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42917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docx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

最佳选择题

1.收集资料的方法是:

E

A.收集各种报表B.收集各种工作记录C.进行专题调查

D.进行科学实验E.以上都对

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D

A.调查资料、审核资料、整理资料B.收集资料、审核资料、分析资料

C.调查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以上都对

3.在抽样研究中样本是:

D

A.总体中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意一部分C.总体中典型部分

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E.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4.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关系是:

C

A.计量资料兼有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一些性质

B.计数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一些性质

C.等级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一些性质

D.计数资料有计量资料的一些性质

E.以上都不是

5.用图形表示某地解放以来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升降速度,宜绘制D:

A.普通线图B.直方图C.构成比直条图D.半对数线图E.直条图

6.直方图可用于:

A.某现象的内部构成B.各现象的比较C.某现象的比较

D.某现象的频数分布E某现象的发展速度

7.统计图表的要求是:

A.简单明了B.层次清楚C.说明问题明确D.避免臃肿复杂E.以上都对

8.在列频数表时,分组数目一般为:

A.5-10B.8-15C.10-30D.15-20E.>20

9.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指标是用来分析: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分组资料D.调查资料

E.以上都不对

10.表示变量值变异情况的常用指标是:

A.全距B.标准差C.方差D.变异系数E.以上均是

11.确定正常人某个指标正常值范围时,调查对象是:

D.只患

A.从未患过病的人B.健康达到了要求的人C.排除影响被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

过小病但不影响研究指标的人E.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12.标准误:

A.与标准差呈反比B.与标准差呈正比C.与标准差的平方呈反比

D.与标准差平方呈正比E.以上都不对

13.x是指:

A.所有观察值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B.某一个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

C.所有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D.某些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E.所有含量相同的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X2.58SX士一

14.表示:

C.99%的正常值范围

A.95%的正常值范围B.95%的可信区间

D.99%的可信区间E以上都不对

15.构成比通常以下列哪项指标为比例基数:

A.100%B.1000%oC.10000/万D.100000/10万E.视具体情况而定

16.一事物各构成比部分相对数之和应为:

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不一定E.以上都不对

17.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a到

1.96

的面积为(

A、95%B、45%

C、97.5%

D、47.5%E、不能确定

 

18.进行统计分析的资料必须是()

A、完整、准确、及时的B、随机取得的

C、满足条件齐同的

D、数量足够的

E、以上都对

 

19.指岀下列变量中哪一个指标为统计量

A.PB.C.卩D.nE.B

20.计算样本率的抽样误差适用公式为:

A.JP(1P)/nB.Jp(1p)/(n1)C.~D.口~)/(n1)

E.以上都不对

2

21.RXC表的检验的自由度为:

a.R1

B.C1C.

RC1

d.(R1)(c

1)

e.RC

 

22.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为

A.齐同原则B.随机原则

23.在相关分析中:

C.对照原则

D.重复原则

E.以上都是

A.

越接近1,散点图越集中

B.

越接近0,散点图越集中

C.r0,散点图越集中

D.r0,散点图越集中

E.以上全不对

 

24.已知r1,则一定有:

 

A.b1

B.a1

C.

Sy,X0

D.

Sy,x

Sy

E.%

Sx

 

25.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B.确定变量之间有无关系

C.确定变量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A.确定变量间的数量关系

D.确定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E.以上都不是

T27T

26.在配对法秩和检验中,共有8对数据,且差值中没出现0,,则

A.-3B.9C.-9D.-27E.30

27.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是:

如果假设检验成立,则对样本来说:

A.正秩和的绝对值大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B.正秩和的绝对值小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C.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不会相差很大

D.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相等

E.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相差很大

28.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甲组中最小数据有2个(0.2,0.2),乙组中最小数据也有2个

(0.2,0.2),则数据0.2的秩次为:

A.2B.3C.4.5D.2.5E.3.5

29.当第二类错误B由0.2变到0.3时,则第一类错误a是:

A.增大B.减小C.不确定D.不变化E以上都不对

30.下列指标除了哪项均为疾病统计指标:

A.治愈率B.某病病死率C.某病死亡专率D.感染率E.发病率

31.计算某抗体滴度的平均水平,一般宜选择()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百分位数E、极差

32.统计推断的内容()

A、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是检验统计上的“假设”

C、估计正常值范围D、A、B均不是

E、A、B均是

33.比较身高与体重的变异程度宜用的指标是()

A、标准差B、标准误C、四分位间距D、变异系数E、全距

34.观察值2、5、10、7、9、8、20、100的平均数是()

A、20.14B、6.15C、8.5D、20E、10

35•当n—定时,第二类错误B由0.2变到0.3时,第一类错误()

A、增大B、减小C、不确定D、不变化E、以上都不对

36•两小样本计量资料比较的假设检验,应首先考虑()

