”,然后由过生日同学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表格,并回答第2、3两个问题。

4、教师小结:

生日是纪念一个人的出生,我们不要昂贵的礼物,要的是彼此的关心和祝福。

活动三:

生日策划活动

1、通过同学们的调查,我们了解到本月有两位同学过生日,小朋友们都来想想怎样给他们俩过一个快乐的生日,好吗?

2、学生畅所欲言。

可能有的说“为他们买一个蛋糕”,有的说“送生日贺卡给他们”,还有的说“给他们唱生日歌”。

对于学生合理的建议给予肯定、表扬,对于有些学生提的不合理建议要给予引导。

3、同学们说得多好啊,最后让我们给他们送上一句祝福的话吧!

(学生纷纷用最美的词祝福过生日的同学。

教师用课件播放“烛光欢庆”的视频,以渲染欢乐的气氛。

4、老师小结:

其实啊,庆祝生日不在于奢华的形式更不能互相攀比,而在于用诚挚的心、朴素的爱进行一次情感的交流。

2、快乐的国庆节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尊敬国旗、国徽、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我国的国庆节,知道新中国诞生的一些故事,初步了解祖国的一些概况。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新中国诞生的故事,欢度国庆的新闻等内容。

2、教师准备儿童画框,学生准备画笔。

3、教师与学生共同准备“赛歌会”的节目。

4、布置教室。

教学过程:

活动

(一)

1、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2、师:

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那你们知道我国的生日是哪一天?

3、出示照片: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照片)

4、师:

那么曾经看见过这张照片吗?

谁能说说你对这张照片有哪些了解?

5、师生共同参与、交流。

6、师: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从此,中国像巨人一样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今年是2004年10月1日,我们算一算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周年?

7、出示课件:

(学生填空)

我国的国庆节是(    )月(    )日

今年是国庆(    )周年。

8、师小结。

活动

(二)。

1、师:

全国各族人民是如何欢度国庆节的?

请大家交流收集到的国庆的新闻。

(学生介绍时,播放多媒体课件中相关的内容,进行演示,有农村舞龙队的表演场面,万人登长城的场面,国庆阅兵式的场景等)

2、师小结:

全国各族人民通过各种形式欢度国庆节,除了刚才介绍的这些形式,还有不少人利用7天长假去游览祖国的壮丽河山吧。

请闭上眼睛。

3、播放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一睁开眼睛,就看到祖国美丽的景色,配上音乐及介绍)

4、小记者上台:

(先自我介绍)

听说你们刚才去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今天我特意来这里采访你们,请同学们谈谈游览后的感受。

5、播放多媒体课件,小记者请大家认一认:

这是祖国哪个抵挡的美丽景色?

能不能在地图上找到这些地方?

(中间是中国地图轮廓,有各省区界限和长江、黄河。

周围有一些图片,与地图上进行对应的连线。

6、学生进行连线。

7、小记者再请同学找一找。

(看谁先找到北京、香港、台湾、长江、黄河及自己所在的省、市)

8、小记者答谢,教师总结。

活动(三)

1、师: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国庆的许多知识,并与小记者一起欣赏了祖国壮丽的山河。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共同欢度国庆吧!

你们瞧,我还特地请小记者来与我们一起欢度国庆呢。

2、小记者进来向大家问好。

3、师介绍活动内容、步骤、方法。

4、学生在教师准备的儿童画框上画出祖国的大好河山及巨大的变化。

5、画好后,请部分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画。

(教师与小记者适时进行点评)

6、全体学生把自己的画贴在教室里。

活动(四)

1、师:

我们用自己的画笔画出了祖国的美丽和变化,我们还要用自己的歌声来歌唱伟大的祖国。

2、学生以自由结合的形式进行赛歌会。

3、由小记者在活动即将结束时走到同学当中进行采访:

在这次活动中,你有什么体会?

为什么感到很快乐?

