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3001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1、知识目标:

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通过学习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了解曲艺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作用;认识乐器埙、古琴、马头琴,并了解其音色特点。

2、能力目标:

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情意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造。

教材总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个单元,即第一单元“开心的感觉”;第二单元“春之声”;第三单元“红土地的歌”;第四单元“大家园”;第五单元“世纪之约”;第六单元“放飞希望”;第七单元“粤桂飘香”;第八单元“月光下的歌谣”;第九单元“一支永远传唱的歌”;第单元“美好的收获”。

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

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教材重难点分析: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并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

要适度而不夸张。

2、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

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继续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采取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习、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总体水平。

3、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组织班级兴趣小组。

及时总结、反思,以促进教学。

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4、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6、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周次教学内容安排备注

第一周《浏阳河》

第二周《浏阳河》第三周《哩哩哩》

第四周《哩哩哩》第五周《放风筝》

第六周《斑鸠调》

第七周《幸福快车》

第八周《幸福快车第九周《拉库卡拉查》

第周期中考试第一周五一放假第二周《龙里格龙》

第三周《京调》第四周《撒尼少年跳月来》第五周《落水天》

第六周《槟榔树下摇网床》

第七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浏阳河》教学内容:

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演唱《浏阳河》教学目标:

1、能熟练演唱《浏阳河》的一二两段,并引导学生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现。

2、通过学唱《浏阳河》与欣赏新民歌《又唱浏阳河》,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

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欣赏导入师:

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今天老师会带大家跟随音乐一起走入一条曲九弯、碧波荡漾的河流,请欣赏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听完后说说他们的演唱或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

这条河流名叫什么?

(欣赏男声独唱,钢琴独奏,古筝独奏)生:

……师:

你觉得这段旋律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生:

抒情、舒展、流畅……

二、歌曲新授创造表现

1、师:

(评价)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人毛主席。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畔的歌声,仔细听,这首浏阳河两段歌词有什么联系。

(欣赏歌曲)生:

对答或问答式

2、师:

这也是唱民歌的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待会我们也可以用这些方式来进行表演。

以前我们所唱的歌曲中还有哪些也是这种方式?

生:

对花、什么结籽高又高。

3、师:

其实民歌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演唱形式,比如我唱你来合。

今天老师也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合作。

(出示课件)在前三句的句尾加上重复的字词。

(师范唱,生伴唱)。

(1)师范唱,生按节奏说

(2)既然是我唱你来和,那光说不唱多没劲啊,老师也来做个伴唱,仔细听,老师的伴唱有什么特点吗?

(加入音高,指谱)生:

重复前一句句尾的音,只有第三处不一样。

音是向上走的。

(3)师:

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你们能试试跟老师的琴来唱一唱和的部分吗?

(师范唱,生来和,纠正第三个音)评价

4、师:

这首歌曲问世后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今天让我们来唱一唱这动人的旋律吧。

(1)听乐句模唱

(2)摇着船桨荡舟在浏阳河上,似乎能感受到浪头一波一波的涌动。

同学们,那我们唱歌的声音是不是也能来找一找这一推一收的感觉。

(师示范一两句)(3)这首歌曲中略为上扬又比较舒展,可以作为小高潮的部分在哪里?

应该怎样唱?

(4)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和清晰的吐字)(5)师:

评价,能否将第二段歌词填进去唱一唱。

最后一句翻高八度演唱,很多民歌都采用这种方式来结束,(尝试唱最后一句的乐谱,最后一句作为结束句就象一叶小舟穿行在浏阳河上渐行渐远的感觉。

渐弱渐慢)将词填进去唱一唱,提醒学生在延长音后轻换一口气。

(6)完整演唱,注意歌曲的情绪(带有歌颂性的)(7)师:

之前我们欣赏过各种形式的《浏阳河》,我们能否用自己的演唱形式来丰富、表现这首歌曲呢。

你有什么想法呢?

老师想在你们创意中挑选一到两种来尝试着演唱哦,其他同学也可以仔细聆听,选出你所喜欢的方式。

生:

齐唱、合唱、轮唱等想法……(师尝试一两句表现)(8)师:

可不可以将我唱你来和的形式加进去呢?

