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3021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docx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福建省小

(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

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试行)

 

福建省水利厅

二○一三年十一月

前言

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适用于1、2、3级大坝,一般小型水库4级以下的坝可参照执行。

在实际工作中,各地水利部门及评价单位普遍反映,坝高15米以下的小

(2)型水库大坝参照《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编制评价报告,内容多、编制时间长、安鉴工作进度慢。

省水利厅为了适应工作需要,与《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相衔接,适当简化安全评价内容,提高可操作性,决定组织编制《福建省小

(2)型水库(坝高15米以下)大坝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

2013年5月,编制单位编制完成导则初稿;2013年6月6日,省水利厅在福州主持召开《福建省小

(2)型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征求意见稿)》评审会,厅建管处、厅项目评审中心、编制单位以及特邀专家参加评审会;2013年6月14日省水利厅以闽水建管函〔2013〕24号文向各设区市水利局征求意见;随后编制单位根据各设区市水利局反馈的意见及建议,对导则进行修编完善。

本导则根据我省小型水库的特点,按照“可以简化就简化,不宜简化则保留”的原则,保留《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中防洪标准复核、渗流安全评价及结构安全评价等主要安全性评价内容,明确和简化以下内容:

一、明确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格式、章节、附表及附图。

简化安全评价报告章节,非安全性评价的章节予以合并、简化或删减,内容相近的安全性评价章节进行合并。

二、简化地质勘察工作。

部颁导则对地质勘察的提法为“可根据需要对建筑物或坝基岩层进行补充勘探、试验或原位测试检查”,本导则改为“已有地质资料或地质构造较简单的水库,可简化地质勘察工作或由地质人员进行查勘,提出地质报告”。

三、评价内容及标准具体化。

明确各专项安全性具体分级标准和原则,明确具体的现场安全检查项目,明确工程渗流性态安全性的判断标准,明确大坝变形隐患是否危及大坝安全的判断标准等。

本导则解释单位:

福建省水利厅

本导则主编单位:

福建省大坝安全管理中心(省水利管理中心)

 

1总则

1.1为做好福建省小

(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不含15m)安全鉴定工作,规范其技术工作的内容、方法及标准,特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福建省境内坝高15m以下的小

(2)型水库大坝。

大坝工程包括永久性大坝及与其配合运用的泄洪、输水等建筑物和设备,以及影响大坝安全的近坝区岸坡。

坝高15m以上(含15m)的小

(2)型水库大坝按照SL258《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执行。

1.3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应收集相关基础资料,并对基础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

首次开展大坝安全鉴定并缺少基础资料,或运行中出现重大险情的大坝,应根据需要补充必要的钻探试验、测量等基础性工作。

1.4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应在现场安全检查与钻探试验、测量等工作基础上,根据收集的基础资料,按照现行有关规定和要求,复核工程等别、建筑物的级别与防洪标准,并按目前的工作条件、荷载及运行工况,对水库大坝防洪标准、渗流安全、结构安全等进行复核或评价。

所选取的计算参数应能代表大坝目前的真实性状。

对有安全监测资料的水库大坝,应从监测资料分析入手,了解大坝安全性状。

1.5大坝安全评价工作应参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福建省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细则》要求,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首次大坝安全鉴定应全面评价、重点突出。

后续大坝安全鉴定应重点针对运行中暴露的质量缺陷和安全问题进行专项论证,对运行状况正常和运行环境、荷载条件无明显变化的水库大坝,一般可在观测分析工作基础上引用前期大坝安全鉴定结论。

1.6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应按本导则第2章至第7章规定进行编制,将“概述”列为第一章,依次编排。

1.7根据大坝安全综合评价结论,参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规定对大坝安全状况进行分类。

