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516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

一起迈好语文学习第一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

《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

各位老师好!

当我们翻开教材,我们都会喜欢它。

对孩子们来说,这本书他们更喜欢,因为贴近儿童的生活,童味十足,而且学习的内容链接了孩子的生活,他们觉得更亲近,更有熟悉感。

但几天下来,我们就会发现,这本书看似好教,教好却不容易。

一、识字写字部分

上午,谢老师为我们作过整本教材的概览及拼音、课文和入学教育的编写特点作了介绍。

下午我们继续来学习。

好,我们先来看这本教材的识字部分。

我们现在的识字分为两个单元,一个放在入学教育后拼音学习前,5篇课文,4新1改,《口耳目》不同人教版的,只有《日月水火》是改编,改编幅度还蛮大的。

第二个集中识字单元,与人教版对比一下,有2篇是新的《小书包》,1篇改动《日月明》,2篇是旧的《画》和《大小多少》。

这样一看,我们就明白了,两个单元的归类识字,新内容占据大部分。

根据这样的编排,它体现的是识写分流、多认少写。

识字教学主要分集中与分散两种形式,集中识字体现在两个单元的集中归类识字和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分散识字体现在拼音教学中的32个字。

整册的识字教学,我们发现认字量减少,从400字到300字,书写量没变依旧是100字。

除数量的变化外,但从选的字来说,却很好地体现了构字简单、重现率高的高频字、构字能力强的汉字。

总体来说,识字教学是放缓了坡度,减少了识字量。

我觉得归类识字两个单元,最具特色的第一单元。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先看编排顺序:

首先把这一单元的熟字放在拼音学习,先学一个单元的常用字,再学相对枯燥的拼音,主要体现的低幼衔接。

其次,我们许多孩子在入学前都认识了一些字,怎么来的?

不是靠拼音的,更多的是电视上听到的看到的、爸爸妈妈教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口耳相传而获得的识字。

我们现在也用它熟悉的方法来学习一个单元的生字,孩子们会觉得很熟悉,一点也不陌生。

第三,你会发现这一单元的字是高频字,都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口头上都在运用的字,孩子们非常熟悉了,熟悉度大,一点也不陌生。

我们只要加强正音加强理解和运用就好了,所以放入第一单元。

我们从编排的内容来看,5篇识字,三字文识字精彩、韵文识字琅琅上口、看图识字来学习人体器官、象形字识字、传统的对对子识字。

一共5篇课文,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所运用的识字方法各不相同,孩子们学起来非常感兴趣。

内容变了,时间段变了,随之我们的教学方法也会发生变化。

这个单元我们没学习拼音就学习汉字,我们的识字方法肯定和后面的识字与课文会有所不同,我们可以采用低幼衔接的口耳相传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听读中识字,靠老师的范读、领读、在语境中读。

由于没学过拼音全靠听读,这就促进孩子必须要专注地倾听。

因此,倾听能力的培养很重要,不听就不会,不听就不知道,让孩子一入学就关注倾听。

第二种可以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已有认知进行识字。

请会的孩子当当小老师,互教互学,给予这些孩子一些认可一些赞赏,也给其他孩子一种激励,我也要去认识字。

方法很多种,我们的老师肯定会有自己的智慧,只要适合就是最好的!

记得曹老师在跟方城教育集团的老师们解读时说道,从识字教学来看,难度就有增加。

确实,部编教材第一课就教学生6个生字,第二课要求学生书写“一、二、三,上”。

第三课就要学会写“口、耳、目”。

综合下来,第一单元五篇课文就要求学生学会我们的十个基本笔画,这对孩子的书写要求是比较高的。

人教版教材学习时,孩子们是在学拼音过程中学会了握笔,然后进行识字时写字,在写字方面相对过渡轻松。

现在部编教材一开始就让孩子学写字,特别是撇折、竖折这几个笔画,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是很难的,这样会增加老师的教学难度。

”我们在教孩子写字的时候,每一课腾出一些时间练习笔画,放缓教学坡度,这样孩子学起来会比较轻松。

我们来关注一下后面的几张表:

表一识字认字表,表二是写字表,表三是常用笔画名称,表四是新的,原来教材上没有的。

不同的老师因为教学习惯不同,可能称呼也有所不同,所以,编者弄了一张偏旁名称表。

我们要关注的是名称和我们以往教学有变化的。

比如角字头现在称斜刀旁等。

那旁和边如何确定?

