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5220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RC高通有源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查阅有关RC有源滤波器设计的相关资料,确定设计方案和元件数值;

用Multisim模拟所得滤波器的频响特性(运放选用NE5532);

由于实验室只能提供特定的的元件数值,按照能获得的元件数值对电路进行修正和模拟,获得最符合要求的电路元件参数。

按获得的电路及元件参数,用面包板焊接好滤波器,连接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测试电路的频响。

分析实验结果:

测试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差异及其原因及可能的改进方法。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建议:

从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量、设计(论文)的创造性、学术性、实用性及书面表达能力等方面给出评价

签名:

200年月日

设计类型:

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

设计制作一个增益可调,截止频率=3000Hz的RC有源高通滤波器

要求如下:

二.课程设计目的:

理解RC有源滤波器,学习RC有源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由滤波器设计指标计算电路元件参数。

掌握应用Multisim软件;

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测量有源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熟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会课程设计的过程,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和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环境:

Multisim介绍

Multisim是InterctiveImageTechnologies公司推出的一个专门用于电子电路仿真和设计的软件,目前在电路分析、仿真与设计等应用中较为广泛。

该软件以图形界面为主,采用菜单栏、工具栏和热键相结合的方式,具有一般Windows应用软件的界面风格,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熟练程度自如使用。

尤其是多种可放置到设计电路中的虚拟仪表,使电路的仿真分析操作更符合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习惯。

下面主要针对软件中基本的仿真与分析方法做简单介绍。

EDA就是“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的缩写技术已经在电子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发达国家目前已经基本上不存在电子产品的手工设计。

一台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程,从概念的确立,到包括电路原理、PCB版图、单片机程序、机内结构、FPGA的构建及仿真、外观界面、热稳定分析、电磁兼容分析在内的物理级设计再到PCB钻孔图、自动贴片、焊膏漏印、元器件清单、总装配图等生产所需资料等等全部在计算机上完成。

EDA已经成为集成电路、印制电路板、电子整机系统设计的主要技术手段。

功能:

直观的图形界面

丰富的元器件

强大的仿真能力

丰富的测试仪器

完备的分析手段 

独特的射频(RF)模块

强大的MCU模块

四.课程设计内容:

方案比较及工作原理:

方案一:

压控电压源二阶高通滤波器

压控电压源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运算放大器为同相接法,滤波器的输入阻抗很高,输出阻抗很低,滤波器相当于一个电压源。

其优点是:

电路性能稳定,增益容易调节。

图1.压控电压源二阶高通滤波器

其传输函数为:

通带放大倍数:

令R1=R2=R,C1=C2=C,截止频率:

品质因数:

方案二:

无限增益多路负反馈二阶高通滤波器

无限增益多路负反馈二阶高通滤波器如图2所示,运算放大器为反相接法,由于放大器的开环增益无限大,反相输入端可视为虚地,输出端通过电容和电阻形成两条反馈支路。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相反,元件较少,但增益调节不方便。

图2.无限增益多路负反馈二阶高通滤波器

该电路的传输函数为:

截止频率:

方案选择:

压控电压源二阶高通滤波器的增益容易调节,而无限增益多路负反馈二阶高通滤波器尽管元件较少,但增益调节不变,根据题目要求,我们选择方案一。

另外,我们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又实现了三阶、四阶、差分形式的高通有源滤波器,实现性能提高。

设计分析

图3.原理图

RC高通有源滤波器的截止频率C=3000Hz,根据截止频率公式

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元器件,令C=10nF,计算得到R=Ω,根据实验室提供的电阻,令R=Ω,此时得到的截止频率大约为

假定R1=Rf=20kΩ,可以通过调节R1和Rf的值,来调节增益,此时其通带放大倍数:

传输函数:

模拟仿真

Multisim仿真电路图如图4所示。

图仿真二阶高通有源滤波器

波特图示仪XBP1显示波形如图5所示,幅度增益在小于3000Hz时逐渐减小,在大于3000Hz时,幅度增益基本保持不变。

图5.二阶RC高通有源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实物制作

由于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实际电阻电容参数的值,直接制作即可,其中R=2kΩ+Ω=Ω,R使用2kΩ电阻和3kΩ电阻串联而成。

