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4311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2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docx

宋江河中桥梁板吊装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3

1.1编制依据3

1.2编制原则3

2.工程概况4

3.施工部署4

3.1施工总体安排4

3.2工期计划安排5

3.3人员配备5

3.4机械设备准备7

4.施工准备7

4.1技术准备7

4.2施工现场准备9

4.3施工机械准备9

5.机具选择9

5.1作业吊车9

5.2、作业吊车的选择10

5.3索具选择,地基承载力计算12

6.施工方法13

6.1工艺流程13

6.2预制梁的运输14

6.3地基处理14

6.4预制梁定位15

6.5小箱梁吊装顺序15

6.6小箱梁吊装方法及吊车停放位置15

6.7双机抬吊施工注意事项20

6.8.箱梁安装实测项目表20

7.质量保证措施20

7.1一般要求20

7.2其他注意事项22

8.安全保证措施23

8.1一般要求23

8.2其他注意事项25

9.吊装过程中突发事件紧急预案26

9.1应急组织机构26

9.2职权分工27

9.3应急预案的实施27

9.4预防措施28

9.5处理和改进28

10.文明施工措施28

宋江河中桥预应力小箱梁吊装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1.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87号,2009年5月13日发布);

1.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1.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1.1.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1.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1.1.9、《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276—2012;

1.1.10、与本工程施工相关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其他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宜宾市有关文件、规定等;

1.1.11、宜宾市筠连至巡司快速通道新建工程施工合同文件(包括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等)。

1.2编制原则

本施工方案依据.项目合同、现场踏勘情况和我单位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和施工能力编制。

1.2.1、遵循与设计、规范和验标保持一致的原则。

在:

编写施工工艺时,严格按设计要求,认真执行现行本工程专用合同条款及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业主要求。

1.2.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时,根据我方施工经验和管理水平,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争创一流的指导方针,确保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创造优质精品工程。

1.2.3、坚持施工全过程、全方位严格管理的原则。

在每

道工序施工中,加大自检自查力度,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尊重并服从监理的意见,严格管理。

1.2.4、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原则。

在工程组织实施过程中,以专业队为基本作业单元,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设备的优势,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1.2.5、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遵循技术先进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

2.工程概况

K0+071宋江河中桥为跨筠连县城区宋江河防洪河堤而设,桥位处设计洪水位450.707m,桥面高程受河堤两侧道路高程控制,桥面最大纵坡为-1.5%,桥位平面位于直线上。

路线与河堤成120°夹角,斜交角度过大,考虑减小桥跨,节省工程造价,桥梁采用斜交30°交角。

桥梁总长86m,起讫桩号为K0+028~K0+114,采用3×20m预应力砼简支小箱梁30片;其中一片边梁61.15T,一片中梁58.88T,半幅2.35m+3×2.2m+2.35m片梁,采用预制吊装施工,单个湿接缝宽度为0.620m;1×13m现浇空心板梁,梁高1.2m,小箱梁顶设计为2%横坡,如下图所示:

3.施工部署

3.1施工总体安排

为确保吊装工作顺利进行,应在安全、质量、进度等各方面都能达到理想状态,为此作如下部署:

3.1.1、编制小箱梁的吊装方案,并报相关单位审定批准。

3.1.2、对审定后的吊装方案,在方案实施的施工准备和吊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

3.1.3、吊装前必须完成施工区域的场地清障工作。

3.1.4、吊装前准备好各类吊索具,并确认符合方案规定的要求。

3.2工期计划安排

宋江河中桥4#台-1#墩计划在2014年10月10日吊装完成。

3.3人员配备

3.3.1、现场组织机构

根据项目特点和工程情况,桥梁工程施工设置技术负责人、安全、质检、物资、测量等相关部门,保证有效地进行现场施工管理。

主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由项目部选派,抽调曾参与过国内大型工程建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专业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承担预制小箱梁及架设施工任务,确保预制梁的施工质量及架设安全。

见现场组织机构框图。

 

现场组织机构框图

3.3.2、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我公司以往施工经验,我项目部投入一批现场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

具体管理人员见“拟投入管理人员一览表”

