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3063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docx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习3

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PMC)的组成

(1)基体

热固性基体(thermosettingmatrix):

i)熔体或溶液粘度低,易于浸渍与浸润,成型工艺性好

ii)交联固化后成网状结构,尺寸稳定性好耐热性好,但性脆

iii)制备过程伴有复杂化学反应

热塑性基体(thermoplasticmatrix):

i)熔体粘度大,浸渍与浸润困难,需较高温度和压力下成型,工艺性差

ii)线性分子结构,抗蠕变和尺寸稳定性差,但韧性好

iii)制备过程中伴有聚集态结构转变及取向、结晶等物理现象

(2)增强体

主要有碳纤、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硼纤维等

由于树脂基体与增强体相容性、浸润性较差,增强体多经过表面处理与表面改性,以及浸润剂、偶联剂和涂复层的使用,使其组成复杂化。

2.复合材料的结构(structureofcomposites)

①   无规分散(弥散)增强结构(含颗粒、晶须、

短纤维)(randomlyoriented)

②   连续长纤维单向增强结构(单向板)(aligned)

③   层合(板)结构(二维织布或连续纤维铺层,每层

︒θ不同)

④   三维编织体增强结构

⑤   夹层结构(sandwichstructure)

⑥   混杂结构(hybridstructure)

3.复合材料的界面

1)界面现象:

①表面吸附作用与浸润

②扩散与粘结(含界面互穿网络结构)

③界面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范氏力和化学键合力)

2).复合材料的界面形成过程

PMC、MMC、CMC等复合材料体系对界面要求各不相同,它们的成型加工方法与工艺差别很大,各有特点,使复合材料界面形成过程十分复杂,理论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增强体表面预处理或改性阶段。

i)界面设计与控制的重要手段

ii)改性层成为最终界面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iii)为第二阶段作准备

(2)第二阶段:

增强体与基体在一组份为液态(或粘流态)时的接触与浸润过程

i)  接触—吸附与浸润—交互扩散—化学结合或物理结合。

化学结合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浸润过程

ii)界面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

(3)第三阶段:

液态(或粘流态)组分的固化过程,即凝固或化学反应

i)界面的固定(亚稳态、非平衡态)

ii)界面的稳定(稳态、平衡态)

在复合材料界面形成过程中涉及:

i)界面间的相互置换:

如,润湿过程是一个固-液界面置换固-气表面的过程

ii)  界面间的相互转化:

如,固化过程是固-液界面向固-固界面转化的过程后处理过程:

固-固界面自身完善与平衡的过程

3)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与性能特点

i)非单分子层,其组成、结构形态、形貌十分复杂、形式多样。

界面区至少包括:

基体表面层、增强体表面层、基体/增强体界面层三个部分

ii) 具有一定厚度的界面相(层),其组成、结构、性能随厚度方向变化而变化,具有“梯度”材料的性能特征

iii) 界面的比表面积或界面相的体积分数很大(尤其是纳米复合材料)界面效应显著:

复合材料复合效应产生的根源

iv) 界面缺陷形式多样(包括残余应力)(residualstress),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十分敏感

4)在复合材料未受外力时,界面上仍存在应力或应力分布,这就是“残余应力”。

残余应力来源:

① 增强相与基体相热膨胀系数的不匹配

② 相与相之间的弹性系数不匹配,相内的应力分布不均

③成型过程中,由高温-室温、由化学和物理变化引起的各组元体积收缩的不同,如:

基体固化、聚集态转变、晶相转变等

④层合板中,由铺层方向不同所带来的层间残余应力(层合板的翘曲)

5

流变过程中,组元间的塑性变形差异引起的流变残余应力

 5).复合材料界面破坏机制(interfacefailureofcomposites)

(1)破坏的来源

基体内、增强体内和层面层上均存在微裂纹、气孔、内应力微裂纹和缺陷按本身的规律发展,并消散能量

(2)5种破坏形式:

 i) 基体断裂ii)纤维断裂iii)纤维脱粘iv)纤维拔出(摩擦功)v)裂纹扩展与偏转

复合材料的破坏机制则是上述5种基本破坏形式的组合与综合体现的结果。

6).复合材料的界面理论(TheInterfaceTheories)

(1)界面设计与控制的概念(designandcontrolofinterlayer)

