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35297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docx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1、总论

(一)、项目背景及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

2、项目背景

从2002年开始,我国汽车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发展令世界注目。

2006年,国内的汽车产量达到728万辆,首次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增幅为27.5%,国内外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正步入结构调整期,产业总体走势趋稳,阶段性的快速增长将让位于长期稳定增长。

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汽车产业的增幅将保持在10%-15%左右,轿车的增长速度将高于平均增长速度,增幅将达到20%左右,到2010年,国内汽车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在未来5~10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增长最快的国际汽车市场。

随着全国汽车行业开始走出2004年下半年以来的低速徘徊状态,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有效促成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体转暖,需求得到了刺激,市场保持较好增长。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完成工业总产值5397.05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34.35%;汽车零部件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272.35亿元,同比增长34.71%。

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10年,世界汽车产吕贸易总额将达到14.2万亿美元,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及国外知名汽车企业国际化采购模式的形成,低成本生产国尤其是中国汽车零售部件需求量将会更大,产业的发展速度将会更快。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对车载空调的需求量也在急剧增加,出现了目前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要求车载空调机的制造厂具有更高的加工和制造能力。

同时国家制定了较多相关鼓励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也为车载空调机加工企业的发展创造一次难得的机遇。

因此,和龙双昊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提出600万套/年汽车空调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建设项目,利用当地招商的优惠政策,建设汽车空调部件精加工生产基地,推进企业生产能力扩张的进程,全面实现公司的产业升级。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拓宽和龙双昊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的和产加工和经营领域,提高了公司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新的效益增长点。

另外,由于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进一步带动企业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

3、项日拟建地点

本项目厂址位于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工业集中区起步区B-2片,占地3.5万平方米,厂区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周围环境状况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的建设需要。

4、建设规模与目标

(1)建设规模

本项目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原材料供应情况、当地的建厂条件、采用设备的生产能力以及配套资金状况,确定建设规模为年产600万套汽车空调关键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

(2)产品方案

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600万套/年

5、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1)投资规模及构成

该项目部投资11409.6万元。

其中:

建设投资9087.6万元;建设期利息200.7万元;流动资金2121.3万元。

(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1409.6万元。

企业申请贷款解决6645.1万元,其余4764.5万元由企业自筹解决。

(3)效益情况

项目正常生产年平均利润3005.5万元;投资利润率26.3%;投资利税率37.0%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

万套/年

600

2

产品方案

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

万套/年

600

3

总投资

万元

11409.6

建设投资

万元

9087.6

建设期利息

万元

200.7

流动资金

万元

2121.3

4

投资指标

百元销售收入占流动资金

元/百元

14.1

5

全厂定员总计

600

工人

406

技术人员

90

管理人员

16

工作人员

76

服务性人员

12

6

全年生产天数

7

主要原料、燃料消耗

铝棒

吨/年

1500

铝板

吨/年

500

分子筛

吨/年

600

视液镜

万个/年

200

包装材料

吨/年

40

吨/年

16800

万kWh/年

561.6

8

年销售收入

万元

14700

平均

9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89.8

平均

10

增值税

万元

1123

平均

11

年总成本

万元

10481.7

平均

12

利润总额

万元

3005.5

平均

13

所得税

万元

751.4

平均

14

税后利润

万元

2254.1

平均

15

投资利润率

%

26.3

16

投资利税率

%

37

17

营业收入利税率

%

28.7

18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

47.3

19

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

%

26.9

税后

20

投资回收期

4.7

税后

(二)、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企业名称:

和龙双昊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徐敏武

“和龙双昊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是和龙市政府招商引资企业,成立于2008年8月,其前身是“天津双昊车用空调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汽车空调关键部件——贮液干燥器和过冷器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劳动密集型的企业。

在天津,经过5年多的拼搏努力,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排名列国内同行业前三甲。

和龙双昊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地址在和龙市工业集中区起步区B-2片,开工建设日期为2008年6月,投产日期为2009年1月,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建设规模为年产600万个贮液干燥器和过冷器,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法定代表人徐敏武,企业用人600人左右,其中技术工人120人。