拟投入工程管理人员一览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负责事项

1

张绍春

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工程施工

2

冯春波

项目总工

负责工程技术

3

郑玉国

副经理

负责工程生产与协调

4

李江

工程部长

负责技术方案与现场施工技术交底

5

蔡碧雄

安环部长

负责桥梁工程现场安全管理

6

陈水军

质检部长

负责工程技术

7

陈龙

测量队长

负责工程测量

3.3.3、吊装施工班组岗位职责

在吊装施工作业时,施工班组人员必须有明确的岗位分工和岗位职责。

各岗位作业人员必须遵守纪律,坚守岗位,服从指挥,各负其责。

岗位分工和指责见表所示。

设备吊装岗位职责表

序号

岗位名称

岗位职责

人数

备注

1

吊装指挥

执行吊装总指挥的命令,具体指挥设备吊装全过程工艺操作直至设备顺利就位。

随时向吊装总指挥通报吊装情况。

1

高级起重工

2

吊车机组

执行吊装指挥的命令,准确、平稳操作吊车并由专人观察吊车地基情况。

4

司机4人

3

监测

监测吊车吊钩的垂直度并及时向吊装指挥报告。

2

测量员

4

机动组

执行命令,传递信息,排除故障,协助就位。

9

起重工

3.4机械设备准备

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吊车

75T

2

2

100T

2

2

运输平板车

80

1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检查盖梁跨径是否符合要求,支座高程要符合设计,盖梁抗震挡内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预制梁长宽高是否符合要求,平整度顺直度是否符合要求。

4.1.2、桥台台帽、盖梁、支座垫块等养护期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且验收合格。

4.1.3、小箱梁砼养护期达到吊装要求,小箱梁各预埋件进行清理,小箱梁顶面清扫干净,弹出小箱梁吊装的中心线,确定吊装的顺序。

4.1.4、按照图纸放出每块小箱梁的边线及橡胶支座位置,安装时保证其位置准确。

由于进行体系转换,需要安装临时支座。

临时支座按设计尺寸,每片梁一端设置2个临时支座。

临时支座采用砂箱内设圆柱砼块,砂箱采用无缝钢管制成,其高度根据梁底标高和盖梁顶标高确定。

砂筒里砂在装砂前将其炒干后再进行灌装。

安装时,在盖梁上定好位,将基层打磨平整。

调整好砂筒标高,将砂筒安装就位保证预制梁架设上去后梁底高程和永久支座高程一致。

(见下图)

临时支座C50圆柱抗压面积为80384m2

承受荷载为4726KN,小箱梁单点荷载为155.5KN。

4726>155.5KN。

C50圆柱承受荷载满足要求。

4.1.5、准备好控制伸缩缝的木板,保证伸缩缝宽度一致。

4.1.6、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成品和半成品(如:

小箱梁、台帽、盖梁等)的保护,吊装时抗震挡块处很容易被碰坏,吊装时准备部分木楔缓冲其撞击力。

4.1.7、在吊装施工作业前,对施工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梁板吊装施工安全及质量。

4.2施工现场准备

作为运输及吊装部位的路基,首先要根据梁体运输及吊装时的重量,计算出所需地基承载力.不满足的部位立即进行处理,以满足要求为止,保证运输及吊装安全。

其次在吊装时吊车支脚用20×15×150cm厚垫木加钢板(1m×1m×0.02m),来分散支脚支撑点应力。

4.3施工机械准备

4.3.1、按施工方案要求进场规定型号的吊车,进场时提供吊车的合格证、特殊操作工人的证件等相关检测证书。

并做好吊机的进场检验工作,确保起重机械各项性能良好。

4.3.2、清除吊机转臂空间范围内障碍物,并用警示彩带设定警戒区域,非吊装施工人员严禁靠近。

4.3.3、吊装前将起重机械试运转一次,观察各部分及操作系统有无异常,并检查所有起重机具钢丝绳、卡环、吊钩等是否安全,符合要求后才使用。

5.机具选择

5.1作业吊车

考虑本桥共有30片小箱梁,根据吊装地点.拟选用汽车吊吊装施工。

所有桥梁跨间均已做地基处理,地质条件较好,经处理后能满足汽车吊施工要求。

本工程为全幅吊装,小箱梁最大重量为61.15t。

小箱梁的吊装采用二台100T汽车吊进行吊装。

5.2、作业吊车的选择

1、以20m小箱梁边板为验算对象

20米边板的所用混凝土数量为:

C40砼22.54m3,按砼单位重量2.5t/m3计算,

G砼=22.54*2.5=56.35t

20米箱梁的所用钢筋、钢绞线数量:

钢筋:

3848kg,钢绞线:

