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3776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识识记+史论解读+命题热点+跟踪演练第22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

第22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合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3.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概念阐释] 主权让渡

就是国家为了享受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在坚持国家利益原则的前提下,在适当的领域限制或让渡国家主权,将国家的部分主权权力转让给他国或国际组织等行使的一种主权行使方式。

它是出于自身的利益判断而自主地对本国部分主权进行让渡,以积极姿态加入到全球化的合作与竞争之中,并在此过程中谋求自身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这可能要比固守传统的主权绝对观念更能有效维护国家主权。

[轻巧识记] 欧洲一体化

[易误指正]

从欧共体到欧盟不仅是名称的变化,其性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欧共体是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是在经济方面的合作;欧盟是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合作内容扩大到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和内政事务的合作,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

对二者的区分关键在其性质上,这也是易混淆的地方。

[轻巧识记] 亚太经合组织

[易误指正]

同样作为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其差别也非常明显:

北美自由贸易区不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成员国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欧盟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组成,而北美自由贸易区则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史论术语]

①欧盟使欧共体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的地理范围最广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概念阐释] 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一词最早是在1985年提出,用来概括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巨大变化的特征,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更具有整体性。

[轻巧识记]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辨析比较]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

一般认为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通常把从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初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世界贸易没有统一的制度规范,各国贸易壁垒森严,经常由此引发贸易战争。

二战以后,或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的时代。

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相继成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确立。

它推动世界贸易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标志。

[史论术语]

①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推动了一个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

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自主探究——通过史实史料认知历史]

主题一

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史料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建立煤钢共同体。

1958年,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等六国先后相继加入。

1991年,欧共体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

两年后,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成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年,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加入欧洲联盟。

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

截至2009年1月,欧元区成员国有16个。

——光荣与梦想—欧洲一体化大事记

根据所给史料总结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教你读史]

第一段表明欧洲合作开始只是单一的经济领域的合作;

第二、二段表明合作规模的扩大,领域的扩展;

第五段说明欧盟相比欧共体已经有了性质的变化;

第八段说明一体化进一步加强,规模进一步扩大。

[史论形成]

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合作的领域:

(1)从单一经济领域扩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

(2)合作的方式:

从政府间合作到公众参与推动。

(3)合作的规模:

成员国规模不断扩大。

(4)合作的模式:

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区域和平发展的新模式。

[教你读史]

史料一表明西欧已经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说明经济区域集团化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主题二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史料一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

……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史料二表明因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墨西哥在合作中处于不利局面。

史料二 2007年1月31日,墨西哥7万农民在市中心集会,抗议政府对农产品价格控制不力,使墨西哥人的主食玉米饼价格上涨,由每公斤7比索上涨到15比索,个别地方上涨到28比索。

墨西哥加入NAFTA后,美国玉米大量涌入墨西哥市场。

近年因美国用玉米造乙醇代替汽油,进口玉米涨价,引起墨西哥玉米涨价。

 

结合上述史料,分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史论形成]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成员国经济的发展,缩小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距。

②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③各个区域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消极影响:

①由于经济区域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②经济区域集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南南差距加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

主题三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教你读史]

通过阅读史料一,可提取以下信息:

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世界经济已经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世界性的产业分工中,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

史料一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

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下降1%。

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史料二表明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比如吸引外资。

史料二 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8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5%。

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1990~1996年的6年中增加了6倍。

 

史料三表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威胁世界经济安全。

史料三 2008年9月至2009年10月,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各国股市受到重创,巨幅下跌,冰岛、巴基斯坦濒临国家破产,金融海啸席卷全球。

在此情况下又引发了人们对全球化的再思考。

 

据以上史料分析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史论形成]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商品、劳动力、技术和服务的国际流动,有利于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最终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2)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

①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经济利益进一步失衡。

②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球,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

③一些发达国家把利润低、污染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甚至转移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

[合作探究——通过题源材料思悟历史]

一、欧洲一体化产生的意义

[题源材料] 摘自2014年嘉兴测试

联盟确立下列目标:

——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包括最终引入本条约规定的单一货币,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界的区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

——特别通过实行一项可能在一定时间后导致共同防务的其中包括最终实现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表明其同一性;

——通过联盟公民身份的引入,加强对其成员国国民之权力和利益的保护;

——发展在司法和国内事务的紧密合作关系。

[问题设置] 欧洲经济一体化对欧洲和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提示] 欧盟成为与美、日并立的世界经济三强之一,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归纳升华] 欧洲一体化产生的意义

(1)经济上:

强化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增强了欧盟对外的经济竞争力,提高国际经济合作水平,使国际经济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2)政治上:

增强了欧盟各国在世界中的影响力,强化了世界多样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抑制美国搞单极世界图谋。

(3)文化上: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经济联系的密切使得欧盟各国文化上相互交融,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4)安全上:

强化了欧洲各国经济联系,使欧洲各国经济相互融合和渗透,总体看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可能同时也可能增加了各国经济的风险。

二、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措施

[题源材料] 摘自2011年天津高考T13

 下图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

[问题设置]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

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

[答案提示] 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挑战;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合理对策;在融合与交流中坚持自主发展。

[归纳升华] 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措施

(1)发展中国家要主动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积极融入全球经济浪潮。

(2)区域化和集团化是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有效途径。

(3)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积极稳妥地推进本国经济体制改革,健全防范风险体系。

(5)提高综合国力,维护经济主权,保证经济有序发展。

(6)积极参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

[开放课堂——运用学科思维活学历史]

史学争鸣(六)

整体史观(全球史观)下的“经济全球化”

[史学前沿]

目前在中国对全球化的理解,也有三种,并且代表三种不同的全球史观。

第一种认为全球化就是人类生活的一体化过程,是超越地区、尤其是民族国家主权的一种全球整体性发展;第二种观点认为,所谓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化,是资本主义的一种新形式或新的发展阶段;第三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就是西方化或美国化。

上述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

认为人类历史是“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观点,是一种整体史观。

中国存在的第二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这种观点的核心是“欧美中心论”。

中国存在的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其核心是“美国中心论”。

[典题印证]

(2012·天津高考)下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

图片反映了(  )

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②全球性的文化渗透

③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④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全球化的分析理解能力。

从题干和图片材料可知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发展,由于在全球化中欧美发达国家占有优势,他们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渗透西方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故①②正确。

③说法与史实不符,④从材料中无法体现。

[答案] A

[思考感悟]

全球史观早于全球化概念的出现,全球史观指导下的全球史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相对独立的史学编撰体系。

它打破以往世界史是国别史、地区史或各文明史组合的传统写作方式,强调全球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性,客观上有削弱西方中心论的作用。

这种史观更重视各地区、各文明之间横向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而不是纵向发展。

[五年考情统计]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五年18考)

欧洲一体化(15)

北美自由贸易区

(2)

亚太经合组织

(1)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五年10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0)

考点一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例1] (2013·海南高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相继成立。

其中以“通过共同的商业政策,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为主要目标的是(  )

A.欧洲经济共同体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D.欧洲联盟

[解题规范]

第一步:

审题干

定时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抓关键:

一是要有“共同的商业政策”,二是“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三是“汇集各国资源”,四是“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

第二步:

析选项

选项

判断理由

选项定位

A

材料反映了两个问题:

一是该组织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目标,二是该组织的运作有统一的规则

正确选项

B

亚太经合组织只是以论坛的方式,以协商一致为基本模式,没有统一的运作规则

错误选项

C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组织规则考虑到了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实际问题,商业政策应该是有区别的

错误选项

D

欧洲联盟的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

错误选项

[考题演练]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

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

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A.屡遭战争重创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D.历史上关系紧密

解题提示:

①回答词:

直接原因;②关键信息:

法、德、意等六国与英国对欧洲联合的态度不同应从他们之间自身的差别找原因,注意结合时间背景。

答案:

A

2.(2013·天津高考)右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  )

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

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解题提示:

①抓题眼:

经济组织突出特征;②关键信息:

结合右图中的国旗,判断国家名称;根据有三个国家在签字,判断由三个国家组成的经济组织是哪一个。

答案:

D

3.(2012·四川高考)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

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

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

解题提示:

①回答词:

原因;②关键信息:

区域性国际组织大量涌现。

答案:

D

考点二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例2] (2011·江苏高考)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

“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

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

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

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

”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解题规范]

第一步:

审题干

定时空:

据人物推断是二战后。

抓关键:

“全球化”“同一条船上的乘客”,“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不公正的事太多了”。

第二步:

析选项

选项

判断理由

选项定位

A

全球化显示了“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说明A项正确,不合题意

错误选项

B

“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说明B项正确,不合题意

错误选项

C

“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

”说明C项正确,不合题意

错误选项

D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问题,但不等于就要抵制。

D项错误,符合题意

正确选项

[考题演练]

1.(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下图是选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

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

该图反映了(  )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

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

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解题提示:

抓题眼:

直接投资和贸易,贸易额度的大小,单一出口国家。

答案:

D

2.(2010·新课标全国卷Ⅰ)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

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解题提示:

①抓题眼:

经济全球化;②关键信息:

“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

答案:

B

3.(2009·上海高考)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订购价不到十美元一双的耐克鞋,在美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竟然平均要卖到四五十美元。

这一现象表明(  )

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作用

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

D.亚洲商人的市场信息滞后

解题提示:

关键信息:

耐克鞋在两种市场上的价格差极为悬殊。

答案:

A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1.(2014·洛阳统考)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

“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

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材料反映了(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趋向崩溃

B.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困境

C.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D.世界货币体系内部的欧美矛盾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对材料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B项,20世纪60年代西欧经济普遍恢复;C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因此排除A、B、C三项。

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利用美元特权掠夺其他国家,戴高乐表达了自己对这一特权的不满,故D项正确。

2.(2014·合肥模拟)“如果民族特性的和政治自由的观念,在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领土划分和国内秩序中获得稳固结构,并且在法律和风俗中得到体现,那么从自由主义运动开始起,被推导或被预见的自由原则的另一结果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发生——准备实现‘欧罗巴合众国’”。

在此后半个世纪终于演绎成“欧盟”。

这主要因为(  )

A.经济联系日趋增强     B.民主制度广泛建立

C.国际局势日益动荡D.民族特性最终消失

解析:

选A 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欧洲联合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

3.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地告诉美国记者苏兹贝克:

“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

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

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必须要有一个既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

”戴高乐总统谈话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B.希望欧洲联合,以摆脱战后的美国控制

C.欧洲的现状对美国有利

D.欧洲要脱离北大西洋组织,建立自己的防务

解析:

选B 题干反映在两极格局下,西欧处于美国的控制下,无法维护西欧的切身利益,故其强调的是“必须要有一个既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阐述的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与目的,故主要思想是B项;欧洲走向联合,首先成立的欧共体,不是最终目的,不仅仅是经济的一体化,A项不符合题意;从“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能反映C项,但不是题干所强调的主要思想;D项“脱离北大西洋组织”说法错误。

4.1950年法国政府计划“成立一个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其高级联营机构管制之下、其他欧洲国家都能参加的组织”。

你认为各国政府对此计划的评论最符合事实的是(  )

A.英国:

他们企图吞并英国的煤钢工业

B.美国:

这是对美国和英国的挑战

C.德国:

将最终结束两国一再兵戎相见的状态

D.苏联:

这是恢复西德的战争工业,加紧军国主义化

解析:

选C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开始,也是法、德两国和解的开始。

5.(2014·深圳模拟)右图漫画作于1992年。

最符合漫画寓意的选项是(  )

A.经济全球化迎来新一轮浪潮

B.英德竞争阻碍欧洲一体化

C.欧共体成立加速欧洲经济发展

D.欧洲一体化道路将充满波折

解析:

选D 从图片信息看,英德处在同一列车上,前方的路曲折而坎坷,形象地说明欧洲一体化道路将充满波折,D项正确。

A项不符合图片信息;英德处在同一列车上,不是竞争关系,故B项错误;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而不是1992年,故C项错误。

6.下表为区域性合作组织的三种模式(  )

模式

特点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下列选项中组织与模式对应正确的是(  )

A.欧洲联盟——模式1 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2 亚太经合组织——模式3

B.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1 欧洲联盟——模式2 上海合作组织——模式3

C.亚太经合组织——模式1 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2 欧洲联盟——模式3

D.欧洲联盟——模式1 上海合作组织——模式2 亚太经合组织——模式3

解析:

选A 根据所学史实涉及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是欧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松散的、采取协商自愿原则的经济组织是亚太经合组织。

7.下面是三大区域集团的情况,下列有关结论不准确的是(  )

名称

亚太经合组织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建立时间

1989年

1993年

1994年

A.欧盟合作程度最高

B.都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C.具有地缘经济特征

D.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

解析:

选B 亚太经合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均没有涉及政治领域的合作,选择B项。

★8.纸币的版型和设计一定程度上传递着时代的信息,如七种面值的欧元纸币均采用了正面为门窗,背面是桥的设计方式,拱门和窗户图案象征着开放和合作的精神;桥形建筑代表着欧洲国家之间以及欧洲与世界的合作与沟通。

这一风格透露出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信息是(  )

A.区域集团化趋势

B.经济全球化趋势

C.各国之间的合作共赢

D.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

材料“桥形建筑代表着欧洲国家之间以及欧洲与世界的合作与沟通”体现了当今世界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故答案为D。

9.(2014·武汉调研)美国某知名生物科技公司推出一项“宏伟计划”:

收购全球种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