2008年10月份主体厂房竣工后开始试生产,2009年起正式投产,年产贮液干燥器和过冷器600万个,年产值18000万元、税金625万元、利润1875万元,对和龙市工业提速增效、产业结构调整、科技链条延伸和社会经济发展都会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该公司现有国内最先进的生产加工和检验设备,如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液压机、冲床、数控触摸屏编程氩弧焊机、专用清洗机、超声波清洗机、八工位氦充气回收检漏系统、悬挂链、输送带,贮液干燥器试验台、过冷器盐雾试验台、交变压力试验台、流阻试验台、震动试验台、金属探伤仪、分析天平、显微镜等。

该公司利用铝棒合金和铝板合金作原料,采取一体同心和一体偏心冷挤成型技术,自行设计、加工和生产贮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废弃了原来用铁皮做原料加工生产贮液干燥器的落后工艺和生产方式,避免了防蚀喷漆带来的环境污染,使得新产品设计严谨,结构合理,工艺简单,技术密集、质量可靠,体积小、重量轻、外表美观,节约了原材料,减少了加工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设备损耗,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运输成本,便于安装和维修,延长了使用寿命。

特别是新型过冷器的推广使用,与贮液干燥器相比,减少了单独安装保护支架和用管路连接的费用,使得整体成本降低了70%。

该公司贮液干燥器的设计制造水平具有国际水平,过冷器设计制造技术属国际领先,其泄露量3g/年,耐压性>16Mpa,耐压力交变达到180000次,技术指标列国内同行业前茅。

该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如新型实用设计专利“贮液干燥器”(专利号:

ZL200620151800.4)、实用新型专利“过冷器同心筒体”(专利号:

ZL200720097945.5)、实用新型“过冷器偏心筒体”(专利号:

200720097944.0)、外观设计专利“贮液器封盖”(专利号:

ZL200630168431.5)和外观设计专利“封盖”(专利号:

ZL200630303040.X),涉及A、B、C、D、L五大系列150多个品种。

该公司生产所需要的工装全部自行设计,自己制作,技术属独家所有,共有五大类150多个品种的成套模具,其中80%的模具研制技术已经和正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有专门科研人员,能够按照生产需要和产品型号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加工制作各种成套工装和模具,为公司正常生产和研发新产品,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以面对多个行业和领域,开展技术协作,进行委托加工,将公司的专利技术大范围推广和利用。

该公司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和技术中心,有120人的专门人才队伍,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国家级审计师2人,技师和高级技师116人;对新产品的设计品位高、质量好、速度快,在10-30天之内,就可以完成一款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工作。

目前,每天都在做新产品的试样研发工作,随时可以针对各种类型汽车贮液干燥器和过冷器的变化需求,作出实质性的技术补充、修改、调整、完善和再创新。

该公司生产的贮液干燥器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主要安装在冷凝器和膨胀阀之间,作用是临时贮存从冷凝器中流出的液态冷媒,以便冷负荷变动或系统中有微漏时,能够及时向膨胀阀补充液态冷媒,调整供给量,保证冷媒流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同时,可防止过多的液态冷媒贮存在冷凝器里,使冷凝器的传热面积减少而降低散热效率。

还可以滤除冷媒中的杂质,吸收其中的水分,防止制冷系统管路脏堵和冰塞,保证制冷系统正常工作。

该公司生产的过冷器是在贮液干燥基础上改进的新产品,工作原理与贮液干燥器基本相同,优点是直接与冷凝器用焊接法连接,减少了贮液干燥器单独稳定保护和用管路相连接的费用,其过冷保护作用极其显著,其中的分子筛还可更新使用,在生产、安装和使用上,可节约成本70%,是目前汽车空调行业求之不得的最新产品,其产品结构、性能、外观等完全可以与西方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相媲美,不仅完全可以替代进口,节约外汇,还可对外出口,挣来外汇。