959kg。

G钢=(3848+959)/1000=4.8t

G=G砼+G钢=56.35+4.8=61.15t

(1)本工程20m梁采用双机抬吊机作业。

(Q主+Q副)K≥Q1+Q2

根据设计图纸计算边梁最重按61.15吨,即Q1=61.15吨,考虑索具重量Q2=2.0吨,K为起重机降低系数,取0.75。

即:

Q主+Q副≥63.15吨。

(2)起重高度计算

H≥H1+H2+H3+H4

式中H——起重机的起重高度(m),停机面至吊钩的距离;

H1——安装支座表面高度(m),停机面至安装支座表面的距离;

H2——安装间隙,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取0.2~0.3m;

H3——绑扎点至构件起吊后底面的距离(m);

H4——索具高度(m),绑扎点至吊钩的距离,视具体情况而定。

取H1=4米,H2=0.2米,H3=0.95米,H4取3米。

选用起重机的起重高度H≥8.15米,起重高度取9m。

(3)起重臂长度计算:

L≥(H+h0-h)/sinα

式中L——起重臂长度(m);

H——起重高度(m);

h0——起重臂顶至吊钩底面的距离(m);

h——起重臂底铰至停机面距离(m),本工程取1m;

α——起重臂仰角,一般取70°~77°,本工程取70°。

L≥(9-1)/sin(70°)=8.53米。

(4)吊车工作半径取9m,参考100吨汽车起重机起重性能表,可得(Q主+Q副)K≥Q1+Q2,即(45+45)×0.75=67.5>64.22,所有综合考虑

(1)、

(2)、(3)及起重机的工作幅度,选用两台100吨中联徐工汽车吊满足施工要求。

100吨汽车起重机起重性能表

主臂起重量表——配重30吨单位:

主臂360° 75%起重性能

工作半径(m)

吊臂长度(m)

13

17.4

21.75

26.13

30.5

34.88

39.3

43.6

48

3

130

3.5

122

80

76.5

4

112

80

75.8

60

4.5

103

80

73

60

53

5

96

78

72

60

53

35

6

83

73.2

71

56

53

35

33

7

65

65

62.5

52

48

35

33

25

8

56

56

58

50

44

35

31.5

25

20

9

43

45

48

45

41

34

29

24.5

20

10

40

41

41

40

39

32

28.8

23.3

20

12

32

31.5

31

31

30

26.5

22

19

14

25

25

25

25

25.5

24.5

21

18

16

20

20

20

21

20

20

16.3

18

16.6

16.5

16.5

17.3

18

16.3

15.8

20

14

14

14.5

15.5

13

14

22

11.7

11.8

12.3

13

11.2

11.2

24

9.8

10.5

11.5

10

10

26

8.1

9.2

9

8.5

9

28

6.7

7.7

8

7.2

8

30

6.5

7

7

7.5

5.3索具选择,地基承载力计算

1、箱梁重量计算

20米边板的所用混凝土数量为:

C40砼22.54m3,按砼单位重量2.5t/m3计算,

G砼=22.54*2.5=56.35t

20米箱梁的所用钢筋、钢绞线数量:

钢筋:

3847.5kg,钢绞线:

959kg。

G钢=(3847.5+959)/1000=4.8t

G=G砼+G钢=56.35+4.8=61.15t

2、钢丝绳拉力计算:

梁体采用每端为2个吊钩,以两根钢丝绳进行计算。

N=K1*G/n*1/Sinα≤P/K2

式中:

N—每根钢丝绳索具的受拉力;

G—梁板质量;

n—吊索根数;

α—吊索钢丝绳与板梁水平夹角;

P—吊索钢丝绳的破断拉力;

K1—吊装时动载系数,取1.2;

K2—吊索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取6。

箱梁质量取G=612KN,α取60°

N=K1*G/n*1/Sinα=1.2*623/4/2*1/Sin60°=108KN

拟选用6*37丝,钢丝绳φ43mm,公称抗拉强度1700N/mm2,破断拉力总和1185KN。

SP=ΨΣSi

式中SP——钢丝绳的破断拉力,KN;

ΣSi——钢丝丝绳规格表中提供的钢丝破断拉力的总和,KN;

Ψ——钢丝捻制不均折减系数,对6×37绳,Ψ=0.82。

SP=0.82*1185=971.7KN

∵N=108KN

∴选用6*37丝,钢丝绳φ43mm,公称抗拉强度1700N/mm2,破断拉力总和1185KN。

,钢丝绳满足要求。

3.、地基承载力验算

汽车吊工作时最不利的情况是3点着地,也就是3个支腿支持着整台吊车的重量(包括自重和荷重),即:

