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5064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磁盘阵列技术白皮书Word文档格式.docx

ISP,医学影像,银行等在线处理业务部门,影像服务器,石油工业,关键部门的数据中心,多媒体和数据库应用等.

对于磁盘失效的保护通过RAID技术已经成功地实现,但RAID阵列降低数据存储费用的目的没有达到,实际上,RAID阵列的价格通常比标准的磁盘驱动器更高一些.

尽管如此,RAID技术确实提供了比通常的磁盘存储更高的性能指标,数据完整性和数据可用性,尤其是在当今面临的I/O总是滞后于CPU性能的瓶颈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RAID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弥补这个缺口.

1.2SCSI技术

1.2.1概述

SCSI直译为小型计算机系统专用接口(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是一种连结主机和外围设备的接口,支持包括磁盘驱动器,磁带机,光驱,扫描仪在内的多种设备.它由SCSI控制器进行数据操作,SCSI控制器相当于一块小型CPU,有自己的命令集和缓存.要了解SCSI,必须先了解它的类型,以下是STA(SCSITradeAssociation,SCSI同业公会)的标准分类.

1.2.2SCSI接口类型

SCSI连接器分为内置和外置两种,内置数据线的外型和IDE数据线一样,只是针数和规格稍有差别,主要用于连接光驱和硬盘.40针IDE线有40根导线,40针ATA66有80根导线,SCSI内置则分为50针,68针和80针.至于SCSI外置数据线,就有以多种规格,它们的密度均不相同,千万别弄错了.

1.2.3SCSIID

相信许多SCSI用户都有这种经历,插上设备之后,操作系统怎样也不认,后来检查总线,才发现是终结和ID没有设置好.ID(identify)作为SCSI设备在SCSI总线的唯一识别符,绝对不允许重复,可选范围从0到15,SCSI主控制器通常占用id7,即是说我们可以用在设备上的ID号共有15个.

在SCSI总线中,控制器也算一个设备,即实际最大可连接设备数目=理论最大支持设备数目-1.

1.2.4总线终结器

总线终结器能告诉SCSI主控制器整条总线在何处终结,并发出一个反射信号给控制器,必须在两个物理终端作一个终结信号才能使用SCSI总线.常见的错误是把终结设置在ID号最高或最低的地方,而不是设置在物理终端的SCSI设备上.其实,SCSI设备总是以链形来连接的,按顺序就能分辨出哪一个是终结设备.

终结的方式有三种:

自终结设备,物理总线终结器和自终结电缆.大多数新型SCSI设备都有自终结跳线,只要把非终结设备的自终结跳线设置成OFF即可避免冲突问题;

物理总线终结器是一种硬件接头,又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主动型使用电压调整器来进行操作,被动型利用总线上的能源信号来操作,被动型比主动型更为精确;

自终结电缆可以代替物理总线终结器,也是一种硬件,它的价格非常昂贵,常用于两个主机连接同一个物理设备,如:

两个服务器存取同一个物理SCSI硬盘.

通过检查SCSIID和总线终结器,我们可以找出大多数冲突现象的解决方法,这是SCSI设备用户必须重视的一点.

1.2.5SCSI规格公用的几个标准术语解释:

SCSI-1:

它是最早SCSI,特点是:

支持同步和异步SCSI外围设备,支持7台8位的外围设备,使用8位的通道宽度,传输速率为4MB/s,这现在通常是扫描仪在用的

SCSI-2:

类似SCSI-1,但是可以支持同时连接7个装置,传输速率为10-20MB/s,目前有CD-R,CD-ROM在使用.

FastSCSI:

8位的通道宽度,使用双倍的频率,传输速率为10MB/s.

WideSCSI:

16位的通道宽度,传输速率为20MB/s.

ULTRASCSI:

8位的通道宽度,传输速率为20MB/s,其允许接口电缆的最大长度为1.5米.

UltraWideSCSI:

16位的通道宽度,传输速率为40MB/s,其允许接口电缆的最大长度为1.5米.