随着新型环保清洁汽车的问世、推广和使用,汽车空调生产技术将产生新的重大变革。

该公司已基本掌握了能够适应新型汽车空调制冷需要的核心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正处在研发、试制和小批量生产推广阶段,一旦成功,该项技术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领先全球,给国家和民族汽车工业带来丰厚的收益。

随着世界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到2010年,全球汽车,包括个人用车、商务用车和公务用车,总保有量将突破10亿辆。

作为汽车消耗品,汽车空调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每车每两年需要更换一次。

为此,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的国际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年产汽车将突破1000万辆。

公司利用独家专利技术,生产贮液干燥器和过冷器,用3年左右的时间占领市场,实现国产化,实现效益最大化。

为此,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在国内的市场商机也非常巨大。

该公司在贮液干燥器和过冷器研发方面的能力日益提高,制造技术不断增强,产品产量稳中有升,产品质量放心可靠,订单数量不断增加,销售渠道不断拓宽,管理措施不断完善,公司声誉不断提升,在一个时期内具有无可比拟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优势,其600万个贮液干燥器和过冷器生产能力,将占领国内60%的市场份额,其发展前景十分诱人。

该项目科技含量高,建设速度快,经济效益好;公司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和独家专有的系列模具和工装设计生产能力,对正常生产具有有效地保障作用;项目建设地点环境良好,附近没有污染企业和居民住户,不会对企业产生影响和干扰;企业本身不产生污染,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周边交通条件优越,运输渠道畅通,原料来源充足,价格合理,产品成本容易控制;生产过程工艺简单,加工工时少,节约原材料,劳动强度低;产品本身体积小,重量轻,外表美观,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1)该项目建设可以填补和龙市、州内乃至全省没有汽车空调贮液干燥器和过冷器生产项目的空白。

(2)该项目建设发展,可以拉长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和龙市乃至周边地区的科学技术进步。

(3)该项目建设,可以留住本地人才,为本地科技人才成长提供发展空间,为创建更多更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做出人才储备。

(4)该项目建设,其专利产品可以打破国外同类产品的垄断局面,大范围实现贮液干燥器和过冷器国产化,不仅节约外汇,还可挣来外汇。

(5)该项目建设能够吸纳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

(6)该项目建设对和龙市工业提速增效、产业结构调整、科技链条延伸和社会经济发展会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7)该项目建设会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发展空间,为国家增光,为民族添彩,为家乡人民谋福利。

二、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和市场分析

(一)、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分析

近几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推进国家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

本项目属于汽车行业,符合国务院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以及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产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投资方向中所确定的重点领域、重点产品以及重点应用技术,同时符合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行业准入条件。

(二)、市场分析

1、产品市场供应预测

2007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904万辆,增加了22.9%,成为世界汽车第三大生产国。

2008年我国汽车产量将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

汽车厂家产销两旺、市场需求快速提升、产量国际排名逐年靠前,都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处于高速增长期。

但透过繁荣的表象,一些专家却对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不足、国家战略缺失的问题表示出担忧。

尽管国内目前有3000多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但2000年至2007年,我国汽车配件进口金额却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这表明我国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产业发展落后,产业配套能力较低。

由于自主创新不足,技术含量不高,低端产品占市场主导地位。

我国汽车进出口比例严重失衡:

轿车进口平均单价2.82万美元,出口仅0.9万美元;货车进口平均单价5万美元,出口仅0.52万美元。

但也应该看到经过50多年的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在整车引进和国产化生产的双重推动下,建立了大批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并相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造,产品技术水平呈现不断提升,开发设计能力逐步提高,中国加入WTO后,汽车工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整车企业汽车适应性改进开发和新产品推出不断加快的带动下,对零部件企业参与整车企业产品同步开发,满足整车厂适应性开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

世界汽车零部件大公司德尔福、伟世通、博世等企业纷纷在国内建立研发中心,启动本土研发能力建设。

2005年12月,德尔福公司宣布在上海投资建设德尔福中国科技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将为全球客户研发汽车零售部件,同时为中国本地及外资汽车制造商提供应用系统工程支持。