基本上以左旁右边来定的。

我们可以关注一下变化,用笔圈出来吧。

二、口语交际部分

口语交际,突出的是强化交际互动,细化听说要求。

它着重体现的是四点:

1.明确不同的对象,完成不同的交际任务,所以是依据对象来确定交际任务。

2.突出核心“交际”二字。

如果没有核心,如果没有交际核心,就回到了我们原来的听说训练。

我们现在是口语交际。

3.环境,设置不同的环境,给学生有一个交际的语境,让孩子们在不同的语境中做到语言得体,同时交际是一个社会性的活动,要做到行为得体。

4.通过口语交际来提高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是语文素养的外显能力。

部编教材一上共安排了四篇口语交际。

我们来看,编者在设置时,首先考虑的是建立目标体系,而不是先找内容。

根据目标来选择它的交际话题。

有了话题,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开展话题最后达成目标体系。

最后思考的是交际形式。

具体看4个口语交际的内容:

一入学安排孩子们最喜欢最熟悉的游戏,在游戏中敢于表达敢于交友。

第2次来个交朋友,改变了以往作自我介绍式的交朋友方式,而是采用对话式来展开,突出了交际的功能。

第3个是更适合我们低年级的,这个话题不光适合我们学生,同样适合我们国人。

我们经常会上动车上,经常会有一群人在大声讨论、聊天,他们可能会没注意到公共场合这样说话会不会影响他人。

我们的孩子也是如此,他年纪小,根本不知道场合,就大声叫大声说。

这个话题先鼓励孩子们大声说,接着告诉孩子们不是所有的场合都要大声说。

最后一个是看图。

整体来说四个口语交际体现了1有真实的交际情境;2有恰当的交际任务;3有多场合的交流体验。

最可贵的是突出了交际的主体“我”,孩子们在交际中不再是旁观者,和以往的几个孩子当主角大多数是听众。

但这里的四篇,我都在场。

像第一篇做游戏不用说,你发指令我来做;第2篇对话式交朋友,互相交朋友,我肯定在;第3篇似乎没有我,看上去是看图说,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似乎没有我,但看它要求“快来试一试吧”,这就告诉我们不光要明理,还要付诸于行动。

你来尝试一下,现在我就是办公室里的老师,在备课在改作业,你要进来和我商量事情,你该怎么说?

假如图书馆里她在看书,你也在看书,你想和他交流商量什么或借点什么,这时你会怎么说。

这就是让孩子进入到情境中。

比如第四幅,内容是陈旧的,但要求是新的。

看要求:

你认为是什么方法?

为什么?

没有最佳方案,现在只要方法能把南瓜运回家,恰当时机恰当工具,都可以!

各种方法都可以,你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这就把每一个人都置身于其中。

这是内容上的。

我们再从听说细化要求来看,它是围绕“倾听、表达、应对”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理念的,每一个话题都承担着相应的能力发展目标。

以“小贴士”的形式表示听与说的具体要求,明确每次活动的交际目标,不仅让学生明白,也让老师明白。

我们来看第1次目标提出在游戏中我说你做,要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

这是说的人,听的人呢?

要静听别人说话。

这是一次,教给学生常规的交际习惯。

听要尊重他人,要认真听别人说话,这就是掌握说和听的要求之外,还有一个应对能力,就是培养孩子对象意识,要尊重对方:

别人说话认真听,我说话时要让别人听得见。

进入到第2次,在第一次基础上再提高具体的要求:

前面能大声说,怎么说?

专心听,怎么听?

于是有了第二次“说话时要看着对方”,这是具体的一种尊重对方。

有些孩子比较胆小,性格内向,说话时眼睛都不敢正视对方,有的四处飘有的看天花板,那么在说的时候要勇敢一点,要自然大方一点,这就是对听和说的具体指导。

比如说的时候要看着对方,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在听的时候也要看着别人,这样就能更专注地听。

这就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对象意识。

到第3次,是场合,根据不同的场合如何控制你的音量,这是我们一种交际的规则和礼仪。

像这一课,不仅仅是对象意识,还增加了场合意识,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场合来交际。

第4次,请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一次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你的想法和大家一起交流,其实在这过程中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

你遇到问题,要分析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四次活动不像以往只有活动内容,而有更细的说与听的要求,而又渗透在应对里有交际的规则、行为与习惯。

三、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可以说是改变学习方式,注意方法迁移。

整个部编教材语文园地,它的最大变化就是将我们原来一小题一小题的练习统整为几大栏目,都是训练字音、字形、字义的都统整到字词句运用。

现在我们打开语文园地,看到的就是几大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等,就是将小题统整为大栏目。

我们发现有7个栏目,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栏目: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每个单元都有安排),另一类是交替栏目:

我的发现、展示台、书写提示是交错出现的。

我们一看,就会发现语文园地体例清晰、功能明确、操作性强,就是各大媒体评价的“易教便学”。

我们具体来写:

1.识字加油站。

一共安排了6次,有数字诗、课程表、反义词、时间词(生活日历)、家属称谓(家里人应该怎么称呼)、单位与职业(这个蛮有意思的,不同职业应该怎么称呼。

学校里有老师,医院里有护士和医生,那么商店里呢?