界面具有双重功能

①传递应力,需要一定界面结合强度,但不是愈高愈好

②界面破坏。

界面结合适度,界面破坏形式愈丰富,能量耗散愈多。

高的界面粘接强度,不一定带来材料整体的高强度和高韧性。

在脆性纤维-脆性基体复合体系中,强的界面结合往往导致各组元相中及相间的应力集中和脆性断裂、破坏形式单一,不涉及界面破坏,其能量耗散仅限于产生新的断裂表面。

材料易突然失效或发生灾难性破坏。

弱的界面结合强度有时能带来材料整体高的力学强度和韧性。

弱的界面结合可以发生多种界面破坏形式(如纤维拔出、脱粘、应力再分配等),从而消耗大量的外界功,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避免脆性断裂或灾难性破坏。

因此,要求界面:

①适宜的粘接强度

②最佳的界面结构和状态

③与界面相联系的理想的微观破坏机制

这就是所谓界面设计与界面控制的基本概念

4.增强材料概述

1)增强材料是复合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性能优越。

作用:

提高基体树脂的强度、硬度、模量、耐热及耐磨性、减少成型收缩率。

2)增强材料分类:

无机增强材料:

Gf、Cf、Bf、晶须、石棉、金属纤维、(Al2O3)f、SiC)f

有机增强材料:

Kevlar纤维、聚苯并双噁唑纤维、UHMPE纤维、聚酯纤维、棉、麻、纸等。

3)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用增强材料所具备的特征

1.能明显提高基体所需的某种性能(如高比强度、比模量、尺寸稳定性、耐热性等)

2.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3.与树脂有良好的浸润性,并能形成良好界面粘结

4.价廉

5.Gf:

玻璃纤维即纤维状的玻璃,结构与玻璃相同,是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类纤维。

价格便宜,拉伸强度高,防火防霉。

在纤维增强塑料(FRP)中的用量一般为20-80%,缺点是脆性大、不耐磨,易受机械损伤。

1>影响玻璃纤维强度的因素

i)直径越细,强度越高

ii)存放时间越长,强度越低(老化现象),原因是玻纤表面的微裂纹易吸附各种气体、水蒸气、易发生表面反应。

老化程度取决于玻纤对大气中水分等的稳定性。

iii>化学组成:

含K2O、PbO成分多的玻璃纤维的强度较低,见P11表2.24

iV).负荷时间:

随着玻璃纤维的负荷时间的增加,其拉伸强度降低,环境湿度较高时,更加明显,原因可能是吸附在微裂纹中的水分,在外力作用下,使微裂纹扩展加快,从而导致强度降低。

2>物理性能

(1).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比块玻璃高一个数量级;

直径d↘,强度↗;长度↗,强度↘。

•弹性模量:

与铝相当,为钢的1/3倍。

因密度低(~2.5),比模量高。

•断裂延伸率:

低(~3% )

(2).热学性能

•导热系数:

比块玻璃低1~2个数量级

•耐热性:

普通Na-Ca-Si玻纤<500℃;

耐热玻纤(石英,高硅氧)<1200℃

(3).  电性能

碱玻璃电绝缘性差,随温度、湿度↗,绝缘性↘。

无碱玻璃电绝缘性好。

(4).耐蚀性

纤维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差。

•无碱玻璃耐水性好。

•中碱玻璃耐酸性好。

•无碱和中碱玻纤耐碱性相近。

(3)化学性能

i)玻纤直径越小,由于玻璃纤维的比表面积大大增加,使得玻璃纤维受化学介质腐蚀的面积比玻璃大很多,耐化学介质性能越弱

ii)玻纤化学组成影响其化学性能。

SiO2含量越高,玻纤的化学稳定性越好;碱金属氧化物含量越高,玻纤化学稳定性降低。

增加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含量,能提高玻纤的耐酸性;增加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锆、氧化锌含量,能提高玻纤的耐碱性能;增加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含量,可以提高玻纤的耐水性能。

(4)Gf的生产工艺

※浸润剂作用:

使纤维柔顺,粘合集束,润滑耐磨,消除静电,防止磨损,保护纤维免受大气、水分的侵害。

常用的有:

非活性浸润剂:

淀粉石蜡乳液,在复合前须清除

活性浸润剂:

聚醋酸乙烯酯,不必清除改性有机硅类,不必清除

2>池窑法——操作稳定性好、断头飞丝少、单位能耗低

玻璃原料直接加入窑内熔融、澄清、匀化后,经漏丝板抽丝,制成各种玻纤制品。

(5)玻璃纤维及其织物的表面处理

处理原因:

玻纤表面光滑,不利于与基体相粘结

比表面积大,易吸水影响稳定性

较脆、不耐磨,纤维之间摩擦系数大,不利于纺织

处理目的:

使玻纤与基体形成良好的界面粘结,利于纺织(集束、润滑、除静电)

处理意义:

i)是提高玻璃钢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ii)改善了玻纤及其织物的性能,增强了玻纤与基体的界面粘结

iii)改善了玻纤的界面状态(防止水分子及其它有害物质侵入、减少或消除界面弱点)

玻纤表面处理分为:

单丝表面处理:

涂覆一层浸润剂(保护膜),目的是润滑,以保护纤维免受大气、水分的侵害。

常用淀粉和石蜡乳剂处理。

此类处理剂在纤维及其织物的表面处理前应除去(洗涤法、烧灼法)

纤维及其织物的表面处理:

采用偶联剂,目的是使纤维和织物

与树脂良好粘结

目前所用的偶联剂主要有三大类:

硅烷类.有机铬类.钛酸酯类

6.表面处理剂

1>、硅烷偶联剂——品种多,效果显著

通式:

RnSiX4-n

R:

有机基团,含有可与树脂作用形成化学键的活性基团,

如:

碳-碳双键、环氧基团、胺基、硫氢基等。

X:

易水解基团。

如:

甲氧基、乙氧基等。

水解后与玻纤表面

作用。

X的种类和数量对偶联剂的水解、缩合速度、与玻纤

的偶联效果、纤维与界面的结合特性影响很大。

偶合机理:

i)分子间脱水,形成-Si-O-Si-在玻纤表面形成copolymer薄膜层,保护玻纤表面

ii)与玻纤表面作用,形成-Si-O-Si-使偶联剂与玻纤表面牢固结合,在玻纤表面形成-Si-R有机硅单分子层、多分子层

iii)此外还有物理吸附引起的沉淀层

iv)R与树脂作用机理

R不同,与之反应的树脂基体的活性基团不同,如R为CH2=CH—的硅烷偶联剂对丙烯酸树脂有特效

2>、有机铬类偶联剂

i)最常用的是Volan(沃兰),R为

ii)偶联机理与硅烷偶联剂相同

3>、新品种偶联剂

i)耐高温硅烷偶联剂(用于耐高温树脂如聚苯并咪唑PBI、聚

酰亚胺PI)

——耐高温偶联剂的硅原子上连接的是氰苯基、氯苯基、

甲苯基、胺苯基、羧酸苯基,而非普通硅烷偶联剂的脂肪

族官能团。

ii)过氧化物类偶联剂

——偶联作用是通过过氧化物的热裂解而非基团水解。

偶联作用不局限于纤维增强塑料,而是适应于一大类相似或不相似物质间的偶联。

7.玻纤的表面处理方法:

I>后处理法——普遍使用

——凡是在制备玻纤时使用了纺织型浸润剂的玻纤制品,在用于制作玻璃钢之前,都采用此法

玻纤或织物洗涤(或烧灼)以除去纺织型浸润剂

处理剂溶液浸渍(内含偶联剂)水洗烘干

纤维或织物被覆一层偶联剂

ii>前处理法

在浸润剂中加入偶联剂,使之既能满足拉丝、退并、纺织各道工序的要求,又不妨碍树脂基体对玻纤的浸润与粘结。

iii>迁移法

——偶联剂加在树脂胶液中,玻纤及织物在浸胶时,偶联剂布施于玻纤及织物上。

8.芳纶纤维

1>结构:

i)分子对称性高,定向程度及结晶度高

Ii)力学性能各向异性(轴向是化学键,横向是氢键)

Iii)刚性分子链难以旋转,不能折叠,呈棒状结构,纤维模量高

iv)强度高。

(线型结构使分子堆砌密度大;分子链方向结合较强,单位体积承担的外力大

v)尺寸稳定性好

2>性能:

⑴.力学性能

•纵向拉伸强度与CF相当;密度低1.44,比强度大。

•横向强度低。

•弹性模量CF>KF>GF

•抗冲击性能很好。

⑵.热学性能

长期使用<200℃

热膨胀系数纵向为负

⑶.化学性能

耐中性化学品腐蚀,吸水率高。

强度高、模量高、韧性好、密度小、尺寸稳定性高、热稳定性好

9.Cf:

CF是聚合态的碳,是由丙烯氰等有机物经固相反应转化成的三维碳化物

通常CF是指含碳量为95%的碳纤维和含碳量为99%左右的石墨纤维

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模量高、导电、导热、膨胀系数小、自润滑、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

由于价格高,一般用于要求高强、耐高温的重要结构件,如航天航空、高档体育器材中。

分高强、高模、中模和低性能碳纤维

碳纤维是指有机纤维在惰性气氛中加热至1500摄氏度,形成的纤维状的碳材料,其含碳量为90%以上,纤维结构为延轴向排列的不完全的石墨结晶。

如果将碳纤维在2500摄氏度下进一步碳化,其含碳量大于99%,碳纤维由乱层结构向三维有序的石墨结构转化,称之为石墨纤维。

1>制备

⑴.碳化法——生产长纤维

•拉丝:

制有机长纤维

•牵伸:

规整环状结构,使其平行于轴向,提高结晶度。

•预氧化稳定:

低温,~400℃,防止热塑化。

•碳化:

1000~2000℃,保护性气氛下,有机化合物在惰性气氛中加热到1000-1500︒C时,非碳原子(氮、氢、氧等)将逐步被驱除,碳含量逐步增加,固相间发生一系列脱氢、环化、交链和缩聚等化学反应,此阶段称为脱碳过程,形成由小的乱层石墨晶体组成的碳纤维。

•石墨化:

2000~3000℃,非碳原子进一步排除,芳环平面逐步增加,排列也较规则,取向度显著提高。

乱层环结构向三维石墨结构转化,形成聚合碳结晶,并平行于轴向,此阶段称为石墨化过程。

形成的石墨纤维弹性模量大大提高。

密度、强度也增高,热膨胀系数下降。

但温度过高强度反而下降。

(2)聚丙烯氰原丝的生产

(1)聚丙烯氰原丝的生产影响因素

•原丝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

•杂质灰尘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

•聚合物的结晶度、分子取向度对纤维的影响

(2)提高原丝质量的方法

•单体纯度、纺丝液脱气、环境干净无灰尘、结晶度取向度

(3)聚丙烯氰原丝的预氧化

•预氧化的目的:

使链状聚丙烯腈分子发生交联、环化、氧化、脱氢等化学反应,放出H2O、HCN等分解产物,形成耐热的梯形结构,承受更高的碳化温度,提高碳化收率、改善力学性能

•影响聚丙烯氰原丝预氧化的主要因素:

温度、处理时间、气氛介质、牵引力

预氧化程度的控制

(1)含氧量-适量,脱氢的必要,过量发生C的氧化一般控制在8%-10%

(2)芳构化指数-随着氧化的增加,X线衍射峰变化

(3)残存氰基浓度-红外光谱残存氰基量大说明预氧化不充分)

(4)吸湿率-前后两种材料的吸湿性能的区别

(4)预氧丝的碳化

•碳化是在高纯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和一定的张力下将预氧丝加热到1000-1200摄氏度,除去其中的非碳原子。

碳化过程中发生:

交联、环化、缩聚、芳构化等反应。

•预处理和反应气氛

去除水分,水分高温下会与碳纤维反应,使之强度降低

在氮气气氛下进行,高纯氩气有利于丙烯氰脱氮,但是成本太高

•升温速度,早期认为升温速率不能太快。

后来研究证明,快速碳化也能得到高质量的碳纤维,梯度升温

(5)碳纤维的石墨化处理

•碳纤维-1000摄氏度-1500摄氏度下,石墨纤维指2000-3000,石墨纤维并不是完全的石墨结构,仅是处理温度的不同,两者统称碳纤维

•结晶增大、结晶态碳的比例增加,沿纤维轴取向也增加-模量增加、强度下降、断裂伸长变小=脆性材料

•石墨化要求在高温,短时间内完成(原因是碳纤维本身结构已经比较规整),增加压力有利于得到高质量的纤维(增加压力,减少碳蒸汽的挥发),常温纤维表面粗糙,有较多的空隙和缺陷