我们来尝试一下他的想法好吗?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9)师:

事实证明你们的想法很有创意哦。

(10)完整演绎(领+齐+伴)(第一段慢速,舒展优美的;第二段加速,活跃欢快地,似乎在歌唱着毛主席和共产党。

第二课时欣赏体验《又唱浏阳河》

1、师:

随着时代的变迁,浏阳河的人民不断开拓,开创了又一片崭新的天地。

你听,他们又唱起了那动人的旋律,请欣赏《又唱浏阳河》,仔细听歌曲中有你熟悉的旋律吗?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播放音乐)生:

出现了浏阳河的主旋律、独唱、伴唱(独唱、有加入合唱的部分)

2、师:

合唱的部分在哪里出现?

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生:

合唱出现在歌曲的后半部分,他将浏阳河的旋律烘托地更磅礴、唱出了浏阳河人民的激情……

3、师:

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合唱的曲谱,感受这浏阳河磅礴的另一面。

(出示浏阳河第一句曲谱和改编后的又唱浏阳河曲谱,将原曲与改编部分进行对比演唱)

4、让我们再次欣赏。

(复听,学生跟着轻声哼唱,在合唱处完整加入进来演唱)

5、师:

《又唱浏阳河》运用了原曲《浏阳河》的旋律元素,但又加入了其他音乐元素,进行了改编,更富有时代气息。

美好的旋律象浏阳河水一般清澈荡漾,它涌动着的音符拨动我们的心弦,你听,老师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小小的改编(弹奏)

四、小结师:

《浏阳河》的旋律六年前传遍了大江南北,今天的它依旧留在我们的心中,希望大家永远记住浏阳河的声音,让这旋律伴你成长!

《哩哩哩》教学内容:

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课演唱《哩哩哩》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哩》。

2、甲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

3、引导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哩》;甲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

力度记号的表现、声音的颗粒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师:

描写春天的歌曲很多很多,其中有一首是同学们从小唱着长大的,想一想是什么歌曲?

生:

《嘀哩嘀哩》或《春天在哪里》。

师:

下面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教师弹旋律,学生跟唱)。

那么,通过演唱我们感受到春天的色彩是明亮的、节奏是活泼的、欢快的,旋律是流畅的,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同时它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和向往。

这是我国描写春天的歌曲,其它国家描写春天的歌曲也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朝鲜民歌《哩哩哩》。

二、学习歌曲(总-分 |XX XX XX|X X |XX XX XX|X、(由教师引导学生认知)a歌曲第一部分的两个不同结尾句,区别音准、节奏;b:

歌曲第二部分的弱起节奏及弱起前的换气,两个不同结尾句,区别节奏;C:

知道1、#1、2的音高关系,唱准1#1|2、、填唱歌词。

a:

提示,舞蹈、最好的、32(舞),两字一音、一字两音。

b:

师示范歌曲二部分的连接处,清唱指导练习。

教师用较慢速度弹伴奏,学生心里默唱。

学生跟琴练唱。

教师示范歌唱轻巧、快速的吐字。

你们观察到老师吐字的要领了吗?

(唇齿运动幅度小,速度快)用热烈、欢快的歌声体验歌曲带来的欢畅。

3、“拉库卡拉查”的意思:

①谁知道“拉库卡拉查”在当地的语言中是什么意思?

(生:

一种舞蹈、一种音乐)②“拉库卡拉查”本意是“蟑螂”现在作为墨西哥一种民间舞蹈的名称。

有一种有趣的说法:

墨西哥人的舞步之所以那么快,那是因为地处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墨西哥遍地是蟑螂,因为卫生条件的限制,古时候的墨西哥人在踩踏蟑螂的过程中有了这样的舞步。

③用踩蟑螂的兴奋与速度唱一唱歌曲。

(二)聆听对比:

1、聆听墨西哥民歌《蟑螂舞》,找出改编的中文版和西班牙语版的不同处。

墨西哥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所以下面请大家听的是西班牙语版的《蟑螂舞》。

人们开心到极点用什么方式表示?

(听第1段后暂停)听出即兴的喊叫、口哨(在前奏、间奏处),提问:

“那个版本更有气氛更带劲?

试着兴奋地喊一喊、吹一吹”仔细听听音乐伴奏里都有哪些乐器的声音?

