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野生动物建设和谐家园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5231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爱野生动物建设和谐家园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爱野生动物建设和谐家园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爱野生动物建设和谐家园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爱野生动物建设和谐家园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爱野生动物建设和谐家园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关爱野生动物建设和谐家园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关爱野生动物建设和谐家园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关爱野生动物建设和谐家园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爱野生动物建设和谐家园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关爱野生动物建设和谐家园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爱野生动物建设和谐家园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爱野生动物建设和谐家园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乐于创新的探究精神。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和互相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解决问题主动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和互相协作的精神。

活动课第一阶段(课前两周:

调查实践活动)

大胆质疑,提出问题:

综合实践学习组织难度大,并且这种形式的学习需要丰富的资源。

我从学生身边能感触到的现象出发,本着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启发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最后由老师搜集学生的问题,并加以整理。

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共同讨论,确定主题

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所选课题的代表性、可行性和研究性,引导学生寻找适当的切入口,开展研究。

通过学生讨论,确定了研究主题:

关爱野生动物,建设美好家园。

引导学生由近及远,由现象到本质,探究动物生存的现状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认识保护动物的必要性。

确定了三个问题:

1、我们的生活区域周围野生动物生存现状如何?

2、搜集材料说明我国及世界野生动物处于什么样的状况?

分析造成这样现状的原因。

3、我国有关部门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

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我在这个阶段,指导学生进行信息的搜集,并给学生提供资料索引。

如书籍可以看《小哥白尼》《十万个为什么》(动植物卷)等;

网上可以查阅“中国野生动物资源网”等;

电视可以看“人与自然”“探索&

#8226;

发现”等。

在资料形式上,可以是图片、照片,是文字,或是光盘。

在这一阶段,我只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重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初步尝到发现问题的乐趣,并积极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活动课第二阶段(课堂教学:

探究活动展示,一课时)

1、教师导入。

同学们知道我们与动物共存于地球之上,而今天生存在地球上的动物,无论是否直接面对人类,都摆脱不了人类对它们造成的阴影,但是人类却在动物的世界里获取到了物质与精神的享受。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从非常主观的角度来看待动物世界,似乎我们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惟一的主人,殊不知再小、再丑陋、再不起眼的动物群体,都是环环相扣的生物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不论哪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给其他物种带来影响,也是生物基因库不可弥补的损失。

因此,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把自己在探究如何保护野生动物过程中采撷到的思想火花呈现给大家,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探究的快乐吧!

(出示幻灯片)关爱野生动物,建设美好家园。

2、资料交流与展示。

(1)说说你用什么方式或从什么途径获取的调查信息?

意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了解搜集材料、掌握信息的途径。

同学们自由发言,通过阅读书籍报刊,或走访、考察,或上网,或参观动物园,或观看专题片等。

(2)交流与展示:

我们周围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如何?

自由发言。

学生交流搜集的材料。

并展示有关的图片、文字、数据。

下面是学生的发言摘要:

学生一: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野兔和狼是在我们渭河平原上很常见的野生动物,而现在在平原地区已经绝迹,在塬区也是罕见的。

学生二:

我所搜集的信息来自渭南市临渭区环保局2003年《秦岭北麓生态保护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区(临渭区)内原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禽七种:

黑缳、大天鹅、鸳鸯、青羊、豹、金鸡及大鸨;

另外还有中华鳌、无蹼壁虎、大蟾蜍、中国林蛙及多种蛇类、虫类和鱼类(如大鲵)等动物。

”“随着经济的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调查区内的生物种群不断减少,许多珍贵禽兽如大天鹅、豹等已绝迹,青羊已不足100只,浅山地区生物多样性呈骤减趋势。

学生三:

我查阅搜集了我们生活的渭河流域的动物生存状态的有关资料。

据《县志》记载汉唐时期渭河不仅是重要的航道,而且水草丰美,鱼翔浅底,鹰击长空,可谓是“依依芳草碧连天,万千鸟儿舞翩跹”。

即使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曾经有过淘米洗菜,挑水做饭的田园风光。

在上周的调查中,我亲自到了渭河边,河水发黑,泛出阵阵恶臭,鱼虾早已绝迹。

(出示渭河现状照片)从临渭区水保站获取的资料表明,渭河水已属劣四类,根本不适宜鱼类生存。

(3)点拨:

刚才同学们谈了我们身边的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形势不容乐观。

再看看,我国及世界野生动物的现状又如何呢?

老师搜集到一些资料,请同学们看屏幕。

(多媒体幻灯片出示,藏羚羊、白鳍豚、虎图片并配音。

(配音插入语:

目前我国野生动物的情况非常严峻,生活在青海可可西里高原的藏羚羊10年前还有几十万只,现在已不足7万只,并且每年还要被猎杀两万只;

生活在长江里的白鳍豚20年前还有400头,现在已不足20头。

(虎的故乡在中国,最早的虎栖息于亚洲东北部,后来逐渐分为两支,分别向西、向南方扩展,形成8个亚种。

它们分别为:

巴里虎;

爪哇虎;

里海虎;

苏门达腊虎;

东北虎;

华南虎;

孟加拉虎;

印支虎。

现在屏幕上所显示的是1900—1990年近百年间虎的分布变化示意图。

它很直观的告诉了我们一个信息,说说是什么?

