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现状及对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4932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现状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现状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现状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现状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现状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现状及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现状及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现状及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现状及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现状及对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现状及对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现状及对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现状及对策.docx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现状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现状及对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现状及对策.docx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现状及对策

  篇一: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我们大学生在校四年,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性格、能力的培养和塑造。

大学是一个宽泛、自由的空间,做什么、怎么做完全由自己来决定。

由于没了外界的束缚,我们就更应该注重对自身能力的培养。

  在大学里,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

我们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

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

其中人际交往能力尤为重要,在大学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对同学们今后的发展乃至一生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利用手中的人脉为自己开拓道路,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应如此。

  人是社会的一员,离不开社会,就像鱼儿离不开水,小鸟离不开天空。

人总是需要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实现自我价值,有效沟通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我们要掌握沟通的技巧,具备相当的沟通水平。

  先说说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有哪些影响呢?

  1、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人生,诉说喜怒哀乐。

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

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one

  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2、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处于青年发展期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

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

实践证明,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

  3、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

但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

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

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

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two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一)嫉妒心理——人际关系的毒瘤

  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学习、名誉等方面不如对方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

具体表现是:

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抱以嫉妒;看到别人冒尖、出头不甘心,总希望别人落后于自己。

还有一个表现就是没有竞争的勇气,往往采取挖苦、讥讽、打击甚至不合法的行动给他人造成危害。

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交际能力,给大学生成人和成才带来了莫大的困难,嫉妒会吞噬人的理智和灵魂,影响正常思维,甚至造成人格扭曲!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嫉妒己成为一种极端消极和狭隘的病态心理。

难怪有人称嫉妒是危害人际关系的毒瘤,影响交往成功的腐蚀剂。

莎士比亚曾形象地比喻道:

“嫉妒是绿眼妖魔,谁做了它的俘虏,谁就要受愚弄”。

  

(二)孤独心理——人际关系的暗礁

  孤独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绝、无人与之进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

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并产生不合群的悲哀,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

这类同学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

过于自负和自尊、挫折。

有句话说的好: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

自尊、自负、自傲都会引起孤独的three

  产生;还有一种人比较容易孤独,那就是“喜欢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矮子的人!

  (三)自卑心理——人际关系的隐形屏障

  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

自卑的人悲观、忧郁、孤僻、不敢与人交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性格内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

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理解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即缺乏自信。

  这类人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

过多的自我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响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

有的学生自卑是因为自己身材矮小、相貌丑陋、出身低微、学习差等等。

自卑心理在很多农村来的同学身上尤其严重而且明显,他们通常是为了摆脱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难日子而通过千辛万苦考上大学来到大城市里,但是在面临很多问题的时候,他们因为生活经验的限制而不能完全融入到大学这个群体,而产生自卑心理或者自闭行为。

  (四)羞怯——人际关系的关卡

  羞怯心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一种消极心理。

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在交际场所或大庭广众之下,羞于启齿或害怕见人。

由于过分的焦虑和不必要的担心,使得他(或她)在言语上支支吾吾、行动上手足失措、瞻前顾后。

长此下去,会变得越来越羞涩,越来越自卑,既不利于自我完善,更不利于同他人正常交往。

  (五)报复心理——人际关系的一大障碍

  four

  所谓报复,是在人际交往中,以攻击方法发泄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的人的一种不满的、怨恨的方式。

它极富有攻击性和情绪性。

报复心理和报复行为常发生在心胸狭窄、个性品质不良者遭到挫折的时候。

据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报复心理的产生不仅同个性特点有关,而且与挫折的归因和环境有关,报复常常以隐蔽的形式进行。

因为报复者常常以弱者的身份出现,他们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公开的反击能力,所以只有采取隐蔽的方式来进行报复!

这种心理给报复者的人际交往带来了莫大的阻力和压力。

  (六)异性交往困惑——人际关系的又一障碍

  异性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但是也是一个一直令大学生棘手的社交障碍。

有一些学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与异性交往时总感到要比与同性交往困难的多,以至于不敢、不愿、甚至不能和异性交往。

有的同学分不清爱情与友情的差别,有的同学在与异性交往中受新潮观念影响,一味追求性享乐主义,这也是非常消极的。

  那么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如何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呢?