博世公司也将在苏州筹建一个大型技术中心。

这些研发中心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我国的汽车空调业起步较晚,比起发达国家要晚了半个世纪。

1983年才开始有少数企业从国外引进技术和生产设备。

由于当时都看到了汽车空调的广阔前景,不少地方和企业竞相投资上项目,大量重复建设,一时国内是群雄并起。

经过几年的竞争,优胜劣汰,93年后,行业逐步走向正规,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至此,汽车空调业逐步在国内形成规模。

汽车空调业目前大部分企业技术力量强大,许多高校适时推出汽车空调专业教程,培养出大批专业人才。

装备良好的大部分厂家其生产设备是从美、日、法、韩等国家引进的,经过消化、吸收,我国的生产工艺已可以与发达国家相比,加之我们的成本优势,完全可以与之竞争。

在国内,国产汽车空调正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向进口汽车空调发起冲击,并占领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2、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入世以来,尤其是汽车市场完全对外资放开后,跨国零部件巨头加紧在中国扩张,通过建立合资和独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进一步通过对国内企业的兼并收购来扩大市场份额。

从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来看,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规模小、集中度低、无序竞争严重的弊病越发突出,再加上近几年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利润下降等到原因促使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兼并重组频频发生。

2006年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约为6500亿元,其中国内整车配套市场约为3650亿元,售后市场950亿元,出口额为1200亿元(148.5亿美元)。

2006年后,汽车模具、零部件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657亿元,占汽车工业总产值的34.8%;实现销售收入4335亿元,占汽车工业总销售收入的33.39%;利润总额256亿元,占汽车工业利润总额的44.9%。

从2000-2006年,汽车全行业实现的利税总额每年平均增长26.25%;汽车整车企业实现的利税总额每年平均增长20.55%。

2006年,中国共计出口各类汽车零部件89.47亿美元,同比增长22.82%;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占中国汽车产品出口总金额的82%;出口方向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对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韩国、英国等排在前几位国家的出口占总共的65%;出口产品从售后配件市场开始进入了OEM市场,从低附加值产品开始向高附加值产品开始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从散乱状态出口向有序转变,特别是一些自主品牌产品开始进入国际采购体系,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从零部件的出口发展趋势来看,充分显示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

从最近几年的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来看,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投资占全部全部投资的比例也在30%以下。

在国外汽车生产发达国家,整车与零部件的投资比例一般为1:

1.1—1.3,即零部件投资大于整车投资的10%—30%。

显然目前中国零部件工业作为汽车整车的基础,投资力度不够。

截至2005年,全球排名前100位的零部件供应商,已有超过70%在中国开展业务。

在我国进行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外商独资、合资企业,接近1200家。

零部件巨头博世到2005年底已在中国设立了10个代表处、5家贸易公司和1个贸易办事处、9家独资企业和9家合资企业,其在华投资总额已超过6亿美元。

其它汽车零部件巨头诸如:

全德尔福,日本电装以及伟世通、固特异、米其林、爱信精工、乔治费歇尔等都悉数齐聚中国,跟随整车厂的脚步向中国转移生产基地。

一汽集团在中国汽车业界的地位举足轻重,惟是汽车零部件产业虽有一定基础,却与整车产业发展情况非常不匹配。

正是这种情况,使吉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在2005年即拥有了180亿元的缺口。

吉林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拥有巨大的配套空间。

一汽整车产量的扩大,与一汽差异化整车项目的进一步推进,为更多的零部件供货商提供了发展空间。

根据一汽的规划,在中重型卡车体系方面,随着解放多个系列几十个车型的陆续推出,在变速箱齿轮、暖风、标准件、塑料件、阀类产品、门锁机构、玻璃钢保险杠、汽车内饰(仪表板)等产品方面将产生新的需求;在轿车体系方面,随着M6、新红旗、宝来、奥迪、丰田越野车等新车型的陆续推出,在内饰、外饰及产品配置方面将进行改进,空调、橡胶件、开关类及部分底盘类零件等方面也将产生新的需求。

