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方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2939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docx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企业管理方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docx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作业三

  一、名词解释1.职务分析

  2.绩效考评

  2.股票期权

  4.流水线

  5.abc管理法

  6.制造资源计划

  二、简答题

  1.试比较职务丰富化瘀职务扩大化的异同。

  2.试分析比较企业内部搜寻与外部招聘的利弊。

  3.试用期望理论分析你所在单位一项奖金制度的成败。

  4.如何使工作丰富化更有效?

  5.分析生产过程的三种空间组织形式的利弊。

  6.描述全面质量管理的特征。

  7.制造资源计划与物资需求计划有何区别?

  三、计算分析题

  1.某企业每年需要耗用1000件的某种物资,现已知该物资的单价为20元,同时已知每次的订货成本为5元,每件物资的年保管费率为20%,试求经济订货批量,年订货总成本以及年保管总成本。

  2.从某大学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36人,对公共理论课的考试面绩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679066806765747087858375586754657986899578977678829456609388768479767776

  要求:

根据以上数据将考试成绩等距分为5组,组距为10,编制频数表,根据频数表中的数据画出直方图;

  四、案例分析

  哈森有限责任公司

  1997年4月,刚过而立之年的李洋被任命为哈森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运作部部长。

作为全公司整个生产运行的监控指挥中心,李洋深感责任重大,再加上他的前任是因为工作不力而被调离的,李洋压力又在无形中加重了几分。

  一、公司背景

  哈森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德国的大型跨国医药公司,主要从事各种医疗、保健药品及医疗设备的生产与分销工作。

它的业务遍及世界各地,员工超过30000人,每年销售额可达120亿美元。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令许多跨国公司心动,哈森公司也是其中之一。

经过几年的考察,哈森公司决定在中国设立子公司。

1992年,哈森有限责任公司在辽宁成立,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该子公司成为总公司最主要的药品和医疗设备生产基地之一,拥有2800多名员工,其中20人具有硕士学位,400多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

  生产运作部作为公司生产管理的核心机构,主要任务是监控公司的全部生产过程及生产设备的维护,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部门的36名员工中有4名硕士、21名本科毕业生,具体负责监督生产预备工作、药品生产流程、设备生产流程等工作,其中包括整个基地600多个“热点”地区,如火警、废物提升站、各种危险生产岗位等,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例如,其中一个重要的监控地点是8个大型地下室,存放着各种生产所需的化学药品,控制温度在-90度。

在那里,工作人员必须身穿具有保护作用的特制工作服,并且,员工每次逗留的时间绝对不能超过10分钟。

一旦逗留的时间过长,就会被生产运作部立即发现,视其为异常紧急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其中的道理大家虽然十分清楚,但为了工作方便,这种超市情况也还是时有发生。

所以,生产运作部的工作压力很大,工作强度也极高,必须时刻监视员工的行为,防止出现各种意外。

  李洋出身于吉林省长春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为大学毕业,他们对儿子的期望很高。

1987年,李洋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后,申请分配到北方制药厂,任车间技术员,与药打起了交道。

1989年,因表现出色,被提升为车间主任。

在此期间,他对药品生产流程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

1992年,李洋辞职离开北方制药厂,到北方工业大学攻读企业管理硕士。

1995年毕业后,李洋被哈森有限责任公司聘用。

由于他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过硬的技术功底和杰出的管理才能,1997年被提升为生产运作部部长。

  二、面临的问题

  由于生产运作不需要全天候地对公司生产进行监控,工作时间安排经常导致各种为题,最突出的就是人际关系紧张。

一有事就互相推诿、争吵。

作为生产运作部部长的李洋,对此感到非常头疼。

以前,该部门的36名员工实行四班三倒制,每名员工每周工作时间为42小时。

由于每班工作人员较少,工作强度又很大,在意外事件发生时,工作经常会变得非常忙乱,处理不当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在紧急情况下,常常需要不当班人员临时加班,这也严重影响了员工的个人生活。

36名员工在一个星期中要有21次换岗,上下岗的人员的信息交换十分繁重,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可避免的错误和遗漏。

公司领导和本部门员工对工作情况都不满意。

更糟糕的是,由于公司扩展业务,生产运作部下一年的任务量将会增加50%,增至900项,并在两年后增至1200项。

这些势必会对员工的工作情绪、个人生活带来更多不良的影响。

与此同时,生产运作部员工的个人生活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分散着他们的工作精力:

马骏、陈彭云、王向东三名员工在一年内先后有了小孩,照顾孩子成了他们必做之事;李淑红、高云逸两名员工正为孩子高考忙得焦头烂额:

既要照顾好孩子的起居生活,又要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调整他们的心态;张力的母亲身患重病,每星期需要去3次医院进行护理;江彤亮常常因工作时间不定而遭妻子埋怨,有时还大打出手,不仅严重影响了夫妻感情,工作热情也明显降低;此外,还有人在工作中偷偷看书,准备攻读硕士学位。

这些问题对原本繁重的工作安排更具犹如是雪上加霜。

  李洋到任后,在每周例会上,原本比较活跃的气氛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

或者大家激烈争吵、相互抱怨,最终不欢而散;或是大家很少发言,会议草草结束。

在会议上,很难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员工的工作情绪不佳,工作效率很差。

怎么才能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呢?

这是摆在李洋面前的一个问题。

  怎样合理安排,才能既满足工作时间的要求,又能减少临时加班加点,保证有效的信息交换,保证监控工作顺利进行呢?