  提高沟通能力,无非是两方面:

一是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二是增加别人理解自己的可能性。

学会了解与沟通,对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

善于交往的人,往往善于发现他人的价值,懂得尊重他人,愿意信任他人,对人宽容,能容忍他人有不同的观点和行为,不斤斤计较他人的过失,在可能的范围内five

  篇二:

大学生人际沟通中常见的障碍及改善措施

  大学生人际沟通中常见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对于我们来说,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性格、能力的培养和塑造,我们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

良好的人际往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团结互助,平等和睦的友好相处,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大学是一个宽泛、自由的空间,我们要能够很快速的适应环境,根据良好人际关系,把握人际关系的原则,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的技能,同时从自身修养和交际经验来提高自己,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交际上取得好的成绩。

  关键词:

大学生人际沟通重要性人际沟通的方法人际沟通的培养改善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当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也是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

但心里仍处于不成熟的阶段。

面对越来越大的社会竞争,如何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与改善,对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与心里健康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他们承担着父母殷切的希望与社会的责任,尤其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备受宠爱,离开家庭走入校园后,难免在人际沟通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虽然大学生收了良好的高等教育,可是在备受家庭宠爱的成长环境中的他们心里受挫能力和应对能力,相对来说都是较差的。

面对刚刚步入社会时所遇到的压力都是不宜承受的。

良好的人际沟通可以让他们保持健康的身心发展,促进大学生活和谐,所以对于大学生的人际沟通的能力培养必须加大。

  一、人际沟通的含义

  人际沟通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也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进行的事实、思想、意见、情感等方面的交流,取得相互之间的了解、信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对行为的调节。

人际沟通无处不在,在大学里面,面对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有效的人际交往显得极其重要。

  二、大学生人际沟通中常见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通过我这几年上大学所接触到的同学来看,导致大学生人际沟通的问题主要是:

  1.以自我为中心、心胸狭隘

  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家长的宠爱甚至溺爱,养成他们自私的性格,他们以目中无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尊重他人,漠视他人的处境不顾他人的感受。

他们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事情,做事情冲动不成熟,不懂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意气用事。

他们与人的沟通方式不仅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也对自己造成了伤害。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与家庭生活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掌中宝,家里长辈的过分溺爱使孩子从小缺乏合作和集体精神,心态不够平稳,思想和行为有点偏激。

他们对他人的认知和判断是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得出他们的品质。

严重带有主观个人意识,他们没有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就早早给别人贯上了标签。

  2.自我封闭、不愿与人沟通

  有一些大学生整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不愿与他们交流、沟通团结协作以防止暴露出自身缺陷和丧失竞争力。

还有就是过于腼腆、羞于与陌生人交流沟通、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交流。

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是:

一是他们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们,他们害怕与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暴露自己的缺陷,恶性循环加剧。

他们不能够进行正确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最终他们可能会沉迷网络世界,不可自拔,在现实生活中封闭自我,断绝与外界交流不与他人沟通。

有的沉浸在对专业课程的研究,钻研专业知识,忽略与同学们的交流与沟通,害怕他人超越自己。

大学生所处的群体环境差,心里不成熟,又不善于自我疏导,长期就会形成孤僻心理。

还有部分学生,缺乏父母关爱、与父母不和,或者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更甚是父母离异,家庭破碎,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无形的伤害,又不及时修补伤害,长时间就导致了孩子自我封闭。

  3.过于嫉妒他人、四处传八卦有些大学生对人缺乏信任,喜欢胡乱猜疑,这种心理集中表现在同宿舍中。

在室友去的好成绩时不给予承认反而贬低,当自己取得成绩时就沾沾自喜,处处提放,害怕他人伤害自己。

一抓住他们把柄就四处宣扬,当自己做错事的时候就开始想着他人是不是在讲自己的坏话,被迫害心里严重。

这种沟通方式,害人害己,不仅交不到交心挚友也会让他人远离自己。

高校的多起投毒毒杀室友的案件,都是因为猜疑嫉妒产生怨恨心理引起的。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步入校园,中学的高手汇聚一起,有些人十几年学习生涯的优等生地位不保,曾经的光芒不再,自我的心理调节不到位,就会产生猜疑嫉妒心理,不及时疏导,就会产生严重的沟通障碍,一念之差以至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伤人伤己。