(播放多媒体课件,作为背景)

4、全班齐唱《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活动结束。

3、过去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介绍、影片欣赏等活动,激发学生崇敬人民英雄的情感,体会新中国诞生的来之不易,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2、知道一些爱国英雄的故事,学习他们崇高的品质;能以人民英雄和先进人物为榜样,激励自己进步。

教学准备:

1、利用班队会,向学生介绍《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鸡毛信》等爱国影片,组织学生观看。

2、学生分成四组搜集有关小英雄的故事,并练习有声有色地讲一个故事。

欣赏战争年代的歌曲,并为自己的小队命名,如“黄莺”小队等。

3、准备一组战争年代的歌曲。

4、根据教材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剪辑、制作革命影片的经典片断。

教学过程:

活动

(一)——故事擂台。

主持人:

“故事擂台”(学生接)“绝对精彩”,主持人:

欢迎四个小队来到“故事擂台”。

(大屏幕播放一段革命题材的故事片)隆隆的炮声,把我们带入烽火连天的年代,今天,我们将在同学们的故事中,穿越时空,走近英雄,感受英雄。

下面有请“黄莺”队闪亮登场……

活动

(二)——经典影院

主持人:

这里讲述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这里回响着一首首英雄的赞歌。

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经典影院,领略英雄风采……

组织学生观赏经典电影片断。

活动(三)——心语放送

主持人:

观看了这些经典片断,大家一定是体会多多,感受多多,下面让我们进入“心语放送,真情诉说”单元……

学生针对观看的影视,说感受,谈体会,颂英雄,话行动。

活动(四)——老歌回响

1、播放VCD《英雄儿女》插曲

主持人:

伴着优美的旋律,质朴的情感,我们进入了“老歌回响“单元。

一首歌,一段难忘的历史,一首歌,一曲英雄的礼赞。

同学们,让我们在歌声中,去回忆过去的故事,去寻访心中的英雄,去感受那战争的年代……

学生欣赏革命传统歌曲。

活动(五)——走近英雄。

主持人:

有多少故事,令人热泪盈眶,令人无限敬仰。

同学们,让我们走近身边的英雄,请他们讲讲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为英雄献上爱心,做力所能及的事。

4、红领巾的生日

主备人:

徐红蕴

活动目标要求:

1、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少先队组织,崇敬革命先烈,珍惜幸福生活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爱护红领巾的意识,积极参加“雏鹰行动”和学校开展的各种少先队活动,并用少先队员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3、知识与技能

在活动中学习队的知识和礼仪,学会正确系红领巾,掌握敬礼、呼号等正确的姿势。

4、活动准备

学生:

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队室,听老师介绍有关少先队的知识;

跟着老师学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按小组自己排练诗歌朗诵《我爱我的红领巾》

课外搜集有关优秀队员的小故事,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讲述故事。

教师:

事先告之学生竞赛内容,提醒并帮助学生早作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内容包含新队员入队的录象资料,有关少先队的一些基本知识,画有创创鼠、爱爱鸽、乐乐猴、康康熊的小旗,《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伴奏等。

活动过程:

一、重温入队一刻。

课件播放新队员入队实况录象剪辑片段,引导学生回忆入队时的感受。

教师:

那一刻,我们成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们的胸前系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心情是多么的激动啊!

二、进入智力竞赛。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活动,相信我们的新队员已经对自己的少先队组织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智力竞赛。

我们是四个大组,那老师就以我们好伙伴的名字来为你们参赛的四个组分别命名:

第一组康康熊队,第二组乐乐猴队,第三组爱爱鸽队,第四组创创鼠队,(老师把小旗分发给各个参赛队)。

本次竞赛分必答题、动手题、表演题和团结协作题四个环节,以红五星来计分,每次我们派出的选手不能重复,这需要我们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最后哪个小队得星数最多就获得优胜,老师将发给奖牌和纪念品。

各个参赛队的队员们,让我们为自己加加油,鼓鼓劲吧。

(各小队按照顺序挥动手中小旗,高喊现场商量决定的口号)

1、首先进入必答题单元。

规则:

每个小队每次派一名选手从十四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并且在考虑十秒以后,迅速答题,答题正确该小队加一颗星,错误不加星。

每个小队可依次轮到三次答题机会。

(课件上有14个序号,点击序号就出现题目。

⑴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建队日是()年()月()日。

⑵现在我们的中国少年先锋队已经有()周岁了。

⑶少先队员的标志是()。

⑷少先队员在升国旗时应该做到()。

⑸队徽上的图案是()。

⑹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呼号是()。

⑺我们的队歌全名是()。

⑻我们少先队组织的全称是()。

⑼红领巾是()形的,它是()的一角。

⑽为什么红领巾是红色的?