这已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生产管理问题。

尽管工作的担子很重,压力很大,但是因此而忽视员工的个人问题是很不现实的。

如果因为工作而对个人的生活问题丝毫不予理睬,那么团队的工作是会理所当然地遭遇失败的。

面对这样的情形,李洋在仔细研究之后,决定召开一次员工

  大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三、新方案出台在员工会议召开前,李洋同每一个员工分别进行了一次交谈,讨论其在未来一年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与他们共同商讨哪些事情应该优先考虑、哪些则应该摆在相对次要的位置。

随后,李洋把全体员工召集到一起,大家重新明确本部门所面临的工作任务,并指出本部门的工作对于公司的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李洋坦诚地告诉员工在未来的几年里工作量会逐年增加。

但是,在公司对新员工的雇佣控制得非常严的情况下,申请雇佣更多的员工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就意味着现有的员工需要在更大的强度下工作更长的时间。

  尔后,李洋带领大家对个人需要优先考虑的事情,应尽的责任展开了广泛讨论。

“如果手头没有这些工作要做,你会努力确保实现哪些生活目标,完成哪些事情?

换句话说,在工作的同时,九个人生而言,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

”员工们都很主动地谈及个人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从而,所有的员工都对本部门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每名员工的个人问题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

会议结束前,李洋还要求各班负责人带领本班人员对会上问题进行进一步讨论,对本部门的运行方式进行各种有益的探索,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使其不仅能够满足公司的需要,也能够满足员工个个人的需要。

李洋还告诉员工鼓:

只要能够解决问题,没有什么方案时不能采用的;同时,也不一起慰问团能够一下子全部解决;要从实践中逐渐摸索哪些方案可行,那些方案不可行。

  几星期后,各班陆续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经过反复的抉择,最终出台了一个新的倒班方案:

把36名倒班员工分为三组,实行三班两倒,每班的工作时间增加到12小时。

每班的12名员工又分为三个小组,这三个小组互相轮换上副班。

没有意外事件时,副班人员在公司休息室休息;如果发生意外事件,则要求副班的工作人员立刻投入工作。

这样,对于公司来讲,每名员工的周工作时间达到了56小时,比原来增加了14个小时,但是对媒人来讲,如果不发生意外,则每名员工投入工作的时间仅为37.3小时,比原来的每周42小时减少了4.7小时。

新的工作安排保证了每班都有足够的人员除了意外情况,减少了员工的意外临时加班。

新的工作安排使得员工的工作时间十分稳定,这有利于员工处理个人家庭问题。

这种安排是全体员工都可以接受的。

  四、实施结果

  这种方案至今已实行了一年多,效果远远好于预期。

每周换班频率减少了7次,信息交换就减少了7次,从而减少了换班时可能发生的错误和遗漏。

由于每班的工作人员增加到12人,意外事件发生时,能够被及时处理,减少了重大意外事件的发生机率。

公司对员工临时加班的要求被大大降低,员工的个人生活很少受到公司的意外打扰。

此外,新方案使得员工在工作岗位上能够更好地学习。

过去,由于倒班频繁,经常临时加班,工作时间不稳定,工作时效率低下,所学甚少,有时还因此降低了安全系数。

现在,他们有规律的倒班,并能在岗位上学习加工、系统、和安全程序等多方面知识。

员工工作稳定性的增加,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增进合作,改进工作流程。

曾有一段时间,某新药的销售量剧增,超过预期的30%,而生产线因维护需要中断16天,这将大大影响新药的供应。

在与生产和维护人员沟通、协商后,生产运作部得以将生产线间断时间减至5天,保证了新药的供应。

  由于工作安排比较稳定,并且大家都可以接受,员工之间的纷争明显降低,劳资双方的纷争也减少了。

简而言之,团队的士气增加了,员工的工作压力降低了。

工作效率,毫无疑问,也随之大大提高了。

在家里,袁光美得以实现他们在原来的工作安排下难以实现的目标:

有些员工终于能够获得足够的时间来看书复习、准备攻读硕士学位;有些员工在业余时间获得了大学文凭。

许多员工则只是简单地告诉李洋:

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自由了,我们在家时可以放松一下,我们有更多的时间计划自己的生活?

?

  这种新的工作时间安排虽然要求员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公司的工作当中,但是员工的正

  常生活并未因此受到影响。

相反,员工的个人生活却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

李洋对此十分满意,公司上下也对李洋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但是,没等李洋的高兴劲儿完全过去,公司领导又交给他一项新的任务:

鉴于他最近的工作非常出色,公司准备将明年减员10%的工作提前在生产运作部试点,希望李洋能够不负众望,完成这项难办而又不得不进行的工作?

?

  李洋接受任务之后,一个星期脸上没有露出笑容。

因为他必须要在生产运作部减去3个人。

如果搞不好的话,他的部长肯定是当不成了,这对他和生产运作部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

  李洋应该怎么做才能既达到公司要求,有使生产运作部的员工满意?

  案例思考:

  1.本案例中,李洋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2.一般说来,员工们并不情愿在公司内部谈及个人问题,他们害怕这样做会被视为缺乏工作热情。

本案例中,李洋是怎样使员工对个人问题畅所欲言的?

面对上述问题,你会怎样处理?

3.本案例对公司管理这有哪些启示?

4.李洋下一步应该怎样着手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