  三、大学生人际沟通中常见问题的改善措施

  1.学会换位思考、顾及他人感受大学生在日常与人沟通交流中,要学会坦诚待人,多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

当然不是说他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顾及自己,毕竟现在的我们没有这种大公无私的心境,只是我们不应自私自利,俗话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要去感受他人的心情。

与人交流时应保持微笑,学会倾听,善解人意,尊重他人。

  2.增加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想要进行很好的人际沟通,让他人喜欢自己、接纳自己,我们首先要肯定自己,也要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

一个封闭的内心、对自己缺乏信心,都是不能得到良好的沟通的。

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和自己的优点,同时也不能放大他人的确定更不能在沟通中抓住他人的缺点不放。

从而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

  3.宽容待人、胸怀开阔

  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宽容待人,学会谦让。

俗话说:

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要去过多嫉妒别人比自己好的地方,也不能夸大自己的优点,也不能心中狭隘不能接受他人的挑战,要勇于接受挑战。

可以多多参加社团活动、志愿服务,不断充实自己。

  4.学会人际沟通的方法

  人际沟通的方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沟通的成功失败。

在人际沟通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称呼要恰当。

正确的称呼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满足。

是他人愉悦。

⑵沟通时应该注意礼貌。

正确的运用语言、说话大方得体、对不同的人用合适他们的语速,沟通时注意面部表情,适当的微笑可以促进沟通的效果。

⑶沟通时要适当的夸赞他人。

要善于发掘他人的优点并且多多赞美,满足对方的心理,他就愿意与你交流就增加了沟通成功的可能性。

⑷学会调节情绪,避免争论。

大学生是一群充满热血的年轻人,喜欢争论真理,不愿意服输。

但是相互间的争论会破坏同学之间的友谊,产生沟通障碍,甚至还可能触发更严重的事情。

所以,在人际沟通时沟通方式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学会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四、总结一名大学生想要建立起良好的人际沟通,就应该用真心待人,真诚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以诚相待,双方都可以建立信任感,结成深厚的友谊。

我们还必须做到热

  心帮助他人不求回报,我们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和给出的意见,在看到他人的缺点,我们也要用委婉的方式指出来,不能放大他人的缺点,我们也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同时我们也要增加对自己的信心,走出自卑。

对人、对事实事求是,对不同的观点能直陈己见而不是口是心非,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做到赤诚待人、胸怀坦白。

总之,要从各方面锻炼自己,克服各方面的心理问题,改善人际关系,使自己能够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心理趋于成熟的时期,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愿意向别人倾诉自己的思想,以便通过别人的理解与安慰而对压抑的情绪进行调节,使心理压力缓解。

另外,重视人际交往,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不仅是大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曲巍.人际沟通[M].南京:

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8

  [2]王琦.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对策[J].理论导报,2010

(1):

55-56

  [3]姚纪纲.当代交往理论探索[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4):

14

  [4]王小红.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培养[J].南京: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3(9):

65

  [5]吴婧.对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几点思考[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9

(1):

21

  [6]王昉荔.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D].福建:

福建师范大学,2007(4):

39

  [7]卓成霞.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有效性问题研究[D].苏州:

苏州大学,2005(4):

23-26

  [8]周向军.人际关系学[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1):

193-194

  [9]刘萍.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9(9):

123

  [10]刘晓羽.浅析我国大学生人际沟通现状与建议[J].现代交际,2012(8):

249

  篇三:

浅析我国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现状与建议

  浅析我国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现状与建议

  刘晓羽

  (长春工业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

  人才竟争的重要指标之一。

大学生沟通能力也是社会工作在学生社会工作领域中的组成部分。

本文主

  要论述了目前我国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现状,学习能力、生活能力、沟通能力有机统一的重要性,并

  饪奋抓井摇中开」占油干雨诊初

  !