对评价为“二类坝”、“三类坝”的水库大坝,应建议控制运用条件与方案;对评价为“三类坝”的,还应提出除险加固或降等、报废建议。

1.8水库大坝安全评价除应符合本导则外,也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2概述

2.1水库基本概况

简述工程地理位置、所在水系、坝址控制流域面积、水库建成时间、水库规模与各项特征值、工程等级与防洪标准、水库功能与效益及水库下游保护对象等。

2.2主要建筑物布置及结构型式

2.2.1大坝

土石坝应简述坝型、坝体结构(分区、坝坡、坝顶构造、防渗体、反滤层和过渡层、坝体排水、护坡、坝面排水等)与主要尺寸、坝基处理措施等。

混凝土、砌石坝应简述坝型、坝体布置、坝体结构与主要尺寸、坝基处理措施等。

2.2.2溢洪道

开敞式溢洪道应简述溢洪道布置、主要结构(控制段、泄槽底板、挑流鼻坎、边墙等)与主要尺寸、消能方式、消能防冲措施与尺寸等。

坝体溢流段应简述布置型式、主要结构型式(堰面曲线、闸墩型式等)与主要尺寸、消能方式、消能防冲措施与主要尺寸等。

2.2.3输水建筑物

输水建筑物应简述总体布置、进水口布置型式与主要尺寸、洞身结构与主要尺寸、进水口闸门与启闭机状况(布置、型式、主要参数等)等。

2.3水库建设过程

简述工程建设时间、工程建设程序、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及运行中发生的主要质量问题与处理措施、以往安全鉴定情况、工程改扩建或加固情况以及其中发生的主要质量问题与处理措施等。

2.4运行管理情况

1简述水库性质、主管部门、管理单位、管理人员组成、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大坝安全监测设施、主要管理设施等。

2阐述水库调度运行情况、水位控制情况、洪水调度方案、应急预案等。

3历次维修加固情况及工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2.5工程特性表(详见附录B)

2.6附图

1工程地理位置图

2工程枢纽总平面图

3大坝平面图

4大坝断面图

5溢洪道断面图

6输水建筑物断面图

3现场安全检查及工程地质勘察

3.1基本情况

简述检查日期、检查目的与任务、检查组组成情况及检查时库区水位等。

3.2现场安全检查及存在问题

现场安全检查主要对象是挡水、泄水、输水建筑物及金属结构等,主要内容应含括涉及渗流稳定和影响结构安全的有关项目。

通过直观检查或辅以简单测量、测试,对工程表面和异常现象进行检查;通过与管理人员座谈,了解、核实运行中工程存在的问题。

土石坝现场安全检查项目和内容可参照附录C.2《土石坝现场安全检查项目内容表》要求进行。

混凝土坝、砌石坝现场安全检查项目和内容可参照附录C.3《混凝土坝、砌石坝现场安全检查项目内容表》要求进行。

特殊或混合坝型可参照上述要求进行。

3.3工程地质

3.3.1概述

概述已有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简述本阶段勘察工作内容及完成的主要勘察工作量;说明引用地质资料的来源及分析引用资料的可靠性、代表性。

已有地质资料或地质构造较简单的水库,可简化地质勘察工作或由地质人员进行查勘,提出地质报告。

3.3.2简述坝址区域地质情况。

3.3.3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提出大坝、溢洪道、输水建筑物工程质量评价;阐述大坝、溢洪道、输水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意见,提出抗滑稳定分析、渗流分析、结构强度分析等相应的地质参数建议值。

3.3.4简述近坝库岸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意见。

3.4结论

与历次检查结果(如有)对比分析,综述涉及渗流稳定和影响结构安全的结论要点;综述主要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与结论,提出相关地质建议。

3.5现场安全检查表

3.6附工程地质图

3.7附现场检查照片

4防洪标准复核

4.1基本资料

简述工程所在流域(或附近流域)水文测站分布、引用测站资料整编情况等;明确坝址控制流域面积(含外流域引水)、河道参数等水文参数。

4.2洪水标准复核

复核水库大坝洪水标准及工程等别。

4.3设计洪水

4.3.1说明设计暴雨的分析方法,明确设计暴雨的计算参数,提出设计暴雨成果。

设计暴雨的计算可根据水库附近的雨量站资料推求或根据福建省最新水文图集雨量资料推求。

4.3.2说明产、汇流计算方法,可采用推理公式法、华东地区特小流域推理公式法及水文比拟法等方法推求设计洪峰流量;提出设计洪峰、设计洪水总量及设计洪水过程线等计算成果。

4.3.3与原设计洪水成果和以往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或除险加固设计洪水复核成果进行比较;对设计洪水成果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4.4调洪计算

复核水位~库容曲线及水位~泄量曲线,明确调洪计算起调水位、调度原则及调洪演算方法,提出调洪计算成果。

4.5水库抗洪能力复核

4.5.1复核风浪要素及波浪爬高,提出坝顶高程计算成果,分析坝顶(含防渗体)高程是否满足要求;与原设计坝顶高程和以往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或除险加固设计坝顶高程成果进行比较,对坝顶高程(含防渗体)复核成果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4.5.2推求溢洪道水面线,提出溢洪道边墙顶高程计算成果,分析溢洪道边墙顶高程是否满足要求;复核溢洪道消能防冲设施,分析消能防冲设施是否满足要求。