大家都来说说)识字加油站突出了归类呈现(它以类别出现,学生学起来觉得蛮有味的)活动中识字(学生可以活动,比如课程表,你认认上午的,我认认下午的)实践运用更强

2.字词句运用。

字词句运用是部编教材语文园地中的新的栏目。

在第一学段,它叫字词句运用,在第二三学段稍有改变,叫词句段运用。

在一年级上册每个园地中都有安排,一共有13篇,有读读比比、读读说说、读读写写、拼拼写写、读读背背、连一连等。

这一类值得我们老师细读,每题背后承载的什么知识点、能力点。

一下除园地二外,其他也都有安排。

内容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拼音和生字的复习巩固。

拼音主要在一年级下册,如有大小写的字母。

如果说拼音是为了识字,我们也可以理解成是生字的复习巩固。

二是词语的运用。

三是基本句式以及标点的运用。

请老师们打开教材33页,你会有一个特别的发现:

在第一个教学中,有这样的一道题目,编得特别巧妙。

字、词语、句子。

这是编者觉得特别得意的部分。

因为学生在学习中初步建立了字词句的概念。

但在教学中,我们得注意一下,不要让学生去领会字词句,只要在三者之间建立一下联系就成。

比如说学是字,学生是词语。

还有一些老师可能会觉得将它们与园地中的字词句运用结合起来,也可以啊。

因为这是第二单元的内容,字词句在园地一就接触过,不妨让孩子们巩固一下,我们在园地里也会见到这样的词。

那么字词句,这里的词就是词语,句就是句子。

让孩子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这是一个新的栏目,在编排上有什么新的特点,在我们教学中有什么新的东西。

13道题目,我把它整合成三个关键词:

整体、综合、学本。

我们把13道题目进行整理,(PPT)根据我的理解,每一道题的教学侧重点是这些。

这个不是标准,每一个老师在实践中可能会有不同的体会。

我们来梳理一下,园地一是巩固生字,特别是容易混淆的生字;园地二有两题,一是巩固生字感知语音,二是巩固生字理解意思;园地三也有两题,前面是巩固生字积累词语,后面是拼读音节巩固写字;园地四我觉得是巩固生字理解词义练习说话;园地五复习生字读准字音;园地六两道题,一是侧重于字形结构,后面是巩固生字理解生字积累语言;园地七是一部分是写字,指的是容易混淆的笔画,另一部分是巩固生字运用词语练习说话;园地八是巩固生字积累词语,后面是练习写话。

从这样的13道题,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特点:

1、每一道题都是对本单元或已学单元课文中出现的知识点、能力点的集中反馈与练习,与单元紧密联系在一起;2.以第一学段的目标为基点,突出一年级识字写字的学习重点;3.从编排上,这些题目从字词到句子,从说话到写话,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综合性:

从前面的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它的题目中有很多综合的渗透,应该说这是编排的一个很大特点,它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一个载体。

以一道题为例,我们来看看它的综合性。

一上园地四(内容出示)读一读,说一说。

第一行是季节,第二行是季节中有代表性的景物。

再看这一单元的内容,你会发现这道题的思路与课文是一样的。

你看,四季中的春夏秋冬;再看一下词语很有特点,其实是编者很用心去编排的。

和课文中相同的词语、稍改变的(小鸟——飞鸟)、完全不一样的(谷穗——大地等)。

为什么会有这些改变呢?

我们和会认的字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它复习了本单元的生字,而且还是在读词中识字、用词说话,体现了字词句的整合,综合在一起。

这道题还有一个综合在哪里呢?