ULTRA2SCSI:

8位的通道宽度,其采用了LVD(LowVoltageDifferential,低电平微分)传输模式,传输速率为40MB/s,允许接口电缆的最长为12米,大大增加了设备的灵活性,支持同时挂接15个装置.

WIDEULTRA2SCSI:

它跟Ultra2SCSI差不多,也是采用LVD传输模式,允许最长接口电缆为12米,可同时挂接15个装置,不同于Ultra2SCSI,它有16位的通道宽度,因此传输速度为80MB/s.

Ultra160SCSI:

支持最高数据传输率为160MB/s.

Ultra320SCSI:

支持最高数据传输达到了320MB/s,是目前最新的SCSI接口类型.

SingleEnded(单终结):

许多旧式设备都是单终结设备,它们限制于SCSI-1协议的6米长度.注意:

此距离包括设备内部电缆的距离.

Differential(分差动):

SCSI总线和设备可借助它来延长传输的距离,附加线的最大长度为25米.缺点是与单终结设备不兼容.

STA术语

最大总线速度

MB/秒

总线宽度

单位:

bit

最大总线长度

单位(米)

最大支持设备设备数目

单终结

LVD

HVD

SCSI–1

5

8

6

-

25

FastSCSI

10

3

FastWideSCSI

20

16

UltraSCSI

1.5

4

WideUltraSCSI

40

Ultra2SCSI

12

WideUltra2SCSI

80

Ultra3SCSI

160

1.2.6SCSI的优点与缺点

SCSI接口优点:

适应面广,在一块SCSI控制卡上就可以同时挂接15个设备

高性能(具有很多任务,宽带宽及少CPU占用率等特点)

具有外置和内置两种

SCSI接口缺点:

价格较IDE产品昂贵

安装复杂

1.3Fibre技术

1.3.1概述

光纤通道是一种跟SCSI或IDE有很大不同的接口,它很像以太网的转换开头.以前它是专为网络设计得,后来随着存储器对高带宽的需求,慢慢移植到现在的存储系统上来了.光纤通道通常用于连接一个SCSIRAID(或其它一些比较常用的RAID类型),以满足高端工作或服务器对高数据传输率的要求.

1.3.2光纤的特点

光纤现在能提供100MBps的实际带宽,而它的理论极限值为1.06GBps.不过现在有一些公司开始推出2.12Gbps的产品,它支持下一代的光纤通道(即FibreChannelII).不过为了能得到更高的数据传输率,市面的光纤产品有时是使用多光纤通道来达到更高的带宽.

不像SCSI,光纤通道的配线非常柔韧.如果带有光纤光学电缆(FiberOpticCabling),它支持最长的长度超过了10公里,所以可以说SCSI在接口电缆长度的限制上跟光纤是没法比得,因为SCSI最长接口电缆不得超过12米.

Features

FibreChannel

SCSI

NodetoNode

100m

20m

Max.OpticalDistance

10,000m

12m

CurrentSpeed

200MB/s

160MB/s

FutureSpeed

400MB/s

320MB/s

Max.Connections

126(loop)16million(sw)

15

PeripheralsSupported

All

Limitedtypes

CostComparedtoSCSI

Higherbutdecreasing

SerialConnectivity

Yes

No

ProtocolSupported

Universal

ANSIStandard

DualPortedOperation

1.3.3光纤的优点与缺点

光纤通道优点:

具有很好的升级性

可以用非常长的光纤电缆(带有FiberOpticCabling时,光纤长度可以超过10公里)

具有非常宽的带宽(现在一般的光纤都具有1.06GBps,而如果采用多光纤通道可以达到更宽的带宽)

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光纤通道缺点:

价格非常昂贵

组建复杂

1.4RAID技术

1.4.1概述

RAID,为RedundantArraysofIndependentDisks的简称,中文为廉价冗余磁盘阵列.作为高性能的存储系统,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RAID的级别从RAID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经发展了多个级别,有明确标准级别分别是0,1,2,3,4,5等.但是最常用的是0,1,3,5四个级别.其他还有6,7,10,30,50等

RAID技术采用若干硬磁盘驱动器按照一定要求组成一个整体,整个磁盘阵列由阵列控制器管理.磁盘阵列有许多特点:

其次,多台磁盘驱动器可并行工作,提高了数据传输率;

如果阵列中有一台硬磁盘损坏,利用其它盘可以重新恢复出损坏盘上原来的数据,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并可以在带电状态下更换已损坏的硬盘(即热插拔功能),阵列控制器会自动把重组数据写入新盘,或写入热备份盘而将新盘用做新的热备份盘;

另外磁盘阵列通常配有冗余设备,如电源和风扇,以保证磁盘阵列的散热和系统的可靠性.

1.4.2RAID类型

1.4.2.1逻辑驱动器(logicaldrives):

逻辑驱动器:

是一个简单的由独立的物理硬盘组成的队列

1.4.2.2逻辑容量(logicalvolume):

逻辑容量是由一个或多个逻辑驱动器组成,其成员逻辑驱动器可以是相同RAID集也可以是不同的RAID集

1.4.2.3RAID的级别

RAIDLevel

Description

Minimum

DataAvailability

PerformanceSequential

PerformanceRandom

NRAID

Non-RAID

1

Drive

RAID0

DiskStriping

N

==NRAID

R:

Highest

W:

High

RAID1(0+1)

MirroringPlus

Striping(ifN>

1)

N+1

>

NRAID

==RAID5

Medium

Low

RAID3

StripingwithParityondedicateddisk

RAID5

Stripingwithinterspersedparity

硬盘连续使用

NRAID意思是不使用RAID功能.它使用硬盘的总容量组成逻辑碟(不使用条块读写).换句话说,它生成的逻辑盘容量就是物理盘容量的总和.此外,NRAID不提供资料的备余.

JBOD

最小需要的硬盘数

容量

备余

JBOD的含意是控制器将机器上每颗硬盘都当作单独的硬盘处理,因此每颗硬盘都被当作单颗独立的逻辑盘使用.此外,JBOD并不提供资料冗余的功能.

亦称为带区集.可以把多块硬盘(至少2块)连接在一起而组成一个容量更大的存储设备.处理数据时把数据分块并且同时读写入组成RAID的磁盘,从而大大提高I/O速率.RAID0设计简单且实现成本较低,但RAID0没有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并且只要组成RAID的磁盘中有一块出现故障,整个RAID系统的数据将丢失,无法进行任何补救.RAID0可以提供更多的可用空间和更好的性能,但是整个系统是非常不可靠的,所以,在所有的级别中,RAID0的速度是最快的.但是RAID0没有冗余功能的,

如果一个磁盘(物理)损坏,则所有的数据都无法使用.

RAID1

也称为磁盘镜像,至少需要2块硬盘.每一个磁盘都具有一个对应的镜像盘.对任何一个磁盘的数据写入都会被复制到镜像盘中,并且系统可以从一组镜像盘中的任何一个磁盘读取数据.RAID1下,任何一块硬盘的故障都不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只要在任何一对镜像盘中有一块磁盘可以使用,系统便可以正常运行;

当一块硬盘失效时,系统会忽略该硬盘,转而使用相应的镜像盘读写数据,RAID1甚至可以在一半数量的硬盘出现问题时不间断地工作.在RAID1下,我们所能使用的空间只是所有磁盘容量总和的一半,增加了系统的成本,是所有RAID上磁盘利用率最低的一个级别.