根据统计,2005年,一汽集团一年在内地零部件采购额为720亿元,在吉林省域内采购为251亿元,本地配套份额提高到60%,还应有180多亿元的配套缺口,因此,吉林省就近配套的潜力非常巨大。

3、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该项目主要是面向国内市场。

就企业目前状况而言,首先是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个契机,面向一汽、金杯、哈飞等周边汽车生产企业,积极运作、扎实推进、稳固占领东北市场。

其次是适时开放新产品,大力拓展市场空间,把产品推向全国。

该项技术装备投入市场,得到用户验证,项目技术成熟可靠。

4、市场竞争力分析

和龙双昊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为一汽、二汽、哈飞、金杯、力帆、长城等汽车生产企业生产空调机配套部件,公司销售网络健全,具有非常好的诚信度。

本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工艺和技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营销手段,不断创新,拓宽发展空间。

5、市场风险分析

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风险,尤其是市场风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确定其应对策略。

产品策略

本项目产品销售突出项目产品的自身优势:

行业领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等特点,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进一步扩大开发国内市场。

渠道策略

(1)在各个行业(应用领域)中,选好销售突破口,为产品开发出更多的应用领域。

(2)采取有效地营销手段:

利用好国内颇具影响的各种形式的展示会、行业交流会。

办好公司的网站:

利用各种形式和机会,积极的宣传公司的产品,树立公司的形象,扩大公司的外部影响。

(3)积极主动的做好售前售、售后的技术服务工作,让客户替我们宣传,扩大企业的良好声誉。

(4)配备强有力销售队伍,加强人员的业务和素质培训。

(5)制定公司的营销策略,建立周密的公司营销网络,随时掌握市场信息、市场动态和客户情报,做到老客户不跑,新客户不丢,争取到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6)加大销售力量,销售投入,加大对营销部门的管理力度。

价格策略

产品在销售上与同行业同类产品比较,要有价格优势,在设备成本价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交易条件、交易对象、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要有不同的灵活机动的策略。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

本项目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原材料供应情况、当地的建厂条件、采用设备的生产能力以及配套资金状况,确定建设规模为年产600万套汽车空调关键部件—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

(二)、产品方案

根据项目建设规模确定的产品方案为:

产品种类:

储液干燥器和过冷器

产品产量:

6000万套/年

产品质量:

产品合格率达到98%

技术水平:

国内一流水平

四、厂址选择及用地方案

(一)、厂址现状及建设条件、用地方案

1、厂址现状

和龙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3°22′44″—129°24′17″、北纬41°59′17″—42°57′15″之间,南北最长达100公里,东西最宽70多公里,全市幅员面积5069平方公里,总人口22.3万人。

和龙市位于中、俄、朝三国接壤地的“图们江地区”腹地,南部与朝鲜隔图们江相望,边境线长164.5公里,拥有两个对朝贸易口岸,东与俄罗斯毗邻,距俄罗斯远东首府海参崴200公里。

2、厂址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与水文地质情况

和龙市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多,平地少,主要由山地、丘陵、台地、河谷平地、河谷谷地、沼泽地构成,其中山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3.6%。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西南高(甄峰山海拔1676米),东北低(平岗平原琵岩村海拔250米),海拔高度想差距达1426米,使全市气候、土壤、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分布。

和龙市境内具有丰富的水利资源,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7条,分属于图门江和第二松花江水系,年径流量10.91亿立方米,人均年占有水量4500立方米。

全市现有水利工程102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4座,水能蕴藏量13.2万千瓦。

(2)气候条件

和龙市气候属中纬度中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年际变化比较稳定,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441.7小时,月平均气温七月份最高为20.5,一月份最低为零下13.6,全市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35.4毫米,50%左右集中在7到8月。

根据《中国地震列度区划图(1990)》和龙市地震基本列度为6度。

年平均温度:

5.4℃

年最高温度:

37.6℃

年最低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