种检验方法

37•抽样误差指的是(

A、个体值与总体值之差

C、个体值与统计量值之差

A、用t检验B、用U检验C、用秩和检验D、资料符合t检验还是秩和检验的条件E、任选一

B、样本统计量之间及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值之差

D、总体参数值与总体参数值之差E、以上都不对

38•同一双变量资料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有()

A、

0,b0B、r

0,b0C、r0,b0D、rb

E、r与b的符号无关

39•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下列哪项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非对称分布

22

40•四个样本率作比较,0.01,⑶,可认为()

各总体率不等或不全相等B、各总体率均不相等C、各样本率均不相等

D、各样本率不等或不全相等

E、各总体率相等

二、填空题

1、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

)。

2、统计表的结构主要由(

)、()、()和(

)组成。

3、平均数主要包括(

)、()和(

)。

4、统计资料可分为(

)、()和(

)三种。

5、()图可描述一事物随另一事物变化的趋势,()图描述一事物随另一事物变化的速度。

6、用()和()可全面描述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特征

7、频数分布的两个特征是()和()

三、是非题

1•比较一批儿童的身高和体重的变异程度宜用标准差。

()

2•直方图可以用于反映一批新生儿岀生体重的分布情况。

()

3•某地区某病连续3年患病率分别为6.0%、9.0%、12.0%,则该病3年总的患病率为:

(6.0+9.0+12.0)

/3=9.0%。

()

4•当抽样研究的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的标准误会变小。

()

5•当自由度趋向无穷大时,t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

()

6•两样均数比较的t检验的目的在于检验两样本均数差别是否等于0。

()

7•x2检验可用于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

8•直线相关反映两变量的相互直线关系。

()

9.相关关系一定是因果关系。

()

10.若t检验结果为拒绝H0,则P值越小,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

四、简答题

1•计量标准化率时,通常以什么作为标准人口?

2•计算参考值范围的方法有哪些?

3•简述非参数检验的应用条件。

4•等级相关特别适用于哪些资料?

五、计算题

1•大量研究显示,汉族足月正常产男性新生儿临产前双顶径均数为9.3cm。

某医生记录了某山区12名汉

族足月正常产男性新生儿临产前双顶径(cm)资料如下:

9.959.339.499.0010.099.159.529.339.169.379.119.27

试问该山区男性新生儿临产前双顶径是否与一般新生儿相等?

(假设检验统计量为1.026)

2.某地抽样调查了360名健康成年男性的红细胞数,其均数为4.66,标准差为0.58,问该地男性红细胞

数与标准值4.84有无差别?

(假设检验统计量为5.89)

编号:

1

2

3

4

5

耳垂血:

9.7

6.2

7.0

5.3

8.1

手指血:

6.7

5.4

5.0

7.5

8.3

3•研究者为比较耳垂血和手指血的白细胞数

,调查8名成年人,同时采取耳垂血和手指血,见下表

678

9.94.75.8

4.64.27.5

问:

(1)若资料服从正态分布,试比较两者的白细胞数是否相同?

(假设检验统计量为1.073)

(2)若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试比较两者的白细胞数是否相同?

4•尿铅测定过去采用湿式热消法一双硫脲法,后改用硝酸一高锰酸钾冷消化法,资料如下,

患者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冷法

0.50

0.50

0.60

0.34

0.57

0.22

0.67

0.16

0.76

0.08

热法

0.58

0.33

0.63

0.38

0.39

0.30

0.71

0.19

0.79

0.08

问:

(1)若资料服从正态分布,试比较两法所得结果有无差别?

(假设检验统计量为0.067)

(2)若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试比较两法所得结果有无差别?

5•某医师用两种疗法治疗脑血管梗塞,结果见下表,试比较两种疗法的疗效是否相同?

(假设检验统计量为0.595)(10分)

两种疗法治疗脑梗塞效果

疗法人数有效例数有效率(%)

甲疗法312580.65

乙疗法322990.63

6•欲了解甲乙两医学院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随机抽取108人进行达标考试,结果见下表,试

比较两医学院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达标率有无差别?

(假设检验统计量为5.526)

两医学院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达标率

医学院

达标人数

参加考试人数

达标率(%)

30

42

71.4

32

66

48.5

A.均数不变

B.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变

D.两者均不变

各观测值同时加(或减)某一常数B

各观测值同时乘(或除)某一常数C

用变异系数此较变异程度,适宜于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I.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概率P=0,则表示B

A某事件必然发生

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以上均不对3•抽签的方法属于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二级抽样

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

B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

D分类资料

E有序分类资料

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

治疗结果治愈

显效好转恶化死亡

治疗人数8

23631

该资料的类型是:

D

A计数资料B

计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

6.样本是总体的

C

A有价值的部分

B有意义的部分C有代表性的部分

D任意一部分

E典型部分

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

C

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8.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C