学生交流。

师:

对。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虎的分布区域在逐渐缩小,同时也意味着虎的数量在急剧减少。

事实确实如此,巴里虎、爪哇虎、里海虎分别于20世纪40年代、70年代、80年代灭绝。

而华南虎已处于世界十大濒危动物之首,是中国特有的世界级珍稀动物,在中国各地的18个动物园中仅有50多只,失去了野生的意义。

我国的野生东北虎仅分布在长白山一带,据普查,目前数量仅有8只。

在这一环节,我向学生展示教师所搜集的资料,是给学生做一示范,引导学生用文字、图片、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共同分享学习的成果。

(4)小组交流所搜集的资料,并推选代表轮流上台展示,全班交流。

同学一:

(图片投影展示)我展示的是野骆驼。

野骆驼是极度濒危的保护物种,它生活在我国和蒙古国,全世界仅有800多头,数量比国宝大熊猫还少,我国的野骆驼主要分布在罗布泊、阿尔金山区域。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迅速扩大,野骆驼生存环境恶化,种群数量下降迅速,专家认为,如果不加大保护力度,我国境内的野骆驼将会很快灭绝。

同学二:

(图片投影展示)抹香鲸又叫真甲鲸,体长18—25米,体重20-25吨,它的腺液是珍贵的香料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于大量捕杀,现存量由原来的85头下降到43万头。

同学三:

(文字介绍)我介绍灰鲸。

由于受利益的驱动,捕鲸业的发展,这种大型哺乳动物已锐减到4000头。

库叶岛地区是西太平洋灰鲸重要栖息地,在鲸密集的地区,由于建造了新的采油平台,铺设了四条输油管道,对海洋生态产生了巨大影响,对鲸的影响是很大的,科学家在这里最多时发现的灰鲸不足100头。

…………

3、讨论与探究。

(1)结合学生所展示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究造成这样严峻现实的原因。

学生分小组进行。

小组成员在讨论时,信息共享,各自发挥自己的思维长处,互相补充。

教师在这一阶段分组参与,为学生的研究创造条件,排忧解难,并注意观察小组成员的表现。

要求他们首先由每位成员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进而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及时指导他们进行分析、归纳、讨论,得出比较严密客观的结论。

在这个环节中,点拨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与人的关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学生自由发言摘要:

人口迅速增长,过度开垦荒地,破坏植被,最终破坏剥夺了动物的生存栖息地。

人们的片面愚昧认识,比如因为扬子鳄面貌丑陋,人们认为不吉利。

人为的各种工程设施破坏了生态环境。

人类为一己之私利,滥捕滥杀,对藏羚羊的猎杀就是佐证。

噪音的危害。

噪音破坏动物的声纳系统,比如造成鲸的搁浅。

工业污染,“三废”的危害,影响了整个生态环境。

人类建造的一些大型工程,如长城,我们把它看成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可是,从生态上看它却阻挡住了动物的迁徙。

现代文明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城市的极度扩张。

教师点拨:

看来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根结底是人类的无知与自私。

是人类对物质享受的无止境的追求。

而动物所面临的生存问题,也正是人类所面临的问题。

(2)我国政府历来关注生态环境,重视保护野生动物,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

学生:

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

制定有关的法律。

重视加大资金的投入。

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增加植被,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

加大了宣传力度、执法力度和打击力度。

(3)你认为目前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

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将结果整理并表述出来。

在交流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并鼓励有创意新颖的见解。

培养学生关注我们自身及我们生存的这个空间的意识。

应该扩大保护野生动物的种类和地域范围。

提高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提高道德素质,清华大学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就是一个警示。

由于近年来保护措施得当,保护意识的提高,野生动物数量有所增加,却出现野猪伤害人畜,人们想打却又犯法,怎样办?

(学生反驳:

这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人类破坏了它们的栖息环境导致的。

应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打击野生动物走私活动。

(4)同学们的发言让老师感受到你们强烈的责任感,你们的保护意识在觉醒。

“保护动物留句话”,请说出你最想说的话。

学生发言。

4、教师小结

明确:

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态度,关注生态大自然,就是关心人类自己。

让我们行动起来,关爱生命,善待动物。

不断致力于建设人与动物之间尊重、平等、和谐关系。

同享一片蓝天,共建美好家园。

5、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就今天所探讨的问题继续展开研究,并选取一个角度,进一步搜集资料,写一篇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小论文或简单的调查报告。

教学反思

1、综合性学习课是一种新的课型,在教学中我根据这一课型目标设定的开放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深入挖掘课程资源,创设语文实践环境,大胆地进行探索和尝试。

2、在活动中,我惊喜地发现,同学们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问题意识;

人人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这些是以前课堂上没有过的,甚至一些平时在学习上不很主动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工作。

从选题的确定、研究的方法、资料的搜集整理到成果的展示和结论的形成,都是学生自主进行。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使我们低估和压抑了我们学生的能力。

讨论中学生又产生了许多新的想法,这也是探究意识与创新思维的觉醒。

3、整个活动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重在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我只在整个活动中起组织引导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