4.6结论

利用4.5节的定性、定量判别结果,并结合实际防御洪水情况作全面、具体分析,对大坝防洪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的分级原则如下:

1大坝坝顶高程或防浪墙顶高程以及防渗体顶高程满足规范要求,溢洪道边墙顶高程及消能防冲满足规范要求,防洪安全性评为“A”级。

2大坝坝顶高程或防浪墙顶高程以及防渗体顶高程满足规范要求,但溢洪道边墙顶高程或溢洪道消能防冲不满足规范要求,防洪安全性评为“B”级。

3大坝坝顶高程或防浪墙顶高程以及防渗体顶高程不满足规范要求,水库运行期曾出现过漫顶,防洪安全性评为“C”级。

4.7附图

1流域水系图

2设计洪水过程线图

3水库水位容积曲线图

4水库水位与泄水建筑物泄水能力关系曲线图

5渗流安全评价

5.1原设计施工的渗流控制措施评价

复核工程的防渗与反滤排水设施是否完善,复核工程渗流控制措施设计、施工(含基础处理)是否满足现行有关规范要求。

5.2工程运行中的渗流表现

调查工程运行中发生过何种渗流异常现象,检查工程渗流状态,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可能产生的危害,分析工程渗流性态安全性,判断是否影响大坝安全。

如发现下列情况之一,可认为大坝的渗流性态不安全或存在严重渗流隐患:

1渗漏量在相同条件下不断增大;渗漏水出现浑浊或可疑物质;出水位置升高或移动等。

2土石坝上游坝坡塌陷,下游坝坡散浸,且湿软范围不断扩大;坝趾区严重冒水翻砂、松软隆起或塌陷;库内出现漩涡漏水、铺盖产生严重塌坑或裂缝。

3坝体与两坝端岸坡、输水洞(涵管)等接合部严重漏水,输水涵洞(管)断裂或管壁漏水严重,附近坝面塌陷,渗水浑浊,已引起大坝渗透变形。

4渗流压力和渗流量同时增大,或者突然改变其与库水位的既往关系,在相同条件下显著增大。

5.3工程渗流安全性态的分析与评价

5.3.1土石坝渗流安全性态的分析与评价

说明渗流稳定计算的方法,明确渗流稳定计算的参数及工况,提出渗流稳定计算成果;分析坝体的防渗性能、渗流比降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判断坝体的渗流性态是否安全;分析坝基有无渗流异常,判断坝基的渗流性态是否安全;分析输水涵洞(管)外围结合带有无接触冲刷等渗透稳定问题。

5.3.2混凝土坝、砌石坝渗流安全性态的分析与评价

分析坝体、坝基、坝肩有无渗流异常,判断大坝的渗流性态是否安全;分析输水涵洞(管)外围结合带有无接触冲刷等渗透稳定问题。

5.4结论

利用5.1~5.3节的定性、定量判别结果,并结合实际渗流情况作全面、具体分析,对大坝渗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的分级原则如下:

1当工程防渗和反滤排水设施完善,设计与施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大坝渗透压力与渗流量变化规律正常,坝体浸润线低于设计值;渗流稳定计算的渗流比降小于允许值;运行中无渗流异常征兆时,可认为该工程的渗流性态是安全的,评为“A”级。

2当工程防渗和反滤排水设施较为完善;大坝渗透压力与渗流量变化规律基本正常,坝体浸润线未超过设计值;运行中虽出现局部渗流异常,但尚不影响大坝安全时,可认为该工程的渗流性态基本安全,评为“B”级。

3当工程防渗和反滤排水设施不完善或存在严重质量缺陷;大坝渗透压力与渗流量变化改变既往规律,在相同条件下显著增大,或渗流出逸点高于反滤排水设施顶高程,或渗流稳定计算的渗流比降大于允许值;工程已出现严重渗流异常现象时,可认为该工程的渗流性态不安全,评为“C”级。

5.5渗流稳定计算附图

6结构安全评价

6.1土石坝结构安全评价

6.1.1变形分析

分析大坝总体变形性状及坝体沉降是否稳定;分析坝体是否产生危及大坝安全的变形。

有变形监测资料的水库,应进行大坝变形监测评价。

如发现下列情况之一,可认为大坝存在变形隐患,但未危及大坝安全:

1大坝沉降稳定,存在裂缝,但深度较浅、开度不大;

2坝体有局部不正常变形或沉陷;

3大坝存在一定范围白蚁危害,但未形成贯穿性蚁道洞穴。

如发现下列情况之一,可认为大坝产生危及大坝安全的变形:

1大坝沉降未稳定,存在严重裂缝、沉降、位移等危及大坝安全的变形;

2大坝曾出现过大面积滑坡,或管涌(流土),或跌窝,或穿箱漏,仅作简单应急处理,不能正常蓄水;

3大坝存在白蚁蚁穴、其他动物洞穴等贯通性洞穴,已影响正常蓄水。

6.1.2大坝稳定复核计算

说明大坝抗滑稳定计算的方法,明确抗滑稳定计算的参数及工况,提出抗滑稳定计算成果,分析大坝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6.2混凝土坝、砌石坝结构安全评价

6.2.1通过现场检查或观察,分析大坝结构安全性。

如发现下列情况之一,可认为大坝结构不安全或存在隐患:

1坝体表面或孔洞、泄水管道等削弱部位以及隔墩等个别部位出现对结构安全有危害的裂缝;

2大坝坝体混凝土或砌体砂浆出现严重腐蚀现象;

3在坝体表面或坝体内出现混凝土受压破碎现象;

4坝体沿坝基面发生明显的位移或坝身明显倾斜;

5坝基下游出现隆起现象或两岸支撑山体发生明显位移;

6坝基或拱坝拱座、支墩坝的支墩发生明显变形或位移;

7坝基或拱坝拱座中的断层两侧出现明显相对位移;

8坝基或两岸支撑山体突然出现大量渗水或涌水现象;

9溢流坝泄流时,坝体发生共振;

10大坝截流堵口、底孔存在明显安全问题。

6.2.2大坝强度分析及抗滑稳定计算

说明大坝强度分析及抗滑稳定计算的方法,明确强度分析及抗滑稳定计算的参数及工况,提出强度分析及抗滑稳定计算成果,分析计算成果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6.3其他建筑物结构安全复核

6.3.1通过现场检查或观察,分析影响大坝安全的溢洪道、输水建筑物以及挡土建筑物(翼墙、挡土墙等)等其他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

6.3.2翼墙、挡土墙等挡土建筑物强度分析及稳定复核计算

说明挡土建筑物强度分析及稳定复核计算的方法,明确挡土建筑物强度分析及稳定复核计算的参数及工况,提出挡土建筑物强度分析及稳定复核计算成果,分析计算成果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6.4近坝库岸稳定性分析

阐述近坝(近溢洪道)库岸状况,分析近坝库岸稳定性,判断是否危及大坝安全。

6.5金属结构安全复核

阐述金属结构的运行状态,分析金属结构的安全性,判断闸门、启闭机能否满足工程运行要求的。

6.6结论

利用6.1~6.5节的定性、定量判别结果,并结合大坝实际结构状况作全面、具体分析,对大坝结构安全进行综合评价。

大坝结构安全综合评价的分级原则如下:

1当土石坝抗滑稳定满足规范要求(或混凝土坝、砌石坝强度及稳定满足规范要求);大坝及影响大坝安全的建筑物无异常变形现象;近坝库岸稳定,可认为大坝结构安全,评为“A”级。

2当大坝整体稳定满足规范要求;大坝及影响大坝安全的建筑物存在的局部强度不足或异常变形尚不危及大坝安全;近坝库岸整体稳定;金属结构不能满足工程运行要求尚不危及大坝防洪安全,可认为该大坝结构基本安全,评为“B”级。

3当土石坝抗滑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或混凝土坝、砌石坝强度及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或大坝存在危及安全的变形;或影响大坝安全的建筑物的强度与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或近坝库岸不稳定;或泄洪建筑物金属结构不能满足工程运行要求,且危及大坝防洪安全,可认为大坝结构不安全,评为“C”级。

6.7结构安全计算附图

7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7.1大坝安全综合评价结论

7.1.1综述各专项安全鉴定结论要点。

7.1.2综合各专项安全性级别进行大坝安全分类。

安全性级别均达到“A”级的,为一类坝;安全性级别均达到“A”级和“B”级的,为二类坝;安全性级别中有一项以上(含一项)是“C”级的,为三类坝。

7.1.3附《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表》。

大坝安全评价表

序号

项目

等级

备注

A

B

C

1

防洪标准复核

2

渗流安全评价

3

结构安全评价

4

综合评定

7.2建议

结合大坝安全综合评价结论,对大坝运行管理及下阶段工作提出建议。

附录A:

相关规范

(1)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建管〔2003〕271号

(2)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

(3)防洪标准GB50201-94

(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5)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

(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

(7)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

(8)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SL345-2007

(9)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11)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SL210—98

(12)混凝土坝养护修理规程SL230—98

(13)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551-2012

(14)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

(15)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

(16)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SL189-96

(17)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18)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