•气氛要求为氩气,因为2000以上,氮气与石墨反应生成氰基,氩气要经过特殊处理,防止氧气的带入

2>.Cf的性能

⑴.力学性能——高强、高模

•强度约为GF的2倍

•模量约为GF的3~5倍

•密度低1.7~2,所以比强度、比模量高。

•断裂延伸率0.5~2%

⑵.热学性能

升华温度高达3800℃,耐高温性好。

热膨胀系数小,纵向为负。

⑶.物理性能

导热、导电、自润滑。

⑷.化学性能

耐酸碱性强,高温抗氧化性差。

C纤维电极电位为正,与金属复合易引起电偶腐蚀。

CF的突出特点

i)怕打折、急转弯

Ii)价高

Iii)目前制造方面发展趋势:

向大集束方向发展以降低成本,

每束可达32万根

iv)表面惰性,与树脂粘结差

3>.CF的表面处理

处理原因:

CF是沿轴向择优取向的同质多晶,与树脂粘结差

表面呈惰性,树脂难以润湿

具有自润滑性

处理目的:

增加表面粗糙度、增加表面活性基团、提高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

处理方法:

a)氧化处理:

① 氧等离子气体的干法氧化②化学或电解进行的湿法氧化

b)非氧化处理:

① 表面沉积无定型碳②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加涂碳化硅、碳化硼、碳化铬等③ 等离子体气体聚合及共聚涂层改性

碳纤维氧化处理后:

①能改善碳纤维表面与基体的浸润性、相容性

②能在表面形成许多活性官能团,这些官能团能与树脂基体形成化学键合

非氧化处理,主要用于C/C复合、CMC、MMC复合体系

10.PBO纤维

PBO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阻燃等优异特性。

由2,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与对苯二甲酰氯反应制备。

结构与性能:

1.分子结构决定其具有突出的耐热性(Tf=650oC)、长期使用温度300oC,短期使用温度500-550oC。

2.纤维成纤时分子沿轴向高度取向,强度模量高

3.结构中的-C=N-双键使之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极限氧指数在

有机纤维中最高,达68

4.耐稀释性能好,耐有机溶剂、耐碱性好,但不耐酸,耐光性

1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

UHMW-PE是以超高分子量PE为原料,采用凝胶纺丝法-超倍拉伸技术制得。

高压低密度,低压高密度

强度和模量的理论值

UHMW-PE具有高模量、高耐磨性、高韧性和优良的自润滑性。

突出性能是耐磨性(在聚合物中最高)、耐冲击性、优异的介电性能、耐化学性能

1>纤维达到高性能化的关键因素:

1分子量,提高分子量,分子链间缠结结点密度适中

2非晶区的缠结分子含量-对应的非缠结分子

3晶区折叠链的含量-对应的伸直分子链的含量

4非晶区和结晶区的分布。

要求分布均匀

2>凝胶纺丝

3>影响最大拉伸倍数λmax的因素

1凝胶液浓度-过低和过高均不可,要求适中

2UHMW-PE相对分子量。

λmax∝Mw0.5

3UHMW-PE相对分子量分布。

分布愈窄,λmax越大。

4拉伸温度-高温有利于提高λmax

4>超倍拉伸技术:

使晶区的折叠链逐渐伸展成伸直链非晶区的大分子逐渐拉直

拉伸过程的三个阶段:

拉伸初期(肩颈拉伸阶段):

T=90-133oC,拉伸倍数<15,折叠链片晶和微纤的拉伸

拉伸中期(均匀拉伸阶段):

T=143-145oC,拉伸倍数提高,折叠链片晶融化,分离的微纤聚集

拉伸后期:

T>143oC,微纤分裂、片晶解体,在拉应力作用下,晶区分子链重排成伸直链,非晶区分子被拉直

要提高纤维的强度和模量,必须提高拉伸倍数

12.M5(PIPD)纤维

由四氨基吡啶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聚合成M5聚合物,再通过液晶纺丝技术制成纤维

聚2,5-二羟基-1,4-苯-吡啶并二咪唑

具有与PBO纤维相似的刚性分子结构,分子间还具有很强的氢键。

M5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i)高刚性、高耐热性(Tf=650oC,与PBO接近)

Ii)结构中的-C=N-双键使之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优于芳纶,极限氧指数在59

Iii)分子间和分子内形成大量氢键,使纤维轴向强度与PBO相当,横向强度和模量(层间剪切强度和模量)在有机纤维中最高

Iv)与树脂间有优良的粘结性,制备复合材料时无需表面处理,对紫外

光稳定、不导电、耐腐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