(听第2段)吉他、小号伴奏。

用已有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

串铃、沙球、舞板。

师提示哪个乐器适合强拍的伴奏,哪个乐器适合弱拍的伴奏。

XXX|(舞板)(沙球、串铃)(沙球、串铃)和着清唱的歌声唱唱敲敲。

聆听发现歌曲最后速度渐快,歌曲更热烈更有气氛。

(试着用渐快的速度唱唱B段反复部分,师用XXX|拍手方式提示速度。

2、热烈、欢快的歌曲中加入即兴喊叫、口哨、打击乐器伴奏。

3、再加入舞蹈。

三、了解墨西哥:

1、说说通过音乐《拉库卡拉查》你感受到墨西哥人怎样性格和生活态度吗?

(快乐、开朗热情、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墨西哥是拉丁美洲一个古老的民族,她们的音乐中流淌着印第安土著文化、吉普赛、西班牙的音乐元素。

2、想知道有关墨西哥的哪些情况?

(第一步学生自主选择相关内容,第二步引导学生认识墨西哥地理位置。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上网了解。

美洲国家还有很多,比如:

加拿大、委内瑞拉等等,它们的音乐将在接下来的音乐课中为同学们展示。

四、小结下课。

《龙里格龙》教学内容:

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课演唱《龙里格龙》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部合唱《龙里格龙》,并能准确表现歌曲的力度变化。

2、能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感受京剧音乐的美。

教学重点:

唱好二部合唱《龙里格龙》。

教学难点:

二部合唱时能根据指挥的手势准确地演唱。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复习上节课了解的京剧的基本知识。

三、京剧的四大行当

1、师:

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你们知道是哪四大行当吗?

(生、旦、净、丑)

2、CAI出示图片,说说行当的门类,教师简要介绍。

“生行”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档名,比如:

老生、小生、武生;“旦行”是指女性角色,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性格较活泼的叫花旦;“净行”指“大花脸”,就是我们介绍过的有脸谱的角色。

“丑行”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像画面上这位《水浒传》中的时迁一样。

3、演一演。

(请学生上台演一演各种行当的人物)

四、京剧的表演形式

1、师:

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

“唱、念、做、打”就是京剧中的“四大工夫”。

唱演唱;念念白,具有音乐性,像唱歌;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像舞蹈;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2、欣赏与分辨。

播放视频:

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交流:

这段戏里有几个角色?

出现了几大工夫?

(两个角色:

铁梅、奶奶。

铁梅是花旦,奶奶是老旦。

出现了唱、念、做三大工夫)模仿这段戏里的唱、念、做。

3、模仿四大工夫中的“打”。

请两个学生上台表演:

我砍、我挡、我刺、我闪、我扫、我跳。

4、CAI播放视频:

《孙悟空打闹无底洞》中武打戏的片段。

师:

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们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

五、唱一唱《龙里格龙》

1、CAI播放《龙里格龙》,教师带领几个学生表演京剧中的走圆场。

2、再听歌曲,说说听后感。

师:

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

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

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3、三听歌曲,思考:

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4、唱曲谱。

分声部视唱后进行合唱。

5、唱歌词。

6、教师指挥进行合唱。

7、评价。

六、小结下课。

《京调》教学内容:

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课听赏《京调》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能区分西皮和二黄。

2、通过欣赏《京调》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并能分辨乐曲的基本结构。

3、在听、唱的欣赏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我国“国粹”的兴趣与喜爱。

教学重点:

1、感受《京调》欢快活泼的情绪,并分辨它的曲式结构。

2、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能区分西皮和二黄这两种唱腔。

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音乐,分辨《京调》的乐曲结构。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师生问好。

二、简单介绍京剧:

1、师:

京剧的四大行当就是生、旦、净、丑。

(出示图片)生:

男性正面形象。

(分别展现老生、小生、武生、文生、娃娃生)师:

同学们,现在请咱们班的男生跟着老师来学学小生的简单动作。

师:

同学们表现的不错,接下来我们来了解旦。

旦:

女性正面形象。

分青衣、花旦、武旦和老旦。

师:

(分别出示图片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角色)请女同学来学学花旦的动作,我们也来做一回花旦吧!