(19)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L282-2003

(20)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2006

(21)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

(22)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

(23)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

(24)水利水电工程进水口设计规范SL285-2003

(25)水利水电启闭机设计规范SL41-2011

(26)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L281—2003

(2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

(28)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DL/T5013—95

(29)水工钢闸门及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DL/T835-2003

(30)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31)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04—2002

(32)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GB/T14173-2008

(33)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381-2007

(34)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96

(35)其他相关规程规范

附录B:

工程特性表

水库名称

设计

重现期

管理机构名称

洪峰流量

m3/s

主管部门

校核

重现期

所在地点

洪峰流量

m3/s

所在河流

死水位

m

开工日期

年月

正常蓄水位

m

竣(完)工日期

年月

设计洪水位

m

坝址以上集水面积

km2

校核洪水位

m

主河道长

km

总库容

万m3

河道坡降

调洪库容

万m3

水库调节性

调节

兴利库容

万m3

所在地多年平均降水量

mm

死库容

万m3

设防地震烈度

坝型

高程基准面

坝顶高程

m

防洪

保护人口

万人

最大坝高

m

保护对象

坝顶长度

m

灌溉

设计灌溉面积

坝顶宽度

m

有效灌溉面积

坝基防渗型式

供水

t/日

型式

发电装机

KW

堰顶高程

m

设计

重现期

堰顶净宽

m

洪峰流量

m3/s

最大泄量

m3/s

校核

重现期

闸门型式

洪峰流量

m3/s

启闭设备

死水位

m

消能型式

正常蓄水位

m

型式

设计洪水位

m

断面尺寸

m

校核洪水位

m

进水口高程

总库容

万m3

最大泄量

m3/s

其中

调洪库容

万m3

闸门型式

兴利库容

万m3

启闭设备

死库容

万m3

大坝安全鉴定结论

附录C大坝现场安全检查表

C.1水库现场安全检查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描述

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

水库防洪保护对象

检查时间

天气

检查时库水位(m)

检查时库容(m3)

检查人员

现场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C.2土石坝现场安全检查项目内容

安全检查部位

内容与情况

坝体

坝  顶

有无裂缝,异常变形,积水或植物滋生现象等。

防浪墙

有无开裂、挤碎、架空、错断、倾斜等情况。

迎水面

有无裂缝、剥落、滑动、隆起、塌坑,冲刷或植物滋生等;近坝水面有无冒泡、变浑或漩涡等异常现象。

背水面

有无裂缝、剥落、滑动、隆起、塌坑、雨淋沟、散浸、冒水、渗水坑或流土、管涌等现象;草皮护坡植被是否完好;有无蚁穴、兽洞等隐患。

坝脚

有无冒水、渗水坑或流土、管涌等现象;排水系统是否通畅;坝址滤水,减压井(或沟)等导渗降压设施有无异常。

坝基

坝肩

近坝区

坝  基

基础排水设施的工况是否正常;渗透水的水量、颜色、气味及浑浊度、酸碱度、温度有无变化。

坝肩及结合部

坝体与岸坡连接处有无裂缝、错动、渗水等现象;两岸坝端区有无裂缝、滑动、崩塌、溶蚀、隆起、塌坑异常渗水;坝端区有无蚁穴、兽洞等。

坝址近区

有无阴湿、渗水、管涌、流土或隆起等现象;排水设施是否完好。

近坝库岸

绕坝渗水是否正常;有无裂缝、滑动迹象;护坡有无隆起、塌陷或其他损坏现象。

上游铺盖

有条件时应检查有无裂缝、塌坑。

溢洪道

进水段

有无坍塌、崩岸、淤堵或其他阻水现象;流态是否正常。

控制段

有无渗水、裂缝、剥落、冲刷、磨损、空蚀等现象;伸缩缝、排水孔是否完好。

泄槽

有无渗水、裂缝、剥落、冲刷、磨损、空蚀等现象;伸缩缝、排水孔是否完好。

消能设施

有无冲刷或砂石、杂物堆积等现象。

输水建筑物

放水涵管(洞)

结构类型;洞壁有无裂缝、空蚀、渗水、崩塌等损坏现象;洞身伸缩缝、排水孔是否正常。

出口

放水期水流形态、流量是否正常;停水期是否有渗漏水;洞周是否有渗水。

消能设施

有无冲刷或砂石、杂物堆积等现象。

闸门、启闭机

闸门能否正常;启闭设备能否应急启动工作;金属结构防腐及锈蚀情况;电气控制设备、正常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