式中:

G—汽车吊自重,取130t吊车验算,为70t

Q—汽车吊最大荷重(额定荷重),为97.5t。

汽车吊对路基的压强应为:

式中:

S—支腿着点面积

因此,130t汽车吊工作时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为不小于62kPa,而处理后的路基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不小于160kpa,故满足吊装要求。

6.施工方法

6.1工艺流程

图6.1预制箱梁架设工艺流程图

 

6.2预制梁的运输

6.2.1、梁场采用2台75T汽车吊将梁进行装车。

首先将运梁平板车开到指定的装车位置,然后用汽车吊将存梁区待架设梁板吊起,徐徐放到平板车上。

在调放过程中,主要对梁体进行保护,小心轻放的原则。

6.2.2、运输车采用平板车进行运输,每次运输一片梁,在运输过程中用导链把小箱梁与平板车绑扎牢固,且前后安排专人进行引导以及梁运输过程中的监测,若因道路颠簸造成梁板有松动的现象时,应立即停车进行处理。

6.2.3、施工区域内运输便道事先要经过加固、平整,防止运输过程中产生剧烈振动,运梁板车时速控制在30km/h以内。

6.3地基处理

按梁板吊装顺序首先进行4#台-3#墩之间河床基础处理,地基处理宽度按箱梁投影每侧增加1.5米,处理后的路基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不小于160kpa,具体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6.3.1、基底处理;首先将河道改至2-3#墩之间,挖除4#台-3#墩之间河床底淤泥并用片石换填,换填高度以高过现有流水面20cm为准。

6.3.2、填料选择;填料来自K2+100处的石方路堑开挖段,该处石料经确认可作为河床基础处理的填料,经自卸车运输到回填位置换填施工,填料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2/3,回填料的粒径和级配合理,石料强度不小于15Mpa。

6.3.3、回填摊铺;填料摊铺采用挖掘机进行摊铺。

首先从线路方向右侧倒料,用挖掘机摊开整平,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50cm以内,然后以此为基准,用挖掘机将填料逐渐往前推赶,形成一个比较均衡稳定的料层结构;推开整平的地段,在摊铺过程中发现有超粒径的石块应予以剔除,做到颗粒分布均匀,避免出现粗颗粒集中现象,以利压路机碾压施工。

6.3.4、碾压;压实采用重型振动式压路机自两边向中间进退进行。

根据以前的施工经验,拟定按以往填石路堤的经验,先静压1遍使不平的地方暴露出来用人工补平,弱振二遍,再进行强振碾压,横向接头重叠原轮迹的1/3,前后相临区段重叠1.0~1.5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强振碾压遍数初定5遍,最后静压一遍,且沉降差≤2mm,则压实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碾压时先边缘后中间、先低后高,一直进行到在重轮下不出现石块转动,表面平整均匀,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时为止。

6.3.5、其他梁跨之间的河道地基处理照6.3.1-6.3.4工序施工,直至箱梁吊装完成,待箱梁吊装施工完成后再将原来回填料清除,疏通河道。

6.4预制梁定位

6.4.1、根据实际放出盖梁中心和桥台中心线,在桥台盖梁上放出每跨梁的纵向中心线,支座横中心线及其轮廓线,在桥台盖梁上定出梁端位置横线及在横线上定出各片梁底部的支座中心线。

6.4.2、在每片梁的两个端面上标出梁的竖向中线,同一片梁两个端面上的竖向中线应互相平行。

6.4.3、在桥台盖梁上标出箱梁安装中心线,便于在吊装时与梁的中心线对齐,提高预制梁安装精度。

6.4.4、按图纸要求,用全站仪精确放出每片梁的边线及支座位置。

6.5小箱梁吊装顺序

每跨吊装顺序为:

从右至左依次吊装,即:

右边梁→中梁→左边梁

6.6小箱梁吊装方法及吊车停放位置(见下图)

小箱梁吊装时吊车停在盖梁台一侧,用钢板在台背后铺设工作面,以便吊车平稳停放。

所用小箱梁运至吊机一侧,以便于吊车取梁

 

分步施工如下:

首先将左侧施工便道进行加固处理,确保运梁车能够到达桥梁跨中位置,两台130T汽车吊进行双吊作业。

架设顺序为边梁、中梁、边梁进行架设,具体操作步骤按照如下吊装顺序依次进行。

1、4#-3#

吊装步骤:

第1步:

1号吊车就位在4#桥台后侧右幅中间位置,2号吊车就位在3#盖梁后侧右幅中间位置,从右侧第一片梁开始吊装,吊装完成第一片小箱梁后,吊机移位并按照相同方法吊装第二片箱梁,以此类推将右幅1#、2#、3#、4#、5#梁依次吊装就位完成后,吊机移位到线路左侧并按照相同方法吊装左幅箱梁,吊装完成后吊车收杆离场,清理现场施工结束。

第2步:

将已吊装好的梁进行湿接缝钢筋按0.62m间距连接施工,并进行加固焊接处理。

2、3#-2#

吊装步骤:

第1步:

1号吊车就位在3#桥墩后侧右幅中间位置,2号吊车就位在2#墩后侧右幅中间位置,从右侧第一片梁开始吊装,吊装完成第一片小箱梁后,吊机移位并按照相同方法吊装第二片箱梁,以此类推将右幅1#、2#、3#、4#、5#梁依次吊装就位完成后,吊机移位到线路左侧并按照相同方法吊装左幅箱梁,吊装完成后吊车收杆离场,清理现场施工结束。

第2步:

将已吊装好的梁进行湿接缝钢筋按0.62m间距连接施工,并进行加固焊接处理。

3、2#-1#

吊装步骤:

第1步:

1号吊车就位在2#桥墩后侧右幅中间位置,2号吊车就位在1#墩后侧右幅中间位置,从右侧第一片梁开始吊装,吊装完成第一片小箱梁后,吊机移位并按照相同方法吊装第二片箱梁,以此类推将右幅1#、2#、3#、4#、5#梁依次吊装就位完成后,吊机移位到线路左侧并按照相同方法吊装左幅箱梁,吊装完成后吊车收杆离场,清理现场施工结束。

第2步:

将已吊装好的梁进行湿接缝钢筋按0.62m间距连接施工,并进行加固焊接处理。

6.7双机抬吊施工注意事项

1、每片梁吊装时吊机安装吊点索具进行试吊,将梁板吊空200~300mm后停车,停留2分钟,检查吊机及机索具是否完好、平稳,无异常情况后吊机缓慢起钩,按照示意图方法缓慢旋转将桥梁吊至桥墩上方,调整好方位后将其就位。

就位时应确保梁两端支座对位,梁和梁墩的各中心线符合一致。

2、汽车吊装时应有专人指挥,起吊及下降时要做到平稳及听从指挥,小箱梁安装时,应用6cm木板控制好伸缩缝宽度,小箱梁与小箱梁间缝隙安装时应控制均匀,小箱梁安装后应无松动,与临时支座间应无空隙,否则应用铁片垫平。

垫平后支座无松动、无位移,否则小箱梁应重新安装。

3、吊装时应十分注意吊臂的强度,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控制伸臂长度,不得盲目伸长吊臂,以免出现折臂造成事故。

注意检查钢丝绳长度是否足够,其与滑轮组的倍率必须满足该项吊装作业的使用要求。

6.8.箱梁安装实测项目表

项次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平面位置

顺桥纵轴线方向

10

每个构件

1

用经纬仪测量

垂直桥纵轴线方向

5

1

2

伸缩缝宽度

+10,-5

1

用钢尺量

3

支座板

每块位置

5

2

用钢尺纵、横各1点

每块边缘高差

1

2

4

相邻两构件支点处顶面高差

10

1

用钢尺量

5

垂直度

1.2%

每孔2片梁

2

用垂线和钢尺量

7.质量保证措施

7.1一般要求

1、对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要由质检工程师组织质量、技术、物资部门及施工处的有关人员进行验收,确保各单位材料的性能符合技术要求,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各种混合材料按设计规定的配合比进行验收,确保各单项材料的性能符合技术要求,各种混合材料按设计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拌制。

2、开工前向全体参战职工进行技术交底:

交设计意图、交技术标准、交质量标准、交施工方法、交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对参战职工进行专项技术培训,使全体施工人员质量目标明确,标准清楚,施工方法得当,工艺操作符合要求。

3、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按三级进行,即“跟踪检测”、“复测”、“抽检”三级。

通过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目的,以便验收时的质量检验打下良好基础。

4、测量资料需换手复核后交项目总工程师审核,现场有关测量标记须定期复核检测,施工前后自始至终要对各建筑物测量的中线、水平严格执行双检制,各种测量资料收集要及时、齐全,保证资料均从现场取得。

5、加强质量管理。

实行工班自检、工序互检、质量人员专业检查三级检查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隐蔽工程未经检查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