师:

同学们的动作真漂亮,像极了真正的花旦。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净和丑。

净:

性格鲜明的男性人物。

(出示图片)丑:

滑稽、幽默、机敏、活跃的人物。

(出示图片)师:

了解了京剧的四大行当,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小曲儿,请大家说说这段小曲儿中的人物是属于哪个行当的?

2、欣赏《苏三起解》问:

这段京剧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

生:

旦。

师:

嗯,完全正确,这首《苏三起解》是选自我国戏曲艺术家梅兰芳先生表演的《玉堂春》。

请同学们一起再来听一遍,请大家听听他在唱时用的是真嗓子还是假嗓子?

三、欣赏《京调》

1、聆听《京调》第一主题师:

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什么?

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

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竹笛,情绪是欢快的。

师:

同学们的感受都是正确的,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引子,它运用了京剧“过门”的曲调,首先渲染了京剧音乐的气氛。

引子过后由笛子吹出了清脆明亮的旋律,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京剧唱腔,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但它到底哪里与刚才我们听的《苏三起解》有联系呢?

生:

回答师:

真厉害!

原来它们的音调是一样的。

(如果答不上,老师唱《京调》的第一主题旋律。

)请同学们也来唱唱《京调》的第一主题。

(学生再次聆听第一主题)(教师出示:

第一句的曲谱,学生随教师的钢琴唱曲谱,教师提示乐曲的情绪)。

师:

这是《京调》的第一主题,按照曲子的曲式结构,我们把这第一主题叫做(板书:

引子+A)

2、聆听《京调》第二主题师:

下面请同学们来听它的第二主题。

问:

听听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在节奏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生:

节奏慢下来了,情绪变得优美,舒缓。

师:

是的,第二主题节奏舒展,旋律流畅,情绪变得优美、舒缓。

师:

(出示第二主题旋律:

请学生唱唱第二主题旋律,教师提示旋律优美,舒缓的情绪表达)。

师:

同学们唱的真好听,这是《京调》的第二主题,我们把第一主题叫做A,那么这个第二主题叫做什么呢?

B。

(板书:

引子+A+B)师:

下面老师再来考考大家的耳力,听听在接下来的音乐当中,是否还有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呢?

如果有,那么它们的顺序是怎样的?

也看看大家听音乐时是否能一起静心的欣赏!

四、师小结:

同学们,咱一起说说今天学习后的感受吧!

今天对于京剧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呢?

《撒尼少年跳月来》教学内容:

第六课演唱《撒尼少年跳月来》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欢快热烈的情感。

2、二声部合作,运用声势动作为歌曲的齐唱部分伴奏。

教学重点:

演唱二声部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

教学难点:

高、低声部的合作。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弹琴,师生共唱问好歌。

二、活动与练习:

1、发声练习1=C1=F2/4要求:

声部和谐,声音轻柔。

2、视唱练习1=A2/43/4

(1)从歌曲中摘取变拍子部分要求学生划拍视唱。

3111355516135553351661551533

(2)要求三拍子与二拍子的交替清晰。

(3)学生随琴演唱。

三、新授歌曲

1、听全曲,让学生对歌曲在情绪、力度、与节奏上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2、教师弹奏旋律,引导学生自主视唱旋律,用手中的乐器伴奏(自由的)。

(可以个别唱、小组唱、男女唱的形式)

3、学生分小组上台展示所学旋律,其他人仔细聆听,指出优缺点,更正错误;

4、分成高、低声部整体视唱旋律,用手中的乐器伴奏,情绪要求轻快活泼的。

5、用lu演唱《撒尼少年跳月来》曲谱,注意二声部和谐均衡。

要求:

声音跳跃有弹性;并能加以简单的伴奏。

6、全班随琴用lu唱旋律,加手的伴奏;

7、学习歌词,有节奏的念歌词。

分高低声部学歌词;分高低声部唱歌词,出现错误及时纠正。

8、教师伴奏,引导学生轻声学唱歌词。

9、随琴高低声部合唱歌曲,歌曲艺术处理。

10、参与表现歌曲,用声势动作为歌曲的齐唱部分伴奏。

四、小结下课《落水天》教学内容:

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七课演唱《落水天》教学目标:

1、能用方言有感情的学会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并能用竖笛吹奏其旋律。

2、能认真听赏广东音乐《旱天雷》,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乐曲的基本情绪。

3、能用对唱的形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

2、能用方言有感情的学会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

教学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