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断

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

D分析资料E以上均不对

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

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B

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责任事故E以上都不对

10.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D

A对照的原则B随机原则C重复原则

D交叉的原则E以上都不对

第八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1.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B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全距E率

12.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C

AXBGCMDSECV

1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均不对

14

lO、2、24+(小

EX±2.58S

.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

16、2、6、3、30、2、

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

C

A5B5.5C6DlOE12

15.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

A全距B标准差C方差D变异系数E极差

16.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95%正常值范围A

AX±.96SBX±.96SXC口±96SXD口±.05,uSX

17.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B

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

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

E以上均不对

18.正态分布是以E

A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B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C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D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19.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B

A从未患过病的人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

C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人

E以上都不是

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

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D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20.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E

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第九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21.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

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

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E分组不合理

2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P愈小则E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23.由10对(20个)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t检验,其自由度等于C

A10B20C9D18E19

24.t检验结果,P>0.05,可以认为B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C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以上都不对

25.下列哪项不是t检验的注意事项D

A资料应具备可比性B下结论切忌绝对化C根据资料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

D分母不宜过小E资料应服从正态分布

26.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量逐渐增大时B

A标准差逐渐减少B标准误逐渐减少C标准差逐渐增大

D标准误逐渐增大E标准差和标准误都逐渐增大

27.tVt0.05(v),统计上可认为C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C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以上均不是

28.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检验假设(H0)是B

AQ工QB^1=p2CX1咲2DX1=X2EX1=X2

29.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

A

A.SxB.SC.x

D.CVES2

 

30.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是:

C

A两者相等

B后者大于前者

C前者大于后者

D不一定E随样本例数不

 

31.在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含量为n的样本,理论上有95%的总体均数在何者范

围内C

A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差

B均数加减2.58倍的标准差

D均数加减2.58倍的标准误

C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误

E以上都不对

32.同一自由度下,P值增大C

Et值增大或减小

At值不变Bt值增大Ct值减小Dt值与P值相等

33.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D

A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B两样本均数相近

C两样本方差相等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E两样本例数相等

第十章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与推断

34.构成比的重要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之和C

D一定等于0E随资料而异

A一定大于1B一定小于lC一定等于1

35.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C

A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B为了表示绝对水平

C为了便于比较D为了表示实际水平E为了表示相对水平

36.某医院某日门诊病人数

1000人,其中内科病人

400人,求得40%,这40%是B

 

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绝对数E标化率

37.四个样本率作比较,x2>x20.01(3),可以认为A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E样本率与总体率均不相同

38.卡方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D

A行数>列数Bn-1CN-kD(行数-1)(列数-1)E行数>列数-1

39.作四格表卡方检验,当N>40,且时_,应该使用校正公式E

AT<5BT>5CT<1

DT>5E1

40.若X2冰20.05(V贝VA

APO.05BP%.05CPv0.05DP=0.05EP>0.05

41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B

A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B注意离散程度的影响

C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D二者之间的可比性E分母不宜过小

42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D

A构成比B相对比C绝对数D率E变异系数

43反映事物内部组成部分的比重大小应选用A

A构成比B相对比C绝对数D率E变异系数

44计算标化率的目的是D

A使大的率变小,B使小的率变大C使率能更好的代表实际水平

D消除资料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使率具有可比性E起加权平均的作用

45在两样本率比较的X2检验中,无效假设(H0)的正确表达应为C

A^1工£Bp1=p2

46.四格表中四个格子基本数字是

A两个样本率的分子和分母

C两对实测数和理论数

E两对理论数

第十二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47.比较某地1990~1997

cn=nDn工neb=c

D

B两个构成比的分子和分母

D两对实测阳性绝对数和阴性绝对数

C

年肝炎发病率宜绘制

A直条图B构成图

C普通线图D直方图E统计地图

 

48.关于统计资料的列表原贝,错误的是B

A•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左侧;纵题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的右侧

B.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及纵标目下面的横线,分析指标后有斜线和竖线

C.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表内不宜有空格

D•备注用*”标出,写在表的下面

E.标题在表的上端,简要说明表的内容

49•比较甲、乙、丙三地区某年度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情况,可用A

A直条图B线图C直方图D圆形图E百分条图

50•描述某地某地210名健康成人发汞含量的分布,宜绘制B

A直条图B直方图C线图D百分条图E散点图

统计学试题二:

一、概论

I、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

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E、分组不合理

3、概率P=1,则表示:

A、某事件必然不发生B、某事件必然发生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以上均不对

4、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

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以上均不对

5、统计学上通常认为P小于等于多少的事件,在一次观察中不会发生:

A、0.01B、O.05C、0.1D、0.5E、1.O

6、抽样调查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B、研究总体统计量C、研究典型案例

D、研究误差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

7、抽签的方法属于:

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单纯随机抽样E、二级抽样

8、样本是总体中:

A、任意一部分B、典型部分C、有意义的部分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