⑾队徽的含义是()。

⑿队礼的标准动作是()。

⒀队礼的含义是()。

⒁中国少年先锋队的作风是()。

教师对这一轮竞赛加以总结,并且进一步鼓励队员。

每个队喊口号为自己加油鼓劲!

2、进入动手题单元。

⑴每小队派出一名选手参加“为自己系红领巾”比赛。

(老师准备四块崭新的红领巾,队员同时开始,哪位选手又快又好,相关小队得一颗星)

⑵每小队派两名选手上台,参加“为队友系红领巾”比赛。

(评比方法同上)

⑶出示《学系红领巾》,跟着老师念一遍,然后大家一起边念边系红领巾。

教师对这一轮竞赛加以总结,并且进一步鼓励队员。

每个队喊口号为自己加油鼓劲!

3、进入表演题单元。

⑴诗朗诵《我爱我的红领巾》。

各小队上台表演,人数不限,老师根据表演情况评定星数。

⑵唱队歌。

各小队全员参加,可以只演唱一段,老师根据表现评定星数。

⑶讲故事。

各小队派代表讲述优秀少先队员的故事,老师评定星数。

4、进入团结协作题单元。

教师:

这段时间,我们学校开展了“我为红领巾添光彩”的活动,我们应该怎样为红领巾添光彩呢?

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请在这张纸上写下你们的做法,每一条好的做法都可以得到一颗星。

学生开始行动。

教师当场朗读,加星,进行表扬。

三、总结本次活动

计算各小队得星数,请获胜小队上台领取奖牌和纪念品,大家对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教师总结发言: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通过今天的活动,相信大家对少先队这个团结向上的优秀组织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一定会更加热爱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最后让我们用响亮的呼号来表达我们的决心好吗?

全体起立,右手握拳,跟我呼号。

师:

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生:

时刻准备着!

5秋天到了

活动目标:

1、观察秋天的特点,探究秋天自然界的变化;

2、充分感受秋天的美丽,体验秋天到来的愉快;

3、创造性地表达对秋天的认识和情感。

情感与态度:

“一叶知秋”,通过秋风、秋叶秋果、秋歌秋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行为与习惯:

生活要适应环境,穿着要根据冷暖变化,通过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制作水果拼盘、拼贴种子画、雕刻萝卜等活动中,鼓励学生乐于参与,学会合作。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记录、分辨、制作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了解与秋天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让学生在科学小观测、小种植和小制作等活动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夏天到秋天的自然变化中学习科学观察的方法,在通过某次小种植的种、管、收的全过程中体验“一分汗水,一分收获”。

在分辨水果和蔬菜、了解瓜果生长情况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探究。

活动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秋的脚步》

2、平时留心观察反映秋天特征的景物。

每人准备水彩笔一盒。

3、准备故事《天变凉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活动

(一)——传递秋天的信息。

1、赏秋天。

小朋友,瞧,今天有一位小客人来到了我们中间,他就是——爱爱鸽(课件演示),他带来的见面礼是什么呢?

原来,他是来向我们传递一个新的信息——秋天到了。

秋天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欣赏了五彩斑斓的秋景图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2、吟秋歌。

秋天到了,秋天到了,我们高兴,我们惊奇,我们欢呼,有一首儿歌正唱出了我们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吧!

采用多种方式读儿歌。

(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激情,在朗读中抒情,读出对秋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活动

(二)——寻找秋天的足迹

3、找秋天。

秋天来到了池塘里,瞧,池塘里的荷花怎么样了?

秋天来到了田野里,瞧,田野里的水稻怎么样了?

秋天还到了哪儿去了呢?

它又给哪些景物穿上了新装呢?

让我们一起来找秋天吧!

四人小组合作,互相讨论:

秋天来到了我们身边,说说自己看到了秋天的哪些景色,并共同完成一幅“秋色图”。

4、说秋天。

各组派代表交流找到的秋天,并将图画贴在黑板上,教师给找得好、说得好!

画得好的几个组送上红五星。

5、师总结“找秋天,说秋天”活动的收获和意义

6秋游回味

一、教学目的:

通过秋游活动去郊外、去公园、去小山、在家乡美丽的秋色中感受家乡的可爱、祖国山河的美丽。

在观察和收集各种各样的叶子和种子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爱科学、学科学的情趣。

二、教学过程:

活动

(一)——树叶博览会

1、介绍自己收集的树叶

A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