我们来看泡泡题。

这个泡泡题就是将四季和景物联系在一起,让孩子来说话。

联系的时候,学生说话难度不高。

但又会发现,在编排时你会发现这些景物不是按季节来排列的,像这些小草等又不是在一个季节中出现的,像青蛙我们习惯以为它在夏天出现,其实在冬天它也有影子,这样子学生的思维空间就比较大了。

所以,解读这一题我们会发现它的背后有很多的奥秘。

学本:

整体和综合的特点,都应该通过学本来得到收获。

看教材中的安排,它是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学习。

学习内容很开放,比如刚才解读的,思维很开放不是固有的。

还有这道是一下的,你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体验,都可以自己说。

第二,它的形式活泼有趣。

比如说同样是扩词。

前一题就是把学过的字组成词语,让学生读一读。

后一题就很精妙了,特别之于(柳老师)我觉得类似于思维导图,让学生有一种归类的思考。

3.内容非常贴近儿童生活。

这个内容安排是园地八,新年快到了,所以让学生写一句祝福的话。

这道题把词语的应用安排在生活的情境中。

这题是一下“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

”一般来说出现的词语,而这里出现的是四幅很活泼的表情画面,更吸引学生的眼球。

刚才我们说的是字词句运用的三个特点,我们从运用也可以感受到这个栏目编者的编排意图,得在运用两字,彰显了语言(PPT)语文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建议:

1.把握运用的目标。

陈先云教授说,这套教材很好用,但用好真的不容易。

13道题看看很容易教,但每一道题背后蕴含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以P15.53为例。

你看一下,前面是读一读比一比,后面是拼一拼写一写。

写的字刚好是读的四个字。

而这个读一读重点是在读,比较字形然后正确拼读,后面的因为是在拼音单元,所以拼读音节是这道题要求的,而且写一写是重点写好这四个字,同时这四个字的运用也渗透其中。

所以,它一道题处在不同单元不同位置就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我们可以依据单元要求来设计相关的教学目标。

再来一上P38.一看,你是否就发现后面的四个词特别吸引你,哇,量词!

量词的运用学习后,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去找找小鱼是什么的、小鸡、虫子是什么的,除了这些,看看图中还有什么,还可以找出什么量词。

我们还会发现后面《剪窗花》中也有许多量词(举例),是否觉得刚好可以连贯起来学。

但这道题的学习目标是让我们学习量词吗?

我们再来看这道题。

座、朵、只,这三个词都不是这个单元,前两个不是这一册要会认的字,只在识字7才出现,后面才有了读读记记的这个量词的运用,那你就发现量词运用不是这道题的学习目标。

它出现的字词是在拼音单元,它是让学生学习拼读,其余的字是本单元要认的字,只有“小”不是,但它在本单元中出现的频率特高,学生读起来一点也不难的。

那我们就知道,这道题是复习拼音,二是复习小、鱼以外的生字,三是结合图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运用。

因此这道题的目标就是这个,在音形义的联系中更好的识字,那就不会把量词作为这题的无限扩张,为学生学习增加难度。

2.突破运用的难点。

在13道题中,我们发现有两题特别难教。

一是园地八的写话练习。

难在哪?

第一在这册中第一次出现写话,而且写话的要求在一下课后有,还有一下有这样的一道题(加标点、抄写句子),你看,一下也只是让孩子抄写,看一下就让我们去写去画,挺难的。

第二难在让孩子们写祝福的话。

那些字基本上都没学过,不会写,平时我们采用拼音去代替,但现在的拼音教学不要求孩子去注音,现在让孩子们去拼音,很难。

第三难在格式。

写祝福语是有格式,我们给一年级的孩子写格式,合适吗?

怎么讲?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去设计一下:

送贺卡——贴贺卡——改贺卡(孩子们不会写怎么办呢,送了一个好词大仓库,让孩子们有所选择)——画贺卡。

这样可能会更有兴趣,铺垫一下,帮助孩子化解学习的难点。

第二道题“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句话”。

乍一看,觉得孩子们太难了,不知道写什么好。

据说编者是特意这样编的。

教学时,我们老师是不是这样教:

这儿我们要写三个词语。

第一个写什么?

第二个?

第三个?

是不是真的就是让孩子们写三个词就OK了?

个人觉得不是,这道题倒是可以和前面完全不同的教学。

第一步,可以放手让孩子们写:

看到这幅图,你能写什么词?

第二步,放手让孩子们心情说:

你怎么想到这个词?

有自己的表达,有道理即可,词语正确即可。

第三步,看到这幅图,你想说的一两句话是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孩子一起去交流、去表达。

第四步,你还想什么词。

有了这些铺垫,孩子们会说得更顺利一点。

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感受到孩子收获了什么?