焊接实物图如图6所示。

图6.焊接实物图

元器件清单

元件名称

规格及用途

数量

NJM5532DD

双运放、直插DIP-8

1

电容

10nF

2

电阻

20kΩ

2kΩ

Ω

3

万用板

5*7cm线路板、洞洞板

测试

电路焊接好后,需要函数发生器、示波器、万用表各一个,一个能产生+12V,-12V的直流稳压并联接地电源,函数发生器产生0至10KHz,幅值为1V的信号。

直流稳压电源的+5V接5532DDJRC的8引脚,-12V接4引脚。

示波器CH1连接电路的输入端,CH2连接电路的输出端。

调节输入信号的频率从1变化至10KHz,观察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幅值变化,当输入频率小于3KHz时,输出信号的增益快速衰减,当输入频率大于3KHz时,输出信号的幅度基本保持不变,与仿真相符合。

注意:

在打开电源之前,应现用万用表检测引线及各个电阻,确保没有短路和断路,且不能带电操作。

图7.测试连接

图时的波形

图KHz时的波形

图1110KHz时的波形

误差分析

电阻的标称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误差,

在选取电阻时,实际电阻与理论计算电阻不太相符,导致误差

测量仪器的误差,主要是示波器的量化误差

系统误差,主要是测量仪器内阻的影响,导致仪器的读数值与电路的真实值之间存在误差。

电源电压输出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误差

示波器及函数信号发生器抗干扰能力差,产生误差

优化措施

我们可以通过采用电阻、电容串并联的方式逼近理想参数,减小误差。

提高滤波器的阶数,使增益在阻带衰减加快

采用巴特沃斯特性、切比雪夫特性及贝塞尔特性的滤波器改善性能

差分输入输出的滤波器

三阶高通有源滤波器的仿真电路图如图12所示,幅频特性如图13所示。

图12.三阶高通有源滤波器仿真电路图

图13.三阶RC高通有源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四阶高通有源滤波器的仿真电路图如图14所示,幅频特性如图15所示。

图14.四阶高通有源滤波器仿真电路图

图15.四阶RC高通有源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通过对二阶、三阶及四阶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分析,阶数越高,增益在阻带衰减的越快,滤波器的性能越好,但是滤波器的阶数越高,所用的元器件越多,成本越高,在性能要求不高时,尽量选择适合的滤波器

五阶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仿真电路图如图16所示,幅频特性如图17所示

图16.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仿真电路图

图17.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差分高通有源滤波器仿真电路图如图18所示,幅频特性如图19所示

图18.差分高通有源滤波器仿真电路图

图19.差分高通有源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五.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更加深刻了解课本知识,和以往对知识的疏忽得以补充,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一些模糊的公式和专业用语,比如说经济刮板运输机及皮带运输的选择,在选择选择刮板皮带运输选型时,在使用手册时,有的数据很难查出,但是这些问题经过这次设计,都一一得以解决,我相信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我为搞清楚的问题,但是这次的课程设计给我相当的基础知识,为我以后工作打下了严实的基础。

虽然这次课程是那么短暂的2周时间,我感觉到这些天我的所学胜过我这一学期所学,这次任务原则上是设计,其实就是一次大的作业,是让我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对基本公式的熟悉和应用,计算力学和运动学及预选电动机过程中的那些繁琐的数据,使我做事的耐心和仔细程度得以提高。

课程设计是培训学生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三年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同样,也促使了同学们的相互探讨,相互学习。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谨慎、踏实、一步一步的完成设计。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可能会认真的去学习和研究,也可能会自己独立的完成一个项目,我相信无论是谁看到自己做出的成果时心里一定会很兴奋。

此次设计让我明白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

团队精神固然很重要,担人往往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自己亲身去经历,这样自己的心里才会踏实,学到的东西才会更多。

六.参考文献:

(日)马场清太郎著;

何希才译.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设计[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

卿太全.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集萃[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童诗白,华成英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信号与系统(第三版)[M].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