关键词〕社会工作大学生人际沟通沟通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八[文章编号]1009一5549(2012)08一0249一0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沟通成为时代

  的主题,沟通能力已成为新世纪人才竞争的重要指标之一。

  际沟通也称人际交往,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

  作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

作为一个社

  会人,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沟通。

良好的沟通有利于人际关系的

  改善,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促进生活的和谐。

大学生是一个

  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他们自我定位高,成才的愿

  望非常强烈。

然而事实证明,当代大学生虽然接受高等教育,

  但他们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而且在以往的成长过程中,顺境

  多,挫折体验少,使得他们心理耐挫力和应对能力都较弱,以

  致无法面对社会生活竞争日益加剧,在经济、学业、就业、情

  感等方面给他们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压力。

在大学里,面对着来

  自四面八方的同学,有效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大学生沟通能力现状

  

(一)“养尊处优,心理优势”型

  当下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从小生活环境优越,加之父母

  无原则的退让、溺爱,让很多大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自我为中

  心的“心理优势”,而良好沟通的开始,是以双方平等为基

  础的,这类心理优势会导致交往技能的缺失。

  

(二)“成绩优异,自我封闭”型

  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虽然越来越多的重视素质教育,不

  过依然没有彻底转变对成绩的过分重视,教师和家长依然重

  视学生的成绩,这使得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课本学习,

  有些学生虽然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但由于学习的同

  时忽略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这一类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

  因人际关系的变迁与重构而导致的疏离与孤独,使得他们产

  生新环境的适应障碍。

  (三)“网络达人,现实内向”型

  现代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其社会化

  的不足,导致其人际关系的非人性化倾向的出现。

如一些学生

  离不开网络,是网络社交的活跃分子,`懂得各种网络有效沟通

  交流方法,却在现实中人际沟通不畅。

久而久之,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沟通能力欠缺,变得被动与内向,过分依赖网络。

  二、加强我国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正直、平等原则

  积极营造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氛围。

重视交往双方人格上的平等,彼此尊重是友谊的基础,是两心相通的纽带。

交往需平等,平等进而深交,这是人际交往成功的前提。

古人云:

“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取决责任编辑:

张倩

  刘晓羽(1984一),女,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双方,既要自尊,又要彼此尊重。

  

(二)互补、互助原则

  互补、互助是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处理的一种心理需

  要,也是一项基本原则。

由于大学生在经济生活上还没有完全独立,依然处在以学习生活为主的学生时代,因此该原则主要体现在精神领域。

包括大学生气质、性格、个性特征的内容。

比如,一些学习好但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可以用业余时间辅导成绩一般但性格开朗的同学,这样彼此互助,建立信任,学习好的同学既能提升沟通能力又能帮助学习一般的同学提高成绩。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交往过程中要勇于吸收他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三)参与现实交往,网络社交适度原则

  如今,每个大学生几乎都离不开网络,网络固然是好的工

  具,但是毕竟是虚拟的,不能够完全代替现实沟通所给人的成就感、幸福感、喜悦感等等。

大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学校会有各种社团,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去实际参与。

心理学上,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都希望他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由于这种寻求自我价值被确认和情绪安全感的倾向,在社会交往中,更重视自己的自我表现,注意吸引别人的注意,希望别人能接纳自己,喜欢自己,从而在社交中提升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如同其他事务一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也有它内在的规律性,只有遵循了正确的交往原则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更好的人际交往的艺术。

大学时代是人生重要蜂站,是准社会化时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单靠书本学习的方式是不够的,必须进行实际人际交往。

具有良好人际沟通能力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注重他们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苏厚重.大学生人际关系原理江西M].江西人民出版社.

  〔2〕几禹.人际交往的艺术M].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习苏连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分析IM〕.沦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

  4]许苏明.论社会交换行为的类型及其制约因素[M].南京大学学报,2000.

  研究方向:

社会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