还有,词语的运用,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孩子对识字、写字、词语运用的一种兴趣。

在这么宽泛的情境中,去写词写句,我想就是“运用”这两个字的含义吧。

这两题都难,但采用的策略不一样,有时放一点,有时扶一点,不管如何,我们追求的是效益的最大化。

3.拓展一下运用的平台。

在教材的遗漏处拓展。

有这样一道题,读一读连一连,复习的是12个生字,根据泡泡题又可以复习其中的这样几个生字。

我们把这些字放在识字表中,你会发现第一、二单元都复习了这么多生字,那么遗漏的生字有哪些呢?

第二单元3个第一单元多一点,根据遗漏的,我们可以设计ü和zhsh等。

在学生的困难处拓展。

比如说这道题,它是根据有些区域发音的特点进行拓展的。

比如韵母u\uo等,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反复练习。

在生活的迁移处拓展。

读读背背《东南西北》,可以结合课文《影子》进行迁移运用,也可以设计一个如果是傍晚出门,那会怎么样呢?

总体来说,教学“字词句运用”,我们老师不能只看到这一道题,要运用联系的观点,关注题目与单元学习内容间、前后相关知识点的关系,将语文学习与儿童生活联系起来()体现字词句运用的真正价值。

3.我的发现。

本学期安排了2次,着重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功能。

我们中国汉字是表意文字,直接从字形就能了解大概意思,那么它的特点就是偏旁表义,这个内容原来是在一下的,现在前移。

通过这个栏目的学习,起到三个目的:

1揭示汉字构字规律,提高识字率;2以学生自主发现的形式呈现;3鼓励发现意识,让主动学习成为习惯。

4.日积月累。

这学期安排6次,从内容看,主要是两类,一是古诗二是俗语。

这里的古诗和课文中的古诗有什么不同?

它的主要功能是着重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积累优秀诗文。

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时,通过这样的积累(这我会背了),请他当小老师,让他来展示,给他一种赞赏,从而培养积累的兴趣。

这里的古诗着重是读读背背,对于内容的理解不作要求,古诗的意思也没必要一字一句去解释,就是重在积累,读读背背,大体感受就行。

我们老师在教学时注意它的把握度。

5.展示台。

目的是展示孩子们生活中自主学习的成果,二是向生活延伸,沟通课堂内外,三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安排了两次,一是认认同学的名字。

通过这次的交流,我们老师不仅仅局限于认名字,这提示的是一种方法,一种设施环境,就是利用学校资源,那就不仅仅是名字,我们学校有宣传栏、有名家名人的语录,“你在学校还看到什么字?

”都可以交流;二是着重交流的是路旁我认识了什么字,这主要引导着学生一种识字突途径,环境资源识字,路旁的广告、路名、站名都可以。

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语文随时随处都能见到,随时随地都是我们学语文的场所,感受到语文是母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名言:

将教材成为学生的世界转变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

生活就是语文!

6.书写提示。

这册教材降低了书写数量。

我们老师可以看到,第一册虽然写的是100个字,没动,但从整个六年安排来看,从课标来看,一二年级减少200,三四年级减少200,也就是低中年级减少了400字,高段的书写量就大大增加了。

第二书写这块,关注书写过程。

你看它两次安排,关注书写过程就是重视基本功,一共安排了3次,有提示书写姿势(坐姿)还关注书写过程是否正确,你看每个字的笔顺、笔画全册跟进。

但它每个字怎么写规范怎么写正确,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关注书写过程,笔顺笔画都在每一课出现,但书写规则没出现,于是就在书写提示这部分将第一册要掌握的6种最基本的书写笔顺提炼出来。

所以,这一部分,我们要提示书写姿势、握笔姿势,还要渗透6种最基本的笔顺规则。

我们先中场休息一下。

呆会再来讲部编教材的另一个亮点。

谢谢。

“作为一年级的语文老师,首先要认真解读这套教材,读通读懂编者的意图,分解难点,给孩子们降低学习难度,才能让孩子们学起来更轻松,更有效。

”在教学中,曹桂梅给了老师们这样一个建议。

比如说读读说说。

我们从字面一看,就是让学生对车进行扩词进行运用。

我们可能会在课堂上问“谁还会给车组个词?

”,也许读读说说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细细去看,这题背后隐藏着什么。

它的设计很有趣,好比是一个树根,它的须根在不断地发展。

我们可以问孩子:

你觉得你组的这个词该往哪条线上加?

在加线的同时就是在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加了“车轮”往哪加?

看到“上车”马上想到“下车”,应该往哪加?

在这个过程中,它的趣味性增加,训练思维能力增加,细读文本我们就能读到背后所承载的能力点、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