最少需要的硬盘数目

2

N/2

RAID3使用一个专门的独立磁盘存放所有的校验数据,而在剩余的磁盘中以与RAID0相似的方式分割并读写数据,即可视为"

RAID3=RAID0+校验盘"

.虽然RAID3具有容错能力,但整个系统会因校验而受到影响,当一块磁盘失效时,该磁盘上的所有数据块必须使用校验信息重新建立;

当我们更换了损坏的磁盘之后,系统必须一个数据块一个数据块地重建坏盘中的数据:

整个过程包括读取带区,计算丢失的数据块和向新盘写入新的数据块等;

所以,重建活动最好是在RAID系统空闲的时候进行,否则整个系统的性能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鉴于这种原因,RAID3更加适用于那些写入操作较少,读取操作较多的应用环境,例如数据库和WEB服务器等.利用单独的校验盘来保护数据虽然没有镜像的安全性高,但是硬盘利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n-1.不过,如果校验盘(物理)损坏的话,则全部数据都无法使用,故为了解决这一缺陷,产生了RAID5技术.

N-1

在运行机制上,RAID5和RAID3完全相同,也是由几个数据块共享一个校验块.RAID5和RAID3的最大区别在于RAID5不是把所有的校验块集中保存在一个专门的校验盘中,而是分散到所有的数据盘中.RAID5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算法,可以计算出任何一个校验块的存放位置.这样就可以确保任何对校验块进行的读写操作都会在所有的RAID磁盘中进行均衡,从而消除了产生瓶颈的可能,并避免了像RAID3那样因校验盘损坏而导致系统失去容错能力的严重故障.硬盘的利用率为n-1.

MinimumDisksrequired

Capacity

Redundancy

RAID(0+1)

结合了RAID0和RAID1–条块化读写的同时使用镜像操作.RAID(0+1)允许多个硬盘损坏,因为它完全使用硬盘来实现资料备余.如果有超过两个硬盘做RAID1,系统会自动实现RAID(0+1).

RAID(0+1)

RAID30

实施情况同Level0数据条阵列,其中,每一段都是一个RAID3阵列.它的冗余与容错能力同RAID3.这对需要具有高数据传输率的RAID3配置的IT系统有益,但是它价格较贵.

RAID3RAID3

RAID50

是建立在RAID0与RAID5基础上形成的,先用3块或更多的硬盘做成RAID5,然后将形成的低级阵列做RAID0

RAID5RAID5

其他RAID类型

RAID2是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开发的.它可在工作不中断的情况下纠正数据,但是,RAID2倾向于较高的数据校验和纠错率.

RAID4包括较大的数据条,这样,就可以从任何驱动器读取记录.由于这种类型缺乏对多种同时写操作的支持,因而,几乎不使用.

RAID6几乎没有进行商用.它使用一种分配在不同的驱动器上的第二种奇偶方案,它能承受多个驱动器同时出现故障,但是,性能——尤其是写操作却很差,而且,系统需要一个极为复杂的控制器.

RAID7有一个实时嵌入操作系统用作控制器,一个高速总线用于缓存.它提供快速的I/O,但是价格昂贵.

1.4.3RAID技术的应用

1.4.3.1DAS–directaccessstoragedevice直接访问存储设备

DAS是磁盘存储设备的术语,以前被用在大,中型机上.使用在PC机上还包括硬盘设备DAS的最新形式是RAID."

直接访问"

指访问所有数据的时间是相同的.

1.4.3.2NAS--NetworkAttached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设备

一种特殊目的的服务器,它具有嵌入式的软件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对个种的系统平台提供文件共享服务

1.4.4.3SAN--StorageAreaNetworks存储区域网

一种高速的专用网络,用于建立服务器,磁盘阵列和磁带库之间的一种直接联接.它如同扩展的存储器总线,将专用的集线器,交换器以及网关或桥路互相连接在一起.SAN常使用光纤通道.一个SAN可以是本地的或者是远程的,也可以是共享的或者是专用的.SAN打破了存储器与服务器之间的束缚,允许你独立地选择最佳的存储器或者是最佳的服务器,从而提高可扩性和灵活性.

--打印日期:

2003/6/27

制表日期:

2000/11/14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